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从马家浜到崧泽(马家浜崧泽良渚)

从马家浜到崧泽

我去上海参观了崧泽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包括两个阶段的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之前的考古发掘认为在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化是河姆渡-马家浜-崧泽,最后到良渚。

从马家浜到崧泽

我先说一下马家浜,该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距崧泽遗址约70余公里。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7000~6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浜与长江北岸的青莲岗这两个遗址出土的遗存之间有较大差异,马家浜的遗存有其独特性和持续发展的特性,所以被命名为“马家浜文化”。其文化范围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北到长江南岸,西北至常州,南扺钱塘江。从时间上看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5000年,马家浜遗址并行。

从马家浜到崧泽

河姆渡的陶器以绳纹釜为主贯穿整个文化层,而马家浜文化以宽腰沿釜为主要特征。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有一定的交往,至少从早期来看相互影响不深。我认为还有马家浜文化可能还受到青莲岗、裴李岗贾湖等文化影响,成为区域性的文化发源地。

从马家浜到崧泽

约距今6000年,古海岸线临上海青浦区,青浦的崧泽遗址是一块高地,一群马家浜人来到了这里。崧泽遗址年代距今6000~5100年,而崧泽出土的遗存有良渚、崧泽和马家浜自上而下依次叠压的地层关系,所以崧泽遗址是在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后,继续向前发展。我比较倾向于将江淮地区的青莲岗遗址归属大汶口文化,南岸则是马家浜文化分为两期,马家浜期和崧泽期。

我们对比一下马家浜时期和崧泽时期的遗存。(1)马家浜和崧泽遗址房屋多为地面起建的长方形或圆形木结构建筑,是为了适应多雨潮湿的环境。(2)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形式盛行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有用陶器覆盖头部的埋葬习俗。随葬品数量都不多,说明还未出现等级分化的迹象。崧泽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随葬品以陶器最多,其次是生产工具。随葬品数量多寡不一,表明已开始产生贫富分化。(3)马家浜陶器以夹沙和泥质红陶为主,造型上以圈足器和圜底器最多,三足器其次。磨制石器数量不多,制作也不精。崧泽的陶器是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有一些泥质黑皮陶,已出现慢轮制作。陶器多素面有装饰花纹、刻划纹和镂孔等,有少量的彩陶。造型最多的是圈足器、三足器和平底器,圜底器最少。石制品制作精良,玉器主要制作人们身上佩戴的装饰品,如玉璜、玉玦,且做工精美。(4)从马家浜和崧泽两个时期的生业看,因都发现了炭化的水稻种子,已开始了训化水稻的种植。从崧泽遗址马家浜时期看家养动物,主要是狗和猪,占15%,崧泽期占26%,其余以渔猎方式获取肉食资源,采集活动以菱和芡实为主,可能当时这两种植物果实是比水稻更重要的淀粉类食物。

从马家浜到崧泽

总之,马家浜文化的这两期居室建筑式样差别不大。生业上崧泽期家养动物和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其他获取资源的方式都是采集和渔猎。变化较大的是陶器和玉石器,形式明显增多,陶器尤其是三足器和圈足器的增多。石器制作细致,玉器大量的岀现,墓葬随葬品的多寡,贫富的分化,阶级等级已显现。

从马家浜到崧泽

马家浜时期石斧是生产工具,到了崧泽时期,石斧通体变薄,不再用于生产,演变成象征权力的石钺,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崧泽期出现了玉钺。嘉兴南河浜遗址崧泽期发现了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台,用于宗教礼仪活动,堆筑土台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拥有组织权力的一小部分人成为贵族,掌握了祭祀权。这说明在崧泽期晚期,太湖流域王权和神权已初显。

从马家浜到崧泽

从马家浜到崧泽

目前在太湖流域已发掘50余个崧泽期遗址,遗址数量远多于马家浜期。从出土的遗存看崧泽期的晚期社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出现这样的变化,我认为与人群的迁移有关。人群从那里来呢?东南方的河姆渡遭受海侵已向南迁徙,贾湖已被洪水摧毁,人群向江淮方向迁移,并成为高邮龙虬庄文化的源头。所以江淮地区受大汶口文化影响的人群,迁移到太湖流域地区的可能性最大。陶器可以证明,崧泽的三足陶器和圈底陶器,还有一些红衣陶,带有镂空底座和刻划纹的陶器,且很少有绳纹陶,这些都与大汶口文化陶器非常相似。江北的人群带来了融合海岱地区和江淮地区新的文化,并与马家浜、崧泽文化再融合,并催生出灿烂的良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