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春秋战国时期是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个时代在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诞生出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儒家的创立者孔子,更有圣人孔子的老师:老子。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有关于老子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今日,就来一起来看看老子的魅力。

老子的成就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中华正史,其中有关于老子的记载中描述道:“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意思讲的是:老子是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书室的史官,现在来说便是老子担任过周朝的图书管理员。周朝基本所有书本都被皇室贵族垄断,因此老子解除了许多人不可及的知识。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学习了如此多的知识后,老子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知识体系。彼时的老子已将周朝的知识基本融会贯通于自身,又赶上周朝逐渐式微。老子便决定离开周朝云游四方,增长自己的见识。

据传老子牵一匹青牛离开了周朝,但是出周朝需要经过函谷关。彼时任函谷关的官员名叫尹喜,此人少时便好观天文、好读古籍,因此他的偶像便是通读百书的老子。

尹喜一日观天象,发现今日天色异常,天空中紫云聚集,有大吉之兆,正当他正在疑惑为何会出如此天象时,手下告知他老子即将经过函谷关。便立刻晓明天意,原来是圣人要来函谷关啊!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尹喜一想到即将见到自己崇仰的圣人即将到来,便立刻派人将通向函谷关的四十里路清理干净,并在道路两旁焚香,以此来迎接老子的到来。

没过不久,老子牵着青牛来到了函谷关,尹喜见到老子立刻跪于青牛面前拜道:关尹叩见老子。据传言所讲:老子见叩拜之人长相威严而不冷酷,柔慈无媚态,一见便知非常人。

老子故意问到:“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尹喜立刻回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去意已定,坚决不肯留宿。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尹喜却说您如今即将归隐山林,做为圣人肯定有许多人慕名求见您,但是他们都不再能寻得您,希望您可以给世人留下一份著作,虽然我没有您的才华,但是我愿意替您将您的精神永远的流传下去。

老子听其所讲有理,便应允了尹喜著书。老子以周朝的兴衰和百姓的危难祸福为鉴,著书两册。第一册开篇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在后世中被称为《道经》。

第二册开篇写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后世便将其称为《德经》。合称便是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经》。其中上卷讲述了老子有关于道的经验,含有天地变化之机,阴阳变换之妙,下卷讲述了为人处世之方,蕴长生久世之道。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道德经》也是老子唯一一部流传下来的著作。其思想内涵是朴素的辩证法,这是中华民族思想跨度的一大步。在政治上,此书提倡了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同时也是由于《道德经》,老子在其中提到的“道”为万物本源的本体论哲学体系也为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奠定了基础。更可以说老子提出的朴素辩证论更是为世界辩证哲学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

老子创立的道教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圣中之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门派,其中有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孔子创立的儒家,老子创立的道家,墨子创立的墨家,还有兵家。可以说那个时代诸子百家林立,百花齐放,成为了文化爆发的集中时期。

可只有孔子和老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孔子是因为创立了儒家,成为了后世帝王治国的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创始人孔子也就成为了圣人。

孔子提出了以德服人,有教无类等著名思想,打破了传统与贵族垄断的教育环境,为后续社会形态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儒家思想十分契合统治者管理民众的需求。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其实孔子曾两次拜访老子,希望得到老子的指导。据传,老子还为周朝效力之时,孔子与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

孔子便带着弟子去寻找老子,老子见到孔子后,十分欣喜,向孔子传授他的思想。传授过后,老子送孔子离开,走到门口老子对孔子说:吾以数言相赠。

老子对孔子说: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何其多,而他们遭受苦难的原因便是因为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能言善辩的人之所以惹祸上身是因为喜欢大肆宣扬他人的不好。因此要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老子与孔子继续行至黄河江边,老子指着黄河对孔子说道:你要学习水的德行,孔子不解,问老子:水有什么德行呢?老子抚了抚胡须对孔子讲道:“上善若水。”

老子教导孔子要学习上善若水的思想,孔子受益匪浅。孔子回到鲁国对弟子说:”老子学识深远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因此可以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他在孔子的思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老子的思想在儒家的思想也是可以被探究的,因此,老子乃圣人之圣。

老子的出生之迷

关于老子何时出生的,始终是个迷,史书中没有相关的记载,只是民间流传着传说。其中一个传说说老子的母亲是“玉女”在一天出门晒太阳,突然太阳化作五色珠飞入她的嘴里,八十年后,生出了老子。

99岁的老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多年后竟成了孔子的老师

还有一个传说说老子的母亲是吃了一颗李子,怀孕八十年后生下的老子,由于因为吃了李子出生,于是老子姓李,又因为耳朵比较大,因此被称为李耳。这些传说显然都是些无稽之谈,但是关于老子真正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结语

无论老子身世如何,都无法抹去他对于传统文化做出的卓越贡献,但是我们也是要冷静地看待老子。不可将其神化,而是要学习他身上的优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