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山海经炎帝的资料)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山东潍坊这座小城,竟然积聚了上古“三皇五帝”相关的大量传说,伏羲、炎帝、黄帝、少昊、尧、舜、禹、后羿、嫦娥、寒浞、周文王、姜子牙……数不胜数。

根据《山海经》、《尚书》、《史记》、《水经注》等典籍记载,潍坊的母亲河自西向东,主要有巨洋河(弥河)、白狼河(白浪河)、汶水(汶河)、潍水(潍河)等。

古人依水而居,围绕农牧发展出部落和诸侯国。

夏商周时期,这里孕育出州国(淳于)、斟灌、斟鄩、纪、寒、杞、莱、莒、薄姑等。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位于汶河与潍河流域,颇有渊源的两个小国:淳于国和杞国。

一、淳于国的起源

确切的说,“淳于”是州国的首都,在今天潍坊安丘东北。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水经注·沭水》记载:

夏后氏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

《春秋·桓公五年》记载:冬,州公如曹。

这里的州公,即淳于公,淳于国即州国。

《姓氏考略》记载:“淳于公谓之州公,其后亦为氏。”

“州”国,源自炎帝神农氏。炎帝,姜姓,其后人建立的诸侯国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其中的州、齐、纪、吕(莒)均在或辖管山东潍坊。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炎帝为三皇五帝之一,比黄帝部落还要久远,其姜姓诸侯分掌四岳。

淳于,为州国的都城,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县东北,古称淳于城。

淳于国或州国的母亲河为汶河,潍河西岸,如今潍河西岸还有大量的姜姓族人定居,昌邑境内有姜泊村,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奶奶的故乡,其爷爷曹寅曾任江宁织造。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历史上的昌邑也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昌邑柳疃丝绸闻名海内,因为此处还有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名字——“都昌鄑zī邑”。

《说文解字》:鄑,即晋+阝fǔ。

晋,为射日(上面两支箭,下面为日,非常形象);

阝,即阜,都城的意思,如《山海经》记载,少昊金天氏的都城在山东曲阜。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由此可以推断出,昌邑,鄑邑,就是射日的都城,而射日的人是谁?

必然是后羿!

看看《山海经》记载的“后羿射日”的位置:

《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扶桑,十日所在之处,也就是后羿射日的地方,夏朝后羿为“有穷国”国君,古有穷桑,扶桑、穷桑可能为一地,均为桑林繁茂之地,昌邑桑蚕业发达,或许与此有关。

二、杞国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与杞国相关的故事,最著名的当属“杞人忧天”(《列子·天瑞》)和“孟姜女哭长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在杞国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拥有忧患意识的杞国,国君为姒姓,大禹的后裔,自公元前2000年前建国,到公元前445年,被南边的楚国灭国,国祚时间至少1550年,比周朝(790年)、两汉(405年)唐(289年)的国祚总和都要长。

根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灭夏桀,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杞县一带),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

甲骨文杞字,由上面的帝星和下面的北斗星(己)组成,说明杞人是善于观察星象,重视天文历法的族群。

周厉王时,杞谋娶公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公元前647年,由于淮夷与宋国的入侵,杞成公迁至潍坊昌乐,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再至安丘(今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一带。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就是这个“杞人忧天”的大禹后裔国,灭掉了前面炎帝后裔建立的州国,定都淳于城。

公元前707年 甲戌年,鲁桓公五年,杞武公44年,位于齐鲁之间的杞国对州国(淳于国)发生了兴趣。

杞国与鲁国谋划,提出瓜分淳于国的建议,鲁国同意。

结果淳于公36计,走为上策,逃到了曹国,炎帝后裔所建立的淳于国从此消失。

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春秋左传》

“历史是个圈”,想当初淳于国所在的位置为斟灌国,即大禹夏后氏的诸侯国,杞国此次相当于为夏后氏复国了。

淳于国虽被杞国和鲁国瓜分,淳于的姓氏却保留下来,比较著名的如战国时期齐国文士淳于髡,秦朝博士淳于越等。

破译山海经:炎帝与大禹族人均曾在山东建国,一度交战,后者胜出

杞伯簋,西周时期青铜器,现藏武汉博物馆

“你方唱罢我登场”,杞国灭淳于国的262年后,公元前445年,杞国又被雄霸南方的楚国所灭。在欧洲,连年征斗的希腊雅典元气大伤,同年雅典也被迫与斯巴达及其盟友握手言和。

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