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从史料看,辟谷的效果如何(张良辟谷史料)

从史料看,辟谷的效果如何

文/陈兵

辟谷食气者,在官私史传及道教徒所作的神仙传记中都有不少记载,三教中人都有,除出于信仰自觉修持者外,还有为环境所迫而偶然辟谷的事例。其中以道教中人士居多。所记述者基本上都属成功之例,其中不少人能长期服气辟谷,神气、行动正常,且有寿逾百岁者。这些记载出于正史者即达数十人,结合现代国内外辟谷成功的例证来看,这些基本上是可信的。

在后汉三国的战乱岁月里,出现了一批辟谷成功的方士、道士。如《后汉书·艺术传》所记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汉武帝外传》说他“断谷二百余年,肉色充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其徒郗俭,“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曾亲自试验,绝谷百日,与之寝处以观察之,见郗“行步起居自若也”。 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据道书说,亦皆辟谷服药,如《汉武帝内传》说鲁女生“服饵胡麻及术,绝谷八十余年,日更少壮,色如桃花,一日能行三百里”。《抱朴子·杂应》记吴景帝时道士石春,却谷行气,为人治病,病者疾愈,才恢复谷食,常辟谷达月余、百日。景帝召见,亲做试验,幽禁石春,石只要几升水,别无他求,“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抱朴子·对俗》记颍川人张广定的幼女堕入古墓穴中,因仿效龟息,却谷三年,仍然存活。

从史料看,辟谷的效果如何

对于当时的辟谷现象,葛洪进行过一番调查研究。《抱朴子·杂应》说:

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颜色好,堪风寒暑湿,大都无肥者耳。

他问过断谷者,都回答说初辟谷时少气力,后来渐健康,月胜一月,岁胜一岁。断谷久者,皆言少病痛,胜于食谷之时。又说辟谷而服术、黄精、禹余粮丸者,多气力,身轻。吞气服符饮神水之辈,只可不饥,而乏气力。服诸石药,而后守中者亦如此。

从南北朝至北宋,道教中人辟谷食气,成功者不乏其例。

如《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年,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余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卒年八十一。

《北史》载隋代有宋玉泉、孔道茂、王远知等,“亦行辟谷道,以松术自给,皆为炀帝所重”。东海道士徐则“因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洹寒,不服绵絮”,他活到八十二岁。琅琊道士由吾道荣亦“辟谷饵松术茯苓”。

《唐书》等载唐嵩山名道士潘师正,居山二十余年,“唯服青饭松叶,饮水而已”,享年九十八岁。洞庭苍山道士周隐遥,“不食而甚力,虽饮而无漏”,唐太宗曾召其入长安问道。唐玄宗朝,孙智谅“赴阙治道,唯食枣二枚”,多年居山食果饮水,竟享年一百四十岁。王希夷隐嵩山,“以松柏叶及杂花散为食”,以九十六岁高龄受玄宗召见赐封。太白山隐士郭休,“有运气绝粒之术”。衡岳道士徐灵府,隐居天台山,“绝粒十余年,凝然而化”。

《宋史》载五代末名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同时有道士丁少微,“善服气,多饵药,年百余岁,康强无疾”。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华山隐士郑隐“遇道士传辟谷炼气之法,修习颇验。居华山王刁岩踰二十年,冬夏常衣皮裘。”道士贺兰栖真,“自言百岁,善服气,不惮寒暑,往往不食”。民家子王九,梦一人啖以青柏枝,及觉,“遂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宋太宗诏见,赐名赵自然。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记青城山上官道人巢居食松麨,年九十岁。

道教史传中所载的辟谷成功者更多。北宋以后,内丹盛行,不倡辟谷,辟谷实践的记载也不再多见。

据《中华气功》一九八八年第五期载,当代甘肃道士石至云(七十六岁)已绝谷四年,其徒张理玉(女,五十岁)绝谷七年,每日仅食几粒自制药丸及少量干果。气功师辟谷成功的报告,在气功刊物上已登载过多例,证明辟谷配合气功,可以使人生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不影响人的精神、气力。这种事例,在科研方面尤具探索价值。

从史料看,辟谷的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