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青未了趣说外号(上)——五花八门的外号

文|王胜波

外号,词典中释义是根据人的特征、特点或体型,在本名以外给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

青未了趣说外号(上)——五花八门的外号

外号又称绰号、别名、花名,在古代称为诨名,在我家乡称为外名。为人取外号古已有之,最典型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书中的梁山泊一百零八筹好汉,人人有诨名,那些五花八门的诨名,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好汉在容貌、体态、性格等某个方面的特征,透过诨名,好汉们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水浒》运用外号,对塑造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往年农村盛行为人取外号的风气,有的人以给别人起外号为乐事,并且有合理依据,说什么人无外号不发家,似乎他为人起外号是为了助人发家,是在做好事,其实此言隐含嘲弄意味。

那时村村都流行外号,有的村几乎半数以上成年男人有外号。有则笑话,说某村有两人闲谈,一人说:我说大忽悠,你看咱村就是西街犟驴二大爷没有外号,其他的人都有外号。大忽悠道:都叫你‘二半吊子’你还不服,那‘犟驴’不是外号是什么?

外号大多对人不敬乃至丑化,含有嘲弄、讽刺、歧视、侮辱之意,当然也有部分善意、赞美性质的。

俗话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人的外号也就五花八门儿,奇里古怪。

外号有着方方面面的来源和根据。

昔日在农村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每村儿都有门类众多的能工巧匠,于是与之相应的外号便应运而生。人们根据匠人的专长、职业,冠以其姓氏或者排行为之起外号,例如赵木匠、李铁匠、宋编匠(编筐编篓者)、大油匠、二皮匠、三染匠(染布者);称锯锅、锯盆、锯碗的人为小炉匠或箍漏儿。此类外号只是体现匠人的专业特长,并无讥讽侮辱之意。

有的外号是根据人的体型命名。如称个头大性情呆憨的人为傻大个,称块头大、皮肤黑的人为大老黑,有的或者被丑化为黑瞎子(熊的俗称);体态胖者往往被冠以其姓氏或者排行名之,如刘胖子、范胖子、三胖子、四胖子等;个头矮小的人被称为矬子、磨拐(推石磨用的木棍,形短)、鞋拔子、武大郎等;称体型瘦者为麻杆儿、娄金狗(取露筋之意)、猴儿等。

有的外号是根据人的容貌命名。如称头型不周正的人为长篓头、萝卜头、大头、小头等;称脸型狭长的人为驴脸、羊脸、鞋拔脸、瓦刀脸、猪腰脸;根据五官大或小,分别称人为大眼或小眼、大嘴或小嘴儿、大鼻子或小鼻子、大耳朵或小耳朵,称牙齿大露在唇外的人为大牙。

有的外号是根据人的生理缺陷而取名,这类外号最具歧视性,如称各种残疾者为瘸子、瞎子、聋子、哑巴、塌鼻子、歪嘴、豁嘴、破唇、斜眼、独眼龙、歪脖儿、锅腰儿、罗锅儿等等。在这些外号称呼前往往加上残疾者的姓氏或者排行。我村有一老妪在妯娌帮中排行第三,她因病常年瘫痪在床,竟因此被村人呼作老三瘫儿。还有一少年因短舌说话吐字不清,有年春节,在街上有个老妇问他吃的什么年饭?他答道:吃的饽饽、欧豆乌。老妇不解其意,连着问了几遍,短舌少年连说带比划了半天,老妇终于明白,他说的是吃的饽饽、就的鱼。由于短舌,他说不清就的鱼而说成了欧豆乌。老妇大笑不止,把这事当作笑话传扬,村里人遂给少年取外号欧豆乌,一直叫到他晚年,叫到他六十岁寿终时。

有的外号是根据人的性格取名。如称性子愣直的人为二虎、愣子;称性格暴躁的人为火神爷、霹雳、爆仗筒子;称疲沓懈怠之人为鼻涕、老蔫儿、瞌睡虫、丢荡儿、熊墩儿等。称爱耍小心眼儿、工于心计的人为小精细、小算盘、小鬼儿、精细鬼;称性情阴狠、奸诈之人为蝎子、蹦脚(北方的毒蛇、蝮蛇)、狼、狐狸(往往在这些动物名前加上该人的姓氏、排行),另外还称此类人为曹操、秦桧;对蛮不讲理、惯于胡搅蛮缠之人,取名为搅屎棍、滚刀肉、麻秧蛋、绒毛鸡、盘丝头。麻秧蛋是指被揉搓乱成一团儿无法理清的线麻;绒毛鸡是指身上长有密密麻麻极细绒毛的鸡,宰杀后很难收拾择落鸡毛;盘丝头是指纹理纵横交错盘缠的木头,劈柴时很难劈开。它们都是难以对付之物,用来比喻不通事理、难以应付之人颇为恰当。

对智力不健全的呆傻之人,人们会给予呆子、傻子、痴儿、二憨、二百五、缺根弦、脑进水等外号。我当兵时,听南方籍战友说,他们那儿把弱智的人叫做十三点、二五六,二五六三位数的和仍是十三,与十三点同义。战友说他们家乡把人的心智比作钟表,12点之内为正常,而超过12点则过犹不及,到了13点即为不正常,因之称精神不正常者为十三点、二五六。我听后感到有趣,按南方人的比喻,人的智力竟和人体染色体一样,多一根即为不正常,会生育出痴呆孩子。

对有劣迹的人,人们会根据其行为起外号。如给盗贼小偷取外号三只手,其意来自掱字,掱指扒手、小偷;近年有称盗贼为钳工的,可能是说盗贼会撬门破锁的技术活儿。有个村往年有个小偷,夜间到集体庄稼地里盗窃玉米棒,为蒙混掩盖行踪,他随身带一双鞋,偷盗得手返回时换上带的鞋,但最终他还是被追查到,此后人们给他取外号两双鞋。

甚至人的身世和经历都可以成为外号来源。旧社会由于贫穷,很多农村男子娶不上媳妇,成为鳏独终生的光棍汉,被人们称之为光棍。每个村庄都有这类人,我村就曾有数名孤独老汉,外号大光棍、二光棍、三光棍、四光棍,当然他们不是同胞弟兄,是外号前冠上了他们各自的排行。

就人生经历而言,旧时有人为谋生而走南闯北,于是便有了小河南、老山西、老东北、关东油子之类的外号。我幼年时,村里有一个我叫老爷爷的年届八旬的老汉,村里人都称他老欧洲客,据说他在年轻时去过欧洲,得了这个外号。

有的外号是根据某一件引人发笑的趣事的情景、语境,为当事人取名。旧时邻村有个小伙,生的身材瘦小,妻子则身高体壮,有次晚间二人打被窝仗,小伙儿被妻子一脚踹到炕下,小伙儿落地声惊动了另一间屋睡觉的母亲,老太婆问怎么回事?小伙儿应道是枕头掉到地上了。次日妻子把夜里的事告诉邻妇,邻妇又到处传言告诉他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全村乃至十里八村,人们遂为小伙儿取名枕头,取代了他的大名,此名一直伴随其终生。

也是在旧时,有村民韩某,自小对其父母忤逆不孝,他父亲常对她母亲施以家暴,而每次韩某都不拉不劝,坐视其父殴打母亲而无动于衷。在他16岁那年的一天,其父又把其母打的痛哭,父亲已停手多时,母亲仍哭泣不止,韩某感到心烦,对其父说:她还哭不够了,还得揍!经他怂恿,父亲又动手打他母亲。不想这事被几个村民听到看到,遂传遍全村,人们鄙视嘲笑韩某的行为,用他所言为他取名还得揍,一直叫到他寿终正寝。

《水浒传》中的好汉使用的兵器可用来做外号,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等。在现实中春节贴的对联,居然也能成为人的外号的出处。

解放前邻村有位老汉,膝下无儿无女,与老妻相依为命,腾出家中一间房子,开爿杂货店,挣点蝇头微利度日。有年春节,他求人为店铺写副对联,上联是小本经营,下联是兴隆发达。年后来小店购物的人见那副对联张贴在两扇门板,上、下联起首字左右对称排成小兴二字,觉得有趣,说道:就把店铺叫做小兴小店,不是很好吗?于是这个名号叫开了。凡是到小店买东西的人都会说:到小兴小店去。老汉对此店名很当意,挂上了小兴杂货店的招牌。后来一来二去,人们把老汉也叫成小兴,不再称他本名。随着日久年深,年轻人根本不知老汉大名为何,单知叫他小兴。我在少年时,看到老态龙钟的老汉到我村卖东西,听村里人都称老汉小兴,以为小兴是他的乳名,回家对父亲说村里人叫老汉的乳名,是对老人不尊敬;父亲笑着说,那不是老汉的乳名,是他的外号,接着对我讲了小兴外号的来历。

有的外号起的很刻薄损人,又被促狭之人引发到现实中,对人造成更大的贬损。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村有个人叫宫某珠,长得又黑又胖,大腹便便,人们根据他的姓名和长相,为他取外号叫公猪,后来又改叫压宝猪。压宝猪是种猪的俗称,种猪是一些农户养殖的没被劁过的公猪,专门用来为别人养的母猪配种以获利,种猪长的体大雄壮,胖的肚皮几乎能垂到地面。老宫被人叫成压宝猪,并且被传播到附近村庄,对此他很苦恼。有一天别村有人赶着一头老母猪来到老宮的村,碰到一个年轻人打听道:听说你村儿有养压宝猪的,请问他家在哪儿?这青年是个顽劣促侠之人,他看了下那头母猪,知道是来配种的,他明知村里没有养压宝猪的,却说道:跟我来吧。走到距老宫家不远处,见四下无人,他指了下老宫家说:就那家有压宝猪。说完躲到一边准备看热闹。那人赶着母猪晃晃悠悠走进老宫家,见宫妻正在做家务,见有人赶头母猪来到,不知什么意思,只听那人说:大嫂,听说你家有压宝猪?我是来给母猪配种的。宫妻听了勃然大怒,骂道:你妈的X,你就在你家叫你爹那头压宝猪给母猪配吧,跑俺家干什么?那人被骂的莫名其妙,说:大嫂,我没惹你,为什么要骂我?你家没有压宝猪就算了。宫妻问:是哪个该死的鳖崽子胡吣我家有压宝猪?那人说了问询经过,宫妻立马跑到大街上施开骂街的本领,声嘶力竭地骂那不知名的指路人。经她一闹腾,十里八村知道了此事,人们争相传为笑谈,老宫压宝猪的名号传的更响更远了。

在不知情下无意中触及了别人的外号,能引发尴尬,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调到一处乡镇农行营业所,相邻有一家乡镇企业,其中有名工人与我并不相识,可是每天见到我,他都热情打招呼,我听别人及我的同事都称他老吴或吴师傅,他也随口答应,便也称他吴师傅,但是他总是支支吾吾似不搭理。有天遇到他,我热情招呼道:吴师傅,上班儿了?他跳下自行车,迟疑一下对我说:我看您不像是爱开玩笑的人,早就想告诉你。以后别叫我吴师傅了,我姓许,就叫我老许吧。我纳闷道:我听人们都这样叫您,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把右手一摊,满脸无奈的苦笑道:要我怎么说呢?就急忙又骑上车子走远了。回到单位,我向同事说起这事儿,并问其中缘由,大家先是哄堂大笑,接着向我讲起老许叫吴师傅的来龙去脉。日常中有的人过于勤快,往往干些劳而无果、毫无意义的事,家乡人送这种人外号为无事忙,而老许就属这类人。他整日忙忙碌碌,唯恐闲下来,喜欢没活找活儿干。例如,秋天地里的玉米在第二天就要收了,他在头天仍到地里给玉米锄草。夏夜家里蚊子成团,他在钻进蚊帐就寝前,会在屋内四处转悠,用巴掌拍打蚊子,惹得妻子心烦,说:你就闲的手痒,晚上架着蚊帐、开着窗睡觉,你打屋里的蚊子有什么用?还有一天,他嫌自家养猪的石槽底部不平,将石槽搬出猪圈,连着几天每天用锤子、铁錾凿击槽底一番,欲把石槽加深和底部凿平,谁知在最后一天,他一锤下去,石槽断为两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老许的行为、趣事,为他取外号无事忙,后来干脆称他老吴,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他姓吴,跟着喊老吴吴师傅。第二天,再看到老许,我改喊他许师傅,脑中想象着他碌碌无为的身影和断为两截的石槽,顿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可能是老许明白我已知道他的轶事和外号来历而发笑,他也随着大笑起来。

青未了趣说外号(上)——五花八门的外号

(作者本文手稿)

青未了趣说外号(上)——五花八门的外号

作者简介:王胜波,山东莱阳市人,1954年生,曾在烟台市农行、农业发展银行工作,经济师职称,现已退休。酷爱读书,略通古诗词。愿与书为伴,乐享人生。已有多篇文章刊发在《金融文坛》杂志、中国金融作协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作协山东创作中心微信公众号、齐鲁壹点号海岛寻梦专栏。其中《潇潇秋雨中,我见到敬爱的周总理》获492.4万人次阅读量。

青未了趣说外号(上)——五花八门的外号

壹点号海岛寻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青未了趣说外号(上)——五花八门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