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4《坛经·行由品第一4》

4《坛经·行由品第一4》

【原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

      ‘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

        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浅析】

1、五祖私下开示神秀:

1)未见本性,只到门外,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2)无上菩提,须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

3)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便是直向真实。

2、解:

1)境界无对错,只有高下之分,神秀亦是大师,受武皇则天跪拜,活102岁无疾而终。

2)神秀虽着相,但精神可嘉,尤其谦卑和善,无门派之争、争的是其南派北派的弟子。

3)今天姑娘找男朋友,总是称了丈母娘的意,而不随姑娘的心。丈母娘看女婿,总是从收入、发展、家境去考量,而姑娘只管心里爱不爱,只看人好不好,不掺杂任何功利的成份。没有谁对谁错,但高下立判。

4)心如果烦恼不断,就是在求如意,如此,万法(万事万物,包括一切人和事)便滞,不呈现本来的样子,因为境由心生,此心是假心,此境便是假的。

5)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处理事情的:不如自己意的事情把它排掉,如意的开心,以为如此便看不到发生的事情或事物的本来。

6)换如意为如如,如事物之本来(亦即心之本体的映射),即真心,真实之心。所以五祖的开示特别精彩,句句戳心。非常重要!非常经典!

7)面由心生,境由心生,心真了,天地大美,真正的成熟是自我接纳。很有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的境界。

8)无论我认为当下是顺境、逆境,都不要纠结于顺逆、好坏。种种区分,便是起私心杂念,是二不是一。

9)要破二元对立,只按老子要求的谦卑、低下、无我、不争、包容去应对,学会等待时机,时时守住自己的本心,方能宠辱不惊。

3、人种种妄念都来自二,区分出好坏、顺逆、利害、得失、苦乐,其实都是业识,都是那个心上之音:意,心的不正确打开方式。

4、“尽诵此偈,即得见性”,返回来看,禅宗所谓的见性与否并不在言语本身,而在于上根之人,如果我们人人都写之、诵之、用之,自然悟之。世事无常,但我们的心有常,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