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第十二回 笑话一担 老道巧释拦路鬼

文才全无 仓颉智难假先生华夏神州幅域辽阔,黄帝臣民人口众多,数以万计,一介书生势单力薄,顾得了东边部落,顾不了西边酋长,在南方已忙厂三年六个月,北方却八字没见一撇,九字没见一钩。仓颉终累死累活,仍然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顾得了四方部落,冷落了中原京都。更难办的是初民难以开化,粗蛮蠢笨者多,聪明伶俐者屈指可数。几个时辰下来,喊得口干舌燥也难教会几个字,实在是杯水解旱,霜露止渴。

文才全无 仓颉智难假先生

华夏神州幅域辽阔,黄帝臣民人口众多,数以万计,一介书生势单力薄,顾得了东边部落,顾不了西边酋长,在南方已忙厂三年六个月,北方却八字没见一撇,九字没见一钩。仓颉终累死累活,仍然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顾得了四方部落,冷落了中原京都。更难办的是初民难以开化,粗蛮蠢笨者多,聪明伶俐者屈指可数。几个时辰下来,喊得口干舌燥也难教会几个字,实在是杯水解旱,霜露止渴。

满朝文武都为仓颉着急操心。怎么才能做到既尽快地传播文字,又不必让仓颉长年奔波在外呢?有人主张把刻有字的竹简放在船上,任其随波逐流一一水把船流到哪里,就可以把文字传播到哪里。并因此产生了"流船"一词。

但时隔不久,人们便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因为那些没见过文字的人,根本无法将这些语言符号,同语言、事物对上号。实践证明文字非专人传授不可,因此仓颉又创造了一个"人专"合一的"传"字。

因为字变了词也得变,词变了意也跟着变,所以现在的"流传"从字到意都与过去的"流船"不同。借助流水和木船的办法失败之后,仓颉终日闷闷不乐。

你就不能收徒授艺,以一当十以十当百,让一个仓颉变成成千上万个仓颉么?"丽人公主实在受不了那久守空房之苦,终于想出了一个为丈夫解脱的好主意。

"人人都说我仓颉天慧过人,才思敏捷,为什么我就想不出这种好办法呢?"

"你是聪明一世,湖涂一时嘛。""由此可见,还是夫不如妻啊。"仓颉和丽人彼此谦虚亲爱一番后,双双去找父王商讨收徒授艺事宜。黄帝心痛地抚摸着丽人公主的头说:"想不到这种好主意竞出自丽儿之口,真可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

"父王,你......"

收徒授艺之法付诸实践之后,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符号的辨认,书契的刻写和应用进展神速。其价值功能、效果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可。仓颉的学生在神州各地也很受尊敬。

但物极必反。时间不长,便有一些聪明人发现做一名教书授字的先生比种田、狩猎,做买卖合算。既不要本钱,又不要骑射之求,也不必挨门逐户地叫卖,一年到头有人包接包送,好饭好菜盛情款待。于是乎纷纷上门拜仓颉为师。这些人都是急功近利之辈,仅仅一知半解,便拜别尊师到各地骗钱用混饭吃。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根本未得到仓颉的真传,只是在那些自称是仓颉关门弟子的半吊子先生那里学得几个语言符号,半篇文章,就骑着马满世界地招摇撞骗。他们没有真才实学,识字不多,连一篇文章也读不来,更不会刻字操作,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哄人骗钱。为了让众人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仓颉特地用操作的作字的一半和一篇文章的篇字的一半,配上能言善辩的言和骑马周游的马,造了诈骗二字。其用意非常明白一一诈骗者,能言善辩的骑马者也。他们授书契时,操作是半(乍)吊子,认字时,一篇文章也认不全(扁)。"扁"字后来又被仓颉作为独立的文字使用,专门用来形容那些只有表面没有实质,或面宽而体薄的东西。如:挂在门眉上的横扁,挂在墙上的竖扁,乃至个性单一的"扁平人物"和"压扁了"等。因此《说文》上对扁的注释是:"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意为门牌、扁额之类的东西。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匾"。这个字尽管是仓颉的后裔们创造的,同样与仓颉的本意一一只有表面,没有实质,或连一篇文章也谈不全,有某种内在关联。足见仓颉在创造骗子的骗字时,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可是,解决一个问题要比认识一个问题困难干百倍。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唯一的传播手段就是"奔走相告"。显然,奔走就是步行。因为古代在门外慢慢走叫"步",在堂上小步叫"行";在大路上疾行叫"奔",在中庭疾行叫"走"。尽管"奔走相告"速度快一一疾;范围广--包括大路、中庭、室内室外,是当时最先进的传播手段。可是,要想尽快揭露那些数目众多的靠诈骗过日子的假先生是很难,很难的。

更令人气愤的是,那些假先生往往装得比真先生还像。他们穿戴时髦,马匹精良,举止潇酒.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读起文章来滴水不漏。碰到不认识的字,他们要么一跳而过,要么杜撰读音,曲解原意。反正是过海为神仙,诈骗成功钱财到手便一走了之。

为了揭露那些假先生们的骗术,仓颉不得不经常装扮成普通百姓或生意人,到偏远的地方去跟踪他们。

有一次仓颉来到南方一个盛长枇杷的地方。因为身着便装,他没有去惊动官府酋长,自己找了一家王记客店住下。晚饭后店老板一手拿着竹简,一手牵着十来岁的儿子王小三来到仓颉下榻的地方,请仓颉为他的儿子"对课"。

店老板说,半年前本地来了一位风度翩翩且极有文才的教

书先生,据说是左史大人的关门弟子。尽管收徒授课的费用很高,但由于李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口若悬河,做父母的为了孩子们的前途,也就不怜惜钱财了。

仓颉心里想,既然李先生那么高,又何必找我呢?难道我什么地方不注意露出了被绽?我进店还不到两个时辰,既没有刻字又没有卖弄文才,怎么会暴露身份呢?

"客官不必过虑。"店老板见仓颉一副担扰的样子便解释说。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的儿子小三也在李先生的学馆里读书·今天下午先生出个"对课"的上联,让学生们连夜对出下联来,对不出的明天不准上学。儿子对不好,就不肯吃饭,我和他妈妈又不识字,只好来求客官帮帮忙。

"求我?"仓颉又是一惊,"只怕我也无能为力啊!"

"我见客官文质彬彬、举止不俗,想必也识得几个字,故而登门求教。如果客官有为难之处,我们这就走。"

仓颉最喜欢好学上进之人。他见店老板这么一说,便问:"但不知李先生出的课题是何内容?"

王小三胆怯地说:-因为我们这里枇杷多,所以先生出了个"枇杷结果,的上联,可是......"话没说完便急出了眼泪。

"给我看看。"

店老板连忙将竹简递了过去,仓颉打开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这位李先生将"枇杷结果"写成了"琵琶结果",真是天大的笑话。

"有刻刀吗?"仓颉不想过早地揭露这位假先生,只想借此机会将那位李先生戏弄一番。仓颉要过刻刀,在"琵琶结果"的左边刻了"唢呐开花"四个字之后,对店老板的儿子说:"好了,你把这个交给李先生,保证你那位李先生会对你刮目相看。"

王小三谢过仓颉,高高兴兴地吃饭去了。王小三满以为会得到先生的一番赞扬,没料到第二天交上去之后,李先生不仅没有表扬他,反而用荆条在他的手掌心上狠狠地打了一顿,还骂他是蠢才,"唢呐是一种乐器怎么能开花?连这点起码的道理都不懂,还有脸来见先生!"

王小三哭哭啼啼地回到店中。王老板听了儿子哭诉苦衷后,怒气冲冲地来找仓颉,说他不应当不懂装懂、假充内行,害得他儿子挨打。

仓颉并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向店老板解释一番,随即又在同一折竹简上刻了四句话:

枇杷不是这琵琶, 恐是先生刀下差,

琵琶若是能结果, 唢呐岂敢不开花?

看完这四句话后,李先生立即满脸通红地追问原由,并让王小三带他去见那位不愿通报姓名的客官。仓颉见李先生亲自来访,以为是登门求教的,便很客气地给他让坐,并吩咐王小三为李先生上茶。

用茶之际,仓颉将这位李先生认真地打量了一番。只见他生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双目有神,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明气。胸中的恼怒立即消了一半。再看他那身整洁的穿戴和用茶时的雅士风度,又对他产生了一些好感。

仓颉觉得就凭李先生这副潇洒样子聪明相,只要愿走正道,虚心好学,将来一定是个很有出息的教书先生,因此,没等李先生开口仓颉便说:"李先生名不虚传,果然是一表人材,但不知从师何人,怎么将枇杷二字弄混淆了呢?"

"敢问客官贵姓?""免贵姓侯。"

"客官如果姓侯一定是来自西方部落吧?"

仓颉一听这话,不由得肃然起敬:"李先生真不简单,怎么一听姓候便知道我是来自西方部落呢?"

"不瞒客官说,敝人的先生当朝左史大人便是来自西方陈仓部落。他姓侯冈名仓颉,乃是文曲星君转世......"李先生越说越上劲,仓颉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便打断他的话说:"你既然师从仓颉,怎么连枇杷树和琵琶琴都分不清呢?"

"侯客官有所不知,本人乃关门弟子,深得左史大人缔传精粹。仓颉先生曾单独向本人密传,王字部的琵琶不仅可以与木字部的枇杷通用,而且比木字部的枇杷更高雅更耐人寻味。"

"道理何在呢?"仓颉紧追不放。

李先生闪烁其词地说:"为人处事要讲道理,识文断字得通字理。枇杷树是木头,琵琶琴也是木头做的,前头的枇杷是明言,后一个琵琶是暗喻,而暗喻无疑比明言高雅。君不闻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可以说是此处无木胜有木......"

仓颉不动声色地再次追问道:"你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不知仓颉为什么又要造一个木字旁的枇杷?"

"作为朝廷命官君王宠臣,为了巴结君王、王后当然要造二王并排的琵琵,但这是为君王而作,民间岂能乱用?于是便有了木字旁的枇杷。我之所以向学生们传授这两个字,也是一片好心,没想到反而引起了侯客官的误会。"

"原来如此,不过......"

"不过也不要紧,你只要记住无论什么边旁部首,只要有比巴,二字读音都一样。"

"李先生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字都是长字认半节,矮字认半边?"

"对,对!你真聪明,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是缔传真经,你日干万别外传哕!"

仓颉听到这里,在对这位李先生完全丧失了信心的同时,又暗暗佩服其日才。为了教训一下这位江湖骗子,仓颉随手写了"鬼、槐"二字,问李先生这两个字应该怎么读。李先生抓了抓后脑勺说:"这还用问吗?第一个念鬼,第二个字也是念鬼嘛。先生刚刚教给你的办法,怎么一转眼就忘得一千二净呢?

"不是忘了而是不知道这第二个鬼为什么比第一个鬼多一个木字旁。"

"有道理,有道理。年轻人应当有你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还要问沙锅装几升米的求学精神。我告诉你吧,第一个鬼是普普通通的鬼,第二个是树上的吊死鬼,所以加个木字旁。还有鬼字旁加个委派的委字(魏)是派出去的鬼,加黑白的白字(魄)就是白皮鬼。"

"李先生的一席教诲,使侯某茅塞顿开,只是还有几个鬼,我仍然不认识,望先生不吝赐教。"

"不必客气。敝人既然为人师表,岂有拒不传授之理。"

仓颉一日气写了十个以鬼字为边旁的字:魁、魃、魇、魑、魅、魍、魉、魔、魈、魂"让他辨认。李先生顿时惊得目瞪日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位自称生意人的侯客官肚子里,居然装着许多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鬼"。不过片刻之后,李先生又镇定下来,并若有其事地说:"第一个嘛,是斗死鬼,第二个么是发财鬼,这第三是讨厌鬼,这第四个......第四个是......"

"是什么?快讲呀!"

"对,是离了婚的鬼。这第五个应该是末等鬼。也就是排行最小的鬼,这第六个......"

"李先生不必再麻烦你了,我已经学会了,第六个是撒网时的淹死鬼,第七个是两鬼合在一起的连胎鬼,第八个是披麻戴孝 的孝子鬼。第九个是削尖脑袋往上爬的投机鬼,最后一个我就不认识了。"

"最后一个嘛,也许是腾云驾雾......"

不,这云不是云彩的云,而是人云亦云之云,也就是说话的意思。"仓颉说。

不错,你真是我的好学生,我口习想到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你就说出来了。你真聪明,今天的学费就免了吧。啊,我该走了,还有许多学生在等着我呢。"李先生说完便要起身告退。因为他已经发现这位"侯客官"并非等闲之辈,如不及早抽身走人,只怕自己的麒麟皮下会露出马脚来。

仓颉见他到了关键时刻就想溜,便说:"李先生慢走,这云字旁之鬼到底是什么鬼,还没有告诉学生呢。"

李先生一愣,马上回答说:"你说他是什么鬼就算是什么鬼好了。"

"我看他是个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欺上瞒下、图财害人的猾头鬼。"

李先生发现仓颉的话中有刺,弦外有音,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想当面质问他为什么出口伤人,可是"侯客官"又没有指名道姓。本当就此作罢,这位自以为舌战天下无敌手的李先生又不想让"侯客官"捡自己的便宜,不肯当着学生王小三及其父亲的面,败在一位并不起眼的店客手里。为了挽回面子,李先生说:"侯客官此言差矣,能说会道与欺上瞒下、图财害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李先生多心了。"仓颉不慌不忙地说."只因这个鬼(魂)使我想起了一个欺上瞒下,图'柴'害人的故事,这才引出刚才那句看似不着边际,实则恰如其份的话来。"

"既然如此,侯客官何不把你的故事讲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呢?"李先生认定所谓图"柴"害人的故事根本不存在,而是仓颉临时编出来的托词,便穷追不舍地逼"侯客官"就范。

仓颉把李先生上下打量了一眼之后推辞道:"李先生那么忙,改日再讲不迟。"

"不!李某宁肯丢掉一天的学钱,也要认真聆听侯客官的教诲。"

"有道是恭敬不如从命。李先生既然不耻下问,侯某就只好献丑了。"

仓颉说,我的家乡有一座很大的山。山上住着一户姓贾的人家,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这两兄弟是双胞胎,老大先出世叫贾先生,老二后出世叫贾后生。贾先生的两个儿子也是双胞胎,一个叫文才。一个叫笑话。

文才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但好高鹜远,久而久之便成了狗屎做的鞭子,闻(文)也闻不得,舞(武)也舞不得。

笑话正好相反,他反应迟钝,拙嘴笨舌,但为人诚实,干活肯下力。

有一天,贾先生让两个儿子一起上山打柴。笑话上山后放下扁担就开始干,专拣那些既好烧又耐烧的于树枝砍。笑话一直忙到晌午便砍足一担好柴。

文才上山后将脑袋往扁担上一枕,便仰面朝天地躺在荫凉的地方对他的弟弟说:"柴火不能太干,太干了不耐烧。也不能太湿,太湿了则不好烧。柴火不能太长,太长了灶堂里放不下,烧一半掉一半多可惜,弄不好还会发生火灾,柴火也不能太短......,笑话一声不响地在文才的"指导"下砍,砍足了一担捆好后便往山下挑。刚刚挑下山文才便对笑话说:"弟弟你停下来休息一下,我讲个故事给你解除一下疲劳怎样?"

笑话放下担子说:"你讲吧,我听着呢。"

"我讲故事有个条件。"文才说。

"什么条件?"笑话听说要讲"条件"便心有余悸地问。

文才说:"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故事没有讲完之前不准你提问或插话。"

"如果不小心插问一句呢?""这担柴就归我。"

笑话觉得这个条件不难办到,便答应了。

文才讲的是黄帝战蚩的故事。文才说蚩尤有八十一个见弟,个个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并拥有刀枪剑戟等最最先进的武器。一时间横行旷野无恶不作,威震神州。黄帝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便带兵围歼蚩尤。蚩尤知道黄帝的兵马离不开五谷杂粮,便专门往那些不出产粮食的荒郊野外跑,想饿死他们。

黄帝带着二十多万人马,马不停的三天三夜之后,再也跑不动了,只好下令就地安营扎寨。赶了三天路程的黄帝及其人马,粒米未进,滴水未沾。

自古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久经沙场的黄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因他们三天来一直走的是羊肠小道,运送粮草的车队根本无法跟进。眼看这二十万兵马都要饿死于荒野,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突然马前军师发现一座雪山。

"怪呀,中原地带哪来的雪山呢?"走近一看,乖乖,原来是个大萝卜。上接云天下陷于地,左边望不到头,右边望不到边,哪怕是两万名士兵手拉着手也围不满那萝卜的一圈儿。据马前军师估计,这个萝卜二十万兵马又当饭又当菜,最少也可以吃三年六个月。

可惜,萝卜实在太大,没有那么大的砧板也没有那么大的。就那么囫囵煮吧,没有那么大的锅更没有那么大的灶。就是有锅有灶,也搬不动啊。因为那萝卜没疤没节,没根没叶更没把柄,四面八方都是圆不溜鳅,光光溜溜的,何处着力,何处下手?"那咋办呢?"笑话忍不住问了一句。

"用锯子锯。"

"那么大怎么锯呢?"笑话又问了一句。

"有办法......"文才一句话没说完,突然想起弟弟犯规了,便打住话头说:"拿柴火来。"

笑话说:"萝卜还没有锯开呢要柴火干什么?再说你没锅没灶的,有了柴火也煮不成萝卜呀!"

"你不给我柴火,我拿什么向父亲交差呢?"文才说。

笑话这才如梦方醒,后悔莫及。他没有埋怨哥哥反而骂自己不该听呆了,听迷了,以至在不知不觉中犯了规。笑话真的听迷糊了,他不仅心甘情愿地把柴火给了文才,临了还继续追问那么大的萝卜,到底怎么锯法。

文才得到柴火之后,得意洋洋地说:"谙说的瞎话,无非是天上一句(锯),地下一句(锯)嘛。"

李先生听到这里如坐针毡,如刺在喉,明知"侯客官"是在讽刺自己,又不便发火,更找不到发火的借口,只得耐着性子往下听,并希望能抓住一点破绽反戈一击。

仓颉接着说,贾先生见文才挑着一大担柴火回来心里非常高兴,吃饭时尽把好菜往文才碗里搬。

笑话是个忠厚老实的孩子,明知道文才骗了他也不去争辩,一心低头吃饭,不敢抬头,也不敢挟菜.只是暗下决心:"明天决不上当。"町惜,老实巴交的笑话每每斗不过巧舌如簧的文才。哥哥不仅每天都能想出办法来骗取弟弟的劳动成果,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博得父母的欢心。于是乎文才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父母对他的评价更好。

笑话虽然忠厚却并不傻,尽管不善言辞,却也心中有数,连连上当后再也不愿和哥哥一起去打柴了。文才到东山,笑话就到西山,文才到南山,笑话就到北山,千方百计地避开他。文才却始终像幽灵似地跟定笑话,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笑话火了,干脆躺下睡觉,每天双双空手而归。

贾先生见家里的柴火越烧越少,便把文才和笑话叫到堂前询问。文才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足足摆出了三担六斗理由,说明是弟弟太懒。笑话笨嘴拙舌见哥哥说得头头是道,处处在理,就只好一言不发。

贾先生一气之下便把笑话赶了出去。埋头苦干的笑话一走,贾家便停火断顿了。

一连饿了三天肚皮之后,文才这才明白,拾柴火也是一门学问,没有拾柴火的"拾(实)学",便没有可供做饭的"真柴(才)"没有真才(柴)实(拾)学的人不仅总有一天会饿肚皮,而且往往是以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

贾先生的弟弟贾后生了解到真实情况之后,恍然大悟地说:"我们贾家的两个小子打柴,每天都是笑话一担,文才一点也没有,岂有不饿饭之理呢?"

仓颉的故事刚讲完,李先生便灰溜溜地走了。临别时丢下一句话:"多谢侯客官的赐教,咱们后会有期。"一个月以后,那位李先生果然风尘仆仆地赶到阳城虔诚地拜仓颉为师。在仓颉的精心传授下,时间不长,李先生便成了华夏民族屈指可数的文字导师。据说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小篆主要创始人李斯,就是那位李先生的后裔。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中国的字体很不统一,有龙骨(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籀文等多种。同一个字由于其流传地区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例如旦字甲骨文写作台或者昌,金文却写作旦或旦。行字金文写作,石鼓文却写作按--在十字路中间加了一个"人"。

李斯出任秦朝丞相后,为了便于推行中央的施政纲领,便提出了"书同文字"的主张,将原来的六国字体统一为原秦国的字体,这便是后来的"秦篆"又叫"小篆"。李斯还用"小篆"写了一卷名目《仓颉篇》的文字范本。

不过小篆虽然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迈出了一大步,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画画儿"的基本方法,例如:车字甲骨文写作拳,金文写作彀,小篆写作卓。采字甲骨文写作聚,金文写作象,小篆写作慕。仅仅在原有的基础上简化一些线条而已。

后来那些专门负责抄写文书的"隶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终于创造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字体。其主要特征是将原来弯弯曲曲的线条改成平直的线条。因为这种字体是"隶人"创造的,所以便传之为隶书,这就是中国文字史上著名的"辣变"。

后来又有三次中,钟繇创造楷书,东汉刘德升创造了行书,汉朝的张蓝创造了草书。可见文字从无到有,从图事式的语言符号到后来的篆、隶、楷、行、草等各类文体,都有赖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这些都是后话。

再说,时隔不久,仓颉三难李先生和笑话一担,文才一点也没有的故事便在全国各地传开了。不仅那些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假先生们有所收敛,就连那些以驱邪、赶鬼、超度亡灵为职业的道士、巫师们,在念符咒、经文时也非常注意用字和发音的准确性。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许记得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从前有个名叫潘遇求的人,其父死后,请道士帮忙超度亡灵。只因那位道士识字不多又不肯虚心求教,所以在念孝子、孝媳的名字时, 误把孝子潘遇(过)求念成"孝子翻遇(过)来",孝子一听这话连忙翻了个跟斗。当道士把孝媳乜氏也误念成"孝媳也是(氏)"时,那位姓乜的媳妇以为也要翻跟斗,便祈求道士赦免,求亡灵见谅。因为我已经怀了六个月的身孕翻不过来。"一般人认为在文字相当普及的清朝末年,尚且发生此类笑话,在文字的初级阶段,发生道士念错经文的事就更不足为奇了。其实那时候道士们将经文中的每一个字都看得极为神圣,他们认为念错一个字就是对上苍,对神灵的犯罪。因此,徒弟在念经时有什么字不认识一定要问师傅,没问清之前便不敢继续念。

当然,道士问字有自己独特的询问方式,即不同于一般人的直问,而是他们独有的巧问。这种问法听起来很有趣。

有一天,仓颉应邀出门讲字。途中,无意间碰到两个道士念经。小道士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字,便用念经时的腔调问唱道:"前头碰到个拦路鬼。"

老道士连忙用同样的腔调反问道:"么事样?"小道士说:"灵牌儿样。"

老道士说:"有脚就具,无脚就是且。"

小道士这样高兴地继续念着:"且字,且字天尊。"

仓颉觉的这种奇特的问字办法十分有趣,便下得车来混在围观的人群中继续听。

"前途又有拦路鬼。"小道士又开始求教了。

"么事样。"老道士认真地询问道。小道士面有难色地抓抓后脑勺之后,慢吞吞地念道:"楼梯样。"

经验丰富的老道士毫不犹豫地说:"有档便是其,无档便是共。"

"其字,其字天尊。"小道士暗自庆幸自己又闯过了一道难羊这位小道士看来是个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徒弟。尽管那位老道士很有真才实学,这位徒弟遇到的第三位"拦路鬼"却给老道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前面还有拦路鬼。""么事样?"

"筷子筒儿样。"

仓颉一听"筷子筒儿"四个字就为那老道士捏了一把汗。因为仓颉心里明白,像筷子筒儿的字有日、由、申等字,要想在一句"经文"式的回答中,用形象化的语言将这些字都报出来并保证让徒弟听懂,实在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

出其意料的是那老道士居然不慌不忙地念道:

徒儿徒儿要听真: 筷子筒儿最难分,

插了筷子有由来, 戳穿简底要念申,

不插筷子系日字, 倒插竹筷甲子明。

仓颉正在欣赏老道士那即兴创作的才能。却被小道士的另一段"经文"给打断了"

师傅师傅请听清: 此鬼榜上似无名,

筒中虽把筷子插, 不是一根是两根。

老道士听后将脸往下一沉,很不高兴地来了一大段:

妖精妖精, 太不冷静,

往后问字, 不可急性。

小心谨慎, 切莫高声。

墙里说话, 墙外有人。

内行听见了,实在难为情。

仓颉听到这里,连忙挤出人群让车夫启程。他觉得自己不应该给这样的严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