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哪天过小年不是关键,关键是灶王爷地位很独特,祭灶王爷要有糖

临近过年,又一次南北之争开始了,这次争论的主题是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在我们的日历上一般会对这两个日期都注明小年,不过会加个前缀,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

哪天过小年不是关键,关键是灶王爷地位很独特,祭灶王爷要有糖

除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特殊习俗外,全国的春节日期都是统一的,为什么在小年的日期上南北方会出现割裂呢?这件事情追究起来还要怪雍正皇帝。

小年是怎么来的?

先来说说小年是怎么诞生的?这还得从传说说起,相传世上本来没有灶王爷,相传当有个乡绅姓张,家境不错,娶妻之后嫌弃妻子不能生,于是就把妻子抛弃了,另外娶妻,他的妻子气不过自杀,被一个樵夫救了,于是两个人结为夫妻,这个张绅士好吃懒做,后来家道中落,以乞讨为生,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乞讨到了一户人家,发现正是前妻,前妻不但过得和和美美,还生了孩子,这个张绅士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羞愧,一头撞到前妻灶台上撞死了。

哪天过小年不是关键,关键是灶王爷地位很独特,祭灶王爷要有糖

这一幕恰好被玉帝看到,认为他有愧疚之心,还有救,于是发了善心,封他为灶王爷,既有让他“吃饱”的意思,也让他时刻记住自己的灶王爷是怎么来的。

灶王爷在每家每户都有,玉帝规定每年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尊重,于是,民间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腊月二十四,据范石湖《腊月村田乐府》记载:腊月二十四夜祀灶。《梦华录》也有记载: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 都人至夜以酒糟涂抹灶门, 谓之醉司命,当然记载小年是腊月二十四的史料还很多,清朝以前,小年一直是腊月二十四,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以及现代,北方小年变成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小年变成了腊月二十四呢?

到了清朝,最开始的小年也是腊月二十四,但是雍正皇帝却独树一帜,当然也是为节约,雍正皇帝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雍正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于是宫中的小年就变成了腊月二十三。

宫中都如此了,朝中的大臣于是纷纷效仿,在北京的官府衙门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祀灶王爷,北京的老百姓也纷纷模仿,于是北方就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远离政治中心,依然维持原来的传统,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灶王爷的原型是谁?

前文的传说中,灶王爷是民间的人,但是在很多史料中也有记载灶王爷的原型,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是炎帝。据《淮南子·礼论训》: “炎帝作火, 而死为灶”。高诱注: “炎帝神农, 以火德王天下, 死托祀于灶神”。

二为祝融。许慎《五经异义》曰: “颛顼氏, 有子曰犁, 为祝融, 祀以为灶神”。

三曰黄帝为灶神。《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子》云: “黄帝作灶, 死为灶神”。

也就说除了第一个传说,其他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估计在民间,人们还是喜欢那个传说。

哪天过小年不是关键,关键是灶王爷地位很独特,祭灶王爷要有糖

而对于灶王爷,民间还是非常重视的,毕竟灶王爷是要跟玉皇大帝去汇报的,“腊月廿四去( 二十四日) , 初一五更回”,为迎灶神“下界降吉祥”,年三十, 家家户户贴春联时, 便在灶前贴上新的灶神像及“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的对联和“一家之主”的横批, 意为灶神作为一家之主, 监察全家善恶, 为人家所供奉。

除此之外,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特粘),现在统称麻糖。该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粘住,另外一层意思是灶王爷吃了糖以后,嘴巴会很甜,不要在玉帝面前说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