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崂山虽云高)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马山,胶东名山之一,位于即墨西部,孤立平原。马山与著名道教圣地崂山毗邻,两者相距不过五十公里,而宗教中之名气地位皆相仿,民间信仰则马山犹有过之。

马山历代名称不同,唐代时被叫做"牛脾山",明清时期称为"马鞍山",因其东西两峰并峙,远望如马鞍之形而得名,后人遂简称"马山"。

马山宗教和民俗信仰由来已久,明代即墨地方名士蓝思继有《马鞍山重修真武庙碑记》一文,说庙宇"历岁既久,风雨浸寻,像设尘埋",可见至迟在有明一代,马山已经建造有成规制的宗教建筑。

另有即墨蓝氏先祖润公所撰《马鞍山建庙碑记》,记载马山在唐代时,曾经修建有佛教禅寺,"唐之世,上建禅林,旁辟龙洞"。可以作为马山宗教昌盛的佐证。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

即墨建制久远,胶东名山尽归其内。历史上即墨宗教以道家为尊,仙窟众多,至宋元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盛景,多半集中在崂山、鹤山一带,尤其以崂山著名。

公元924年,有云游道人刘若拙,从蜀中东行至即墨,被宋太祖召见奏对,太祖钦佩刘若拙的道家理论,敕封为华盖真人,并为他在崂山东麓择地修造道场,寄予大宋兴盛万年之愿景,名曰"太平兴国院",就是今天仍旧存在的崂山太平宫。

全真教自王重阳而生,在丘处机而盛。丘处机由于"长生止杀"的理论备受元廷青睐,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尊为国师,全真教遂成国教。丘处机道号长春,是龙门派创始人,他曾经三次到即墨传道讲法,历遍崂、鹤山水,留下人文遗迹和诗词石刻无数,许多还是驴友近些年才陆续发现,比如崂山"南天门"遗迹。

又有明代道长徐复阳,师从李灵仙,于鹤山创立了道教鹤山派,给鹤山带来了宗教的影响力。马山的宗教兴盛,却是建立在崂、鹤道教式微的基础上,清代以降,马山道教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很快在胶东地区盛极一时。

究其原因,可能是马山故有的民俗信仰与道教思想相融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民间又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的谚语。此处所说的"高",绝非高度之意。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马山道院众多,专设机构管理

清代以来,各种教派分立复杂,活动真伪难辨,更有外来宗教渗入。作为宗派老大哥,道教以马山为胶东地区的最大根据地,成为道教圣山之一。香火鼎盛时,道家之建筑格局、道士数量、经藏规模,无出其右者。

山阴处之马山庙,占地逾百亩,殿阁十余座,藏经巨幅,仅常驻道人就有一百四十余人,在册者超过五百人。其中存放道家藏经二百九十四套计1521本,皆紫气真人李常明亲自编订校正,成为马山道教的镇山之宝。

作为马山总院,它所辖庙头众多,且不乏名气显著者,比如不其山的百福庵、四舍山的仙姑庵、丈二山的通明宫、兴隆山的玉皇庙、大沽河岸的天宫院、流浩河边的长直院、天井山的龙王庙,还有即墨老城的真武庙、城隍庙、东关的高真宫等等二十多处,庙产更是不计其数,据记载最多时有产业良田三千亩,另有山林千亩以上。现在仅剩马山半山腰的玉皇庙一处。

由于马山道家宗派众多,日常事务繁杂,地方政府专门设立"道会司",在城隍庙作为办公地,如同今天宗教事务局的职能,由德高望重的道人充任司主,监督执行戒律,调解处理各派之间的矛盾纠纷,起到地方宗教事务平衡器的作用。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马山志》的人文主义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马山的声望,吸引了更多的有德之士。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有北海人李寅宾专门来此修撰志书,他的《马山志》,主要记载的就是马山道教之沿革状况。

《马山志》有"宫殿志"、"道藏目录"、"七真宗派"、"三仙传"、"圣真遗训"、"艺文志"等六篇,累计三万余字。

李寅宾在序言中特别说明了为马山写志的原因,他以为"天下名山洞府多矣,不必尽有志也",《马山志》的初衷是"曰志其人,非志其山也"。

作者的意思,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即便是"高岩广岫",也有不足道的山峦,正是有了人文史迹,才有了"传颂无穷"的文化精粹。自然与人文的相互映衬和发展促进,这种观点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紫气真人与马山道教

马山道教,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清代初年至民国初期的三百余年间。

清初顺治五年(1648),有一位济南府阳信县的道士李常明,仰慕北七真的盛名,来到马山寻访胜迹,在峰顶山阴处大兴土木,修造殿阁宫观,并在马山北坡新建占地百亩的平安殿(俗称马山院子)及附属诸庙宇。

前后历经十余年,终成规模,史书描述当时马山的情景,"雕梁画栋,焕烂于山头,碧瓦朱薨,辉煌于林表"。这是马山道教在历史上最后的辉煌期。

李常明,道号紫气,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第七代弟子,是名副其实的马山道教开山鼻祖,也是李寅宾《马山志》中那个"志其人"的人。历史上说,李常明自幼仰慕玄虚道法,在青州苦修三十载,而后前往东崂,寻访七真遗迹,走到马山时被地方信士留驻,欣赏此地美景,"非复入境,遂止焉"。

李常明把马山看作自己成道的有缘之地,在这里修庙、造桥、舍药、济苦,以十年功夫,兴建庙宇,重整道场,使马山焕然一新。李常明还精通道家医术,《马山志》中记载,他行医看病颇有神异,"初以药剂活人,后应接不暇,和土为丸,以治百病,未有不愈者",泥土也能做药,因此李常明又得了"泥丸祖师"的称号。

马山宫观是李常明留给马山的最大功绩。李常明与明代即墨进士蓝再茂相交深厚,他的儿子蓝润(清即墨进士,时任广东布政司左参政)适逢守孝在家,遂请他执笔撰写了《马鞍山建庙碑记》一文。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马山道教高人辈出不绝

马山历代不乏名士高道,尤以清代为多。仅以本派衣钵计算,自第七代李常明起,传道至二十六代,遍及大江南北,其中道士最多的是十七、十八代弟子,共计104人。

马山三仙之一的王真成道长,原系李常明师叔,清初顺治年间二人一道来到马山开创基业。据说王真成道法高深,能够掐诀施法,向龙宫借雨。清康熙七年,王真成在平度去世,葬于马山平安殿院内(又称马山院子),立有八角九级墓塔。

有南京道人郭守真,自顺治六年(1649)来到马山,拜李常明为师,多年修行道成。离开马山之后,回到吉林省本溪铁刹山布道传教,终有大成,是为东北地区龙门道派的创始人,至今享有盛名。

著名的百福庵道士蒋清山,在马山出家修道,相传此人博学多才,是明末江南进士,避世在此隐居,后来主持马山下院。这位蒋道长于崂山道家音乐有卓越贡献,并与流亭名士胡峄阳至交。胡峄阳去世以后,蒋清山为其写下"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歉而不歉,乱而不乱,惟居之崂山最稳"的名联,流传至今。

此外,还有张守皂、鲁太璞、魏圆志、王悟禅、李宿等,都是道门一时名宿。民国后期,兵祸连连,马山宫观遭到严重破坏,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马山道士已经全部遣散还俗,道教活动戛然而止。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关于马山玉皇庙的衰败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基辛提出,"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等。在遭遇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

在百姓心中,禅林、丛林、宫观、庙宇,其实并无太大区别,不过都是神明之所居。就像"神仙"二字,包含了所有能飞、能跳、能隐、能现的异能之士,和尚、道士、书生,甚至神父、修女,皆可称为"神仙"。就像看见大官不知级别,称呼"领导",总归是没有错误的。

明代即墨地方名士蓝思继有《马鞍山重修真武庙碑记》一文,其中有"山之艮有庙,以奉玄帝,其创建不知何时"之语,山艮的庙里所奉神主"玄帝",即玄天上帝,也就是百姓俗称的"玉皇"。

玉皇庙在马山山腰处,始建于明代永乐二年(1402),全盛时期作为道家龙门派第二祖庭(总院是北京白云观),最辉煌时,有玉皇殿,累神殿,救苦殿、圣母殿、文昌殿、龙虎殿等诸多殿宇,十分壮观。

或许因为崂、马都是龙门传承,马山既然作为龙门第二,玉皇在道家又地位崇高,崂山诸道观皆不能与之相比,才有了"崂山不及马山腰"的说法。玉皇庙中,按照惯例,历代只设主持道人1名,选派为马山庙里品行有为的年长道人。1945年,主持道人被遣散出山还俗,此后庙中再无道人居住。1992年玉皇庙重建,占地1000平米,香火大不如前。

马山道教一度极为兴旺,曾是地方道教活动的中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宗教人士的缺乏,没有了常驻道人的坐镇,民众顶礼膜拜的信念无疑大打折扣。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周围村落的农民群众来说,失去了包治百病、送子招财的噱头,即便是拥有正统出身的马山龙门道,也会逐渐被民间信徒所冷落。

普通民众的需求,是最为现实和简单的,他们不会去费神理解高妙深奥的道理,也不想费劲区别道法理论的差别,无所谓神鬼佛道,只要带来实实在在好处,哪个更灵就相信哪个,失去民意的"神灵",就算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也不可避免的要走向衰败。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全真龙门派为何繁盛如斯

全真道,是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开宗祖师王喜,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早年应武举状元,,入仕不久辞官归隐。大元正隆四年(1159),据说王喜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长安之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至山东传教,全真教义为天下所知,在明清道教衰落的时期,全真龙门派一度展现"中兴"局面。

王重阳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弟子,世称全真七子。重阳真人羽化后,由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等人先后接任掌教。期间,王处一应金世宗邀请进宫讲道,丘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会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功德无量,受到元廷推崇,请他主持天下道教以及所有宗教教务。

长春真人返回燕京后,常驻长春宫(即北京白云观)弘道传教,将全真道推向极盛 。当时全真道所属宫观遍布北方各省,"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声势无出其右者。丘处机之后,又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繁盛期。

明代朝廷对佛、道采取抑制政策,全真道渐趋式微,分解为诸多支派。主要有"七真派",相传王重阳早有"一花七叶"的预言,即马钰的遇仙派,谭处端的南无派,刘处玄的随山派,丘处机的龙门派,王处一的嵛山派,郝大通的华山派,孙不二的清静派。此中尤其以龙门派最为兴盛。

崂山虽云高,不及马山腰。马山道教的繁盛,崂山的确望尘莫及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