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这哥儿们在忠厚的长者外表之下却有着擅长权变的神通。他本是宛城小吏,在刘縯破城之际,差点因为一身鲜亮的冠服送了小命,被人救下后跳槽更始政权,在昆阳追随刘秀闯营,一举成名。此后固守信都,成为刘秀得以豹变龙腾的南道主人。在扶保刘秀后,首倡招募奔命兵,用允许劫掠的权宜之计激励士气,开了汉军恶例。在家人被俘后,仍初心不改追随刘秀,为刘秀夺取邯郸再献造势奇技,不战而下坚城。作为朱雀之嘴的吉宿柳土獐,能够在刘秀危难之际,为其保守反攻基地,助刘秀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其寿虽不永,其功亦不灭。他就是左大将军、阿陵侯任光。


汉朝在官吏选拔方面实行察举制,察举科目包括秀才、孝廉、光䘵四行、贤良方正等,被察举出来的士人即可借此出仕四方。之所以如此,是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形势相适应的,简单点儿说,就是在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年代,但凡能够读书识字的皆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士族子弟,从他们中察举出有德有才之人治理国家,是最靠谱的。也正因为这样,像穷孩子匡衡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才会让后世津津乐道,而且他们在彼时绝对算得上是物以稀为贵。

本文主角就是一个有一副忠厚长者模样的士人,这样的人如果在政治社会井然有序的时候,被察举为光䘵四行中的质朴、敦厚绝对是当仕不让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孩子,内心却满满地都是套路,不仅将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两面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刘秀最落魄的时候为其奠定了反戈一击的基础,不愧是和刘秀一起经历过昆阳大捷的老铁。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作为朱雀之嘴上的柳土獐,他异常警觉、反应迅速,虽不多言,但言必有中,一言足以兴邦,故而多吉。他就是左大将军、阿陵侯任光。

要衣冠不要命的长者

任光字伯卿,是南阳宛城人。南阳在西汉时就是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更是刘秀发迹的帝乡,妥妥的一线城市。宛城是南阳郡的治所,自然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大城市。作为一线城市的市民,处于城市鄙视链的顶端,难免有些看不上舂陵乡下人的造反,因此,直到刘縯大哥兵临城下,他仍然没有弃暗投明,而是追随岑彭一心守城。

当然,曾任乡啬夫、郡县吏等基层小吏的任光如此敬业地守城,和他一向以忠厚长者的面目示人有关。试想一下,一个乡亲敬重的长者,一言不发就投降,还会有人点赞吗,这样的人设还能有万千粉丝吗?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可惜,即便有岑彭的运筹指挥,加上宛城的金城汤池,也无力挽回危局,在人心尽失的大环境下,所有的抵抗注定都是螳臂挡车。

最终,岑彭、任光们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屯兵坚城之下的汉军对于一线城市宛城的财富觊觎已久,在渴望已久的胜利光环照耀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抢劫事件。对此,刘縯虽多方约束制止,但脱胎于绿林的汉军岂能尽如人意,相反,他们对严厉的刘縯不免心生怨怼。

刘縯虽然宽大为怀地饶恕了岑彭的反义军行径,但对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任光却没有及时伸出庇护之手。结果,冠服鲜明的任光不幸遇到了几个汉军时装控。这几个家伙没想到宛城围攻打了这么久,眼前这个小吏居然穿得还这么讲究,不抢他的抢谁的?

任光之所以这么讲究,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家信徒,对于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教条非常推崇,如今城破将死,就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象征身份的进贤冠,然后从容赴死。没想到号称吊民伐罪的绿林汉军居然不杀他,只想要他的冠服,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任光坚决不免冠去服,还一个劲儿地和汉军理论。

绿林出身的汉军实在受不了了,就大声威胁道:兀那鸟人,洒家只是想要你的冠服,你偏不给,还如此聒噪,信不信惹恼了洒家,砍下你的头颅来,一样剥了你的冠服!说着,这几个耳朵起茧的家伙就要亲自动手。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就在任光眼看要变成一只剥皮猪的紧急时刻,一驾马车从旁驶过。车上一人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争执,可惜他不是执法官,没法便宜从事。他看任光颇有长者之风,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能保持儒士的尊严,觉得是个可造之才,就驱车向前,亮明身份。原来,他是刘縯的部下,官拜光䘵勋,名叫刘赐。

刘赐也是长沙定王刘发一系的汉室宗亲,按辈份算是刘秀的族兄。此人从小由兄长抚养长大,后来兄长被官府杀害,他就和侄子一起变卖田庄筹款结交豪杰杀死官吏为兄报仇。这在今天当然是犯法行为,但在讲究春秋决狱的两汉时代,这是义举,因此名声大噪。后来,他响应刘秀兄弟起兵,在刘縯死后,继任大司徒。在刘秀谋求宣慰河北一事时,他与曹竟一起为刘秀说情,此后颇受刘秀的厚待。

听到刘赐的身份,几个绿林汉军不敢用强,只得舍了任光的一身好冠服,再去别处发财了。看来,在很多时候,人长得面善忠厚也不错,至少可以自救一命。

刀下留人的任光整了整衣冠,谢过救命恩人,就跟着刘赐加盟了汉家阵营。在刘赐的引荐之下,任光被任命为安集掾。刚才还差点儿被乱军所杀的任光,一转眼竟成了安集军众的官员,真不带这么搞笑的?也许是任光本是受害者,最懂得受害者的苦处,才可以更好地安集军众吧。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不过,任光的安集掾并没有当多久,在刘赐的大力推荐下,他又以偏将军的身份跟着刘赐一起北上增援刘秀。而且,任光还在昆阳闯营的过程中,和刘秀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也让刘秀对这个长者的忠诚与勇武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任光也由此看出了更始帝刘玄与刘秀的天壤之别,相信只有刘秀才是真正能够扫平天下的刘氏英主,这为他后来坚守孤城静待明主埋下了伏笔。

誓死不降邯郸的恩公

任光这个老实人,在刘玄进入洛阳后,看到绿林众将都争着抢着捞好处,就预感到刘玄的事业定然难以为继,天下未靖却不思进取,只想着分果果,这不是作死的节奏吗?他觉得只有那个在昆阳城下逆势而起的位面之子才是平定乱世的希望,虽然他现在龙游浅海,但只要际会风云,一定会一飞冲天。

任光不是更始旧将,亦非刘氏宗亲,自然在排座次分果果的游戏中捞不到多少实惠。不过,他却敏锐地察觉到刘秀的生门应该在河北。因为河北形势不明,所以更始众将普遍不愿前往河北就职。任光看好了这个创业冷门,主动申请到河北去,刘玄自然无有不允之理,就任命其为信都太守。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信都郡治所在今天河北省冀州市旧城,管辖十三县,也算是个大郡,可惜不太富裕,满打满算也就只有数千兵马。任光履新后,与郡中将吏通力合作,完治城郭,训练甲卒,静待天时。

公元23年十月,刘秀进入河北的消息传入信都,任光觉得机会来了,就准备派人去和刘秀联络。可是他派出的使者不知道为什么,竟与刘秀失之交臂。在等待刘秀回信的过程中,任光也没闲着,他主动做好郡中吏民的思想工作,以亲身经历大谈刘秀的神通与好处。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在任光不厌其烦地忽悠下,信都军民对刘秀的好感与日俱增。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刘秀秒变通缉犯的消息传来,河北郡国基本都投降了王郎。面对急转直下的形势,任光不仅不为所动,还把都尉李忠、信都令万脩等郡中主要官吏请来议事,大家共同议定盟约,同心固守信都,誓死不降王郎,坚决等待刘秀南归。在任光心中,刘秀是不可战胜的,他始终忘不了那个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面对强敌毫无畏惧的命世之主,他相信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压服刘秀,这个位面之子终究会带着大家战胜困难,成就功业。任光的态度影响了后来同为云台大将的李忠、万脩,让他们同样坚定了与王郎斗争到底的决心与信心。

没过几天,当信都郡属县扶柳(在今河北冀州西北)的一个掾吏拿着王郎的檄文跑到任光家中劝降时,任光大怒,立刻下令将掾吏拿下,押至城中闹市斩首,借心向百姓宣示自己誓死不降王郎的决心。为了防备王郎的进攻,任光调集全郡精兵,进一步加强信都城的防守。幸好,王郎的草台班子刚刚挂牌,仍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处理,一时还顾不上信都。

就在信都与邯郸撕破脸的时候,刘秀也从蓟城南逃,到了信都郡的下博城(在今河北深州东南)。前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狼狈不堪的刘秀登时有些发蒙,到底该向何方而去呢?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就在刘秀心乱如麻之际,突然,前方不远处的高冈上出现了一个老人,白衣飘飘、仙风道骨,指着通往信都城的方向大声对刘秀道:诸君,努力前进吧,信都太守任光依然在为朝廷守城,只要由此向南再走八十里,即可到达!说完,便独自走向山冈不见了踪影。

众人大惊,不知所措,还是冯异和铫期这两个做过情报工作的明白人站出来说:主公,任伯卿确实值得信赖,我们现在反正也无处可去,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试试!刘秀也不多想,就带着众人奔向信都。

读者大大也许会说白衣老人出现得太巧了,《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特意释作阴家家臣假扮老人为刘秀指路。但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有一位同情刘秀的隐士在关键时候暗助刘秀,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反正这个套路很对谶纬控刘秀的脾气,还可借机提升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公元24年春,迎着料峭的春风,刘秀来到信都城下。当任光听说刘秀就在城外的消息后,兴奋得不要不要的,他立刻与李忠、万脩带人出城迎接。任光丝毫没有因为刘秀一行的落魄狼狈而心生不快,相反,他拜伏于地,代表全郡军民真心欢迎刘秀的到来。信都军民看到那个传说中的刘秀,虽然有些衣衫不整,但却神态自若,高持节仗,昂然入城,再看刘秀身后众人,同样英气不凡,满满的汉家威仪,都觉得太守所言果然不差,于是尽皆欢呼万岁。

就这样,任光凭着自己的远见与执着,为刘秀保住了二次创业的腾飞基地,成为东汉开国不可或缺的续命恩人。

提出权宜之计的狠人

刘秀等人美美地在信都休息数日后,神完气足地开始谋划未来的打算。刘秀不无担心地对任光说:伯卿啊,这几日我见你的信都郡虽然军民一心,但毕竟势单力薄,不足以对抗邯郸,因此,我想和你一起去投奔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二人,他们兵力众多,发展空间应该大些!

一听刘秀有意傍大款,任光不禁一愣,心说,要傍大款的话,我早就投王郎,岂会等着秀哥您?因此,他断然拒绝道:主公绝不可如此,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不过是草莽之辈,只会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得过且过,早晚为人所灭,岂是可以依赖之人!任光还有一句话没说,如果刘秀想利用二人,搞不好会被人家利用了,想当年,刘縯就是因为势力弱和绿林军合作,结果不仅丢了领导权,把老命还混丢了,前车之鉴、切肤之痛,可不能忘记呦!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刘秀想投奔的两货到底是什么来路呢?城头子路本名爰曾,字子路,因为起兵于卢县(在今山东蒙阴东)城头,故此江湖喝号城头子路,一度聚众二十余万,常年窜扰于黄河、济水之间。力子都则是东海人,聚众六七万,在徐、兖二州之间有些威名。更始帝上台后,二人接受招安,爰曾当上了东莱太守,力子都就任徐州牧。不过,他们匪性难改,表面上归属更始政权,却是听调不听宣,坐拥兵力,作威作福,实为信都以东河济平原上的地方一霸。

听任光言明二子(子路、子都)的斑斑劣迹后,刘秀自然不会羊入虎口。但是他一时也没有脱困之计,只好问地头蛇任光计将安出?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任光咬了咬牙,下定决心道:主公,眼下之计,我们只能招募奔命之兵,带着他们攻城略地,努力扩大基本盘。而且,为了激励士气,主公还应发出檄文,明告各地,顺昌逆亡,如果不肯归顺,城破之日,将允许奔命兵抢夺钱财,这样有利可图,自然招兵会容易许多!

刘秀一听,不禁一愣。心说,任伯卿啊任伯卿,想不到你个浓眉大眼的长者也会出此下策,你不就曾经被乱兵抢劫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能重蹈别人对你做过的糗事呢?再说,这也与自己一向标榜的义军形象严重不符啊,万一自己的人设从此崩塌,以后何以立身江湖啊?

见刘秀面现难色,任光当然知道主公的纠结所在,就故作轻松地一笑道:主公,我们实力太弱,无论如何也要先拉起一支队伍,竖起一面大旗,然后痛痛快快地打上几场胜仗,借以昭告天下,那个叱咤风云的昆阳战神又回来了。只有这样,那些坐壁观望的燕赵豪杰才会前来投效啊!而且,我等虽然不能与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为伍,但可以借他们的名义行事啊。今后,凡需掳掠之城,我们都可以推到二寇身上,他们早已恶名昭著,哪里还会在意多些恶名呢?总之,这一切都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一旦河北形势好转,咱们再行拨乱反正不迟啊!

听了任光的一番计较,刘秀忍不住又多瞅了他几眼,真没想到啊,这个外表忠厚的家伙,内心如此腹黑擅变,人才啊,一定得重用噻。

刘秀当然懂得事急从权的道理,也知道任光真是为自己好,否则何必趟自己这汪浑水。既然如此,只好依计行事。于是,他拜任光为左大将军,晋封武成侯,让他立刻出榜招兵买马。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任光的建议得到采纳,自身也倍受重用,不禁豪情顿生,立即派人到信都属县招集奔命兵。为了甩锅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任光还编写了声讨王郎的檄文称:大司马刘公将率领城头子路、力子都的百万之众师出东方,立马就要击讨反贼!王郎不是忽悠人说有百万赤眉站台吗?任光也给自己造势拥兵百万,打不死你也吓死你!只是可怜了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二人,闭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有啥办法呢?与面厚心黑的任光同时代并逐天下,就是他们最大的悲剧!

造势不战而胜的智将

有了为更始朝廷进讨反贼的面子,更有了破城后任意抢掠的里子,本就是朝廷预备役的奔命兵自然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刘秀的军营,成为刘秀经略天下的第一批斗士。

任光的檄文不仅在信都郡的朋友圈中广为传播,也很快进入了王郎势力控制的钜鹿郡。钜鹿吏民看到檄文后半信半疑,交头结耳,不免人心浮动。在大家心中,王郎虽然抢了先手,但毕竟只是个江湖骗子,是不是大汉宗亲只有天知道,再说这货上台后也没给大家带来啥实惠,凭啥给他卖命?反倒是刘秀的名头比较响亮,如今又得了二子的兵众(百万肯定有水份,数十万许是有的,毕竟这年头大一点的造反派要不是扶老携幼拥兵十万都不敢出来混),听着就有些吓人啊。

老实说,任何年代都不能光指着传檄而定,檄文最大的作用一是表示自家师出有名,二是虚张声势搞乱敌方的人心。现在看来,造势高手任光广发檄文的目的达到了。下一步,就要进行实力比拼呢。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意犹未尽的任光决定将造势伐谋的手段升级至2.0版,借以验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战之道。任光和刘秀一番计议之后,将自己的妙计施展到了堂阳县(在今河北新河城关)。本来,堂阳县接到任光的檄文后就想躺平,哪知道还没等他们箪食壶浆喜迎王师,郡中的援兵就到了,这些家伙雄纠纠气昂昂地往城头上一站,原先秒怂的堂阳吏民继续秒怂,只不过对象变成了邯郸。

敌变我变。既然堂阳已不能靠一纸檄文搞定,那么就要把大兵压境的威势造足,进而迫其投降。

任光下令进入堂阳境内的汉军每人手持多束火把,同时点燃野外的草木,远远看去,高大的树木就像一枝枝巨蜡映红天宇,焚烧野草带起的浓烟又让城外的一切变得朦胧而神秘,加上如长龙般舞动的汉军队伍好像没有尽头,这些人工造出的声势让城头上的堂阳吏民变得更怂了,那些急火火赶来增援的郡兵心里也没底了,刚才还紧绷着的严肃面容上也浮现出来一丝恐惧。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就在这时,任光早就派出的探子又在城中散布流言:这肯定是城头子路和力子都的大队人马到了,这些家伙可狠着了,如果我们不投降,他们会屠城的。我们还是赶快降了吧!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小县城里就传得有鼻子有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堂阳县吏民和钜鹿郡兵信了。于是,这些家伙要么偷偷开溜,要么主动出城请降。最终,刘秀不费一枪一弹就搞定了这个前进路上的弹丸小城。

有了堂阳的示范作用,刘秀和任光一路继续北上,连哄带骗,一下子搞定了许多郡县。然后,刘秀继续招募士兵,如同滚雪球一样壮大自家势力,很快就打出了声威。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不是所有的郡县城池都是软蛋,在进入中山国的苦陉县(在今河北无极东北)时,刘秀就遇上了个硬茬。苦陉守吏死活不降,刘秀只得挥军攻城,一连打了十多天,才得以破城。对于如此顽抗的小县城,刘秀只得遵守约定,允许奔命兵大肆抢掠。城中百姓瞬间遭受劫难。对此,刘秀也没有办法,只是在诸将炫耀战利品的时候,借表彰什么都没抢的李忠传递自己的心意,不仅赏赐给李忠不少衣物,并把自己的大骊马送给他,临了还特意对诸将说:我专赐李忠将军,大家没意见吧?

过后,刘秀因为军纪的问题没有少伤脑筋,比如提拔执法森严的祭遵,对不嗜杀的朱祐大加赞赏,但终究没有彻底根治军纪问题,后来吴汉在南阳劫掠逼反邓奉以及纵军屠掠成都,其实都是任光计策的后遗症。一个曾深受乱兵之害的忠厚长者,最终成为纵兵劫掠的始作俑者,不得不说,历史的反讽有时真的很扎心。

就在刘秀、任光等人率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取邯郸的时候,王郎却另辟蹊径,另遣将领率军进攻信都。此时,信都城中兵力薄弱,加上一小撮亲邯郸势力作祟,所以邯郸很快陷落。李忠等将的家人都落入了邯郸手中,成为其要挟诸将脱离刘秀的砝码。

面对前来劝降的家人,李忠断然拒绝,表示绝不会背主降敌,这让刘秀非常感动。但刘秀也深知,大汉以孝治天下,众将抛家舍业跟着自己,如果亲人遭难,一定会军心不稳的。于是,他命令任光带兵回救信都,想尽最大可能救回家小。

李忠等将可以舍小家顾大家,那些信都兵却受不了家人离散的痛苦,再加上畏惧王郎势大,于是在前往信都城的路上,纷纷开了小差,或逃或降,最后,任光只落了个光杆司令,灰溜溜地逃回汉军大营。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眼见得就要与亲人幽明永隔,满营汉将岂能无动于衷,可又无可奈何,只能用忠孝不能双全努力安慰自己。就在大家为亲人魂牵梦绕的时候,更始帝派出讨伐邯郸的谢躬出手相助了,他的手下竟然奇迹般地打破信都,一举救下了失陷敌手的家眷。看来,无论何时,盟友都是必须要有的,谁让王郎造反令刘玄也很不爽,而且王郎竟然冒充汉成帝之子,论血缘和出身比刘玄还要更纯正,这不是找打吗?

担心信都再次生变,在攻破邯郸后,刘秀就派任光返回信都,以列侯的身份出任太守,好好守护这个发家之地。此后,刘秀没有让任光再度出征。

刘秀对任光的恩情始终不忘。在公元26 年春,刘秀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其爵位为阿陵侯,食邑万户,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万户侯。三年后,刘秀下诏征任光入京以奉朝请,希望他能够更多地为国出谋划策。可惜任光没有来得及尽展所长,就在这年冬天染病辞世,一代造势高手就此凋零,再无机会去为刘秀计夺天下了。

任光:外表忠厚内擅权变的造势大师云台宿将

演义之中的任光要刚猛得多。任光字普照,手使一对劈梭锏,胯下黄骠马,骁勇异常。当刘秀在宛城遇险时,任光单枪匹马保护刘秀杀出城去,然后随刘秀在白水村起兵,一路征战天下,这显然是依据任光曾经在昆阳助刘秀突围而翻刻出来的任光形象,似乎还杂糅了一点隋唐演义中的秦琼风范,不过总比腹黑的长者形象讨喜,也算是对这个早卒功臣的一种慰藉吧。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