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师为何晚年耗费十年之功为一个妓女立传?(学贯中西可立一家之说)

陈寅恪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师,1954-1964年花费10年之功创作完成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1969年10月7日去世。可以说,陈寅恪先生的晚年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为柳如是立传上了。我们不禁要问:柳如是一风尘女子,为何学贯中西的大师要为其立传?

柳如是是“秦淮八艳”(其他七艳为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之一,诗书画皆绝。后来嫁给钱谦益为妾。清兵南渡,钱谦益这位明代的吏部尚书却投降清军,这是他人生一大污点。即使在清代修的《明史》中,钱也被列入贰臣之列。柳如是多次劝他自杀殉国,钱谦益都面露难色。清兵占领南京后,柳如是再次劝钱谦益殉国,见钱没有行动,就自己跳水,又被钱死死拉住。由此可见,柳如是比钱谦益有骨气、有气节。

陈寅恪从小就对钱谦益和柳如是的故事很感兴趣。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结合是才子加美人,本来就是大众喜爱的故事类型,也成为一种的经典桥段。陈寅恪为柳如是事迹感动,喜欢柳如是不坠俗流的独立精神与高贵气节。另一方面,陈寅恪发现柳如是的资料在乾隆时被列入“违碍书籍”目录,故此市面流传的书籍错误很多,互相抄袭,再加上后世之人胡乱揣测,柳如是存在被污名化的问题。而钱谦益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自己记下来的、别人写的事迹记载较多。所以,陈寅恪不惜费十年之功,为柳如是讨一个公道。

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因素,建国初,陈寅恪由于不合俗流,较为孤寂、苦闷,知音难觅,对趋炎附势者又深深厌恶与轻蔑,陈寅恪也是在借柳如是的事迹阐发自己的思想,当然也在抒发自己的苦闷之请,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陈寅恪为柳如是立传的核心是阐发自己的为人宗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句话本来是他在纪念王国维投湖自杀后为其墓碑写的碑文中最后的一句话:“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后来,这句话又成为他和夫人合葬墓碑的文字。北京三联书店在出版《柳如是别传》时专门把这句话烫印在封面上。

文人借题发挥是一种习惯做法,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在为滕子京修复的岳阳楼写的一篇记诵文章中的一句话,他本人没有到过岳阳楼,当时身在江西饶州的鄱阳湖,所以就按照鄱阳湖的景色写就了《岳阳楼记》,是典型的借题发挥,不想这一发挥却成了千古名言。当然,这也是范仲淹心底沉积已久的一句话,是他的实际的座右铭。他说出了有责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所以被广泛认同并传播。

我经常说,一个人能不能留名后世,关键是有没有后世的知己。陶渊明能够成为文人的标杆,端赖北宋两个顶级大文人欧阳修和苏东坡的大力揄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陈寅恪乃是柳如是的后代知己,是陈寅恪先生让这样一个曾经的风尘女子的伟大人格为后人所知,仍然被我们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