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画人传》~第379篇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文/卢秀辉

苏六朋(1791—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人。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苏六朋的父亲苏奕舒,以行医为生,也擅长绘画,与广州五凤村东漱珠岗纯阳观道士李明彻是相交甚好的画友。李明彻十二岁入罗浮冲虚观为黄冠,深悟“道妙”兼通推步之术。阮元主持粤政时,修《广东通志》,李明彻以古人不日《志》而日《图经》,建议以图为重,并献上了他所著书稿,阮元阅后,令他主绘图事,并序其《圜天图说》,破例载《广东通志•艺文略》中。因为苏奕舒受李明彻影响,所以,他也笃信道教,苏六朋年少时,父亲苏奕舒经常带着他前往罗浮山。

罗浮山是岭南著名的道教圣地、文化名山,为道家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据《云笈七签》卷廿七所载:“第一王屋山洞。第二委羽山洞。第三西城山洞。第四西玄山洞。第五青城山洞。第六赤城山洞。第七罗浮山洞。第八句曲山洞。第九林屋山洞。第十括苍山洞。”凡是到过广东的文人墨客如苏轼、上官周、翁方纲、阮元、杭世骏、何绍基等均有登临此山并留下歌咏赋诗。在广东,凡书画或诗文享有盛名的文人墨客大多和罗浮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苏六朋36岁前曾三次前往罗浮山住山读书学画,苏六朋最早习画经历便是从罗浮山开始的。当时苏六朋的师傅德堃就住在罗浮山宝积寺,德堃是位画僧叫,字载山,本姓李,江西人。嘉庆间居罗浮宝积寺,晚岁为大佛寺住持。德堃清苦自适,工诗、善画人物。尤善写真。因此,在僧、俗两界,德堃都负有盛名,人们甚至将他与唐末乱世名画僧惯休相提并论。世人称他的画“益为世重,得其片纸,珍若拱壁”。德堃所作人物线条简洁、潇洒,笔致超逸,题材多取自于民间流传的风俗人物或历史人物,如麻姑献寿、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其传世绘画作品以人物为主,兼绘山水、花鸟。人物尤以白描、简笔居多,以写释道内容最为称宜,意近古朴,山水、花鸟则多为人物画的衬景。后来苏六朋在绘画技巧和题材上均与德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道光六年(1826年)下半年,苏六朋下山,开始了他的职业画师的生涯。他曾在新会乡村短暂当过塾师。道光十三年(1833年)冬,苏六朋于广州暂寓在珠江南岸的海幢寺。苏六朋一生的主要光景是在广州度过。他以职业画家身份寓居广州,当时在广州比较繁华的地段当属城隍庙一带,所以那里便成了他鬻画的主要场所。广州的城隍庙在今天的文德路以北、北京路东一带,即中山路的忠佑大街。当时,城隍庙是广州经济文化与社会平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它浓缩了社会众生的百态。在这里他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能把卖唱卖艺、说书讲古、盲人乞丐等各色人物的神情、姿态、活灵活现的绘于纸上,他收获的除了金钱外,还收获了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对苍生的怜悯。这些,是其他画家无法在书斋和山野临泉中所能体验到的。苏六朋《七月十三日李子虎招同邓君荫泉集柳堂预秋楔,子虎赋五排三十韵,余亦以二十韵报之》:

珠江秋楔局,兵后总飘零。

筋咏谁重叙,沧桑此屡经。

喜逢今李子,恍集古兰亭。

滚滚江流白,萧萧柳灭青。

无花须更放,有酒莫教停。

鸿印泥痕幻,鲸虚海气腥。

昔年人散雨,此地炮飞霆。

道路多榛梗,光阴换英莫。

九原痛张翰,万里忆刘伶。

何日传花饮,前宵落叶听。

可堪怀渺渺,空对雨冥冥。

天爱诗人醉,云开海日荧。

烟霞随道侣,城市得林均。

我鬓新添雪,斯堂旧聚星。

文章江左笔,笠履画中屏。

往事夸文物,遗风尚典型。

千秋刘谢作,几辈老彭令。

握手人难别,关心尔独醒。

辰知尊北极,澜欲挽东溟。

早为消氛浸,时来倒玉瓶。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生活稳定后,苏六朋开了画店,名曰“枕琴轩”。后又改用“毕竟如是轩”。1845年,苏六朋居住在大塘街,居室名曰“芙蓉吟馆”。次年,五十六岁的苏六朋迁居到石亭巷,画室和居所题为“石亭池馆”。他卖画授徒,过着和当今以艺为生的书画人一样的生活。一边教几个学生,一边坐等客户上门买画。苏六朋在广州卖画期间,经常与当地的文人墨客来往。他与李长荣是深交,李长荣时任光禄寺典薄之职,是一名管祭祀、宴席物品供应的小官。但他年少时即有诗名。苏六朋年长李长荣二十二年,但他们是忘年深交,在苏六朋绘画作品的题跋中,有李长荣不少的题字。李长荣《柳堂诗友诗录》中,也可以看出他是十分欣赏苏六朋的画艺和性情的。

苏六朋画誉日隆时,曾与黄培芳'、张维屏、谭敬昭接触密切,黄培芳能诗,与张维屏、谭敬昭称“粤东三子”。黄培芳亦工书画,为“粤东七子”之一。著作甚丰,著有不下50多种,共数百卷,世称“岭南名儒”。张维屏为退仕官员,少时就有诗才,闻名乡里。鸦片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是爱国诗人。谭敬昭也是广东名诗人,后来在京为官,卒于任所。公余辄手一编,萧然自得。谭敬昭淹博群籍,工于文词,甚称于时。苏六朋与他们的交往,使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不断地得到了提高,并逐渐影响到他的绘画题材和艺术风格。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苏六朋在广州参加过的文人雅集不胜枚举,参加过一年一度最富盛名的柳堂修楔,还参加过结诗社、拜东坡生日、珠江春楔、寄园筋咏、府学宫赏菊、石亭池馆、听松庐菊宴、梅花雅集、榕堂文会等等文人艺术活动。柳堂修楔是李长荣组织的,他的柳堂在广州珠江南岸的太平烟浒,可以远眺北岸海珠寺附近的得月台。堂上有楼阁,“江边有柳,柳边有堂”,每年一次举办修楔。修楔是古代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采兰,以驱除不详的文人以诗雅集活动。苏六朋曾绘制《柳堂修楔图卷》,然后由诸家题诗歌咏。苏六朋《自题李子虎广文属绘柳堂修楔图和黄香石舍人韵》:

水边趁人修楔来,柳堂雅集琼宴开。

参军但解作蛮语,太傅倡吟真仙才。

红卷湘帘杏花雨,觞浮玉辈葡萄醅。

大醉倩人扶我去,熙熙如共登春台。

道光年间,羊域画家以人物著名者有,苏六朋、汪浦、蒋莲、德堃,他们秉承传统的绘画风格,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因此,他们逐渐改变了以院体派和浙派占据画坛主体地位的局面。他们的作品中的造型多数会稍加变形。苏六朋受“吴门派”的影响,特别是受仇英的影响较大,他笔下人物典雅清丽,刻画精微,主角神态安详,气质雍容华贵,近景各种林木枝叶细密勾画、点染,要来创造人物形象,既有诡谲崎岖一类,又有儒雅高洁一类。在笔墨语言上,他以指运墨,兼工带写,能作盈尺巨幅。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苏六朋的人物画作品在立意与章法上,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不乏时代性的创新,他的作品中有单人全身像、多人群像、衬景人物像、山水人物像以及接近山水点景图式的小景人物像多种表现形式。苏六朋人物画的造型特点,首在“传神”。画来气势雄伟,形态生动,内涵蕴籍,情趣幽邃。苏六朋有些题材中的人物形象诡谲崎岖,有些题材中的人物形象则较为儒雅高洁。

苏六朋擅长指画,指画是用手指、手掌和指甲蘸上水墨和颜色在纸上或绢上所作的绘画。乾隆、嘉庆以后,运用指头作画者益见增多。他善于“指画”并作大幅人物画时常以“指笔兼用”。一指一笔相互配合,能“工”能“意”,线条转合流畅,颇具得心应手之妙。苏六朋所作的山水画与花卉设色亦以落笔浓淡相宜,变化雅致而为士林赏识。

苏六朋最擅长人物画,内容大多取材于都市生活中百姓的市井风俗,平凡生活,以及市民喜爱的传说故事。其笔下的小商贩、卖艺的盲人等人物形象逼真,一嗔一喜一忧,或动或静或憨或诈的各种人物,神情与心态均丝丝入扣,笔笔传神,真实描绘出社会日常生活的各种层面。人物体系与衣褶的线描,清净脱俗灵动飘逸,甚具大手笔之神韵。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

卢秀辉有《为苏六朋枕琴歌》一首,诗云:

艺事难登巅,常记渺如趾。

疏风扫地仙,绮窗归晚谁。

深山入道阁,新画凭云几。

洞天福地中,唯剩五色纸。

烟岑浓墨浮,清旷淋漓矣。

羊城鬻画时,毕竟如是起。

一嗔一喜间,或憨或诈裹。

笔端丝入扣,灵动传神美。

诗云蒹葭霭,英华栋梁倚。

苏六朋在广州开鬻画授徒,他是晚清岭南画坛重镇,尤其仕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