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泮塘最古老的文物建筑(中国最古老的出土文物)

——仁威庙

泮塘最古老的文物建筑

泮塘最古老的文物建筑

  坐落在泮塘乡(今龙津西路庙前街)的仁威庙,据道光十五年《续修南海县志》记载,始建于宋皇祜四年(1052)。自宋以来,历代乡民皆“率其私钱”重新修葺或重建。据记载,明代天启年间、清代乾隆年间和同治年间都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建。仁威庙原来只有三进房舍,到乾隆年间“乡人鸠工庀材葺而新之”时,又增建了东配殿、西配殿和斋堂,“拓土木陶旅之员计二万有奇,而连近助者至三千余人”,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开始动工,到乾隆五十年(1785)竣工,历时5年4个月;到同治年间的一次修建,则历时4年5个月,5000人捐助,共“糜白金一万五千余”。

泮塘最古老的文物建筑

  仁威庙供奉玄武帝君,系仿均州太和山(今湖北武当山)所供奉之诸城神。玄武为蛇龟合体形象,为中国古代北方之神,与青龙、白虎、朱雀全称为四方之神。因北方是水乡,武帝司水,故人们称玄武帝为北帝,又称之为水神。泮塘地处水位,历来以种“荠、莲、菇、茭、菱”五秀而驰名省内,乡民为“感恩邀福于神以不至成灾”,对供奉的神像“奉祀倍诚”。据前人的调查材料记载,说当地有兄弟2人,兄名“仁”,弟名“威”。有一天,兄弟俩去打鱼,发现—块怪石,拾回来后立为神像,便“生活顺境,得心应手”,后因传闻乡里,参拜者众,到乡里集资修建时便改名“仁威”。据乡民李燕柏回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庙诞,庙会期间活动丰富多彩,参神、进香、唱八音等是庙诞期间的活动之一。乡里有耆老会,主持乡里和庙诞期间所有乡里的大事。据调查,昔日庙内楹联很多,其中有联曰:“旭日湛珠江源接香浦石门四海同沾帝力,龙津连泮水派通虹桥荔岸千秋共浴仁威”;又一联云:“仁敷四海,威镇三城”。

  到清咸丰年间,乡中士绅、村民聚集在此地办团练。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敌入侵,又在此复倡团练,以抵抗“外洋滋扰”。

  据乡民李文根说,当年仁威庙有空地500余亩,庙前为水塘,土改时由农民协会管理。清朝曾有一段时期取缔淫祠,乡民为保存这间庙,故在后座供奉孔子和关公。庙内有联云:“仁敷四海,威镇三城。”上联指孔子,下联指关公。本世纪20年代孙科任广州市长时乡民为了避免征用,曾在此开办小学。到解放初期,亦先后在此办工农业余学校、西村第一中心小学、泮塘小学,有部分地方做泮塘街派出所。1963年左右,撤销该派出所,安排昌华塑料组在此(即现在的昌华塑料厂)。“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把庙里的神像砸烂运走,以后正殿和头门被街道作为昌华塑料厂车间,东西配殿则成为校办工厂的工场。198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仁威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仁威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平面各呈梯形,深共五进。前三进建筑以两青云巷相隔,分为左、中、右3组建筑,当中为主体建筑,东西为配殿。第四进为斋堂,第五进为后楼,现后楼改建混疑土结构。

  前三进房舍又以廊庑相连,形成几个院落,在主体建筑的纵轴线上分别有头门、拜亭、正殿和后殿,整个布局平衡紧凑,不仅保存得比较完整,而且还以其精湛的木雕工艺,逼真的陶塑瓦饰,玲珑剔透的墀头砖雕和多姿多彩的灰塑纹饰而著称。

  主体建筑头门外两侧各立一花岗岩石柱,柱头雕石狮,柱身雕祥云和二龙戏珠,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头门面阔11.28米,深8.44米,是砖木混合结构。屋举九架梁,房顶则为五级叠阶梯形的风火山墙,盖灰碌筒瓦,采用蓝色琉璃瓦剪边。正脊和两侧山墙顶的瓦饰均是石湾文如壁店于同治丁卯年造的陶塑人物脊,脊饰亭台楼阁和舞台戏曲人物。正脊两端的金钱福寿纹,被罗马字的钟所代替,可见当年文如壁店做的陶塑瓦脊也受到外来文化艺术的感染。

  头门梁架木雕精巧,莲花形的斗拱,支持梁架的叉手、托脚被雕成倒挂鳌鱼状。柁墩、雀替及封檐板等,更是玲珑通透。多层次复杂的通雕,把浮雕、沉雕和圆雕融合在一个画面,经过上漆贴金,是潮州金漆风格。

  正殿以穿斗与抬梁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采用勾连搭的形式把正殿梁架与四檀卷拜亭的梁架有机地连在一起,既减少了柱子,又使殿内更具深远的感觉。

  梁架的梁枋、斗拱、柁墩、雀替等所有构件,与头门梁架风格一致,做工考究,雕刻的内容更广泛,多为龙凤呈样、福寿如意等;柁墩上的雕刻,有狮子舞球、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喜上眉梢等;正殿前横向梁枋的正面及底部都雕有不同内容的纹饰,正面雕群仙贺寿、福寿双全等纹饰,底部则雕流畅的如意纹图案,造型优美,雕工精细,玲珑剔透,层次分明;头门墀头上的砖雕虽已损坏,仍可从其痕迹中窥睹到其匠师们的精工细琢,独具匠心的工艺水平。山墙两侧的灰塑风格粗犷浑厚,虽也已相当残破,亦可以一睹当年威武的雄姿。

泮塘最古老的文物建筑

  木雕、石雕、砖雕各有特色,陶塑、灰塑工细劲秀,给人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

  由于建筑物受时代的局限,使主体建筑与东西配殿及其他房舍的风格、形式都有所区别,第四进的斋室及第五进的后楼,做工略次一等。尽管在形式风格上做法各有不同,却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风格,不愧为广州地区明清建筑中的佼佼者之一。

  随着流逝的岁月,加上种种的历史原因,自然及人为的破坏,这座历史悠久而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建筑得不到好好保护。把古建筑作为车间和工场使用单位,事先又不征得文物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同意,在庙内乱建乱搭,使柱子、梁架等受到严重破坏,有的柱子已经歪闪,有的梁架已朽坏;梁架的木雕被损坏,有的工艺雕构件已脱落。废气、废油严重地腐蚀着建筑的躯体。经过荔湾区政协、人大和文物部门的努力,荔湾区政府已把占用单位迁出。

  1993年把头门、拜亭和大殿交还文物部门管理。

  1994年政府拨款维修了仁威庙主体建筑的头门、拜亭和大殿。使仁威庙这一古老建筑初步回复了昔日的青春。我们希望占用单位从大局出发,尽快将占用的仁威庙其余部分地方交还文物单位维修、管理,让它恢复原貌,在建设广州国际化大都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广州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