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济群法师经行系列开示)

这是《正见剧场微课堂》的第 3 堂课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那些永恒的困扰

掺杂着现实的烦恼

弥漫在空气中

究竟是该追逐人间幸福

还是先遵从戒定慧的指导

唯有昙花一现的清醒知道

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

这样的词藻总在耳边萦绕

负担尤多

坦途乏少

何出此路

请善知识引导

...

本期《人间佛教剧场》,由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为我们开示:什么是人生佛教?又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呢?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济群法师 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 菩提书院导师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什么是人生佛教?”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于民国年间率先提出的。人间佛教呢,是印顺导师提出的口号。其实在意思上大体是相同的。一个是立足于人生,还有一个是立足于人间,人间是偏向于社会性、世界性。但是因为毕竟世界还是以人为主体,所以这两种提法意思上大体是一样的。

人生佛教,事实上正是以人为本的回归

人生佛教的理念,与以往的传统佛教相比,似乎是独立于各宗之外的新生事物,但究其思想内容,并非创新之见。事实上,人生佛教正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与其他宗教的以神为本不同,佛教的立足点是人本的。它是强调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以及人身难得,要珍惜现在的人生,如何去更好的修行,更好的实现生命的价值。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从人生佛教的角度来说,甚至会觉得人的身份比天人的身份还要更有价值。因为一般的宗教或者一般的人都会认为升天才是可贵的,但是从人生佛教的视角来说,在佛经中讲:诸佛世尊,皆出人间。诸佛世尊都是在人间成佛的。因为人的身份,他是有苦有乐,有理性,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修行,去追求真理,追求解脱。

所以这是人生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点:重视人的身份,人的地位以及人的修行。

弘扬人生佛教的时代背景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虽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部分民众对佛教充满的是由某些现象得来的片面认识。看到有人来寺院烧香拜佛,就以为佛教只是保佑平安的途径;看到信徒中老年人居多,则以为佛教是闲来无事后的精神寄托;看到个别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又以为学佛是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而近年来的部分影视作品,更使很多人以为出家人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豪侠之士。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佛教的正确认识...

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和学术化。是教界存在的四点比较突出的误区现象。经忏佛事的盛行,使很多人将佛教当作是为鬼神服务的手段,从而背离佛教的人本精神。净土法门的特别弘扬,又使很多人觉得学佛只为求得来世,是老之将至时才需关注的问题。而哲理化的佛教,只适合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僧侣学习研究,普通民众没有时间也没能力深入。至于学术化的佛教,也只是部分学者的专业,他们将佛教当做文化现象研究,很少和现实人生发生关系,也很少考虑自己的安身立命,这些学术成果从文化传承来说固然有一定意义,却无益于现实人生,更无法激起他人的信仰。

我们通过人生佛教的正面弘扬,就是要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正信的佛教。

人生佛教,非人乘佛教

人生佛教从它的内容来说,它是立足于对人的问题的解决和思考,对人自身问题的解决和思考。那么关于人自身的问题的解决和思考,大体上我把人的问题会分为两个类型的,一个是人生的终极的问题和永恒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人生的现实的问题。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当下的社会,比如说我们如何面对感情,面对家庭,面对财富,面对幸福,面对环境,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如何从佛法的智慧来帮助我们,去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关于这一方面,从太虚大师以来,也包括海峡两岸许许多多的大德,他们关于这一方面都会做了很多的演讲。

比如说关于佛教的财富观,佛教的环保思想,类似于这样的主题有很多,那么这些也都是关于人生佛教的,在宏扬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种智慧的成果。

另外一方面,事实上是立足于对生命的一些永恒困惑的探索。这个永恒的困惑就是包括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因为作为我们每一个生命来说,事实上它是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有限性的问题,一个是无限性的问题。无限性的问题这事实上是哲学和宗教所特有的问题,那有限性的问题,事实上就是现实层面的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些人生的现实问题。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而作为宗教来说,作为信仰来说,它一定要解决这些永恒性的问题。那么人生佛教的弘扬,同时他也需要从佛法的智慧,帮助人们如何地去认识我是谁?如何地去认识生命?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未来到哪里去,以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那么这些是属于人生佛教主要关注的问题。而在这个层面的关注,从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以来,在佛教界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讨。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但是这种单纯停留在这样的一个探索,很多时候我们目前在人生佛教弘扬的过程中,许多人也会觉得目前的这种人生佛教的弘扬似乎有点肤浅化的这种倾向,甚至会把人生佛教等同于人乘佛教,只是告诉你怎么样做人,怎么样过一种幸福的人生,那么这样其实跟人生佛教的本怀,其实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太虚大师对人生佛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讲的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这首偈颂包含三层内容。

首先,人生佛教是以人为本,通过佛法智慧来正确认识人生,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建立幸福人生。

其次,说明做人与成佛的关系,学佛要以佛菩萨为榜样,克服自身的贪嗔痴,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生命品质。

佛是由人修行而成,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呢?”

事实上从人生佛教的程度来说,我们要对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人内在的生命的潜质,要做进一步的开发。这个开发,事实上其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需要有大乘佛教的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修行来提升生命的境界,以及慈悲的人格的造就。那么另外一方面,需要有大乘佛教和声闻乘佛教的空性的智慧,来完成对凡夫心、世俗心的超越,来最终去获取生命内在的无限的智慧。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所以菩提心和大乘的声闻乘的空性见,是帮助我们从一个凡夫、凡人能够真正成为圣者,乃至成为佛菩萨的这样的一个提升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如果有了这样的两个内涵,我们所弘扬的这个人生佛教,它就不会停留在人乘佛教,而是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圆满的成佛修行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

“要成为一个像佛陀这样的人啊!”

摄影:姬东

剪辑:陈朝霞 何飞燕

编辑:王鑫成

济群法师开示丨如何才能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