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多尔衮的一封檄文,让南明跌下正统的神坛 逐鹿系列之三

如何对待、处理刚刚成立南明政权,对此时的清朝统治者而言是很棘手的。

清军入关时打的旗号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现在人家崇祯的接班人建立政权了,清朝出兵的正义立场已经站不住脚了。如果承认南明的合法地位,那么清军占着北京不走是不是就不合法了?而如果直接武力对抗,又会失去刚刚笼络的北方前明官员、士绅的支持。

对此,多尔衮采取了一种极为狡猾的策略。

顺治元年六月十五日,多尔衮令清廷大学士拟就一份檄文,传檄河北、河南及江淮间故明勋旧大臣、文武官员及士民等,檄文称:

“予闻不共戴天者,君父之仇;救灾恤患者,邻国之谊。”

“因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身亡,大清皇帝义切同仇,用伸吊伐。”

“予用息马燕京,抚兹黎庶。”

“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彰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株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实有救中国之计。”

“咨尔河北、河南、江淮之间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异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赏,待与旌扬。”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我朝永怀继绝之恩,以敦睦邻之谊。”

“顺逆易判,勉忠臣义士之心;南北何殊,同皇天后土之眷。布吿天下,咸使闻知。”

一篇好的官方公告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上面这篇就是。

首先是说明清军的出师目的,即因你们的“君父之仇”,我们念“邻国之谊”而出兵。由于这句用了对仗,有点生硬,怕老百姓听不懂,下一句又用白话解释了一下。

其次说明当前形势,清军已经赶跑了李自成,定鼎燕京。而明朝的嫡传太子都失踪了,我们清军一定会继承明朝皇帝的遗志,“厉兵株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

再次招抚各地人才,包括但不限于“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不管是哪个行业、出身为何的人才,只要归顺,不吝封赏。

然后说明,那些不忘明室、拥立福王的人的做法,是在情理之中的,我们是不反对的。但南明应当派遣使节通好,睦邻友好。

最后用一句对仗的句子总结,即“顺逆易判,勉忠臣义士之心;南北何殊,同皇天后土之眷。”

结构清晰,行文流畅,道理明确,感情真挚。如果你是一个乡间百姓,在听村里的教书先生解释完了整篇文章之后,你会不支持这个政权吗?

然而,仅仅通过字面意思的解读,还不足以反映这篇檄文的高明。

在这篇檄文中,多尔衮采取了一种极为狡猾的策略。他通过发檄文而不是官方照会的方式告知民间,其实也是告诉南明,清朝是会继承崇祯遗志的,是同情南明的。但又模糊了政权概念,提到自己就是继承崇祯遗志,提到南明就是同情,然而就是不说承不承认这个新兴政权。

这种檄文下发民间,既获得了大部分前朝士绅的理解,还能有效稳住南明。而通过这篇檄文,清军就可以联合原来明朝的官吏士绅、已经揭竿而起的各地绿林好汉、已经建立政权的南明,一起对付大顺。

高,实在是高。

可是作为南明统治者而言,要是信了多尔衮的鬼话,那就太愚蠢了。

此时的形势是清军一家独强,南明、李自成、左良玉、张献忠等各方势力均不如清军。作为弱势一方而言,最务实的做法是弱者联合,干掉强者。而如果弱者选择跟强者联合,那么灭掉其他弱者后自身也就难免被灭。

可惜啊、可惜,不管是正直的史可法还是奸诈的马士英,他们都没有这种眼光。

在接到清军的檄文后,南明朝廷上下对清军充满好感,决定同清朝议和。

顺治元年七月初五,南明以兵部侍郎左懋第、左都督陈洪范、太仆寺少卿马绍愉为使臣,携银十万两、金千两、缎绢万匹,北上求和于清,并晋封吴三桂为蓟国公。

谈判前,南明内阁议定的谈判底线为:

1、于天寿山设园陵,重新安葬崇祯皇帝和其皇后;

2、南明可以向清朝献岁币,以每年十万两白银为限;

3、南明对清朝的国书应以古可汗称呼,不称皇帝;

4、使节礼仪应遵会典,不必屈膝。

这里我要声明,这会儿史可法在外面领兵,这份谈判条款是大学士高弘图拍板的。如果让我评价一下这份谈判书,只有两个字,无语。

你要知道,现在的南明可不是赵构的南宋,赵构在南方站住脚后迅速收拢兵权,下面带兵的都听他指挥,他的南宋基本上控制了淮河以南地区。而此时的南明,其实际控制地域只有江苏、安徽而已。你的政权连块像样的地盘都没有,有什么必要去谈判呢?既然自己的政权都不稳固,献岁币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次,虽然在这时去找清朝议和是相当愚蠢的,然而既然做了就得捞点实在利益。对于南明而言,最实在的利益就是扩大地盘。联合清军,商量好,你打哪,我打哪,打完了怎么分地盘。可是呢,这份谈判书的第一条是安葬崇祯,第二条是给人家钱,第三条是确定双方的称呼,第四条是外交礼仪,实打实的东西一点没说。

其实南明朝廷中还是有明白人的,这个明白人就是谈判代表团团长左懋第。

这个左懋第其实并不太有名,《明朝那些事儿》就没提过他一个字。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个相当相当厉害的人物,如果让我评价,我会说这位老兄是当时南明朝廷内综合能力最强的人,没有之一,跟他对比的人包括史可法。

左懋第,字仲及,号萝石,山东莱阳人,出生于军人世家,他叔叔左之武时任登州卫镇抚,他姐夫孙承祖任登州卫游击将军。崇祯四年进士,崇祯五年八月,授陕西韩城知县。

一个进士被分到地方做知县,是比较倒霉的。然而比当普通知县更倒霉的是,左懋第要去的是陕西韩城。

这个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的黄河西岸,在明朝末年,这里不是穷,也不是很穷,而是没有最穷只有更穷。也正是因为这里穷,平常都吃不饱,更何况赶上灾荒,所以起义就多。而起义一多,就会优胜劣汰,也就是制造猛人。而这里制造的第一个猛人,并不是左懋第,而是洪承畴。

崇祯二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当时的三边总督杨鹤手中无将,情急之下,令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出战。洪承畴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就是这么个地方,让一个刚满三十岁的进士去当知县,也真是对其信任有加。而更恶心的是,左懋第还没来得及办交接,民兵就来了。

崇祯五年十月,左懋第刚刚到韩城,民军攻击韩城。前任知县在左懋第到达之前就听闻民兵攻击的消息,仓皇出逃。此时的左懋第没人交接,也没时间交接。关键时刻,出身军人世家的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能力。左懋第一进城,就下令收敛城外各乡粮畜,坚壁清野,接着征兵、调饷、防河、守城,成功地击退了敌人。

然后,他开始下基层,调研陕西当地的民变情况,在此期间,他敏锐觉察到了民变的根本原因,然后他做了这么几件事儿。

第一件事是赈灾。

很多人会觉得,赈灾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就是把钱发给灾民就是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率没经历过大学时期全班争当贫困生的场面。

要赈灾,首先要搞清楚谁是真的受灾者,这是一个相当难解决的问题。毕竟谁家因为旱灾少收了多少粮食一般人是说不清楚的。但左懋第有办法,他实行“各里赈各里法”,即饥民由各里乡绅和有威望的耆老核定。乡绅我就不解释了,这个耆老是指在当地德行高尚、受尊敬的老人。这些乡绅耆老都是坐地户,熟知当地情况,谁家种几亩地自然心中有数。通过他们的核定,左懋第查出第一批急需救济者5200人。

确定好赈灾对象,接下来就是筹钱。朝廷是没指望了,本来就穷得发慌。即使朝廷有钱,等拨到韩县还剩多少也很难说。左懋第倡导“捐俸劝赈法”,即由他带头捐俸银50两,然后“劝说”当地官绅和富农捐款。

最后一步,就是划分灾民等级,左懋第把全县饥民按照“极贫、次贫、又次贫”分为三类,按受灾严重程度的等级发放赈银。

除此之外,左懋第还干了一件事儿确保赈灾效果,那就是平抑物价。你要知道,赈灾发给老百姓的是钱,不是粮食。而老百姓如果拿到钱还是买不起粮食,那这个赈济款算是白发了。而供需影响价格,在灾荒年份,那些奸商、大户都指着粮食发家,粮价高得吓人。

对付这些人,左懋第也有办法。他联合县衙的官吏和县内有名望的士绅,一起出钱买粟米2100石,设置“常平仓”,以市场价向老百姓出售粮食。这样就将之前富商的垄断市场变成了竞争市场,有效平抑了粮食价格。后来他还出台规定,即“私粜者禁,必至于市。”

标准的赈灾流程加配套的政策措施,务实且扎实。

第二件事是以民为兵。

洪承畴之所以要杀投降的民军,是因为他只管剿不管抚,所以不杀他们的话他们还会作乱。而左懋第的策略是先赈灾再招抚,既然有地种、有饭吃,农民们还造什么反呢?所以,左懋第在当地大量招抚民军,并组织训练他们,用来保卫韩城。

不仅如此,他还研究了一整套战术战法,即:

以火器击之,以步兵接战,于城外筑拦马墙,城内筑敌台,伏义兵,设火炮,贼不能攻,意在坐困。

第三件事是重新丈量土地。

左懋第到任时,韩城农民交税的依据是嘉靖四十年丈量土地的亩数。然而韩城的情况比较特殊,此地靠近黄河,之前在丈量范围内的大量沿河土地被河水冲毁,无法耕种,而老百姓却依然要背负这些无法耕作的土地税负。

为此,左懋第在韩城颁布《均地法则示》,设计了程序严密的“三番清丈法”:各里自己清丈地亩数,造《鱼鳞册》上报县里。左懋第再率人逐里抽丈,最后全县28里互相复丈。三番清丈后,允许彼此举报,如有揭发举报,左懋第则亲自带人前往丈量。

通过以上措施,韩城百姓空被赋税的弊病被根除。

左懋第在韩城六年,政绩斐然,对外可抵御民军,对内百姓能吃饱,这在当时的陕西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而用一句话总结左懋第的做法,那就是走闯王的路,让闯王无路可走。如果将左懋第的韩城路线在全陕西推广,那么民军绝对不可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可惜啊,左懋第的路线太不容易推广了。有几个县官愿意自己掏钱赈灾呢?有几个县官愿意得罪富商设平价米仓呢?有几个县官愿意得罪各村地主重新丈量土地呢?

之后,左懋第累迁户科给事中、右佥都御史等职,崇祯十六年秋,左懋第出巡长江防务,不久北京沦陷。在南明成立时,左懋第被任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通过上文描述你应该能够发现,左懋第是个有基层经验、有做事方法、亲身经历过战场的人,所以,他坚决反对以这种方式跟清军议和。

左懋第认为,议和可以,但必须有武力后盾,即:

“望严谕诸臣整顿士马,勿以臣北行为和议必成,勿以和议成为足恃。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

通俗点说就是,谈判谈出来的和平并不靠谱。南明需要有渡黄河作战的能力,才能守住黄河;能守住黄河,才能跟清朝谈划江而治的事情。

而要想渡河作战,左懋第认为应“收拾山东,为使臣声援”,即派兵收复此时处在无政府状态的山东。

然而左懋第的建议报给南明朝廷,虽然有人赞同,但是没人实施。其实即使想实施也没法实施,南明的军队大半在江北四镇,四镇的兵南明朝廷根本调不动,还怎么“收拾山东”?

就这样,这支谈判代表团在混乱中踏上了北上的路,也是一条不归路。

八月十五,代表团渡黄河,派人先去联系吴三桂,准备封他为蓟国公。然而吴三桂表示自己已经是清朝的平西王,不能再接受南明的册封。将册封诏书封存,交给了多尔衮。

左懋第一看这个态势,感觉北上谈判的意义不大,就开始在山东沿途招抚原明朝的官吏、士绅。可是由于左懋第率领的只是一个谈判代表团,既无钦差的便宜之权也无调兵的军权,所以对山东当地的官绅,他既无法委派官职也无法派兵驻守,导致当地的官绅在不久之后大面积倒向清朝。

其实就从南明派出代表团向清军求和的那一刻起,南明就输了。南明的决策者们始终不明白,他们手中最值钱的牌是哪一张。

南明最值钱的地方在于,它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继承者,他们的名分是最正统的。就像诺基亚都黄了多少年了,但某天突然出现诺基亚牌子的智能手机,还是会有市场影响力,还是会有人去买的。

南明也是如此,打着大明的旗号,他们依然可以号召天下士绅、故明官吏,在没有被战火摧残的东南地区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

而现在呢,南明主动向清朝求和,主动承认对方的政权地位,主动承认双方之间的国与国关系,主动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割据政权,主动请求苟安一方,这一系列主动,为多尔衮解决了一大堆难题,特别是清军占据北方的合法性问题。

你正统继承人都承认我的身份了,我还怕什么呢?

多尔衮的一封檄文,让南明跌下正统的神坛 逐鹿系列之三

接着介绍下这支谈判代表团的结局。

顺治元年十月初,左懋第率领南明使臣来到北京,清廷收国书及金、银、缎等物, 但对国书中所提到的通好、割地岁币、营造崇祯陵等诸事项置之不理。

左懋第请求祭明诸陵,多尔衮不许。

左懋第派人联络吴三桂,吴三桂遣人回话:

“因恐嫌疑,不敢相见。”

但表示自己对南明:

“终身不忍一矢相遗”。

十月二十七日,清军押送左懋第一行南返,途中陈洪范叛变,投降清朝。然后他表示自己可以回南明当卧底,挑拨南明君臣关系,使其内乱,要求清军扣押左懋第、马绍愉。

多尔衮批准,清军监禁左懋第,次年闰六月,清军攻破南京,左懋第不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