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瑜伽老师的职业生涯:如何“雕琢”自己的专业(瑜伽老师职业照)

瑜伽老师的职业生涯:如何“雕琢”自己的专业

编者按

这是近期“科学瑜伽/正念生活”一次线上谈话的主要内容,当时恰逢教师节,张鹤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如何理解瑜伽老师的角色、如何规划职业定位、选择学习内容、精进自身专业、营造自己的社交圈层等话题。

Q=108文化传媒

A=张鹤

Q:现在“老师”这个称呼有点通货膨胀,大家到处都互称老师。而在早一些的语境里,“老师”的职业意味着崇高的责任,无私的付出……

A:今天有人问我,瑜伽教练也要过教师节了吗?大部分人还不把瑜伽老师当老师。我想重点是,学生(会员)是不是把你当老师?他们把你当老师,你就是老师。

瑜伽老师也是一种职业,我一直反对把“老师”摆在一个特别崇高的位置上。有一个词叫“捧杀”,大家把你抬起来,后面有些人发现实际上你跟传说中不是一回事,又再拆台。抬得越高,摔得越重。有人跟我开玩笑,叫我“鹤大师”,我说我不是,你才是大师。

这份职业要做的,是围绕瑜伽的相关知识,把别人想知道却还不知道、想会但还没会的东西带给大家。你是哪个科目的老师?你的职业责任是把这个教好。要说在课下的时间关爱学生,当然没有问题,但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相长的过程做到更好一点。

Q:有一种常见的宣传是,来考个证吧,如果目前的工作不想做了,你还可以做个瑜伽教练,当个退路。

A:这个职业不应被推得太高,但也不该看得这么低。我们当然不会说“优秀”是在退路中能够完成的。大众觉得瑜伽教练是个“职业退路”,源于这个职业门槛不是太高。

诚实地说,如果你其他事情做不好,很可能瑜伽文化也做不好。要教好瑜伽,首先同样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我们知道,喜欢练习和喜欢教课,是两回事;练得好和教得好,也是两回事。这是要注意的。作为一个老师,都需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的练习者很优秀,但一教课,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什么。

进一步说,你的职业定位是什么?这决定了后面的进阶学习、职业规划,也关系着你要从中得到什么。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她们选择教瑜伽,是因为这个职业是弹性工作时间,工作量自己可以掌握,建立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可以更好地照顾家人。对这些人来说,没那么多时间出去参加培训,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也没那么高。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选择。也有人把瑜伽当作事业,那得按照事业的方式去做,有些事情就无法兼顾了。我作为从业者,当然希望后一种选择的人越来越多。

Q:在喜马拉雅平台听我讲“瑜伽笑话”的一个朋友问,她喜欢瑜伽,想去当老师,需要考个什么证书,有没有关于证书的“路线图”?老师怎么看?

A:瑜伽教学首先是一种分享,你练过瑜伽,有了一定经验,我认为就可以尝试去教学,分享自己真正理解的那些东西(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现在瑜伽市场比较规范了,我们刚入行的时候,没有考证,我教的第一节课,上课之前都不知道自己要教课呢。

当时上过一段时间私教,觉得太贵就没再继续,后来认识了一位老师,他在南京有间小馆,一堂课最多6个人,老师经常喊我去练习。有一天老师临时有事,跟我商量,问我能不能带一节课。没办法,白练了这么长时间,那就硬着头皮带一节课吧。我选了自己平常练的一个序列,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大家感觉还行。

后来开始教课,逐渐发现很多问题,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不完善,就根据这些问题出去学习。

现在我教课这么多年了,其实还会在新老师那里学到东西。有时候瑜伽馆找我帮忙,去跟新老师的课,不是说新老师教得最好,他们当然需要吸取我们的经验,但新老师时常看到比较直观、原汁原味的问题,是我们入行多年的人反而看不清的。

教学是一种分享,不要想得那么困难。至于考证,建议先找个靠谱的地方,学个美国瑜伽联盟200小时的证书,在很多地方它是个敲门砖。最好你对这个机构或老师的资质、口碑比较了解,实在不知道,选一个大品牌,哪怕教学僵硬一点,至少相对有保证。

为什么推荐入门去学美国瑜伽联盟200小时呢,因为它比较系统。瑜伽需要学体式、调息、哲学等方面知识,其中体式的解剖学内容包括两种:西方的运动解剖学,印度阿育吠陀/瑜伽解剖学(五行气、三脉七轮等基本概念)……这些你在三五天的工作坊中,不可能成体系地学到。

作为从业者,如果你的知识没有一个框架,是可怕的事情。当有了框架,哪怕还没有细致深入,至少可以教一些简单的内容;如果你学了一堆特别分化、充满细节的知识,没有框架支撑,就是一团乱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不少人学着学着,不知道自己该教什么了。这个框架至少需要200小时去建立,我甚至觉得,应该像大学花4年去学习的。

有了这个知识框架,才可以谈老师的职业定位——你到底想教什么,决定了你需要进一步学什么。市场上比较成功的那些老师,你会发现他们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定位。

比如我,围绕的主题就是疗愈,身体机能的恢复锻炼、提升和强化,而心灵层面不会涉及太多;龙萍老师不一样,她教五元素流动,是比较偏向内心层面的风格,让练习者精神上获得满足、美好的状态,这是她的风格和定位。遇到适合疗愈主题的,她会推荐人来我这边,我也会推荐喜欢她那种风格的学员过去。还有老师专门教冥想,有人专门教颂钵疗愈……

具体怎么选择,我的建议是,在你能做的事情里,找自己想做的——不要盲目追逐市场流行元素。瑜伽馆要跟着市场走,人家开门做生意;而场馆是借助不同的老师,合起来做这件事的,不是说一个老师跟着市场走。

你一个老师,今年学理疗,明年学颂钵,后年学维密,每年的学习都没有连贯性,最后得到了什么?你只有那么点时间。市场每年都有流行元素,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不会改变。我知道有人做塑形,人家喜欢,但我对这个不感冒,也做不好,我就做功能康复/理疗,不管流行的东西多热闹,总有对理疗方面有需求的人来找我,就可以了。市场再大,一个瑜伽老师能吃掉多少蛋糕?

所以说,在能做的事情里面,选择自己爱做的,就能够做得很好。全身心投入,持续地投入,你能给会员带来优质的服务。在这种良性互动里,你更想把自己的东西“雕琢”好,这必然需要更加了解和关照自己的学生(会员)。

总之,考证的目的是“有目标地”学习,而不是单纯迎合市场正在流行什么。这样就可以在这门职业当中,“雕琢”好自己的专业,从中让每个人受益,包括提供这项服务的你本人。

简单总结一下,选择做瑜伽老师,可以先想想:

  • 第一,我是不是喜欢教课?
  • 第二,教学是自己的一种分享,在能做的里面,挑自己喜欢做的;
  • 第三,观察市场需求,一点市场需求没有也不成;
  • 另外,本质上这是个表达的行业,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你,转化成你的事业。建立自己的圈层之后,它对你的滋养和回报,远高于在这里面赚的课时费。

Q:大家还有一个如何“吸粉”的问题,上面已经涉及了一点,老师还有没有补充?

A:作为瑜伽馆,进行商业上的操作没有关系,而作为瑜伽老师吸引粉丝,是完善自己的修养、不断表达的过程。说到底,这是一种个人魅力。

前面提到了,老师是一个表达的职业,所以需要多途径表达。首先是锻炼自己,可以尝试在不同平台、不同载体去表达。我有幸获得不少学生认可,除了专业上的原因,也因为我从小到大,写文章没有断过。通过多样的渠道,链接到更多人,粉丝其实是朋友,大家彼此滋养。

作为老师,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急着“转化”,你有什么课程,学生看得见,现在他们不来,可能自己的需求跟课程不匹配。

还有,如果出现“黑粉”,不要被他影响。营造自己社群的原则,是表达自己的状态,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将乱七八糟的因素屏蔽在外。瑜伽老师具备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来上课的人,基本是喜欢你的,这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状态。

Q:到一定程度,会遇到一个普遍问题:我想开一间自己的馆了……

A:除非你特别会经营,具有这方面的资源,否则我不赞成老师开馆。真正做生意就知道,连一张卫生纸都是成本。你作为一个老师,可以营造自己的社交圈,摒除各种烦心事,那瑜伽馆怎么办?有会员,有员工,还得跟物业扯一下皮吧,然后呢,并不保证赚钱哦。

没有经营能力,一个馆开不长。你是瑜伽老师,倒不如先尝试跟瑜伽馆达成双赢模式。有了一定资历,收获了粉丝,可以在瑜伽馆做什么?除了提高自己的课时费,也可以策划一些额外收费的课程,比如一天、半天的主题课,瑜伽馆也乐意。在现有平台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可能比自己出来打拼强得多。到现在我也没开馆,而是和馆合作。

所以老师开馆之前,需要前前后后想清楚。你有两个思维的话,就不要开馆:

第一个,“我开馆不想赚钱,成本回来就行了”,不如不开,不开就没有成本;

第二个,“我开馆只想有一个自己练习的空间”,不要,这属于你自己练习的地方,需要太多精力去维护,身心俱疲的时候,反而不再想练了。说是你自己的地方,别的不操心,但没法不跟市场操心。

Q: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不难看到围绕某些知名老师的失德话题,如果一个老师讲得很好,是不是应该以“知行合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或者说,你教的,应该是你自己身上有的?

A:有些老师因为不当行为“翻车”,首先是因为学生感觉受到了欺骗。这是很基本的,你自己教的,应该和自己的实际行为一致。我讲哲学内容,是和我的生活方向一致的。对很多传统典籍,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你有自己的理解也可以,但起码自己的言论,要和自己的行为对得上。

瑜伽老师的职业生涯:如何“雕琢”自己的专业

张鹤

生物学研究生教育背景,美国瑜伽联盟500小时培训导师 ,印度KYM学院(现代瑜伽发源地之一)中国学院教学部前任总监,阿奴萨拉国际授权导师,元素禅瑜伽培训中心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