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第十五章 戏说未来佛

唐大根据母亲的要求画父亲的画像时,因故画成了伍子戏父图。张三不知道那是什么神仙,却认为画得真有趣。李四认为十有八九是一张佛像。王五则说:"看他那笑容可掬的样子,说不定是个欢喜佛。"长汀子的妻子只好将错就错地说:"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未来佛呀。"

唐大根据母亲的要求画父亲的画像时,因故画成了伍子戏父图。张三不知道那是什么神仙,却认为画得真有趣。李四认为十有八九是一张佛像。王五则说:"看他那笑容可掬的样子,说不定是个欢喜佛。"长汀子的妻子只好将错就错地说:"他就是人们常说的未来佛呀。"

小英当时想,丈夫本来就不是佛,人家既然误认是佛,也只能是未来,而不是现在的佛。没想到张三、李四、王五非掏钱买走那三张"未来佛"不可。更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买走那三张画像后,每天都有人上门来点名要买做喜懒或《笑笑佛》,他们不问价也不还价,拿一张给三两银子。

布袋和尚手摇了摇右手后,打开布袋拿出一些散碎银子让慈云到庙外去买来两副香纸,在关圣帝君面前烧纸进香后,又从布袋里拿出两锭银子交给在一边敲磬的老道说:"这是贫僧为关帝爷上的一点香火钱。"

老道士见这胖和尚一下子给那么多钱,先是对布袋和尚肃然起敬,接着便对身边的一个小道士耳语道:"陕去告诉知客,就说前殿来了位豪爽的香客。"

小道士下去后,不一会儿,便进来一个自称道观知客的中年道士。那道士一看到布袋和尚便大吃一惊,只见他迟迟疑疑地上前打了一躬后问道:"请问法师是......"

知客刚开口,前殿老道立即接过话头道:"啊,这就是上了两锭银子的耶位大香客。"

知客有些不太高兴地小声说了一句"知道了"后,十分客气地对布袋和尚与慈云说:"二位法师,请客堂用茶。"

布袋和尚、慈云在知客的引领下来到后院客堂,边喝茶边聊天。

这位知客从见到布袋和尚的第一眼开始,便一直在不停地看他,或者既知客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布袋和尚的身体。从面部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看得非常仔细。布袋和尚便开门见山地问: "知客先生是不是觉得贫僧似曾相见?"

知客见问,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忙将目光移开道:"啊,不!不!山人只是觉得你这位大和尚长得富态,这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布袋和尚说,"贫僧也觉得你我不曾谋面。三十年前贫僧第一次到这里来时,仅一间正殿,半间厨房,且无道士居住,如今这规模与建构真是今非昔比啊。"

知客听布袋和尚说他三十年前来过关帝庙,立即激动得眼内放光地问:"大和尚果然来过关帝庙?"

"不敢枉称大和尚,先生就称贫僧为布袋和尚好了。"布袋和尚说, "不过那时......"

知客一听"布袋和尚"四个字,便更加激动地问:"请问大......啊,请问布袋和尚,你三十年前第一次来时,是不是带着一个大布袋子?"

"贫僧无论什么时候都没离开过这个大布袋。"布袋和尚说,"不过那时......知客打断布袋和尚的话说:"我可找到你了!"

"你我不是初次见面么?"布袋和尚问。

"你布袋和尚这个人,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但你的尊容山人五年前便见过。"知客说,"如果山人没猜错的话,你就是敝观正殿内供的那个五子闹长汀的长汀子先生。"

布袋和尚矢口否认道:"知客先生别误会,常言道宝有同样,人有相像。也许贫僧与你要找的那位长汀子的相貌太像了吧。"

布袋和尚从刚才见到"五子闹长汀"五个字和壁画上的那组故事开始,便怀疑这座关帝庙是自己的妻子小英捐款重建的。因为除了她之外,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对长汀子与小丫环之间的事情知道得这么清楚。但怀疑并不等于事实,正是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他才让慈云去买香纸,并捐了两锭银子的香火钱。

既然如此,布袋和尚只要承认自己就是长汀子,再打听这庙是谁捐资重修的不是即方便又快捷么?为什么要矢否认呢?

原来,佛门中人向来遵循着"出家不问家"的师训,更不便细述在俗时的男女私情。布袋和尚是既想打昕清楚自己想知道的有关情况,又不想涉及自己的男女私情,真不知如何处理才能达到两全齐美的目的。

"知客先生怎么这么说话呢?"布袋和尚左右为难之际,徒弟慈云已经抢先开口了,"你没看见我师傅是个和尚么?"

"道士是人,和尚也是人,只不过是出家之人罢了。"知客笑了笑说,"据山人所知,如来佛祖在出家修炼之前,也是个有妻子儿女的人啊。而我们道家,历代天师......"

"知客先生,你没听说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徒出于师而高于师的话么?"慈云打断知客的话说,"我的师傅至今还是个真童子呢,你怎么能说也已经有了五个儿子呢?"

"慈云休得无理,知客先生并没有说为师是五个孩子的父亲啊。"布袋阳尚说,"人家知客先生的意思是......"

"不!如果你布袋和尚便是当年的长汀子,那么'五子闹长汀'中的五个孩子,就都是你的儿子。"知客打断布袋和尚的话说,"当年那个小丫环肴款修庙、雕塑像、画壁画的用意也就是想告诉当年的长汀子,他不仅有五个、儿子,而且各个能干,人人成才,各个有钱有势......"

知客先生的一席话让布袋和尚吃惊不小。他记得非常清楚自己离家出鄯寸,自己根本没听说妻子已经怀孕,就算是怀孕了,总不至于一胎生下五卜孩子吧?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布袋和尚便说:"知客先生,贫僧虽然并睢你所要找的长汀子,却也长得与你们要找的人十分相似。"

知客说:"岂止是相似,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既然如此,也是一种缘分对吧?"布袋和尚说,"知客先生能不能把你兑的那个长汀子与丫环小英的故事讲给贫僧听听呢?"

布袋和尚刚说完,慈云马上接过话头说:"尤其是关于那位长汀子为十么会有五个孩子的事儿,请讲得越详细越好,对吧师傅?"

布袋和尚一听就发现这正是自己想说却不便说出口的话。心里本来很畏意慈云替自己说出番话,但说出来却变成了:"就你的事儿多,以后白师说话,没让你插嘴,就不要抢话说听到没有?"

"知道了师傅。"慈云说完后,朝布袋和尚做了个鬼脸。

"事情是这样的......"知客先生喝了口茶后,便不紧不慢地对他们说:长汀子是浙江奉化人。年仅十三岁时便失去了父母,不得不放弃学业,今天帮张家劈柴换上一顿两顿饭吃,明天帮李家写封信、画个中堂什么的,换上两个笔墨钱,后天替王家放牛换一件两件衣服穿。

一晃便是三年过去了。几个曾经教过长汀子的教书先生都认为他是个奇才、怪才,就这么默默无闻地过下去,太委屈了他一定要他进京赶考。长汀子经不住大家的三劝四劝,便决定到苏州去找他的叔父试试看。

从奉化到苏州遥遥千里,两袖清风,囊空如洗的长汀子,一路上为人写字、画画、担水、劈柴......凡是他能够干得了的活儿都干过。其中也包括当乞丐要饭,沿门唱"莲花落"当叫花子。

不料叔父三年前已经去世,叔母与长汀子从未谋面,也不想认这个穷侄子。长汀无法返乡,只得托钵沿门,叫化为生,边乞讨边赶路。那天上午,长汀子手里拿着打狗棍,紧一步匿一步地从苏州城区向杭州方向走着。夏天的太阳晒得他皮肉发烫,已经晒热了的地皮,烙得他的脚板不敢沾地。这时前面正好出现了一座无人管理的关帝庙,长汀子正好进去歇歇脚。他准备找个宽敞的地方躺一会儿,却在神柜前发现一个绸布包袱。打开一看,那里面包了些银子和金银首饰,价值三百余两银子。

长汀子为丢东西的人着急:"一下子丢了这么多银子真不知道会急成什么样子呢!"于是就坐在关帝庙门前的石阶上等待失主。眼看太阳已经偏西了,才远远地望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她衣着漂亮整洁,人儿生得有模有样。

长汀子主动上前问道:"这位大姐,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那姑娘打量了一番长汀子后说:"小女子丢了一个包袱。"

长汀子为慎重起见又问了一句,"但不知大姐丢了个什么样的包袱,让你急成这个样子?"

那姑娘说:"包袱虽然不大,却牵涉着两条人命啊!"长汀子连忙将藏在怀里的包袱拿出来问道:"姑娘找的是不是这个包袱?"

姑娘一见立即眉开眼笑地说:"没错就是它!总算找到了!"说着便伸手过来接包袱。

"且慢!烦劳姑娘说说这包袱里面都包了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说它牵涉到两条人命?只要你说得清、道得明,小生一定完璧归赵。"

那姑娘说:"我叫小英,是苏州城里李记当铺家里的丫环,我家小姐自幼与陈秀才定了亲,二人从小青梅竹马,后因陈家不幸失火,陈秀才安葬父母之后穷得身无分文。我家老爷嫌贫爱富,强行逼迫陈秀才写下退婚文书......,情急之中,把包袱丢了。"

长汀子说:"难得你家小姐一片痴情,包袱在此,你清点一下钱财,快送去吧。"

小英姑娘说:"你头顶烈日,忍饥挨饿地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似这样轻财重义的君子之举,怎能不谢谢啊!"说完从包袱里拿一锭银子强行往长汀子的手里一塞道:"这是小英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

长汀子很不高兴地说:"小英姑娘,你也太小看人了,唐某若是爱财,早把这包袱拿走了,还在乎你这区区一锭纹银?"

心直口快的小英姑娘再次打断他的话说:"我的唐大哥,你能不能干干脆脆地说一句,你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好,我说!"长汀子终于脱口而出道,"我想请你让我亲一口......"

小英姑娘头一回听到这种话。只见她娥眉倒竖,杏眼圆睁道: "青天白日在上,我把你当正人君子,没想到......"

长汀子见那神情连忙拿上打狗棍,夹上讨饭碗,头也不回地逃走了。他怀着万分内疚的心情,踏上了富春江的渡船。渡船离岸后,突然二道闪电划过,乌云中十分清晰地出现了四个大字"青天白日"。老艄公大声告诫大家:"你们都好好想一想,谁做过什么亏心事,请自己跳下江去,以免连累满船客官。"

长汀子听到这里慢慢地站起身来,痛心疾首地说:"我曾经对一个丫环产生过非分之想。我愿以一人的小命,保全船客官的平安。"说完"扑咚!"一声便跳进了冰冷的江中。

长汀子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既赢得了人心,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命,赢得了爱情、婚姻、家庭......

成家之后的长汀子早已断绝了求取功名的念头。妻子小英却在陈知府和春桃夫人的鼓励下,极力劝丈夫进京赶考。长汀子无法拒绝,便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结果却是连续三次布衣而去,白丁而归。小英失望后送给长汀子一首《因何年年被放回》的诗。次日清晨,妻子小英发现丈夫留给她一首题为愆琢春柱捞的诗后便不见了。

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在长汀子离家出走后的第七个月,他的妻子小英居然一胎生下了五个孩子。尽管五个全部是男孩,但因出生时实在太小--看上去与刚出世的小猫崽差不多,因此,包括欧阳氏和小英自己在内,都认为很可能一个也活不下来。

因为他们的体积太小、体质太弱,即使在母亲、外婆的精心护理下有一两个能活下来,也势必是三天两头地出危险,从小到大病病歪歪。

反过来说,若是真的各个存活,长汀子的妻子也养不活他们。长汀子在家时,一家三口子有两个人找钱尚且捉襟见肘,如今是一个女人养活五个儿子,一个母亲只怕是连想都不敢想。

出人意料的是,那分别起名为唐大、唐二、唐三、唐四、唐五的五个小男孩不仅全部活了下来,而且一个个长得又黑又胖,既憨厚又聪明。用小英的话说,那就是:"一个个长得黑乎乎、胖乎乎、傻乎乎的"。

用旁观者的话说则是:人见人爱,人见人疼,人见人夸,人见人馋。

也许正好应了那句古老的民谚:"没爹的孩子天养成"吧,这五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孩子成长得居然比任何家里的孩子都顺利,从小能吃、能睡,什么毛病也没犯过,连喷嚏没打一个。这几个孩子长大后尽管不精于算计,不善于钻营,对仕途缺少兴趣,但一个个聪明能干,会读书,更会办事,能吃苦,从不惹是生非。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如果有人说其中有"不好"者,那肯定是别人不好。

一晃就是十八年过去了。十八年后唐大、唐二子承父业,专门为别人写字、画画。唐大以画为主,什么《财神》、《姓神》、《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凇鹤延年》等什么都画。由于唐大的技艺精湛,匠心独到,很快便成了杭州城里的名家。

唐二以写字为主,无论大字小字都会写。从一个字的中堂,"福"、"虎"、"龙"、"寿"等等,到一首诗、词,一篇文章的大型条幅、壁挂历,唐二都能写。说到字体也是楷书、行书、隶书、草书无一不精。

唐三、唐四的职业也与他的父亲长汀子有关。长汀子爱喝酒,也结识了不少会做酒的朋友。一天唐三、唐四到江边上去抬水,被一位姓孙的做酒师傅发现了,冲上前去一手拉住一个问:"你们是不是......是......是姓唐?"唐三说: "不错,我们是姓唐,你怎么认识我们呢?"

孙师傅说话本来就有点结巴,一激动就结巴得更厉害了:"我是......是你......你父亲......"

"我是你父亲!"唐四打断孙师傅的话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呢?"

"我这人生......生来就......就这样。"孙师傅接过唐四的话头说,"我是......是你......你父亲......亲的好......好朋友......。你这......这个性......性格可不像你父亲......"

孙师傅的一句话终于说完后,老少三人笑作一团。孙师傅是从他们的长像中认出他们的,孙师傅说他们两个长得太像他们的父亲了。

唐三说:"长相倒像,可惜才能不像。既没有父亲那么会读书,又没有父亲那样能写会画。"

"你们一人挑这么大......大一担水,这不也......也是本事么?"

唐四说:"这是力气,不是本事。如果像孙师傅你那样会做酒才是本事。"

"孙伯......伯那里正缺人......人手呢。只要你们愿......愿意,两个人......人都可以做我......我的徒弟。"

孙师傅说:"做酒最......最怕的就是......是没力气,只要有力......力气,学做酒便......便不难。"

就这样唐三、唐四也成了手艺人。如今唐三是一家大酒厂的主人,唐四则成了一家大酒店的老板。

唐五是五个当中最聪明、最会读书的一个,却因无意求取功名,而成了杭州城里最有名的教书先生之一。

有意思的是,除去书读得最多、最好的唐五不敢称富之外,从唐大到唐四各个都是杭州城里的富贵人家。更有意思的是,唐大之所以发财不是因为画财神菩萨,也不是因为画灶王爷,而是因为画他父亲。

十年前的那个清明节前,小英让大儿子为长汀子画一张像,唐大说:"孩儿打小就没见过父亲,怎么画呀?"

小英说:"随便以你们五兄弟当中的哪一个为样子都行,只要把年纪画大一点,体形画得更胖一点,把酒窝画得更深一点,笑容画得更自然一点就成。"

唐大一听这话便高兴地说:"这还不简单,我们五兄弟在一块儿生活了近三十年,还要什么样子?凭想也能想像得出来呀。"

"既然如此那你就画吧,如果有时间就多画两幅,等为娘来挑,看哪幅最像就用哪幅。"小英说完就上街买菜去了。临走前还特别提醒一句: "啊,对了唐大,你父亲他因为人太胖怕热,所以既喜欢袒胸露肚皮又喜欢剃光头。"

唐大一听这话,便更有把握地说:"知道了妈,你放心地去吧。你买菜回来再看,包你满意。"

小英走后,唐大连想都没想,只见他提起笔来,在白纸上"沙!沙!沙......"地几下子就画成了一张盘腿而坐的长汀子画像。他看了看,再想想母亲关于"体形画得更胖一点,把酒窝画得更深一点,笑容画得更自然一点"的叮嘱,觉得并不十分理想,便另外拿出一张纸来,重新画了一张笑得更自然、更开心的。

唐大画完后认真审视一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说:"很好!就照这个样子画。"说完,拿出一张好纸,认真地画了起来。画完后感到特别满意,便换了一支中号狼毫,沾满墨水准备题字。

不料,他那里还没来得及下笔,对门"轰隆!"一声炸响了一枚大爆竹,把个全神贯注的唐大吓得一哆嗦,十几个墨坨子立即出现在画好了的父亲画像上。"这可怎么办呢?"放在那里吧不好看,毁了它吧又觉得不吉利。唐大以一位画师特有的目光审视了一会儿之后,立即会心地一笑道:

"有了!"说完连手里的笔也没有换便依方就圆,以弯就翘地在父亲长汀子的身上,画出了五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们有的绕膝而戏,有的攀肩而上,有的在数长汀子的手指头,有的在抚摸长汀子的大肚皮......

"多么美妙的一幅《伍子戏父图》啊?"就在唐大完全陶醉在一副成功者的喜悦之中时,不知是谁在身后为其点题:道貌岸然。

唐大说:"对,这幅画就叫《伍子戏父图》!"说完回头一望,才发现是母亲买菜回来了。便问:"母亲的意思也是为这,幅画起名为《伍子戏父图》?"

小英摇了摇头说:"还是等你五弟回来,听听他的想法再说吧。"

没等唐大表态,已经有几位顾客围着那三幅画议论纷纷。张三说:"这是什么神仙.画得真有趣!"

李四说:"你没看他是个光头么,十有八九是一张佛像。"

王五说:你看他笑容可掬的样子,说不定是个笑笑佛。"

张三说:"咱们都别瞎起哄,问问人家店主人不就什么都清楚了么?"

李四说:"对对对。请问唐老板,这是一张什么佛呢?"

"这个......"毫无思想准备的唐大见问,支支吾吾地不知何言以对。便以求援的目光望了望小英说,"这是我母亲让我画的......"

尽管唐大嘴下留情地话到嘴边留半句,但仍然不肯放过长见识机会的三位顾客竟不约而同地"请唐大妈赐教。"

同样缺乏思想准备的"唐大妈"在心里暗暗叫苦:"这哪里是什么佛哟,分明是我那位冤家嘛!"但这话只能在心里说,为了应付场面唐妈妈只好硬着头皮撒了一个弥天大谎道:"你们问他,啊对了。他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未来佛呀。"

"未来佛?"王五想了想说,"未来佛不就是弥勒佛吗?"

"对,是未来佛。"张三说,"听说弥勒佛与如来佛本来是两兄弟,玉皇大帝让他们到凡问去当家,为了解决人间的烦恼,玉皇大帝还交给他们一个乾坤袋。那乾坤袋里装满了人间所需要的一切。来到凡间后,弥勒佛问如来佛:我们谁先当家呢?如来说,你年轻当然应该由你先当家。弥勒佛毫不客气地接过乾坤袋,从正月初一开始当起家来。他大大方方地把乾坤袋口打开,让袋内的好东西源源不断地流向民间。"

李四说:"那还不把凡间百姓给美死了?"

"可不是么。"张三说,"凡间的老百姓全都放下手里的活,尽情地吃、喝、玩、乐享受生活,谁也没想起还要纺纱织布、下地干活。玉皇大帝见凡间百姓一下子玩了半个月,仍然没有下地干活的意思,便把如来佛叫去说,如果你们再不采取措施,寡人将立即收回乾坤袋。"

"呵,我知道了。"王五接过话头说,"如来佛也急了,他担心凡间百姓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后,玉皇大帝把乾坤袋一收回去,岂不害了心间百姓么?于是,如来佛将乾坤袋扎了起来,交给了弥勒佛说:我是现在佛,这个家还是由我来当吧。你是未来佛,到了未来你再到凡间去当家。你把乾坤袋带到兜率天去,等到未来你当家时,再把它打开对不对?"

张三点了点头说:"基本上是那么回事儿。"

"啊,我明白了。难怪弥勒佛这么高兴,原来未来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呀。"李四看着大腹便便、开口常笑的"未来佛"突发奇想道。

"是这么个理儿。"王五说,"咱们买一张未来佛回去挂在家里,不是既喜庆又有盼头么?"

张三说:"不能说买,要说请。你看这未来佛的形象多讨人喜欢呵?我也请一尊未来佛回去。"

"这真是一尊男女老少,人见人爱的欢喜佛。我也请一张回去。"李四也不甘落后地说。

"这未来佛不能卖。"唐大说,"真的不能卖!"

"别这样唐老板,我们给二两银子一张总可以吧?"张三知道唐大的画平常每张要卖一两五钱银子,他估计今天唐大是见有几个人争着买就想提价,便主动多给五钱银子。

唐大说:"这不是多给银子的事儿。"唐大说,"你就是给三两银子一张,我也不能卖给你。"

"有道是见钱不抓,不是行家。你们两兄弟不是专门以卖字画为生的么,怎么能说不卖呢?"李四不解地问。

唐大被问住了,只好再次把唐大妈搬出来救驾道:"这是我母亲让我画的,我做不了这个主。"

王五说:"唐大妈,你老把这三张画让给我们,我们每张给三两银子如何?"

"这......"小英也左右为难了。卖吧觉得拿丈夫的画像去卖钱有点别扭,不卖吧得罪了顾客便等于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说,"这......这合适么?"

"一分货一分钱呗,这有什么不合适的?"王五见唐大妈的口气有所松动,便掏出三两银子往几案上一放说,"反正大妈的儿子会画,我们买走了你再让他画几张不就得啦?"

一就一,有二就有三。三张佛(父)像一转眼就变成了九两银子。"唐大,真没想到你父亲的画像还那么讨人喜欢?"三位客人走后,小英忍不住首先笑出声来。

唐大说:"刚才他们让孩儿在画上题名时,孩儿便耍了个滑头,统统题了《笑笑佛》三个字。"

"欢喜佛不是李四提出来的么,怎么叫耍了个滑头呢?"小英反问道。

唐大说:"孩儿的意思是佛与父谐音,欢喜佛(父),不就成了别人欢喜我们的父亲么?"

"嗯,有点意思。"小英想了想说,"特别是你们五兄弟戏耍你父亲的那张,用'欢喜父(佛)'三个字做题目更有意思。"

唐大说:"孩儿真没想到父亲的画像到了母亲嘴里,便一下子变成了佛像。"

小英笑道:"那不是让你这小子给逼出来的么?"

"那母亲为什么把我们的现在父(佛),说成是未来父(佛)呢?"

"当时我只是想,你父亲本来就不是佛,人家既然将他误认为佛,那就只能是未来的佛,而不是现在的佛。"小英说,"我还真不知道,佛教中真的有一尊未来佛。若是事先知道,我哪敢说你父亲是未来佛呀?"

让唐大和小英意想不到的是。自从张三、李四、王五买走那三张画像之后,每天都有人上门来点名要买做喜佛》或(铼来佛》,而且是既不问价,也不还价,拿一张给三两银子。仅仅三年工夫唐大便成了杭州城里的首富。其他几弟兄也在唐大的帮助下,把生意越做越大。唐五也在城内办了一所高等学府,请了十几位先生授课,他自己则主要做点管理工作。

发财后的五兄弟,特别想念他们的父亲。每当逢年过节在一起聚会时,便商议如何寻找父亲的事儿。并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打听有关父亲的相关故事。

五年前,当他们从母亲那里得知他们的父母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感人故事后非常激动,当即在母亲的带领下到苏州郊外,对关帝庙进行了一番实地考查。并捐出十万两银子,重建了这座关帝庙。钱是由五兄弟共筹的,庙是由唐五负责监修的,墙上的壁画和正殿里的《五子戏长汀》的塑像是由唐大亲自绘画、雕塑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后来当人们知道布袋和尚便是从新投胎转世的弥勒佛后,不仅布袋和尚的那个布袋子被人称为"人种袋",弥勒佛又多了一个"送子弥勒"的雅号,多了一份为人送子的职能,庙内有了"五子闹弥勒"习俗。按照"男左女右"的说法,求儿便摸弥勒左边的大肚皮,求女则摸右边。由于人们大都想生男孩子,所以几乎所有庙内弥勒,都是左边肚皮被人摸索得闪闪发光。据说"胖子多憨厚"之说,也与弥勒佛和他的五个胖乎乎的儿子有关。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当时的布袋和尚听完故事后问道:"哪知客先生刚才讲的故事,特别是关于长汀子提出要与小英姑娘亲嘴的那个与壁画上的情节不一样的细节,难道也是唐大或唐氏五兄弟中的某一位讲给你听的么?""当然不是。像这样的细节,除了长汀子和他的妻子,谁也讲不出来的。"知客回答说,"关帝庙重建落成之后,长汀子的妻子小英在这里住了半个月,断断续续地把她与长汀子的故事全都讲给我们听了。"布袋和尚问:"知客先生,你知道长汀子的妻、儿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么?""据山人所知,长汀子的儿子们主要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而他妻子的意思主要是想通过重建关帝庙,和庙内的雕塑、壁画找到她的丈夫长汀子。"知客说。没等布袋和尚开口,慈云突然说:"师傅,徒儿怎么觉得那个长汀子越说越像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