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完美主义:假如我做得很完美,那么……

假如我做得很完美,那么……

每个完美主义思维模式下面都有一个隐藏的幻想。该幻想就是一些非常好的事情将会出自完美。(“我最终会被接受的。”“我终于可以无忧无虑了。”“我会得到自己一直争取的东西。”“我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你幻想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些幻想结果往往始于一个基本信念:如果你把事情做到完美,重要人物就会注意到的。对于内向型完美主义者来说,别人的反应举足轻重。通常,这些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能给予完美主义者某种形式的回报,如关爱、晋升、更多的钱、金牌或名誉。

作为“如果我做到完美就会有好事发生”这个思维模式之基础的第二个假设是:一旦完美被注意到了,它就会带来回报。这是有问题的,无论回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东西,还是你给自己的东西。第一个问题是个时机选择问题。你需要有多完美才能得到回报呢?在某些领域,例如工作表现,针对需要做完多少事情才能获得回报(如薪水、奖金、晋升或者带薪休假等),那都是有实际规则的。而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则并无这样的规则。我很了解一些完美主义者,他们一辈子都在逼迫自己,通常因为他们并未真正明白为何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或者即便真的明白,他们努力追求的东西也无法实现,至少不能靠表现完美来实现。

以为完美表现会带来回报的第二个问题与回报的可得性有关。或许你拼命争取的东西其实毫无可能。咱们先来看看内在回报的情况吧。假如你追求的是一种内心平静或个人满足感,那么你身为完美主义者的实际情况可能会让这一回报不可企及。(“当我终于把事情做得足够出色,我的自我感觉就会更好一些。”)实现内心平静源于一个“我足够好”的自我思维模式。而完美主义者却持有“我不够好”的自我思维模式,这也许正是他们不断逼迫自己的动力。你可能唯有改变思维模式才能实现内心平静,但如果你那么做,你就再也不是一名完美主义者了。说得更简单点,完美主义者认为通往内心平静之路始于对完美的追求,但这并不正确。通往内心平静之路其实始于更合理的自我观点,而你依靠不断追求完美是无法形成一种更合理的自我观点的。当我说完美主义者所追求的回报或许不可得,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看看幻想的回报来自别人的情况,问题或许也是一样的:回报可能求而不得。让我们以得到某个重要人物(比如父亲或母亲)的接受为例。(“如果我是完美的,那么父亲最终就会认可我。”)假如你问布伦特怎么知道是否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他可能回答说父亲会称赞他的工作,说爱他,给他一个拥抱,或者至少在他背上拍一下,又或者最后不再拿他当小孩看待。这个回报可能无法得到的原因并非布伦特永远不够好,而是他的父亲根本不能给予这些回报。温柔亲切可能从来不是他父亲的天性。他可能不具备表示认可所需的沟通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受到认可与布伦特的能力完全无关。它只与父亲的能力有关。

假设完美会得到回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你或许是唯一知道这一点的人。如果某人根本不知道你期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回报,他们可能不会给予你。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可能依照一套不同的假设或一个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事。他们会以为你把自己逼得这么紧是因为你愿意,而不是因为你想寻求别人的接受或奖励。如果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你努力做事是因为无论是否得到回报,它都是该做之事,那么他们就不会找机会为你的出色表现给予回报。如果你的配偶根本不知道你花了额外的时间来打扮自己,是因为你想得到赞美和认可,那么他可能不太会如你所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努力被忽视了。他们只是没有认识到,应该让你知道他们注意到了这种努力并且很欣赏它。

关于寻求接受有几个小问题。第一个是你如何定义接受。你怎么知道你有没有被接受呢?“我就是知道”是一句常见的反驳。接受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它是一种真实的东西,可见于人们的行为方式、他们说或不说的内容、他们的面部表情,以及他们说话的语气。假如你正在寻求接受,你必须更具体地界定要寻找的内容,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找到了它。对于某些人来说,接纳是喜爱的一种表露方式,可能挺复杂(例如求婚、交出财务控制权、允许你做出自己的选择等)。对于其他人来说,获得接受意味着某个重要人物会去理解与你相关的重要事情,比如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或者与想在生活中取得什么成就等。这种理解是通过言语或行为表露出来的。当你审视自己的幻想时,你可能发现你寻求的并不真的是接受,而是某个其他同等重要的结果。你可能错误地贴上了被别人接受的标签。比如,也许你需要的是喜爱。也许你希望别人赞同你或者跟你持有相同的看法。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对别人期望什么很重要,那样你就可以更直接地去追求它。努力追求完美可能不是最直接的途径。

寻求接受的第二个困难是,一旦它真的出现,完美主义者并不总能看到或相信它。以我最喜欢的完美主义者为例。我感觉自己无条件地接受她。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她表现得有多好并不重要,因为我接受的是她这个人而非她的行为。我努力用言语和行动直接进行沟通,以表明我不仅对她的能力有信心,而且理解她对事情的看法——即便它与我的看法不同。尽管我做出表示接受的尝试,但她从未真正感觉被接受过。由于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想要的接受方式,她认为我也无法无条件接受她的观点。按照她的思维,我并非已经接受了她,而只是还没有拒绝她。在她的心目中,只要尽可能逼着自己表现完美,我的拒绝就有可能推迟或者避免。

想要被别人接受是个非常合理的目标。当它出现时,你能够察觉到也十分关键。这就是为何对接受做出非常仔细的界定很重要,这样你就会知道自己正在期待什么,而且你并不单单依赖直觉或“本能的”感觉。一旦明确了对接受的定义,你就可以观察你和你渴望得到接受的人之间的互动,以确定你所界定为接受的行为是否真的出现。对人疑中留情,即在你能做出反证之前假定他们确实接纳你,是另一个重要的步骤。

“如果你做得很好就会被接受”的观念还有另外一个小问题。倘若连你都无法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那么你就很难被别人接受。一旦你不接受自己,你会相信别人都能看到你的缺点,尤其当你没有很好地掩饰它们时。你也会想当然地认为,既然这些缺点你都无法接受,别人更无法接受了。这正是逻辑失效之处。并非每个人都期望你是完美的。

([美] 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不执著,叫看破 不完美,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