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延津乡村记忆:小小舞台唱大戏

作者:原庆新

“咚咚锵、哒哒滴,宣传队,来演戏,什么戏?革命戏,《沙家浜》《红灯记》”……

这是我上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段课文。说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革命样板戏蔚然成风。每年春节或者年度老会,都会在那个土戏台上唱戏,剧团那时叫“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戏曲都是自己村里的年轻人自导自演。那时候,无论大人小孩,都会哼哼几段样板戏。到现在我还能唱出李铁梅,阿庆嫂,柯香的唱段,特别是李铁梅《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那段戏,至今我都耳熟能详。

延津乡村记忆:小小舞台唱大戏

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由于那时全班都没有课本,所以天天听老师念小说,寒假也没有布置作业,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去宣传队看他们排练,队长是俺的语文老师,他看到我们几个,就让我们几个参加排练,让我们扮演小角色,没有台词的打旗兵,或者是跑跑龙套。

宣传队条件非常艰苦,白手起家,村里只供应了锣鼓镲,剩下的让自己想办法。好在宣传队里有几个能人,有会木匠的,有会裁缝的,衣服和弦子都是他们亲手做的。戏箱子里的绸缎是破四旧时村里抄地主家的,人们用这些绸缎做了戏服,演员荣花和花叶,是裁缝,她们会剪会做,还会绣花,绣的花跟买的差不多,还有绣的龙凤戏装,真是惟妙惟肖啊。木匠有袁太恩,他用椰子壳和桐木、马尾做的弦子和二胡,非常精致。可以与大剧团的家伙什儿比美!

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同学张清信扮演的地主婆,穿着粉红色的绸缎棉袄,两个假胸是用家里晒干的红薯渣窝窝扣在胸前,下边用腰带系着衬衣不让渣窝窝掉下来,出场时学着地主婆扭扭捏捏的姿态,跟小脚走路一样一扭一扭走出来。由于是第一次出场,心里比较紧张,没看脚下,被一个跟他开玩笑的看戏人员,用腿一挡,他一下趴到了戏台上,把戏台下边看戏的人惹的哄堂大笑,起身回到后台掀开衣服一看,胸前出现两个红红的圆圈血印儿,一会儿了肿起来了,还真成了两座小山呢。

延津乡村记忆:小小舞台唱大戏

演《艳阳天》时戏里有个人物叫马小辫儿,人们为了演出更形象,用凉干的猪膀胱,叠在一起,做成瓜皮帽,再用麻丕辫的小辫子,用墨水染成黑色,缀到瓜皮帽后边,扣到演员张清智头上,活脱脱一个马(麻)小辫形象。到现在谁去村里打听张清智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提起马小辫却无人不晓,人尽皆知,马小辫成了他的代名字。

演古装戏,都是荣花和花叶这两个巧妮子做的戏装,而花叶画画也很在行,在绸缎上画出各种各样的花型,按照花型绣花,有花草树木,有龙凤呈祥。帽子上的饰品,都是用麻做的小球球,用洋颜色染的花红柳绿,煞是好看。

宣传队成员天天背台词,排练,人们学的是豫剧。老师一句一句教,演员一句一句学,有二八板儿,有流水板儿等等。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执着,经过无数次的排练,到春节前几天上演,三里五村的群众都拿着小板凳,到我村戏台下听唱戏,观众对宣传队演的戏评价极好,我亲耳听到一位听众说:我在半路上听到喇叭里唱戏,当是正规剧团在你村唱戏呢。

延津乡村记忆:小小舞台唱大戏

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下午,唱的是《铡美案》,荣花扮演陈世美,当陈世美被抬到铡刀跟前时,荣花的母亲在台下听戏,说时迟那时快,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铡刀摔到了戏台边上,拉起她女儿就走,边走边喊:“大年歇把俺女儿铡了?走,回家!”大家赶忙上前劝说:“大娘,这是演戏,那会是真的啊?”在大家的劝说下,老太太才松开了手,戏才得以继续往下演。

还有一次,在演戏剧《白毛女》黄世仁调戏白毛女那段戏时,戏台下的观众,齐声喊到:“打倒黄世仁!把黄世仁踹下去!”只见一个观众上到台上,一脚可把黄世仁踹倒在地,还有人用土坷垃投向黄世仁,声讨声此起彼伏,队长喊破了喉咙,才得以制止。

可别小看那个土戏台,一年又一年的大型古装戏和大型现代戏,都是在土戏台上展现给观众的,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杜鹃山》《艳阳天》《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等等这些弘扬正能量的戏剧和里边的英雄人物的英勇形象,深深的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像郭建光、李玉和、柯香等光辉形象,永远刻印在我的脑子里,给我以启迪,为我们这些后来人人生观形成指明了方向,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与那时这些革命先行者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简介:原庆新,延津县东屯镇西屯村人,旅游职业者,从小爱好写作,作品常见于《故道文苑》、《今日头条》、《品读延津》、《平原晚报》、《新乡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