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广东省广州三元宫

三元宫,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南麓。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初名越岗院,为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修道行医之所,因地处市北,后人又称"北庙"。1989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广东省广州三元宫

三元宫坐北向南,依越秀山而建,地势北高南低,占地约5100平方米。从地面登上40余级石阶可达山门,山门正上方有石刻“三元宫”三字,门两旁有楷书对联“三元古观,百粤名山”。与山门相连的是灵宫殿,供奉有护法神王灵官。山门正对着的是三元宫的主殿三元殿,这是全宫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天官、地官、水官神像,又称尧、舜、禹三官大帝。三元殿东、西两侧分别是吕祖殿和鲍姑殿,后面为老君殿,殿前两侧为钟鼓楼。大殿前有石阶和天井,天井周围是客堂、斋堂、祖堂、钵堂。

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广东省广州三元宫

三元宫有不少珍贵文物,包括清朝政府钦赐的“葆光励学”匾,尚可喜捐赠的大钟,康有为书法真迹及《道藏经》,但均在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存唐代的观音石刻壁像,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的门联,穴位针灸石刻图,三清图及虬龙古井等。每年的上、中、下元节均有大批信众到此烧香朝拜。

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广东省广州三元宫

自鲍靓在北庙旧址建造越岗院以来,三元宫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从三元宫上溯到越岗院,不能不说到鲍靓、鲍姑和葛洪三人的生平和事迹。

鲍靓字太玄,魏晋时在广州任南海太守,他笃信道教,还是最早把道教丹鼎派传入岭南的人物。后来,他在当时越井岗的越秀山下建了一所越岗院,在此宣传道教并炼丹。

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广东省广州三元宫

鲍靓后来收了一个徒弟叫葛洪。葛洪在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晋代江苏句容人,字稚川,号抱朴子,三国时吴方士葛玄的重孙。葛洪是一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自幼好神仙寻养生之术,曾向葛立的弟子郑隐学习过炼丹术。惠帝末年,他应广州刺史嵇会之请,到广州任参军,居广州约10年。后他追随鲍靓探究道教理论及炼丹、养气之术,并与妻子鲍姑一道替百姓治病。24岁那年,葛洪首次来到广州,拜师学艺长达10年,终成为一个常识渊博的人。年未过40,便著有《抱朴子》内外篇70卷、《金匾药方》100卷等著作。他精通针灸术,据说三元宫内原有的针灸经络图碑刻就是他留下的。东晋元帝时葛洪曾到南京(时称建康)任官,官至丞相,因而他又被人称为丞相道士。后来他听说交趾即今越南盛产丹砂,便辞去高官厚禄携眷第二次来到岭南,受到广东刺史邓岳挽留,此后他在罗浮山整整生活了30年,炼丹制药,著述不辍。葛洪还在罗浮山建造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即现在的冲虚观、白鹤观、九天观和酥醪观。

葛洪的妻子鲍姑,亦精于医道。鲍姑是鲍靓的女儿,从小深受道教影响。由于鲍靓深爱和器重徒弟葛洪,便把18岁的鲍姑许配给他,那时葛洪年过四十了。此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共同研究炼丹与医术。鲍姑一生几十年都是在广东度过的,为了采药、行医,她足迹遍及南海、番禺、博罗、惠阳等地。她医术十分高明,老百姓都亲切称她为"女仙"、"鲍仙姑"。后鲍姑患急病而死,后人在越秀山下建"鲍姑祠"纪念她,她用过的井被称为"鲍姑井",又叫"虬龙古井"。可惜现在这祠和井都不复存在了。而三元宫内却建起了纪念她的"鲍仙姑殿"。鲍靓后来将女儿葬于罗浮山,山上的"黍珠庵"是为纪念鲍姑而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