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后有北京城下句是什么)

北京城最老的庙宇是哪一座?恐怕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建于西晋年间,北京辖区内没有比它更老的了,但潭柘寺离北京城有好几十里地,算是古幽州的地界儿,莫说是明清两代帝都北京城,就是元大都乃至更早的金中都,都管不到那一片。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标准答案近在眼前,就是北京城的“心尖儿”:地安门外面有座万宁桥,因老北京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儿”,万宁桥也就成了“后门桥”,桥后有座火神庙,这座全称“敕建火德真君庙”的庙宇,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也就是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而同在京城的法源寺(悯忠寺)和白云观,虽然名气更大,但前者建于太宗儿媳武则天的万岁通天年间,后者要等到太宗重孙玄宗上台后的开元年间,这辈分显而易见。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这位“老太爷”还颇有个性:众所周知,中国庙宇建筑格局大都坐北朝南,山门开在最南端。但火神庙的山门却一反常规地开在了东侧。看似奇怪的建筑格局,恰恰说明火神庙的落成远远先于元大都。据寺庙内的李道长介绍,原山门是在寺庙中轴线南端,后来到了元代,随着积水潭面积的扩大,原来清修之地的庙门前日渐繁华,山门只好改建在寺庙中轴线以东。

最近的一次重修后,文物保护部门又恢复了庙南的山门,作为火神庙的入口。而庙东的山门则辟为出口,以分散人群。如今来此访古,可看到一庙两山门的有趣现象。顺着南面的山门穿过灵官殿,进入火神庙的院中;二进殿是面阔三间的勾连搭建筑,设计巧妙,造型独特;三进殿则是上下两层的斗姥阁。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整个院子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殿上耀眼夺目的黄琉璃瓦。众所周知,黄琉璃瓦是皇家的专用之物,即使是王府也不敢僭越。据《北京庙宇通检》记载,旧时北京城共有火神庙十七处之多,只有地安门火神庙是黄琉璃瓦漫顶的建筑,可见其规格非同一般,获此殊荣是因为它是北京城内唯一一座皇家御用火神庙。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如今看到的庙宇建筑是明代末年的风格。在唐代修建时,殿顶都是灰瓦,远看和民房无异;到元顺帝时,火神庙曾大修,但殿顶依旧;真正的辉煌始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表示皇室对火德真君的崇敬,万历皇帝下旨将庙宇所用的琉璃瓦改成了蓝、绿色;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时,又将山门及后殿顶改为黄琉璃瓦,为庙宇增添了皇家气派。由于万历皇帝带头崇敬,掀起了上至皇室、下到庶民的火神崇拜热潮,火神庙香火盛极一时。

火神庙遭火灾预兆不祥事件

就在鼎盛之时,专门供奉可为信奉者消弭火灾、具有护国佑民通灵的火德真君的老家——皇家火神庙发生火灾,皇极殿被烧毁。这事听起来就像消防队着火一样,具有反讽意味。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一时间朝野震动,万历皇帝大为震惊,认为神不受祀,自毁庙宇,乃偌大的不祥之兆,国家必有大灾。因此下圣旨命工部立即修复被烧毁的殿宇,同时派专管宗教事务的道录司主持举办隆重的消灾道场。但数年后一场大灾不期而至——王恭厂大爆炸。

明天启六年(1626),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大爆炸事件,造成两万余人死伤。据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一万至两万吨当量的TNT炸药。关于这次爆炸,史料记载颇多,但也十分离奇,例如,石驸马大街上五千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宣武门外,西安门一带满天飞米粒大小的铁渣子……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次爆炸事件中,地安门附近的内侍最早听到奇怪响声,循声找到火神庙,突然看到庙内“火球腾空而起,声震天宇”,接着王恭厂方向便传来爆炸声。当时正是魏忠贤当道的“天启之乱”时期,很多人都说王恭厂爆炸是火神爷显灵,谴责昏君权阉。

这样一来,被黑色幽默了一把的火德真君,反而因祸得福,被老百姓看作黑白分明的义神,进香者如潮。

王恭厂事件后,对火德真君的祭祀更为频繁。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在什刹海畔就会举办火祖诞辰活动。每逢祭祀,火德真君庙的道士们便会身穿锦缎道袍,住持手持玉如意,诵经祈福。此时观者如潮,堪称什刹海一大景观。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从明朝到清朝,火神庙的皇家气息越来越浓重,承担着更多国家祭祀的责任。据《穆宗实录》记载,清光绪帝大婚前夕,皇宫里发生大火,太和门及东西配殿被焚。慈禧太后受惊,在大臣和李莲英的陪同下,亲赴什刹海火神庙敬香,祈祷火神,保佑平安。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经过这次皇宫失火事件,慈禧太后与火神庙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只要有机会,便要去什刹海畔祭祀,顺便看看民间的市井风情。据说有一年,慈禧太后又去火神庙,老远觉得香气扑鼻,问过得知是火神庙对面一家专营灌肠的小吃店——福兴居老铺飘出的香味。慈禧一向喜好美食,于是便要求降香后品尝这民间小吃。这可吓坏了福兴居的老板,马上净水泼街,一通忙乎。可半个时辰后,火神庙中小道士传过话来,让将吃食送到庙里去。掌柜的不敢怠慢,急忙将20盘精心制作的灌肠送到庙中。慈禧太后品尝后大喜,随即赏赐了银两。此后宫中经常有太监前来采办灌肠,福兴居的生意也红火一时。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北京最古老的庙宇不是潭柘寺,是火神庙

到了清末民初,火神庙的香火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该庙殿宇作为派出所,后来成了交通队的家属宿舍,据说有30余户人家居住。2002年开始腾退修复,修缮中不少殿堂的顶棚都发现了彩绘、墨线大点金、双龙和玺、梁心素彩画等重要文物遗迹,由此可见当年的盛况。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北京范儿 beijingfa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