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三大家"——吴梅村与《圆圆曲》
吴梅村 (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汉族,原名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以号行世。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读书人家。明崇祯元年(1628)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参加会试,以第一名获隽;当年参加殿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以会元身份得了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为娄东诗派的开创者。
一、江左三家,留名贰臣
吴梅村与钱谦益(1582—1664)龚鼎孳(1616—1673)并称"江左三大家",三人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彼此亦常有倡和,时人为之纂辑《江左三大家诗钞》。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龚鼎孳为明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吴伟业与钱谦益、龚鼎孳三人共同遭逢明清易代之变故,虽然他们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但最终皆由明臣仕清,殊途同归,一起被乾隆皇帝列入《贰臣传》。
钱谦益年最长,位最尊,明亡后游移于南明、清廷与郑成功等势力之间,虽欲全名节,而终受清廷厚爵。龚鼎孳先是降李自成,后复降清。所谓“义无再辱”,而龚鼎孳却一辱再辱矣。吴梅村36岁时明亡。在南明弘光小朝廷曾被召任少詹事,后发现控制朝政的马士英、阮大铖实为腐败国贼,仅两月便愤然辞归。泛舟太湖,退居林泉,本是传统士大夫最后的精神家园。此后,吴梅村绝意仕途,欲以布衣终老。然而,这时已由不得吴梅村了。顺治九年,清廷颁发“诏举遗佚”后,明朝降臣孙承泽、冯铨等人极力举荐吴梅村,两江总督马国柱也不断敦促。
泛舟太湖——退居林泉,
吴梅村曾亲往南京向马国柱陈情,祈求免于列入被推举的名单。他有《投赠督府马公》诗二首,以表白自己的心情,其二云:十年重到石头城,细雨孤帆载客愁。累檄久应趋幕府,扁舟今始识君侯。青山旧业安常税,白发衰亲畏远游。惭愧荐贤萧相国,邵平只合守瓜丘。诗中婉转地表达了不愿北上仕清之意,他申述了两点理由:一是“白发衰亲畏远游”。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诗人希图以孝道打动对方,博得他的同情。二是“邵平只合守瓜丘”,用秦代东陵侯邵平于秦亡后隐居种瓜、不愿再仕的典故,表白自己愿隐遁田园,不再入朝仕清的心迹。
南京贡院——明远楼
而清廷相当关注吴梅村的选择。因为吴梅村是明朝清流大臣的代表,广大遗臣皆以吴梅村为精神领袖。倘若能将他延揽过来,那么定能扩大清廷怀柔政策的影响,让一大批遗臣“弃明投清”,瓦解人民抗清斗志。结果吴梅村的陈情,未得马国柱的支持和谅解,他给吴梅村一份“秘书院侍讲”的委任状。吴梅村此时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他的许多好友和一些遗民志士都力加劝阻。与吴梅村关系不错的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还给吴梅村写了封信,希望他能坚持本心,不要投靠满清。然而,吴梅村慑于清廷淫威,碍于老母及家人的敦促,于顺治十年(1653)九月被迫应诏北上。
紫禁城
在北上的途中,吴梅村在《自叹》的诗中云: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松筠敢厌风霜苦,鱼鸟犹思天地宽。鼓枻有心逃甫里,推车何事出长干。旁人休笑陶弘景,神武当年早挂冠。此诗道尽梅村出山时无可奈何的心态,并向亲友权作解释,实乃迫不得已。清顺治十一年(1654),吴梅村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专力于诗文,并自订诗文集四十卷。康熙十年末(1672),吴梅村临终,遗嘱家人敛以僧装,墓前立圆石,镌曰“诗人吴梅村之墓”。这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代大诗人吴梅村病逝,葬于苏州玄墓山之北。
二、八艳如诗,因缘传奇
吴梅村诗歌艳丽,体近晚唐李商隐、韩偓,又似中唐元稹、白居易,自成一家。其诗题材不少取自风尘女子,而又擅长歌行叙事兼抒情之体。若论梅村乃至“江左三大家”的诗,则不得不论及相关之风尘女子,其中尤以同时之“秦淮八艳”为代表。“秦淮八艳”即柳如是、陈圆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她们都长成于秦淮河一带,约略同时,身当明清易代之际,不但貌美出众,而且才艺绝人。钱谦益与柳如是,吴梅村与卞玉京,龚鼎孳与顾横波,侯方域与李香君,冒辟疆与董小宛,他们都在乱世中留下了因缘传奇。
秦淮八艳
吴梅村与“秦淮八艳”之卞玉京,彼此情感的暗流深藏心底,似断还续。卞玉京原名卞赛,是典型的冰山美人,气质高贵,沉稳内向,她的脸上经常有一抹挥之不去的忧郁。崇祯十五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玉京。看到她那冰清玉洁的气质,吴梅村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卞玉京为吴志衍写了一首惜别诗:"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楫渡江皋。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令吴梅村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相互爱慕。
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
一次,吴梅村与卞玉京一起饮酒赋诗。酒酣,卞玉京主动抛出绣球,欲以身相许,托付终生。她手抚几案,脉脉相问:“亦有意乎?”而吴梅村“固为若弗解者,长叹凝睇,后亦竟弗复言”。他回避了婚娶选择了暧昧。因为坊间盛传,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父亲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玉京等。吴梅村在权势赫赫的国舅面前胆怯了,他只在卞玉京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在他们分别的第二年,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崇祯煤山自缢,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横扫中原。吴梅村与卞玉京多年失去了联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梅村通过钱谦益打听到了卞玉京的下落。结果却是卞玉京身穿道袍与他相见。原来她在两年前就在苏州出家当道士了。
女道士——卞玉京画像
吴梅村《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诗末云: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坐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诗中道出了易代之际,沧桑巨变,卞玉京个人身世飘零的凄凉状况。卞玉京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康熙七年(1668年)九月,年届六十的吴梅村踏着萧萧落叶,前往无锡拜谒卞玉京墓,献上了他们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其诗略云:相逢尽说东风柳,燕子楼高人在否?枉抛心力付峨眉,身去相随复何有?吴梅村借卞玉京身世之感,写天崩地裂之巨变,寓无可奈何之悲叹。
秦淮八艳——卞玉京《兰石图》
三、千古传诵,一曲《圆圆》
不过,给吴梅村带来巨大身价的,并非与卞玉京相关的诗歌,而是与“秦淮八艳”中另一人陈圆圆有关的《圆圆曲》。《圆圆曲》为七言歌行,可以视为典型的“梅村体”。此诗通过明末秦淮八艳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全诗巧妙地将吴三桂、陈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此诗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时吴梅村已退居乡里,而吴三桂正在云南为清廷削平了南明桂王永历政权。“三桂赍重币求去此诗,先生弗许”。
平西王——吴三桂像
《圆圆曲》全文如下: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秦淮八艳——李香君《双栖双宿图》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秦淮八艳——董小宛《仿唐寅笔意》
《圆圆曲》译文: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打开山海关破敌收复京城。全军痛哭披了缟素,而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还说他不眷恋红颜流落,还说逆贼天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酒宴。他像闪电般扫荡义军平定黑山,哭罢君王和老父后再和她相见。与她初次相见是在田弘遇之家,侯门的歌舞像繁花。田弘遇将善歌的她献给将军,等待将军的油壁香车来娶。
秦淮八艳——马湘兰《英雄独立图》
她家本在姑苏浣花里,小名圆圆比罗绮更娇丽。她曾在梦里到了当年夫差的宫苑游嬉,被宫娥簇拥惊起了君王。她前身应是采莲女西施,门前临着一片清碧的横塘水。横塘里双桨飞快摇动,哪家豪门强行把她买回。这个时候谁都知她是薄命,这时她只有泪湿褛衣。明眸皓齿的她被送入宫中,可竟没有获得君王怜惜。从宫中里领回来仍留在田弘遇家,教她时兴歌曲来倾倒贵客。贵客们传杯宴饮直到日暮,哀弦中她的心曲向谁倾诉。
秦淮八艳——柳如是书法
只有平西伯这位白净英俊的少年,看中了她仍频频回顾。早应该把这只娇乌带出牢笼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飞渡银河呢?只恨军书死命催促,只好留下信约却把人给耽误了。相约情深但相见可难,一天逆贼像蚂一样蚁拥满了长安。可怜她本是思妇楼头的杨柳,却被人看作天边的杨花。逆贼像索取绿珠那样围住了内宅,硬是把她叫出了雕栏。如果不是将军大获全胜,美人哪能只身还回呢?惊魂已定她云鬟还来不及梳,就在马上一路传呼前进。将军在战场上点起蜡炬把她迎到,她满面啼痕还残留着红印。
秦淮八艳——马湘兰《花篮仕女图》
奏起箫鼓将军进兵秦川,金牛道上有车马千乘。斜谷里云深之处是她的画楼。散关前明月西落她打开了妆镜。消息传遍了江南水乡.乌栖泛红已经历十度秋霜。可怜当年教她歌曲的妓师还操旧业,和她一起歌舞的女伴也记起这位同行。她们本来都是旧巢里衔泥的燕子,她却飞上了枝头变成凤凰。她们老是在宴会上悲叹年龄长大,而她却找了个好夫婿贵为侯王。当年反而被声名所累,贵戚豪门都抢着要延致。一斛明珠却带来万斛的愁思,关山漂泊瘦损了她的腰肢。但也不必怨恨飘扬落花的狂风,无边春色到来已使天地呈现芳姿。
秦淮八艳——顾横波《竹石图》
曾听说有了倾国倾城的美人,反而使周郎损伤了声名。女人怎能影响大局,无奈英雄过于多情。全家的白骨早已化为灰土,一代红妆已照耀汗青。君不见,当年新盖馆娃宫鸳鸯双飞双宿,花朵般的西施君王百看不厌。如今香径尽是尘土只有鸟在啼叫,响屟廊也不见人迹空让苔长青绿。换羽移宫使万里之外也生愁,珠歌翠舞还热闹在古梁州。给君另唱了一首吴宫曲,汉水向东南日夜不停地奔流。
陈圆圆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