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吠陀经》——人类首个文字记载的最伟大智慧知识(《吠陀经》怎么读)

《吠陀经》——人类首个文字记载的最伟大智慧知识

Veda源于梵文根词Vid,意思是知识。吠陀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据信,它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文字记录,在被文字记载前,其传承藉由口耳传承(Shruti)方式。传统上认为:吠陀知识是四位伟大圣人Aditya、Agni、Vayu、Angira在深沉冥想状态下,神向他们天启的。

吠陀知识没有开始,它在每个创世之初显现,在下一个创世之前未显现,传统上其传承藉由人类记忆,据说那时人类记忆力如此强大,以至于他们可以在其头脑中记住所有四部《吠陀经》。

《吠陀经》——人类首个文字记载的最伟大智慧知识

《吠陀经》共四部,每部吠陀都有仪式性部分和知识部分。第一部吠陀是《梨俱吠陀》(Rig Veda),里面有超过十万首赞美主显现形式的赞美诗;第二部吠陀是《夜柔吠陀》(YajurVeda),它更加强调仪式,它有两个部分《奎师那夜柔吠陀》(Krishna Yajurveda)和《苏克拉夜柔吠陀》(Shukla Yajurveda);第三部吠陀是《裟摩吠陀》(Sama Veda),特别强调音乐;第四部《阿闼婆吠陀》(Atharva Veda),特别强调草药(阿育吠陀)。吠陀中提到的陈述在印度教传统中被视作明证。

直到五千年前,吠陀还没有成为书面形式。据信在《摩柯婆罗多》(Mahabharata)战争之后,马哈希·韦亚萨(Maharshi Vyasa)把所有分散的吠陀整合为四个部分,马哈希·韦亚萨邀请来自印度各地的吠陀学者,把他们组织在一个叫Kurkshetra的地方,让他们按照从其上师那里学来的方式唱诵赞美诗,他把《吠陀经》赞美诗编成了四个部分,名为《吠陀韦亚萨》(Veda Vyasa)。据说在卡利时代(Kali Yuga)人类的记忆不足以承载《吠陀经》的所有知识,所以它被书面形式记载下来,这样它就不会丢失。这对全人类是有利的,这是马哈希·韦亚萨最大的贡献之一。

《吠陀经》——人类首个文字记载的最伟大智慧知识

在学习《吠陀经》之前,必须先学习吠陀的六个分支:教育(Shiksha)、仪式(kalpam)、语法(Vyakaranam)、词源(Niruktam)、执行仪式的方式(Chandas)、占星术(Jyotisham),以便了解《吠陀经》词汇的确切含义,将其编成不同的声音频率,以便于记忆。

所有知识和技术将人类的生活从最基础人类引导到《吠陀经》所阐述中的自我发现,这些知识非常系统地呈现在《吠陀经》中,《吠陀经》巨著告诉人类如何过人的生活,应该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

根据印度传统,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梵行期(Brahmachary,戒律生活),个人在特定兴趣和能力领域里学习和奠定自己;第二个阶段是家庭生活(Grahastha),此阶段帮助个人获得足够的成熟和理解,故婚姻生活特别重要;第三个阶段是森林生活(Vaanaprasth),一种远离社会的生活,降低世俗生活欲望的倾向;最后一个阶段是弃绝生活(Sanyasa),独自追求解脱的非常坚定和完全虔信的生活方式。人们必定涉及这四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这种人生才能帮助人们过着正法生活,正法生活是自我知识的唯一途径。

在吠陀传统中,有四种人生追求(Purusharthas):正法(Dharma)、财富(Artha)、实现愿望(Kama)和解脱(Moksha)。为了获得财富和实现愿望,人们必须坚守正法,才有资格踏上解脱之路。弃绝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弃绝是伟大的誓言(Maha Vrta),致力于追求自我知识的一种伟大的生活方式。如果由于自己的遗漏和差池而发生任何偏差,那么在此人变得更成熟,并执行《吠陀经》中提到的某些火供之后,此人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仪式部分(Karma Kanda)

吠陀一般分为仪式部分(karmakanda)、知识部分(jnana kanda)/或《奥义书》(揭示自我知识)。

有很多仪式的执行方式及结果有详细解释,有些仪式有已知手段和未知结果,比如祈求升天的火供(Raaja Suuya),我们只知道执行该仪式的手段,结果是否能升天无法证明,因为我们没法验证它。关于《吠陀经》仪式结果不可证实的事实,传统上也被视作一种知识。

有些仪式有已知手段和已知结果,比如祈求后代仪式(Putrakameshti),这些仪式在印度被施行无穷次,并取得了适当的结果。再比如,Kariiri仪式是为了祈雨,该仪式也在印度过去及现在皆在施行,并且获得了适当的结果。

有了已知仪式结果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猜出那些无法证实的仪式结果。仪式是吠陀文化传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对已婚夫妇每天都要执行名为agnihotra的火供,这个火种将来就成为火化该夫妇之火。作为日常仪式的一部分,学生应该念诵Gayatri梵咒,念诵Gayatri梵咒被视作最为吉祥,等同于背诵整部《吠陀经》。

在吠陀传统中,人类的生活被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执行某些日常的仪式和灵性修持。为何以及如何执行那些仪式得到详尽解释,据说执行火供可以获得极大的恩典。火在吠陀文化中被崇拜,宇宙的显现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组成,在五元素中首个具有形式的是火元素,火在各种仪式中得到崇拜。火被视作神,而我们身体火的粗糙形式是消化火(Jataraagni),微妙形式是体温。感官之首神(Adhisthaana Devata)话语是火元素,这就是为什么争吵使人面红耳赤。仪式帮助个人获得内心安静、冷静和满足,有助于引导正法生活,正法生活是灵性生活最基本支柱和解脱的前提。个人需要大量的恩典(Punya)才能寻求自我知识,获得自我知识将使人们从轮回中解脱。

知识部分(Jnana Kanda)

吠檀多意味着《吠陀经》的结束,它是自我知识被划定的纯粹定位名称,吠陀的结束部分也被称为知识部分(指自我知识部分)/或奥义书(Upanishad)。

Upanishad的Shad词根具有非常全面的含义,第一个意思是在获得自我知识的情况下,引起累积的我执、悲伤、内疚、伤害,等人类问题的解体;第二个意思就是求道者的寻求结束,其寻求完成,人的生命是无穷无尽的满足欲望,满足了一个欲望,另一个强烈欲望又等待实现,而一旦获得自我知识,这种自我满足的追求就终结;第三个意思是使你获得解脱,或摆脱一切限制的自我知识。

经典说,自我的认识者跨越悲伤(aokmavit Shokamtarati),这并不意味着自我的认知者没有任何痛苦,而是自我认知者在每个生活状况中都不会感到困惑,他们获得内在智慧,将痛苦和愉悦等同看待。内心的成长是灵性之旅的真正成长,一般人要么安抚我执,要么纵容我执,这不是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该知识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问题,前缀Upa意思是最近的,离你最近的,离你最近的是你自己;而另一个前缀Ni指非常确定的知识,任何基于信仰体系的知识都是不可验证的,在正确知识的情况下可能动摇,而这种知识不被任何代价所动摇,这是终极的知识。

自我(atma意识)的本质在这部分吠陀中得到了很好的确立,这部分称为知识部分(奥义书)。自我始终(Nitya)存在,而身体并非如此,身体受到时空制约,而自我是始终的、永恒的、纯粹的和一切知识(Shudda Buddha)。由于无知(Avidya),个体(jiva)不能认知存在于每个知觉和推论中的永远纯粹的意识。

整体(Samashti,Paramatma)不与个体(Veshti)分离。自我无所不在,不是任何形式知觉、推论等对象;而所有认知藉由自我成为可能。自我是主体,没有轨迹,但其本质可以通过《奥义书》揭示的文字(Shabda)来领悟。

这三个重要的词语用来解释意识的本质,就像真理(Satyam)一样,它永远自己存在而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梵(Paramatma,宇宙自我、主)的知识表现为显现世界,在主创世以前,万物的知识就存在于此,主是万物的主宰,主被视作造物的种子。第三个词指的是主没有开始(Anantam),他无始无终。

在《奥义书》中,个体等同于主,一旦个体通过瑜伽修习(严守戒律的生活)来克服自身局限性,那么个体心智中所含杂质就会消退,并使自己接受自我知识。资格对于自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开发自我知识的资格的详细讨论在“仪式部分”中被全面地展示出来,居于正法的生活是寻求自我知识的资格,自我知识有助于克服个体的所有悲伤和局限。个体自我作为宇宙自我(jiveshwara ikyam)通过自我发现的事件而建立,自我存在于一切感觉和行为中,被《奥义书》教义很好地诠释,它消除以身心复合体来自我界定的局限性。

获得自我知识的三个重要步骤是:聆听(Shrevana)、思考(Manana)和冥想(Nidhidhyasana)。聆听一位已奠定了自我知识的合格老师教授《奥义书》的教导,即聆听;在聆听的基础上,运用推理和辨识力的内在能力来抵制自我的无知根源,藉由经典来寻找真理的内在探究是思考;我们搅拌奶油来获得黄油的方法,是无形而存在的,个人必须进行内在搅动,以使自己奠定自我知识。一旦个人证实了自我知识,他仅需冥想来根植于该知识,此后那人根本没有内在分心,他根植于自我知识,就像海洋奠定自己可能/或不依赖于河流的流入,海洋不受河流旱涝的影响。自我了悟者就像水中荷叶一样活着,叶子虽然长在水中,却始终不受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