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太上老君(三清元始天尊是盘古吗)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道教人物,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一,道教的理论依据是道家。

要了解内观经,我们必须了解道家的宇宙观,也就是世界是怎么产生的。道家认为,宇宙产生之前只有茫茫的道,这个"道"既是宏观的概念,又是微观的概念,所谓茫茫 一片,这是宏观的,也就是说这个"道"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至大无外"的程度,也就是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它的外面;那么微观的小又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至小无内"的程度。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

在虚无缥缈的状态下,道教要给它安上一个"主宰"之神,称为"元始天尊"。道教认为,元始天尊因其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太上老君

灵宝天尊

元始天尊因其生于混沌之前,宇宙混沌,死气沉沉,然后,这个"道"不知什么原因开始动了,一动便有"灵炁",究竟 是先有"炁"才会动,还是先动了之后才有"炁",这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总之,这时有了"灵炁",道教又给这种状态下安置了一个"主宰" 之神,称为"灵宝天尊"。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称,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辉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

有了元始天尊的混沌宇宙,又有了灵宝天尊的"灵炁",就在这样一个具有"灵炁"的"道"运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就好象一个看不清的"点"在旋转,并且一转越大,有点象一个太极陰陽鱼,逐渐可以看出其有所分化,这个道所分化清楚的两面便是"两仪",即"陰陽两仪",这个"陰陽两仪"是道的两面,而不是道一分为二变成两个东西,道教又为这一状态下安置了一个"主宰"之神,称为"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太上老君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神仙传》中谈及张道陵学道,称“忽有天人下,千乘万骑,金车羽盖,骖龙驾虎,不可胜数,或自称柱下史,或称东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既然自称柱下史,那就必然是老子了。老子所传经典《道德经》也为张道陵重新诠释,写为《老子想尔注》。《老子想尔注》中老子已经成为太上老君,是大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夫一也”。这一说法被后世道教继承,如唐代成玄英《老子义疏》疏释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时称,“太上,即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也。言道君在玉京之上金关之中,凝神遐想,为常应之处”。同时,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疏称“即是太上之教废也”。如此,大道即是太上之教,道、教、太上三者一体。此处的大道乃是老子所述之道,即老子所教之道,老子即太上无疑。

由此,老子与太上老君的关系密不可分,太上老君之名正式出现在老子的身上。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老子演化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则是神格化的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