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124《传习录》上121

124《传习录》上121

【原文】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此意如何?”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

        子莘请问。

        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之‘教’同。‘修道’字与‘修道以仁’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译文】

        弟子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朱熹子说是圣人评价和规范人性中固有的道,是对世人的天性禀赋分类等级、层次,加以节制规范,比如礼仪、乐教、法律、政令之类。这样说对吗?”

        先生说:“道,就是人性,就是天命,本来是完完全全,不增不减,不假修饰的,哪里需要圣人来评价规范呢?只有不圆满的东西才需评价、规定。礼乐刑政是治理天下的法度,固然可以说具有教化的功能,但不是子思子的本意。如果按朱熹的说法,中下资质的人必须通过礼乐刑法如此复杂的操作才能让人领悟天道,何必又说出一段戒慎恐惧的慎独功夫呢?这圣人之教,岂不就是摆设了。”

        先生接着说:“子思子所说的的性、道、教,都是从本原上说。天授命于人,那么天命就是人的天性;人率性而行,那么天性就符合的天道;一心为体悟天道而修习,此时天道就是教。真正按照天性而行,只有那些心地符合天道的人才能做到,这才是《中庸》的‘自诚明,谓之性;”只为体悟天道而去修习,正式那些遵天道而行之人必然之事,这正是“自明诚,谓之教’,所以圣人率性,按天道而行,就是行天道;圣人以下,不能率性,依天道而行,对于道的把握或过分或欠缺,就需要修道。”

        “真为自己去修道,则贤者、智者不会过分,愚者、不肖者不会欠缺。所以天道便有了教化之意。这个教,和《礼记》中所说‘天道至教’‘风霜雨露,无非教也’是一个意思的‘教’;这个修道,和《中庸》里说的‘修道以仁’是一个意思的修道。”

        “普通人能够修道,不违背道,恢复天性之本体,也就与圣人率性而行的一样了。《中庸》下面讲的戒慎恐惧的慎独功夫,就是修道的功夫,做到‘中和’,就是恢复人之天性的本体。就像《易经》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都是穷尽天性,通达天命的意思。”

【浅谈】

1、先生的教与朱子的教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朱子是由知识之学,从个别到普遍,为学日益,这如同先生格竹子,太难了、量太大了,而且容易走火入魔。先生的心学是抓住根本,直达人心。修习是为己,大家一起共读共修更是为自己,不怕人多,更不怕人少,只要自己能做到问心无愧,真正提升自己即可。

2、如此便看出先生和朱熹子出发点不同。朱熹写《四书章句集注》,从三十多岁一直写作打磨到七十岁,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他的心愿,就是为往圣继绝学,教化天下后世,所以他心里想的都是做一个好老师,“教”都是教化他人,怕有遗漏。

3、先生呢,本就没想做老师,就是修养自己,龙场悟道,悟出知行合一之学,别开生面。如果套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朱熹是遍览群书,成为学者;先生是纯粹为自己学,如同学佛是为悟道。不是为了成为佛学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