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五、阪泉之战

黄帝与嫘祖一趟南巡,南方部落纷纷向黄帝称臣,从此,黄帝的势力从渭水而达到了南海之滨,黄河、长江贯穿于全境,在这水网交错的河谷地带,终年四季盛产着一种野稻子,那些土著人不像北方的炎帝部落必须经过艰辛的劳作才能获得收获,而他们不动手种植也能以此为生。因此,这些土著大多数时间都化在了训练军队和制造更锋利的武器上了。当这些土著归服黄帝后,便为黄帝提供了兵源。所以,黄帝的军队也就迅速地膨胀了起来。后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曰:“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黄帝与嫘祖一趟南巡,南方部落纷纷向黄帝称臣,从此,黄帝的势力从渭水而达到了南海之滨,黄河、长江贯穿于全境,在这水网交错的河谷地带,终年四季盛产着一种野稻子,那些土著人不像北方的炎帝部落必须经过艰辛的劳作才能获得收获,而他们不动手种植也能以此为生。因此,这些土著大多数时间都化在了训练军队和制造更锋利的武器上了。当这些土著归服黄帝后,便为黄帝提供了兵源。所以,黄帝的军队也就迅速地膨胀了起来。后世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曰:“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司马迁叙述的炎黄之战中,黄帝出动了熊、罴、貔、貅、貙、虎等六个部落,这六大部落恰恰是南方土著人,他们是以熊、罴、貔、貅、貙、虎为部落图腾的。而且,这次大战发生在阪泉之野,阪泉不是在西北黄土高原上,也不是在中原的涿鹿,而恰恰是在中原与北方大草原的接壤处。从文献上,所谓的“阪泉之野”,亦非无迹可寻。《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出师勤王,令狐僵卜之,“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以为吉利。这里说的就是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根据《史记》及其它文献、考古发现,阪泉即在中原的北端——今天的北京市延庆县境内。

从上述传说中能够看出,由于年代久远,人们的记忆依稀,有关资料难得考实;加上传闻各异,各述所记,所闻不同,所记亦异;再者人神之间,漫无边际,禽兽鬼神,浑然一体;当然后人加工,取舍不同,各取所需,编成体系。自然,许多人事与神话纠缠在一起,各执备是,在所难免。

黄帝以主雷雨的天神而崛起,平定南方后,势力迅速扩大,与他的同父异母兄弟炎帝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终于导致双方在阪泉之野展开了大战。这场战争的详细情节我们已经不很清楚了,但作为后人,它的意义却越来越明显了。虽然,只知道战争的起因是由于弟兄俩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这个“权杖”而水火不相容,而兄弟俩各有各的“仁义”,也各行各的“仁道”,于是一场剧烈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炎帝用的是火攻;他手下有祝融这员大将,他本人又是太阳神,用火来摧毁敌人自然是再便当不过的了,但身为一方天帝的黄帝,他本人便是雷雨之神,主管雷雨,对炎帝的火攻似乎并不十分放在心上,因为水不仅能够克火,而且火还能生土,所以很容易就对付过去了。倒是后来黄帝统率着神兵神将,驱赶着老虎、豺狼、豹子、人熊、狗熊……种种野兽做先锋,大鹏呀,雕呀,鹰呀,鹫呀……种种猛禽做旌旗,在阪泉之野的战场上,狠狠地向炎帝作了几次猛烈的进攻,这势头却相当强大,使得炎帝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还手之力,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炎帝部落,从此便被驱赶到南方去,成为偏处一隅的天帝了。

黄帝战胜炎帝之后,成为中央天帝。他位居天廷的中央,属神后土手里握着一根绳子,与后土共同统领四方。

当然,除去神话,而现世中的炎、黄两大部落,却是为争夺其父少典氏传给他们的权杖(部落联盟首领)而展开的一场生死大搏斗。少典氏在姜水召开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部落联盟首领大会时,就规定:十个春秋后将在中原阪泉(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召开天下部落联盟大会推举一位有才有德的首领来当任部落联盟首领。少典氏并没有去过阪泉,他也不知道阪泉是个什么样子,他之所以要把部落联盟大会的会址选在阪泉,是因为传说中阪泉是去北海的必经之路,成为中原通往大草原的门户,而那里不仅富裕、华美,是天下难得的鱼米之乡,更令人神往的还是那大草原中生长着成群的野马,据说那些野马,是被上帝从天宫中赶下凡间的,谁要是得到一匹那种神马,它不仅一日千里,而且还会腾云驾雾,如果用这些神马组建一支部队,那统一天下的大业就指日可待了。所以,在那大草原,神仙常常来光顾那些无人管理的野马。

转眼间十个春秋已经过了九个,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杖究竟会落到谁人头上,是一件很难预测的事,大有“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之虞。炎帝他自己明白:他是用武力征服了中原许多小部落的,而且势力早已到达了大草原的腹地,他不仅得到了父亲所神往的神马,而且那些土著的牧马人还臣服于他了,因此他有了天下战无不胜的骑兵部队。如同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上所曰:“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炎帝不仅有这广袤的中原,而且“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其实,炎帝的势力已经到达了今天的蒙古草原,在那草天一色的无边无垠的大草原上,生长着成群的野马、野驴、野羊……在这广大的地域里,炎帝可以说兵强马壮,偏居西南的黄帝是无法与他相比的。但是,炎帝虽然给他们的臣民们以仁政,却仍然是面服而心不服的,特别是最强大的九黎族蚩尤部落、东夷族夸父部落是慑于他的威力而臣服的,如果通过和平竞选,这些人是不会要他的,这些人对他无情,可老天更是绝情,为什么要让他早生华发?

炎帝正在闷闷不乐,大巫师姜驾却走了来,向炎帝一躬道:“炎帝有何烦恼,使得你不开心?”

“明年就是阪泉大会之期了呀!”炎帝只说了半句,大巫师却心领神会,他进而挑逗说:“人心颇测,选举!选举!后果难测!”这位巫师,早把权力这块橡皮泥弄成了各种形状,那权杖不过是男人的生殖器,它还需要女人的阴津的润滑,这样才能顺利的运行,运行的结果不就是政治嘛!他原本一直追求着炎帝的四女儿女娃,可女娃却因黄帝而亡,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一个追求的美人死了,对他总有一种失落感,老天对他太不公平了!

炎帝欲言又止。

大巫师走近了一步,对炎帝别有用心地说:“黄帝这小子自从当上了夏国首领就没有把你做大哥的放在眼里。他不仅毁婚,而且还导制炎帝你的小女身亡!”

大巫师的挑唆,又激起了炎帝的怒火,因为他一直对他的小女儿女娃之死在他心中成为一种情结,但他现在已经老了,再不象年轻人那样容易暴怒了,他把怒火压在心里,半天才说:“爱卿,有何高见,尽管说来!”

大巫师神秘兮兮地说:“我到蚩尤、夸父部落去探听过虚实,他们的军队都配有铜兵器,这些蛮夷人就凭借着这种兵器,杀人乱如麻,我也探过蚩尤的口风,他说只要炎帝出兵,他就会派出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来助战!”

炎帝心里一样明白巫师说的出兵于谁,但他并不急于表态。

大巫师继续耸涌道:“郴夭部落复仇心更切,他们都希望炎帝能早日帮助他们打回去,恢复他们的家园!”

“此事就谈到这里,我得考虑考虑!”

当姜驾巫师离开后,炎帝静下来,走过去从一个大箱子里拿出他父亲少典氏让他暂时保管的权杖,他此时感慨万千:他三岁时,被他父亲少典氏从常阳山寻找回去,少年时代,他便跟随着父亲东征西讨,他手上的那根赭鞭不知杀死过多少敌人,如今他已老了,曾经威武的躯体,已经勾了下来,再也直立不起来了,鞍马一生,对自己的百姓施“仁道”,难道就为这一根“木棍”吗?他掂念了一下这轻飘飘的东西,却是用一种质地松软的白木雕成,再在上面涂上了一层连他都不知道的什么“红色”,这样它就变成了如同在士兵的骨头上抹的鲜血,再在它的头上镶上了一颗天然的巨大宝石,这根本来就没有价值的东西立即就熠熠闪光了,成了许多人觊觎的宝物。为了这无用的宝贝,他扩充了数万大军,在人数上,他是黄帝的两倍还多,在军事上,他有九分把握能够战胜黄帝,但在和平选举上,他只有一分把握了,那些表面上拥护他的人都会背叛他的——因为他们不会再要他这不太中用的老头子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炎帝令卫士传大臣祝融来见。

祝融原本是中原燧人氏部落后裔首领的儿子,炎帝见他很有才华又是战将,便委以重任。后来是祝融建议炎帝他们自己也得冶铜铸剑,炎帝不仅采纳了他的建议,而且还任命他去监督。祝融花了三年时间才在西北的黄土地找到了露天铜矿,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才炼出铜,铸出第一枝剑,可惜的是,他们的技术远远不及蛮夷人,而且还只能少量的生产,是无法满足炎帝数万军队的需要的。

炎帝急着召见祝融,其目的就是要询问铸剑之事。祝融也只有如实禀报。祝融一边报一边在想,炎帝为什么突然问起此事?他最近已经听到有人说,炎帝准备向西边的黄帝发动进攻,当然他不敢相信这究竟是谣言,还是真的。于是报告后,大胆地问道:“炎帝,外面有人传说炎帝准备向黄帝进攻!此事是否属实?”

“谁给你说的,这是谣言!”

“是谣言那就好!”

就这一句话,炎帝便知道祝融是不会支持他向黄帝发难的。

炎帝经过三天的沉思,终于下定决心,讨伐他的小弟弟黄帝。炎帝在他的宫殿里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宣布了他的决定,并以“讨伐无道,为女娃报仇”相号召。会上,大巫师第一个站起来拥护炎帝的决定,并吹虚说:“我们有黄帝三倍的人马,而且还得到了蚩尤部落、夸父部落、郴夭部落的支持,他们也将派兵参战,这样只要我们一战就能打败黄帝!”

因为炎帝和大臣们并不知道黄帝军队的虚实,只知道他的人数少,而并不知内情:黄帝在训练他的军队时,或者站岗放哨接待炎帝的使者时,都是用的竹剑、竹枪,而把由蛮民女首领铸造的铜兵器藏了起来,炎帝的大臣们还以为黄帝部落连铜兵器都没有,而他们虽然不多还有一些,这就更增添了他们打败黄帝的信心。会后同时向蚩尤部落、夸父部落、郴夭部落发出了出兵参战命令。

蚩尤得到了炎帝的命令,不由得一阵狂喜,好像他真的登上了天下部落首领的宝座似的。夸父收到了炎帝的命令,他这位决心与太阳赛跑的英雄仅仅嗤之一笑,他才不想在他的头上多一个什么部落联盟首领呢?让他们去厮杀吧!郴夭拿到炎帝的命令,见上面写的是:“讨伐无道,为女娃报仇”,他的心就凉了半截,他们兄弟之间的恩愿,与我们这个寄人篱下的小部落又有何干?我们何必多事呢?

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却没有让祝融出席,把祝融封锁起来。炎帝已经把军队集中了起来,一声令下即将出发,蒙在鼓中的祝融才大吃一惊,他一定要以死相劝,为何要兄弟相残呢?他站在路中间,阻住炎帝的战车。他是大臣,在出征之际,炎帝也只能好言劝劝他。而他却说:“如果炎帝不听他的劝阻,他将用铜剑当场自刎而死。炎帝一听,勃然大怒,传令卫士,立即把祝融抓起来,关进大牢,等他打败黄帝后再来问罪。

在人类文明起源的历史上,往往有一些战争的神话和传说,由这些神话般的战争拉开了文明的序幕。究其原因,恐怕是氏族部落开始裂变聚合为民族时所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中,部落以外的就是法律以外的,所以部落之间的纠纷通常要用武力来解决。通过连绵的战争形成的部落群体,就是原始的民族。当然,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的早期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时的氏族部落之间隔着广阔的森林、草原地带及山川河流,人们的活动通常又不超出自己的生存空间,相互之间的交往更是有限的,或者说几乎是没有的,正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氏族部落的数量随着人口增多,不断增加,交往日益频繁,部落的迁徙发生了,这就必然要发生冲突和战争,有时还是你死我活的极其残酷的战争。特别是在异姓氏族部落之间,双方都认为对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相互视为禽兽的。视同禽兽,自然要采取对付禽兽的手段了。所以说原始社会是通过战争的途径由野蛮转变为文明社会的。

就氏族部落演变为民族来说,这种社会形态的更迭同样是由武力来实现的。由于原始的氏族部落各有其图腾,又多以鸟兽虫鱼来命名,所以这类战争一般都以禽兽鬼神之战流传下来,成为奇异怪诞的神话传说。

黄帝控制南方后,听从了素女的建议,立即派出他的三分之一的军队绕过炎帝部落,迅速占领了阪泉的有利地势,摆出要与炎帝纠缠到底的架势。素女——这位传说中的才女,她最终悟透了少典氏为什么要把部落联盟大会定在阪泉的深义:神农氏、有熊氏发祥于黄河上游,那正是西北方,在八卦方位属开门,阪泉在东北方,在八卦方位属生门。少典氏并不懂八卦,但他却与卦象相吻合,这就叫“下合人心,上应天意”!谁先占据阪泉,谁就有了生存大权。

炎帝数万大军向阪泉滚滚而来,他想以他的人数优势一战就打败黄帝。军队卷起的尘土,都掩没了半边天空,可见炎帝来势之猛。

炎黄开战的那一天,天气特别的好,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艳阳天。黄帝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而炎帝也占有天时、人和,缺乏的就是地利,他们虽然人多势众,可要想打下那被黄帝站领的山头隘口,谈何容易。炎帝把那些从大草原征调来的土著骑兵部队作为先锋,这些土著骑兵虽然训练有素,然而,他们却并不想为炎帝去卖命,所以,当第一批骑兵冲上去时,许多人都死在了黄帝军队的飞箭之下了,人马杀伤无数,那在大草原称雄一世的骑士们,从此命归黄泉,真的成了文献上所说的“血流漂杵”,这便是后世所谓的“黄泉”的来历,“黄”即黄帝;“泉”即“血水”,引伸为“地狱”。

黄帝命令熊、罴、狼、豹、虎、貙、貅、貔为前锋,再命雕、鹰、鹫等扛大旗,别看这些名都像兽类、禽类,其实他们都是南方的土人。而他自己的军队却隐蔽在那些土人之后,伺机向炎帝猛击。黄帝再调令另一些以动物为图腾的小部落,四面出击,乘胜追歼炎帝的败兵。战场上的情形怎样呢?那真是兵败如山倒,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战斗的失败,如同瘟役一样,立即传染给每一个人,瞬间使每一个人都得了恐慌症,好像脚上抹了油,向回奔逃,那管它足下是活人还是死人,败兵的求生欲望——不管一切保住自己小命!

败下阵的士兵不得不向炎帝报告:黄帝的守军都是使用的铜枪铜剑。炎帝听后才大吃一惊,他不得不把他军队中所有的铜兵器集中起来,再发给进攻的军队。炎帝重新组织好进攻的部队后,他驾车亲自到前方来督战,他想以铜武器对付铜武器,一举拿下山头和关隘。遗憾的,黄帝也调集了他的军队,在间隙中换上了另一批部队,犹如铜墙铁壁。炎帝的军队虽然使上了铜武器,人数也多,但地势不利,很多人中箭而亡,又在阵前弃下了一批死尸。

炎帝在战车上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暴怒起来,他下车,挥起他的赭鞭,就想亲自上去,用神鞭打开一条血路,可他已经老了,再不是年轻时候了,两个侍卫不得不上前来扶住炎帝,劝说道:“炎帝,杀敌之事,让我们年轻人去干罢!”

炎帝部落再次丢下了大批的尸体,败下阵来,只得退后三十里安营扎寨。炎帝原本一战就打败黄帝,没想到二战都是自己败下阵来。他在大巫师姜驾的建议下,凭借自己的人力、物力优势与黄帝打一场持久战,最后来拖垮黄帝。这样,炎黄之间的战争进行了很长时间,双方都有重大伤亡,这是有史以来我国出现的第一次最残酷的战争。

黄帝部落又一次取得胜利,他亲自与嫘祖、素女一起扶慰伤员和战死者的家属,然后回到行宫中与大臣们商讨对策。

岐伯提出把三分之一的预备队连夜派出去,防守所有的山头路口,以防备炎帝包抄我们的后方。并派出两小股部队分南北出发,绕到炎帝之后,去烧毁他的粮草。

黄帝把一切安排之后,才回到后宫,素女接着黄帝。此时的素女再不是一个幼稚的小女孩了,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性了。黄帝有四个嫔妃,可黄帝并没有封她为妃子,她自己也没有向黄帝提出,但在黄帝的家族里,除了元妃嫘祖,她这位侍女的地位比那些仅有一副好皮囊的嫔妃高得多。

黄帝的重大军事行动,一当他与大臣们决定之后,他总要素女为他占卜凶吉,使他心里做到有数。如遇凶,他总要与嫘祖、素女三人一起研讨解救方法。正因为黄帝有素女这位助手,使他干任何事都一帆风顺,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战争期间,黄帝是不能安眠的,他要听取各方面的战报,以便作出新的部署。

不除岐伯的预料,炎帝派出大部队企图趁黑夜,端了黄帝的老窝,他却没有料到,竟遭遇到黄帝的埋伏,这样再战再败,他的人马虽多,经过多次败战,那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夜袭部队败回去后,炎帝与大臣们重新商量作战方案,并连夜派人去催蚩尤、夸父、郴夭他们。同时命令把战神祝融从大牢中放出来,逼他到战场上来负罪立功。这样,炎帝不得不休战,等待蚩尤他们的援兵的到来,再发动新的进攻。

可惜的是,黄帝决不能等待炎帝的的援兵到了再打。黄帝派出去的南方小分队,遭到了敌人的阻击,并被炎帝的大部队重重包围,虽然,凭借他们优良的武器,最后全军覆灭,大部分被杀,只有少部分人被俘。这一小部队虽然被消灭了,但却吸引了炎帝大部队的注意力,而北边的小部队却趁空隙,毫无阻挡地绕到了炎帝大部队的后方,在必经之道上设下埋伏,专门等待炎帝的辎重部队的到来。

炎帝的运粮草部队,本来就轻视黄帝的军事实力,而且他们还得知,黄帝派出的部队想偷袭他们的运粮草部队,已经被全歼了,所以,他们便放松了警惕,洋洋自得地走入了黄帝部队的包围圈还不知道。那押运部队的指挥官,正洋洋得意地对他的副将说:“黄帝算个啥?,如果在这里派一支部队埋伏……可惜他的部队已经被消灭了!”然而,他正在高兴时,一支箭飞来恰中他的左胸,他一个趔趄,忍痛拔出了毒箭,一看那是铜矢,不由得心中一紧:遭到蛮夷伏击!他还来不及下令,那些火箭便从山谷两边纷纷飞向他的粮草。

那指挥官中的那一箭正是蛮民蛮虎射来的,她是神箭手,却没有一箭把指挥官射死,因为她看到那指挥官年轻英俊潇洒,她岂忍心把一个俊男人杀死呢?但中了她的箭,没有她的解药,没有一年半载很难治好的。

那些火箭的箭头上都裹着油脂,火一烧便溶化了,那油淌到哪里哪里就会燃烧起来。火箭不断地射来,炎帝部队的人是扑灭不了的,一处着火很快就引起连续反应。十里长的运粮队伍,很快就有无数处燃起了大火,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一条十里长的火龙。黄帝埋伏部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指挥官立即下令返回夏国。可三个蛮民还想冲下山去与炎帝的部队进行一番拼杀,指挥官立即抽出他的铜剑一挥道:“违令者斩!”三个蛮女才极不高兴地跟着部队走了,她们在蛮民队伍中,哪一个男人敢指挥她们,命令她们?真是岂有此理!她们心里忿忿不平。

炎帝等了两天,还不见蚩尤等人的援兵到来,炎帝正在帐中深思,侍卫报告他,大巫师来访。他让他进来。巫师便开门见山地说:“炎帝,我自己去催蚩尤!”炎帝在万般无奈之下同意了巫师亲自去。这巫师不过是在为自己找寻退路了,他受他父亲的影响,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终于挑起了华夏部落间的战争,等到各部落元气大伤之时,或许他这没有兵权的人也能混水摸鱼,捞个首领做做,这就是阴谋吗?不搞阴谋怎么上得了台?岂不是笑话?

夜幕降临了,炎帝两天也没有等到蚩尤、夸父的援军到来。他此次远征,这样拖下去,时间一久,军心就已经涣散了,他更提心夜晚黄帝会来偷袭他,实际上黄帝每晚都派出了一小股部队来骚扰,使得他的大军人心惶惶,疲惫不堪。当炎帝在帐中布置已定,正准备在帐中就寝,他的卫士慌忙进来报告道:“炎帝!在我们后边火光冲天,请炎帝去看看!”

炎帝连忙披上麻衣,心中深知不妙,他走出帐篷,见东南方天空中犹如一条火龙,映红了半边天空。他断然下令:巫师立即设坛祈雨!

随军巫师们,早已准备好了家当,得到炎帝命令后,马上就把祭坛设好了,众巫师便开始作法祈雨。

连日的太阳,气温很高,加之那焚烧的粮草的热浪冲向天空,很快使空中的一团团乌云,化成了细雨,飘洒了下来。那雨由小到大。可这雨水对焚烧的粮草旱已无济于事了,而且这雨水反而给炎帝军队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黄帝立即命令他的两翼骑兵部队向炎帝发起猛攻。天上的雨越下越大,炎帝部队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步兵,使用的都是竹剑、竹刀、竹枪,弓箭也是竹矢,对敌人杀伤力极低,人数虽多却抵挡不住黄帝的马队,黄帝马队士兵每人一柄长剑,在那马上杀人如砍乱麻似的,炎帝许多士兵没有被杀死,也被马踏伤,更可悲的是,兵败如山倒,乱兵中又相互践踏,人多了反而找不到逃跑的道路了。

炎帝见他的部队溃败了,败兵如水一样涌来,他怎么阻止得住,此时谁也不会听他的命令了,此时他才知道权力的无用、无能。他只得命卫士扶他上了战车,卫士们驱开奔逃的士兵,给他让出逃跑的道路来。

恰在此时,祝融带来一队骑兵,为炎帝开路,保护着炎帝逃跑。

黄帝派出的烧粮部队这时正返回来,正面与炎帝的溃兵撞过正着,那些败兵为了活命,便亡命的冒雨向前逃,天不仅黑,而且道路又滑,前面的摔倒了,后面有的从倒下的人身上踩过去。黄帝偷袭部队为了好区别,指挥官便命令他的人都脱掉上衣,露出上身。黄帝派去的人都是敢死队,那一个都是骁勇善战的人,而且每人都有一柄铜长剑。长剑一挥,真是杀人乱如麻呀!可是,人再勇敢,但体力是有限的,人杀多了,自己也精疲力竭了,最后还是倒在了败兵的竹剑、竹刀之下了。因为他们没有生路了,加之炎帝运粮草的队伍也追来增援了,他们被围在了中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退路了。炎帝驾车逃过来,那战将祝融率领着骑兵为炎帝杀开一条血路。蛮虎的两个同伴已经倒在了血泊中了,她自己也受了伤,这时她见她射伤的指挥官骑马来了,便用最后的力气纵起来,扑向马上的年轻指挥官。那指挥官中了毒箭,本来已经疼痛难忍,这样便与蛮虎一起摔下马去,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当蛮虎醒来时,不仅雨早停了,而且太阳已经挂在了天空。静静的晨空中飘荡着一股血腥味,那阳光如同千万支绣花针把那血醒味编织成一座座彩虹,彩虹的基座就建立在那遍地的死尸之上,为此,彩虹的霞光却迎来了哀号的乌鸦,喜欢歌唱的鸟儿,因为,上苍将用这美丽的彩虹来把人世间的丑恶遮掩起来。蛮虎一看,她正在那指挥官的身上,她便用手试了一下他鼻孔,还有气息,他还是活的,可一看他那左胸部箭伤处已经流出了污血水。她把他推醒。那官儿一看一个赤露着胸部的女人,不由得呀的一声,然后问:“你是谁?”

“我是黄帝部下蛮虎!”

那官儿一听吓得丧了魂。她不得不把他拖到了一块稍高一点的地方,放下他,她对准他的耳朵说:“你的箭伤,只有我的解药才能救!”

那官儿一听,却原来他的箭伤是这个女人射的,他真恨不能一刀宰了她,可他现在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只能躺着,静观事态的发展。

蛮虎拾起她的长剑佩好,然后拔掉一个炎帝死士兵身上的野麻衣服穿上。她便去找她的同伴犟牛、鬼见愁。犟牛也裸露着上身,那背上还在冒血。蛮虎上前去试试她的鼻子,她还没有死,于是她从地下抓把稀泥抹在了犟牛的伤口上,止住了血,然后也把她拖到了那军官的身边躺下。并从死尸上剥下衣服盖在她身上。她又去找寻另一同伴鬼见愁,因为黄帝的人没有穿上衣,还好找,她一下子就发现,见她伏在一个男人身上,她又去试试她是否还活着?看来女人的命都比男人的命大,鬼见愁也还有气,没有死,伤口已经没有流血了,于是她又把她拖到蛮虎一起,又剥来敌军的衣服为她盖上。她本想去救那些男人,但她真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她的前前后后都是死尸,不知谁还能活?她只能坐下来,等待黄帝的大部队来救她们了。

黄帝的追歼部队一边杀一边追,一直追了一百里,直到黎明时,前面却出现了蚩尤的救援部队,总指挥应龙断然下令停止追击,准备分批撤退。蚩尤在炎帝最危险时,救了他一命,此时蚩尤见炎帝大败,他也无心与黄帝正面发生冲突,救下炎帝,一边掩护,一边退到炎帝的行宫陈。《大戴礼·五帝德》记载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三战然后得行其志。”这就是阪泉炎黄之战的结局。

黄帝三战终于打败炎帝,炎帝数万部队已经被歼灭所剩无几。此次阪泉之战黄帝取得的伟大胜利,得力于两支到炎帝后方烧毁粮草的小部队,南方部队除了战死的,就剩下了十几人被俘了,而北边部队,除了十几人受重伤,被救回来,其他人全部战死。黄帝亲自祭示了战死者,并决定厚葬他们,对其家属给予优待。安扶了死者后,对那十几个受伤者也给予了重赏。当黄帝奖赏蛮虎时,她对黄帝却说:“我什么都不想要,请黄帝把炎帝的押粮官赏给我!”

蛮虎是立了大功的人,要一个俘虏,黄帝当即便答应了。蛮虎走过来,便去俘虏中拖走了那已经中毒很深的年轻军官。

赏赐完毕,却没有那十几个被俘的士兵的份,他们转而一想,作了俘虏没有被黄帝杀死,已经是不幸中之万幸了,然而,又一想却愤愤不平,但却敢怒而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