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欠「坎」065

坎坎,◆1.象聲詞。○《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宋][王安石]《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蕭蕭暗塵定,坎坎寒更發。”○[明][杜濬]《初聞燈船鼓吹歌》:“急攢冷點槌猶澀,春雷坎坎初驚蟄。”○[清][沈濤]《瑟榭叢談》卷上:“鼓聲坎坎冰天裂,艷妝正蹋山頭雪。”◆2.謂險難重重。○《易‧坎》:“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窞,勿用。”◆3.空無貌。○[漢][揚雄]《太玄‧窮》:“羹無糝,其腹坎坎,不失其範。”◆4.謂喜悅。○[南朝][梁簡文帝]《馬寶頌》:“含生欣欣,若耘耰之逢夏雨;懷情坎坎,譬草木之值春風。”◆5.謂憂憤。○[唐][柳宗元]《吊屈原文》:“哀余衷之坎坎兮,獨薀憤而增傷。”◆6.剛直。○《續古文辭類纂‧曾國藩<祭湯海秋文>》:“坎坎郎官,復歸其始。”○[宋晶如]注:“坎坎,剛直也。”◆7.方言。剛剛;方才。○《海上花列傳》第四回:“[善卿]坎坎來,也讓俚擺個莊。”○《海上花列傳》第四五回:“[子富]轉向[黃二姐]道:‘坎坎說個閒話消脫,賽過勿曾說。’”

避井入坎,◆見“避坑落井”。

乘坎,◆猶言乘危履險。○[唐][劉禹錫]《上杜司徒書》:“孰不求安,而獨乘坎?”按,《易‧序卦》:“《坎》者,陷也。”故用喻危險。

出坎,◆脱离坎阱。即受援救。○清蒋士铨《冬青树·守正》:“淹留塞草隈,寂寞茆簷底。檻鳳囚鸞,出坎知無日。”

關坎(关坎),◆猶關口。○《人民文學》1976年第2期:“關,不闖永遠是關,我相信,‘水漲船高’也是從關坎裏闖出來的。”

號坎(号坎),◆舊時從事拉車、抬轎、搬運等力役者所穿的有特定式樣並編號碼的馬甲。○[老舍]《駱駝祥子》一:“因為拉着洋人,他們可以不穿號坎,而一律的是長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褲子。”

河坎,◆成臺階狀或斜坡狀的河岸。○[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柳》:“至春凍釋,於山陂河坎之旁,刈取箕柳。”程世才《回顧長征‧包坐之戰》:“我軍沖到哪裏,哪裏的敵人就利用樹林、山包或河坎作掩護,拼命地抵抗,拼命地反擊。”

黑門坎兒(黑门坎儿),◆舊社會衙門中捕快的俗稱。○[鮑昌]《庚子風雲》第二三章:“而[陳德和]自己是個黑門坎兒,他懂得這裏面的一切規矩。”

昏坎,◆猶昏花,模糊。○[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自跋真草錄右軍廿六帖》:“又自珍正書已甚,每以行草應求。及目光昏坎,正書盈百,非返視數四不成。十數年來,幾於絕筆。”

焦坎,◆陰陽家所稱應當回避的凶神之一。○[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一日之中,則有白虎、黑殺……焦坎、游禍、滅門、的呼等凶神。”

階坎(阶坎),◆階級,臺階。○[郭沫若]《橄欖‧行路難》:“一個很大的院落,進門就有好幾段階坎,他聽着老媽子的慫恿,便走進院去。”

井坎,◆即坎井。淺井,廢井。語本《莊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宋][王令]《聞太學議》詩:“鮞蝦陷井坎,莫與江海爭。”○[元][王惲]《滹沱秋漲行》:“望洋東視,誇海若似憤蛙比,跳躍井坎湫。”

九坎,◆1.星名。○《晉書‧天文志》:“九坎九星,在牽牛南。”牽牛,指牛宿。2.九道橫層。○[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貓》:“貓口中三坎,捉一季;五坎,捉二季;七坎,捉三季;九坎,捉四季。言口內有九坎者,能四季捉鼠也。”

坎德,◆《易‧說卦》:“坎為水。”又《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坎德,指水就下的性質。因以喻君子謙卑的美德。○[晉][木華]《海賦》:“曠哉坎德,卑以自居。”○[南朝][陳]徐陵《丹陽上庸路碑》:“在天成象,[咸池]屬於[五潢];在地成形,滄海環於四瀆……大矣哉!坎德之為用也。”○[唐]徐敞《月映清淮流》詩:“處柔知坎德,持潔表陰精。”

坎毒,◆憤恨。○[漢][劉向]《九嘆‧離世》:“哀僕夫之坎毒兮,屢離憂而逢患。”

坎兒井(坎儿井),◆維吾爾語kariz(源於波斯語karez)的音譯。○[新疆]一帶的一種灌溉工程。從山坡上直到田地每隔二、三十米挖一豎井,再把井底挖通,連成暗溝,把山上溶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來澆灌田地。○[茅盾]《風景談》:“沒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見有半間泥房,四顧只是茫茫一片,那樣的平坦,連一個‘坎兒井’也找不到。”○[郭小川]《西出陽關》詩:“坎兒井喲,如顆顆銀針,把荒野縫成了暖人的被衾。”

坎兒路(坎儿路),◆指崎嶇的小路。○[朱自清]《潭柘寺戒壇寺》:“這段坎兒路比風裏走過的長一半,小毛驢毫無用處。”

坎宮(坎宫),◆九宮之一。古代術數家指居北的方位。於時為冬,於五行為水,於地為[冀州]。○《西游記》九十回:“那青臉兒怪執一面錦繡團花寶幢,緊挨着[九頭獅子];[刁鑽古怪兒]、[古怪刁鑽兒]打兩面紅旗,齊齊的都布在坎宮之地。”

坎鼓,◆《詩‧陳風‧宛丘》:“坎其擊鼓。”坎,鼓聲。後因以“坎鼓”指擊鼓。○[宋][何薳]《春渚紀聞‧生魂神》:“余嘗與[許師正]同過[平江],夜宿村墅,聞村人坎鼓,群集為賽神之會。”

坎侯,◆樂器名。即箜篌。也稱空侯。○[漢武帝]令樂人[侯調]依琴作“坎坎之樂。”坎坎,形容聲應節奏,侯是以姓冠樂章,故稱“坎侯”。或謂坎空聲近,坎亦訓空。後人又加“竹”於“空侯”上。○《後漢書‧禮儀志下》:“壎一,簫四,笙一,箎一,柷一,敔一,瑟六,琴一,竽一,筑一,坎侯一。”參閱[漢][應劭]《風俗通‧聲音》及[清][錢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八。

坎侯漆,◆塗棺用漆的一種。○[漢]喪制,中二千石以下,棺用“坎侯漆”。○《後漢書‧禮儀志下》:“諸侯王、公主、貴人皆樟棺,洞朱,雲氣畫。公、特進樟棺黑漆。中二千石以下坎侯漆。”坎侯即箜篌,謂空中勘合而漆之,如漆箜篌,故名。參閱《通典‧喪制四》。

坎肩,◆不帶袖子的上衣(多指夾的、棉的、毛線織的)。古時也稱半臂,南方多稱背心。○《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只見[珍哥]猱着頭,上穿一件油綠綾機小夾襖,一件醬色潞紬小綿坎肩,下面岔着綠紬夾褲,一雙天青紵絲女靴。”○《紅樓夢》第四十回:“有雨過天青的,我做一個帳子掛上。剩的配上裏子,做些個夾坎肩兒給丫頭們穿。”○[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穿着一件月白色的上身,外面套了青直貢呢的坎肩。”

坎精,◆指鼠。○《坎》卦有隱伏、勞、陷等義,在干支中當“子”,因稱鼠為“坎精”。○《新唐書‧王孝杰傳》:“初,進軍[平州],白鼠晝入營頓伏,皆謂‘鼠,坎精,胡象也,白質歸命,天亡之兆’。及戰,乃[孝傑]覆焉。”參閱《易‧說卦》、《京氏易傳》卷下。

坎井,◆1.亦作“埳井”。廢井;淺井。○《莊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成玄英]疏:“埳井,猶淺井也。”○《荀子‧正論》:“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此之謂也。”○《後漢書‧杜篤傳》:“彼埳井之潢汙,固不容夫吞舟。”○[李賢]注:“埳井喻小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一》:“﹝鬼﹞或隱入坎井,人過乃徐徐出。”◆2.陷阱,井,通“阱”。喻艱難或險阻。○《陳書‧江總姚察傳論》:“至於九流、《七略》之書,名山、石室之記,[汲郡]、[孔堂]之書,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窮研旨奧,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師,搢紳以為準的。”○《北史‧隋紀下》:“又[滄海]道軍,舟艫千里,高颿電逝,巨艦雲飛。橫斷[沮江],逕造[平壤]。島嶼之望斯絕,坎井之路已窮。”

坎井之蛙,◆亦作“埳井之蛙”。◆淺井裡的青蛙。○《莊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後因以比喻見識短淺。○[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宇宙之內,鷰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埳蛙”、“坎蛙”。○[元][林世濟]《漫興一首奉懷草元先生》詩:“埳蛙既聒聒,陵苕亦榮榮。”○[清][顧炎武]《酬李處士因篤》詩:“自哂同坎蛙,難佐北溟浪。”

坎勞(坎劳),◆《易‧說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後因以“坎勞”指北方。○[清][侯方域]《定鼎說》:“[雲中]右則浩於[龍門],左則衍於[碣石],面臨[洪河],背拱[渤海],垣應紫微,極成艮位,介震出坎勞之間,殆亦所謂天府百二也。”

坎離(坎离),◆1.猶言鉛汞、水火、陰陽。○《易‧說卦》:“坎為水……離為火。”○《易‧說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2.坎、離本為《周易》的兩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內丹家謂為人體內部的陰精;以“離女”借指鉛,內丹家謂為人體內部的陽氣。○[唐][呂岩]《百字碑》詩:“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明][湯顯祖]《邯鄲記‧度世》:“是黃婆土築了基,放在偃月爐。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離為藥物。”○[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人之色身或有變壞,或值遲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凈以了性命,則置鼎器,取坎離,以補完先天,然後靜可修。謂之泥水金丹。”

坎廩(坎廪),◆困頓;不得志。○《楚辭‧九辯》:“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羇旅而無友生。”○[章炳麟]《檢論‧楊顏錢別錄》:“一彼一此,坎廩以求逞欲,於中夏何有?”程恩澤《邳州道中》詩:“樹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廩多。”

坎路,◆艱險的道路。○[南朝][宋][顏延之]《大筮箴》:“慶在坤宮,災在坎路。不出戶庭,獨立無懼;違此而動,投足失步。”

坎男,◆道教指汞,內丹家謂為人體內的陰精。與“離女”相對。○[唐][呂岩]《直指大丹歌》:“欲得坎男求匹偶,須憑離女結因緣。”○[後蜀][彭曉]《<參同契>明鏡圖訣詩》之一:“離女駕龍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參見“坎離”。

坎深,◆《周易》中的《坎》卦有險、陷等義,因以“坎深”喻險境。○[唐][劉禹錫]《上淮南李相公啟》:“施一陽於剝極之際,援眾溺於坎深之下。”○[唐][劉禹錫]《謝裴相公啟》:“居剝極之際,一陽復生;出坎深之中,平路資始。”

坎壇(坎坛),◆古代挖地為坎,壘木為壇。坎以祭寒、月等神,壇以祭暑、日等神。○《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孔叢子‧論書》:“祖迎於坎壇,所以祭寒暑也。”○《隋書‧禮儀志一》:“又《禮》云:‘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並是別祭,不關在郊。”

坎蛙,◆見“坎井之蛙”。

坎陷,◆1.猶下陷,塌陷。○[唐][牛僧孺]《岑順》:“其親人潛備鍬鍤……荷鍤亂作,以掘室內八九尺。忽坎陷,是古墓也。”◆2.指低窪。○[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景皇陵》:“[景皇陵]在[金山]口,距[西山]不十里。陵前坎陷,樹多白楊及椿。”

坎音,◆古人分樂音為八類,謂之“八音”,以與“八卦”相對應。其應坎卦者謂之“坎音”。○[漢][班固]《白虎通‧禮樂》:“壎,坎音也。”

坎止,◆謂遇險而止。○[清]李霨《舟發浦城》詩:“乘流怪浮生,坎止私願畢。”參見“坎止流行”。○明袁宏道《舟中》诗:“莫自誇强項,逢人且折腰。微生信坎止,作吏也逍遥。”

坎止流行,◆遇坎而止,乘流則行。比喻依據環境的逆順確定進退行止。語本《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宋][張矩]《金縷曲‧次韻拙逸劉直孺見寄言志》詞:“坎止流行元無定,敢一朝、挨卻塵泥跡,且賸把、錦雲織。”○[元][劉祁]《歸潛志》卷十二:“不能樂天知命,坎止流行,與萬物同始終,亦其學之不至也。”○[清][顧炎武]《復張廷尉書》:“既荷白駒之賦遠道相詒,坎止流行,元無固必。”

坎子,◆I即坎男。○[唐][呂岩]《西江月》詞:“北方坎子是金精,認得黃牙方盛。”詳“坎男”。◆II條狀或臺階狀的東西。○《人民日報》1981.2.10:“職工們挖土墊地,揀卵石,用建站的廢石壘成整齊的坎子,然後墊土栽樹。”◆2.方言。規矩。[曲波]《林海雪原》十三:“[崔三爺]年年的坎子,大年三十晚上開百雞宴。”○[曲波]《林海雪原》十三:“你們[座山雕]有坎子,我們[九爺]也有坎子。”

坑坎,◆1.高低不平。○《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軍士曰:‘小路投[華容道],卻近五十餘里,只是地窄路險,坑坎難行。’”[清][戴名世]《與趙良冶書》:“蹀躞於坑坎之途,馳驟於污泥之阪,則其害豈特顛仆而已哉!”◆2.窪地;坑穴。○《西游記》第八四回:“真個[三藏]依言,一行都閃下路來,到一個坑坎之下坐定。”○《西游記》第十三回:“﹝一行三人﹞正疑思之間,忽然失足,三人連馬都跌落坑坎之中。”

坑坑坎坎,◆坑坑窪窪,凹凸不平。○[楊朔]《雪浪花》:“那礁石滿身都是深溝淺窩,坑坑坎坎的。”○[楊朔]《三千里江山》第七段:“地面坑坑坎坎的,一腳高,一腳低,一步不留神就晃個踉蹌。”

棱坎,◆田野中的土坎。○[楊朔]《萬古青春》:“煙起了,部隊沖過第二道鐵絲網,一氣沖上個棱坎。”

楞坎,◆地面突起的陡坎子。○[張承志]《北方的河》第一章:“卡車歪歪地闖過一道楞坎,滿車農民被顛得東倒西歪。”

流行坎止,◆語本《漢書‧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己。”謂順流而行,遇險而止。比喻行止進退視境況而定。○[宋][蘇軾]《答程天侔書》之一:“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者,聽其運轉,流行坎止,無不可者。”○[清][郁植]《悲歌》:“流行坎止隨所如,入世那能量枘鑿。”◆补证条目■顺流而行,遇险则止。○语本《汉书·贾谊传》:“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己。”■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爲險,遇險難而止也。’張晏曰:‘謂夷易則仕,險難則隱也。’”后因以“流行坎止”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元刘元《木兰花慢·和陈思济》词:“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須、汩汩利名間。”

滿坎(满坎),◆亦作“滿埳”。◆填實墓穴。○《後漢書‧趙咨傳》“[墨子]勉以古道,猶不能禦也”[李賢]注引《墨子》:“古者聖人制為葬埋之法,棺三寸足以朽體,衣衾三領足以覆惡,[堯]葬[邛]之山,滿坎無窆。”

門坎(门坎),◆1.門檻。門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橫木或長石。○[老舍]《月牙兒》四:“可是我必須進去,似乎是爬進去,那個高門坎兒是那麼高。”○[曹靖華]《飛花集‧花》:“從此,每當勞作歸來,跨進門坎,頓覺春色滿院。”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三章:“散了會,[王成德]坐的門坎上,雙手捧住頭,心裏火熱毛辣的。”◆2.借指門。○[浩然]《艷陽天》第一○九章:“我不叫他來,他敢登你這門坎兒嗎?”◆3.比喻界限,關口。○[郭小川]《一個和八個‧生與死》詩:“我拉杆二十多年,越獄六次,只有八路軍的門坎最難過!”

竅坎(窍坎),◆洞穴。○[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入則[靈官殿],谷口竅坎,鏜鎝有聲。”

怯坎兒(怯坎儿),◆土頭土腦的人。○《三俠五義》第八十回:“[王大]便帶了他奔紫禁城而來,一路上這些做工的人欺負他是個怯坎兒。”亦作“怯殼兒”。○《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愚兄還帶管是個怯殼兒,還不知這東西我使的着使不着,得先討老弟你個教。”

窮坎(穷坎),◆深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巨洋水》:“[巨洋水]自[朱虛]北入[臨胊縣],[熏冶泉水]注之,水出[西溪]飛泉側瀨於窮坎之下。”

石坎,◆1.石門坎,石門框的下部。○[丁玲]《母親》一:“她們越過了一堆樹叢,走上石板路時,就看見[秋蟬],正在大門外的石坎上曬太陽,[順兒]在坪裏踢毽子。”◆2.石洞;石坑。○[趙樹理]《實幹家潘永福》:“能用手捉的只是老綿魚,不過捉它的人要會泅水,要鑽到光線不足的水底石坎中去摸。”

壽坎(寿坎),◆猶壽穴。○[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五:“舅姑將老附塋,選美坵,大為壽坎。松檟茂密,盡得其制。”

壇坎(坛坎),◆供祭祀用的土臺和坑穴。古代祭山林丘陵於壇,祭川谷於坎。亦泛指祭祀之處。○[漢][蔡邕]《述行賦》:“忿[子帶]之淫逸兮,唁[襄王]於壇坎。”○[宋][王安石]《議郊祀壇制》:“先王所以交於神明,壇坎、牲幣、器服、時日、形色、度數莫不依其象類。”

田坎,◆田埂。○[臧克家]《給一個農家的孩子》詩:“我常常站在田坎上,朝那個小山崗望着半晌。”○[碧野]《在蔥嶺下》:“有時穿過瓜田,有時繞過田坎,有時跳過水溝。”徐遲《井岡山記》:“他跳下田坎去把孩子抱了起來。”

同坎,◆同一墓穴。○《陳書‧文學傳‧許亨》:“[僧辯]之誅也,所司收[僧辯]及其子[頠]屍,於[方山]同坎埋瘞。”○《新唐書‧外戚傳序》:“[楊]氏之誅,譙類不遺,蓋數十年之寵,不償一日之慘;甲第厚貲,無救同坎之悲,寧不哀哉!”

土坎,◆土墩。○[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五章:“真像是一隻戰火中的燕子,早已迎着俯沖相反的方向,躍到一個土坎下面去了。”○[管樺]《山谷中》:“‘有工傷事故沒有?’記工員跳過一個土坎的時候問。”○[譚尚維]《回顧長征‧甘孜會師》:“那天他顯得格外興奮,站在部隊前面的土坎上。”

屯坎,◆《易》《屯》卦和《坎》卦的並稱。意謂困頓;艱險。○[唐][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遭時屯坎,浮生蹇剝。”○[唐][張仲素]《穆天子宴瑤池賦》:“彼乃輕萬里而崇一朝,孰若濟群生於屯坎。”

蛙坎,◆蛙井。亦喻低窪處。○[元][黃文仲]《大都賦》:“子豈出蛙坎而望滄[渤],脫蟻封而睹瑤[崑]者耶?”[元][黃溍]《登雲黃山》詩:“行行恣芑屩,往往得蛙坎。”

陷坎,◆I即陷阱。○《水滸傳》第六十回:“貧道作起道法,教這三人在陣中前後無路,左右無門。卻于坎地上掘一陷坎,直逼此三人到于那裏。兩邊埋伏下撓鉤手,準備捉將。”◆II即陷阱。○《水滸傳》第六十回:“貧道作起道法,教這三人在陣中前後無路,左右無門。卻于坎地上掘一陷坎,直逼此三人到于那裏。兩邊埋伏下撓鉤手,準備捉將。”

心坎,◆1.胸口;心口。○《水滸傳》第十三回:“征旗蔽日,殺氣遮天。一個金蘸斧直奔頂門,一個渾鐵槍不離心坎。”○[蕭紅]《生死場》七:“服毒的母親眼睛始終是張着……口吐白沫,她心坎尚有一點微微跳動。”◆2.心中;內心深處。○[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四摺:“只聽的花外杜鵑聲,催起歸程,將往事從頭省,我心坎上猶自不惺惺。”○[清][和邦額]《夜譚隨錄‧玉公子》:“公子聞此說,打入心坎,羞愧不復能對。”○[老舍]《櫻海集‧犧牲》:“[老梅]也許是順口地這麼一說,可是正說到我的心坎上。”

胸坎,◆猶心坎。○[郭沫若]《喀爾美蘿姑娘》:“我的心頭吃緊得沒法,我的血在胸坎中沸騰,我感覺着一種不可名狀的异樣的焦躁。”○《報紙與輿論》:“目前的事實,是報紙雜志和輿論分了家,輿論被埋沒在每一人民的胸坎中。”

巽坎,◆巽,順;坎,險。一說,巽,風;坎,水。因以“巽坎”借喻旅途之艱難。○[晉][陶潛]《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寺》詩之二:“自故歎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

崖坎,◆山坡。○[艾蕪]《歐洲的風》:“那邊崖坎太陡了哪,我趕了十多年的馬,也沒遇見過。”

巖坎(岩坎),◆山中低陷處。○[宋][梅堯臣]《和持國石蘚》詩:“濕翠連澗陰,凈綠繞巖坎。”○[華山]《雞毛信》:“羊兒羊兒好好跟啊!別散開,別亂踩!路上有地雷,岩坎有石雷。”

掩坎,◆墓穴。○《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其斂,以時服而已;其壙,掩坎深不至於泉;其葬,無盟器之贈。”

幽坎,◆指墓穴。○[唐][韓愈]《豐陵行》:“哭聲訇天百鳥噪,幽坎晝閉空靈輿。”○[唐][杜牧]《傷猿》詩:“獨折南園一朵梅,重尋幽坎已生苔。”

重坎,◆《易‧坎》:“習坎,重險也。”○[高亨]注:“習,重也;坎,險也。”○《坎》卦象為二坎相重,後遂以“重坎”喻指艱難險阻之境地。○[唐][孟郊]《上達奚舍人》詩:“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