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德经》在道教中的传承(《道德经》 道教)

老子著书之后,在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传。《战国策·魏策一》记载了魏武侯(?—前370年)之言:“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已愈有……”,魏武侯是魏文侯之自,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的第二任国君。《齐策四》记载了颜斶(chù)对齐宣王(?-前301年)说:“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庄子》也多引用“老子”或“老聃”之言进行诠释,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是第一本系统解读《老子》的著作。

西汉初期黄老学说盛行,《老子》由子学上升到经学,被奉为经典。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是黄老学说的铁杆粉丝,由此《老子》一书在宫廷之中大受追捧。《淮南子·道应训》有一些关于《老子》之书的解读,另外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老子邻氏经传》有四篇,《老子傅氏经说》有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有六篇,虽然原著亡轶,但从目录上可以看出《老子》作为经典的地位,这三家经传或经说是解释《老子》思想,阐述道德含义的文章。张舜徽在《汉书艺文志通释》中说:“乃讲说道家义蕴之文,固非注述之体”。

《道德经》在道教中的传承

东汉时期黄老学说有官学流落到民间,和方仙道想融合形成了“黄老道”,同时吸纳了易学理论、儒学伦理、墨家神学、阴阳五行等,这是早期道教的雏形。在道教初创阶段,《太平经》《参同契》和《道德经》是最重要的三本经书。道教内部传承的《老子》据说是定本于第三代天师张鲁。

据《传授经戒仪注诀》中记载,当时的道士入玄门之后首先要诵习十卷经目:太玄部卷第一到第十。

其中前六卷,实际上也就是三本书的拆分:《五千文》二卷,《河上公注》二卷,《想尔注》二卷。七至十卷为:《老君思神图注诀》《老君傅授经戒仪注诀》《老君自然朝仪注诀》《老君自然斋仪》。《想尔注》的《德经卷》已经失传。

《五千文》由早期流传的《老子》删改校定而来,主要删除“之乎者也焉矣哉”这些虚词,以达成四千九百九十九的大衍之数,并分为上下两篇。其理论依据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作者是张道陵之孙张鲁,因张鲁投降曹操之后被分为镇南将军,这一版本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张镇南本”。

《道德经》在道教中的传承

《想尔注》则是依《五千文》作的注解,一般认为是创教初期为了传播教义而作,饶宗颐先生说:“当是陵之说而鲁述之,或鲁所作而托始于陵”。其注以修仙形寿为主,并提出:守诫、 炼形、食气是实现仙寿的三条途径。至于“想尔”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唐代的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说“想尔盖仙人名”,可是在神仙学说当中并无此仙,近代学者将二字释义为“存想”、“相比如此”、“想汝”等意。

刘向在做秘书校领的时候,曾经校定过《老子》。以中秘本(宫廷藏书)、太史本(史官藏书)、刘向的家传本为底本重新校定了《老子》并划分成八十一章。刘向校本为官学所青睐,河上公本则为民间所喜爱。究竟是谁先提出八十一章的划分?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来下定论。不过自刘向、河上公之后,八十一章之分,且《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道德经》才开始流传。

《道德经》在道教中的传承

关于《河上公章句》的成书时间,历来有不少争议。河上丈人为西汉初期的隐士,章句之学风行于东汉,司马迁、班固均为提及河上丈人著书之事。直到东汉末年才出现了河上公著《老子章句》的说法,而《河上公章句》以西汉流行的黄老之学注解老子。孔颖达考证:东汉的马融是首次采用“就经为注”形式著书经典的学者,也就是说河上公“就经为注”应当在马融(79年-166年)之后。在《三国志·吴书》中《东京赋注》引用了《河上公章句》中的注文,一共有三条。这说明《河上公章句》在三国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姑且可以把成书时间卡在马融之后,三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

从注释的文本来看,《想尔注》远比《河上公章句》简朴深邃,虽是如此今人读懂《想尔注》要比《河上公注》困难的多。从《传授经戒仪注诀》来看,《五千文》应当是入门级别,熟读成诵之经文;《河上公》为初级学习,参考理解之读本;而《想尔注》当为进阶修仙之读物。河上公主讲治国、养生之学问;想尔主述修炼、成仙之道理。于道教而言《想尔注》的地位应该高于《河上公注》。

极简史:中国道教的来龙去脉

极简史:《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注:插图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