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灌县民间传说:天师张道陵为什么绕了一个大圈才到青城山?
来源:四川道都乾坤文化交流中心
读者推荐 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
上接:老灌县民间传说:少年张天师
小道陵的父亲张老爷奉朝廷之命到四川任官,小道陵随父母从沛国丰邑出发紧赶慢行数月才到四川任听。
一路上,瘟疫横行,动乱四起,饥民成群,路有横尸的景象给小道陵打下了深深的铬印。从他父亲的唉叹,母亲的流泪中多少晓得这样惨景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昏君当道,群雄抗争,战火不断,乱世人间。
于是,他心中暗暗立下誓言,要发奋读书,将来也要做一个像他先祖那样的国家栋梁,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
从此以后,小道陵更加发奋读书,年纪轻轻便考入了京都洛阳太学院,虔诚研究儒道经典,天文地理、图书谶纬之秘。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张道陵怀着一腔振救国家、振救民众的热忱,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上书朝廷,深得汉章帝的赏识,搏得龙心大悦被钦命为巴郡江州令(今重庆)。
张道陵离开洛阳南下,经水道逆江而上到江州赴任。虽然时值炎夏,长江两岸的雄巍秀丽的景色却深深吸引住了他。
张道陵站在船头,头顶烈日却毫无感觉,把美丽景色尽收眼中。
船到巫山便进入了滩陡水险的长江三峡,行船全靠纤夫拉动,纤夫若有丝毫偷力,船便要倒行数丈。
七、八个纤夫背着纤绳四肢投地,在岸边的乱石礁上艰难地拉着水船,每行一步,不,准确地说是每爬一步,都用尽了吃奶的力气。
船在纤夫、船工那高亢中夹杂悲凄的川江号子声中缓慢地行走。
张道陵听厌了巫婆觋士在祭祀时的类似于鬼哭狼嚎的祭祀歌和听腻了宫廷乐曲,突然听到川江号子,开始感到颇为新鲜,绕有兴致地站在船头尽情欣赏。当他看到岸边礁石滩边那七、八个光背赤脚一丝不挂的纤夫在烈日下拼命地拉纤,光背上散发出的油光和缓缓蠕动的身躯,与礁石并没有两样,他心中有涌现出一股凄凉。
什么新鲜的川江号子,什么雄健秀丽的三峡风光,令他索然寡味。便闷闷地回到船仓再不出来。
船,紧行慢行终于抵达江州。
江州,是西部出海的集散地,自有市镇以来就热闹非凡。张道陵的官船抵达江州码头时,码头上早就堆满迎接新任江州令长官的各类人士。
一时鼓乐震天,爆竹声声响彻码头上空。张道陵下船后,那些富豪绅士就争先恐后涌来向他作揖叩拜,还簇拥着迎他进官邸。
官邸内张灯结彩,早已为他摆好了接风洗尘的宴席,美味佳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张道陵看到这满桌丰盛的酒宴和一个个阿腴奉承的笑脸,再想起昔日那滩边礁石丛中光着油光光的身子的四肢投地纤夫,心里相当不是吡味,便随便敷衍一番推说自己身体疲惫,就早早地下席各自休息去了。
张道陵一心一意要做一个有利于朝廷,有利于民众的好官。
他经过调查,决心先从欺行霸市入手,为百姓除害。于是,他把危害江州的水霸、市霸、商霸和黑霸的霸头全部抓了起来,投进大牢。
还未得及审讯问罪,便有上司一纸公文要他放人,四霸放出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欺诈百姓,并且累累挑战官府,与官府作难,与江州令张道陵作对。
慢慢地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朝廷衰败,官府腐败,官霸勾结,官匪一气,在这种局面下,要想替民办事,有所作为根本不可能,要想励精图治无疑会孤掌难鸣,上任不久,便感到力不从心,陷入难以自拔的苦恼之中。
一日,待他处理完公务后,回到后堂,已是上灯时分了。他点灯读书,不一会儿便伏在案上昏沉沉地睡着了。
这时,太上老君在天上老君殿静养,突然想起一件东西,便高声喊道:“东海童儿,东海童儿何在?”
有小童闻听老君呼唤,急忙跑到老君面前道:“师父,你呼唤何人?”
老君道:“东海童儿,东海童儿何在?”
小童道:“东海师兄自那日随师父去后,就再也没见过东海师兄了。”
老君这才记起,已遣东海童儿去了凡间。他对进殿的小童说:“知道了,各自去吧。”
小童遵命退出老君殿。待童儿退出老君殿后,老君掐指一算,自言自语道:“是时候了。”说完便起身走出老君殿驾上云头,直奔江州而来。
太上老君来到江州令府上空,降下云头,落在张道陵的房间,见张道陵伏案熟睡,便在他背上轻轻一拍,转身走出书房。
张道陵不由自主地跟在老君身后,也走出书房。老君用佛尘朝张道陵一挥,携带他驾上云头直奔东方飞去。
张道陵随太上老君在云头上,头顶星光鸟瞰山川河流,第一次从上往上看觉得十分稀奇,山峦像起起伏伏的波澜,河流像延延曲折的布带,湖泊像池潭,第一次感觉万物皆渺小,唯有苍天博大。
太上老君带上张道陵从巴郡江州始发,经鄱阳湖畔的云子山到江西的庐山,再经东海上空折回到淮河江畔的太平山,直奔仙源昆仑山,最后在巴蜀的青城山上降下云头。
张道陵见青城山如此幽静灵秀,便开口问道:“师父,此山是何处何名?”太上老君眯着深邃的目光说道:“此山何处何名,日后你自然知晓,天机不可泄露,勿须多问。”
既然太上老君如此说道,张道陵自然不敢多问,再不敢多说话,只是默默地望着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道:“徒儿,下届将有五百年动乱时期,江州令你就没有必要再当了,是该干你该干之事的时候了。”
“我该干什么?什么是我该干的事?请师父明示。”张道陵困惑不解地问道。
“自有定数,汝休得多问。”
太上老君说完,在张道陵身后重重一拍,张道陵便像飘在高空的风筝突然线断一般,跌跌撞撞飘落下来。
张道陵猛地一惊,从睡梦惊醒,这时,已是五更鸡鸣,他再也无丝毫睡意,细细品味梦中之事,越想越觉得蹊跷,越想越觉得费解。
一连数日,也懒得升堂问事,把自己关在书房想着梦中之事。特别是“下届将有五百年的动荡”和“你该干你应该干的事”占据了他整个脑海。
“下届将有五百年的动荡”这好理解。就凭他所经历的事凭他的悟性和推断,世间战火不断,难以安宁,还将处于长期不稳定之中。然而“该干你应该干的事”费人深思,我该干什么?什么事情又是我该干的呢?实在是令人费解。
不过,既是神灵点化,这个我本不想干的差事——江州令是该不该干的时候了。于是,张道陵决心一下,便立即给朝廷写了一份辞职奏章放在书案上,便悄悄挂冠而去。
你知道是太上老君为何要带着张道陵绕了一个大圈才到青城山?
大凡一个要造就大事的人必须经历艰苦的磨砺方成大器。一则磨炼他的意志;二则是要他广纳贤才,悟出真道。
张道陵自然心有灵犀,辞官离开江州,向东而去。按照他梦中经过的路线顺江而下,开始他漫长的跋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