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浙东唐诗之路ppt)

最近的古诗词是大热,处处都在刮国风,无意中看到一条名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旅行线路,据说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在内的450多位唐代诗人穿越绍兴、宁波、台州等地,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瞬间来了兴致,打算也寻着大诗人的脚步走一走,感受下浙东独特的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据考证,唐代诗人多从钱塘江出发,经古都绍兴,向南过曹娥江,溯源而上,入剡溪,走新昌的沃洲、天姥,过天台山石梁飞瀑,由此也可见浙东山水及其文化积淀的魅力,它也成为文人墨客寻幽访古、山水朝圣之地,而留存至今的大量典故、诗篇和古迹,则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浙东唐诗之路不仅是一条唐代诗人留下的山水人文之路,也是一座融合儒学、佛道、诗歌、书法、茶道、陶艺、民俗、方言、传说等内容的文化宝库。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绍兴,“浙东唐诗之路”必经之地

绍兴处于唐诗之路的必经之地。假设这条路径就是从钱塘江的西兴,经剡溪到天台的话,无论从水路还是陆路,在交通极为不利的唐代,要绕过绍兴是不大可能的。绍兴柯桥的鉴湖、兰亭、若耶溪、云门寺,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的文化节点。也因此,我们一行人从杭州出发,浙东唐诗之路的第一站来到了魅力的绍兴柯桥。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中所说的镜湖。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没有鉴湖,就没有现在的绍兴。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说到鉴湖,就不得不提到绍兴的黄酒。自古就有“佳酿之处必有名泉”的说法,自然绍兴黄酒也不例外。绍兴酒之所以晶莹澄澈、馥郁芳香,除了用料讲究和有一套悠久的酿酒历史所积累起来的传统工艺外,还因为它是用得天独厚的鉴湖水酿造而成。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兰亭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风情的园林。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它包含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半斤。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写下《兰亭集序》,后人尊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绍兴平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现存约1500首古诗与平水有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作为一个“本地人”,爱好美食,经常来平水的云门寺、若耶溪等地小住,在平水留下了近百首诗篇。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在平水,我们还参观了越茶博物馆,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平水日铸茶,它是中国炒青绿茶的鼻祖。越地茶史源远流长,越地茶叶名品迭出。对越茶的推崇和喜爱,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吝惜笔墨。宋明两代盛名日铸茶,南宋又称会稽山茶,日铸茶则越茶名品,成了贡茶。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对此留下盛赞:“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2011年被确定为柯桥区名茶公共品牌,花蕾形、板栗香、鲜爽味的品质特色赢得市场良好口碑。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平水的陆游诗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平水陆游诗宴的每一道菜灵感都是来自陆游的诗词,生菜入盘随冷饼,童儿冲雨收渔网,菰正堪烹蟹正肥,笋蕨随宜亦满盘,品味舌尖美味的同时,也是极有诗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

浙东“唐诗之路”的创意灵感,源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开篇有“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中的天姥山就坐落于山水如画的新昌。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新昌的第一站是新昌大佛寺,大佛寺始创于东晋永和初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寺内最著名的是依山开凿的弥勒石窟造像,通高16米,两膝相距10.6米,历经三代高僧30年相继开凿,距今1500多年,是我国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仅存的遗迹,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与之毗邻的千佛院,内有1075尊小石佛,人称“江南敦煌”。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当然,除了历史文化和唐代诗词,这里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层林尽染的秋色,我们是11月下旬到的新昌大佛山,此时的大佛山内的秋色非常迷人,红枫、银杏,以及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树叶都已经变红变黄,非常的漂亮,去的当天正好是周末,很多当地人都跑来这野餐赏秋,很是享受。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来新昌绝对不能错过天姥唐诗宴。新昌地处曹娥江上游,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便是隐士们避世静修的世外桃源。在新昌的地方历史记载中,有东晋、南宋、南明三次北方士族南移,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带来的饮食风俗、风味,经过了千百年的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浙东天姥唐诗宴”。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想了解新昌的唐诗历史文化,鼓山公园不能错过,这是一个有机融合唐诗文化、乡土文化,集大型绿色空间、开阔公共活动场地、文化旅游景点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是唐诗之路上一个地标式的主题公园。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鼓山公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鼓山顶的天姥阁,天姥阁高约35米,与天姥山遥相呼应,也可俯瞰新昌县城,远眺天姥风光,与新昌的唐诗文化“零距离”接触。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鼓山书院是新昌乃至绍兴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是江南形制布局较为规整的书院。鼓山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可从晋代王羲之说起,后又经宋代新昌石氏的经营,儒道两种文化传统在鼓山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发展着。到明、清儒学文化发扬光大起来,出现了新昌鼓山书院的辉煌时期。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新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的美丽的天姥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秀丽的青山黛色让人着迷,据考证,早在唐以前,天姥山就已经是中国文人向往的文化名山,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追慕前贤足迹,寻访天姥山并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将天姥山推到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境界,天姥山遂成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乐园。

天台,“浙东唐诗之路诗魂”所在

天台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天台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这里秀美的山水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并留下千古佳句。从唐玄宗到唐代诗人的各种流派代表,都倾倒于天台的山水与文化,诗人之众、诗作之盛,堪为唐诗之一大特色和诗坛宝库。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天台的第一站,国清寺。在我去过的众多寺庙中,国清寺绝对算是一股清流,它不以建筑的恢弘闻名,还是以底蕴和岁月见长。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到国清寺时正值深秋,还下着小雨,千古古刹的底蕴更让人着迷,云雾缭绕,岁月斑驳的随处可见,淳朴原味,密林中有无数的黄叶红枫,比画里的还要美。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天台的第二站是天台山大瀑布。天台山大瀑布在历史上被称为桐柏瀑布,又称三井瀑布。桐柏山拔地而起,海拔高约800米,站在山顶可远瞰天台的千村万户,丘陵平畴,视野十分开阔;而瀑布从天台山深处汇聚溪涧之水,于桐柏宫旁经五梭溪飞泻而出,景色如诗如画。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

天台的最后一站是桐柏宫,在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这里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道教南宗祖庭。其鼎盛时期为唐代和宋代。那时,楼台争耸的宫观有三十六处,有千僧万道的规模。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领略浙东独特山水人文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