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句容葛洪炼丹(葛洪炼丹图)

葛洪生在句容,号抱朴子,人称小仙翁

葛洪的太爷葛玄,一直炼丹,仙号葛仙翁。葛洪的祖父曾经在三国时候的吴国做官,父亲原来也在吴国做官。

葛洪13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境开始贫穷起来。不过,葛洪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为了学习,白天去野外砍柴,砍了柴到市上换一些纸笔,晚上回到家中读书学习。

16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人聪明,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

家里已经很穷,虽然有很多学问,要想当官发财,希望不大。自己也缺乏做官才能,因此就一门心思做学问。十八九岁时,到了庐江的马迹山,拜了师,也开始炼丹。

后来,葛洪到了广州,向南海太守学习神仙方术。南海太守见葛洪很有才能,非常器重他,不仅把自己的本领传给他,还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

这时,“八王之乱”闹得一塌糊涂,葛洪从广州返回老家句容,在茅山专心修行写书,由于瘟疫流行,葛洪又一边炼丹一边钻研医术。

10余年,葛洪写书写了几十上百卷,《抱朴子》啦,《神仙传》啦,葛洪的学问在江南是无人可比,他的书比司马迁的书还多。

葛洪炼丹炼出了盐,老天爷不愿让人享受这好东西,就派太阳神和龙王爷把它偷走了。

葛洪和老天爷辩理,去找龙王爷讨回盐丹。龙王爷使坏,把盐丹化在了海水里。

盐是太阳神和龙王爷合伙偷走了,当然还得叫他们还回来。所以,太阳神就得乖乖地帮人用海水晒盐。

《葛洪妙联对鲍玄》

葛洪是葛玄的重孙,人称葛玄太极仙翁,称葛洪小仙翁。句容人。

葛洪做过官,食句容邑两百户。但他一心修道炼丹,辞官不做,来到广州。

广东做官的南海太守鲍玄是葛玄的徒弟,他想到叔祖葛玄的弟子那里去求学。

这天,葛洪到了太守府,“请通报老爷,江南句容葛洪求见。”

南海太守鲍玄早知道葛洪,有心试试他的学识深浅,便准备用对联来考考他。女儿鲍姑知道了这件事,就劝说道:“人家葛洪刚到,爹你不要过分为难人家。”鲍玄笑道:“你放心,我有数。”

虽说是有数,想出的对联却相当的难。

见了面,鲍玄抱拳当胸道:“下官有幸请来上客。”

葛洪深深一揖说:“后学诚心晋见先生。”

鲍玄听葛洪出口即是联语,很是惊奇,接着说:“我曾经拜过你曾祖父葛玄为师,想到你们句容有两大名山,偶得一上联叫:‘宝华山,大茅山,两山并出。’可惜缺个下联,能否请你给补上?”

葛洪一听,知道这是个拆字联,正想着怎样应付,那站在一旁倒茶水的鲍姑,借送茶的机会,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团,他打开一看,笑了笑,然后说:“晚生对的下联是‘香烛火,丹炉火,二火交炎’。”

宝华山是佛教圣地,离不开香火,茅山是道教圣地,专擅炼丹,香与佛,丹与道,紧密关联,鲍玄暗暗赞几个“好”字。而后他又指着书桌上笔筒里的一支毛笔说:“尖尖笔,小大由之。”

这又是一个拆字联,葛洪正思索,鲍姑又把一个纸团子抛到了葛洪的脚边,葛洪拾起来一看,又笑了笑,随即顺口道:“锵锵墨,将金不换。”

这次鲍玄的眼睛尖了,发现了女儿的小动作,噢,原来是女儿做了葛洪的枪手,为他解围,难怪他能这样应对如流。不过他见女儿这样关护葛洪,内心也很高兴,就带着一种戏谑的口气说:“好女子亦生外相。”

葛洪知道他怀疑对联是出自其女儿之手,这倒是不能不坦诚相告的,于是正色回答道:“仙人山不借他石。”同时将鲍姑塞给他的两个纸团交到了鲍玄手中。

鲍玄一看,非常意外,原来鲍姑在纸条上写的,和葛洪在口头上答的,并不一样。纸条上的第一个下联是:“高僧人,妙道人,二人升天。”第二个下联道:“重重山,千里长白。”虽然与葛洪应对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葛洪并未采用,看来他真的是太小看葛洪了。

这时葛洪站起来向愣在一旁的鲍姑施礼:“鲍小姐,你才思敏捷,胜我一筹,同时你的一番盛情,我也心领了。不过今天我在鲍老先生的面前,不敢藏拙,只得自己献丑了。”

这一番十分谦虚得体的表白,使鲍玄父女俩都很心服。

两副拆字联都没有难倒葛洪,那鲍玄心里想,不如用些地名、

药名、神仙名等再来试试,就说:“我们南海有一座青草桥,曾有人悬一上联叫:‘青草桥,青草鱼口含青草。’至今无人对出下联,你看对什么为好?”

葛洪道:“我们句容有一黄梅集,愚意可对:‘黄梅集,黄梅树梢结黄梅。”’

鲍玄又说:“我们南海还有座八仙祠,悬一上联叫:‘曹铁汉仙洞采果子。’亦多时缺对。”

葛洪道:“下联可对:‘茅屋顶天空望虬龙。’”

鲍玄一时不解其意,鲍姑插言:“爹,你到过句容,怎么不知道那里有茅山、瓦屋山、大顶山、天王山、空青山、望母山、虬山、长龙山?人家这是以八山对八仙啊。”

此刻,鲍玄才恍然大悟,但还不肯罢休,继续言道:“听说贤侄精通医学,有几首药联还想请教。第一个上联叫:‘白果黄皮树’。”

葛洪随声应道:“黑丑红筋条。”

接着鲍玄又出了第二个上联:“木贼牵牛,当归熟地。”

这是鲍玄用四味药名编成的两句戏言,就是说,有个木头木脑的贼,偷了牛后,不知怎么藏法,还是沿着来路牵回家去。

葛洪略一沉吟,笑对道:“常山滑石,甘遂艾草。”

鲍姑听了,不由两颊绯红,因为鲍姑专擅用艾草给人治病,“鲍姑艾”是出了名的。而现在葛洪自比“滑石”,并表示“甘遂…‘艾草”,这弦外之音,岂非是有意于鲍姑?这真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至此,鲍玄完全折服了,慨叹道:“捻断数根须,才识一明珠。后生真可畏,老朽自认输。”葛洪彬彬有礼地站起来,回答道:“下联玉米须,上联乃珍珠;大戟试小蓟,鹤虱岂言输?”

这里葛洪表示得更加谦逊,他把鲍玄出的上联喻为珍珠、大戟,而把自己应对的下联比作玉米须、小蓟,并称今天这场面试很为合适(鹤虱谐音),不存在什么“输”字。鲍玄听了这番话,更对眼前这位超凡脱俗的青年增加了三分喜欢。

后来,鲍玄将女儿鲍姑许配给葛洪为妻,葛洪呢,在广州学了几年,就与妻子鲍姑回到句容,上了茅山,在茅山抱朴峰修道炼丹,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抱朴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