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性道:心法无咎,空含万象(《信心铭之道》)

体觉性——性道:心法无咎,空含万象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信心铭》)

本节是见性后澄净六识取相的习气。1.观心境本无咎无生;2.不取境相沉淀分别心;3.无戏论无分别智直觉心境无性;4.觉悟空含万象不分生灭境与无生境。

1. 心法无咎(不法不心)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信心铭》)

三祖说破本参之后,意识应离开一心不生的三昧心态,动念观察非三昧时的心境也不生分别心,即在平常心状态下,观察识境本来“无咎无法”(即识相无咎),识心本来“不生不心”(即智相无生)。那么,参禅者经历过归根得旨后,其意识必定会确定识相是“无咎无法”的。然而,在平时生活里则仍是万法缤纷,不过,因为已知觉性本现前,意识不再被(法尘的)生灭妄见所骗了。此即三祖说的识相本“无咎无法”、识性本“不生不心”。无咎是指所现的识相本是自心无过的显现;无法指识相唯是一心而非心外之法;不生是指能现的识性本性如如不曾生不曾灭;不心是指识性本空相而非心相或境相。

至于三乘道人,在一心不生时直接灭六识入三昧智境,即不爱动六识,认为动六识那是自讨苦吃,最好是一切识永远都灭——入涅槃。那么,对三乘道人而言“无咎无法,不生不心”是都灭了六识,无六识心则一切自然恢复清净——无咎,无六识则不再有心境对立诸法——无法,无六识的造作则一切寂灭——不生,此时意所觉智相超出六识之觉知——不心。

读者在此应分清三种一心不生:外道的一心不生是在无想定里无意识的断灭空;三乘的一心不生是在灭六识的智境里根本智现前;禅宗的一心不生是指在任何境界都是觉性现前只见唯一空心,此处的“不生不心”是指禅宗的空心——本具觉性的唯一空心。

“不生不心”之后回到平常生活里,修道人如何处理识境的虚妄习气?道家在此时修人天合一,声闻乘人是维护正念修八正道,此时禅宗主要是修无戏论无分别智。

前一节是返照空心后一心不生万法无咎——破本参,此节是破本参后开始修道——透重关。透重关的初期主要把意识的分别习气转为无戏论无分别智,过程是澄净六识、妙用六识、幻化六识。本节是澄净六识的习气——沉淀心取境习气、转二见为直觉、直觉空含万象、直觉心性无染;第五节是妙用六识——见一切心境是自心在运用自心;第六节的幻化六识——见一切显现唯是一心的幻化,自然流露出慈悲与智慧——爱惜一切生命与万物,不再错用心扰乱显现。

2. 不取境相(灭境沉心)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信心铭》)

此句是修澄净六识的第一步——沉淀心取境的习气。六识的习性是“能随境灭”——境灭则相关的心念也随着灭。能即能知心,包括分别和了别。灭是指相关的识暂时不起。

三祖进一步说“境逐能沉”——利用(单纯)境界驱逐分别心令心沉寂。逐是驱逐、除灭,沉是指分别心的沉淀。比如杂念多的人,听音乐也能驱走杂念。那么,得旨之后,定力不足者可以利用此习性来修意识。即先远离杂乱境界到平静单纯境界里观心,利用单纯境界的驱逐作用而令心沉淀。此时意识虽分别景物,但以平静单纯的境驱逐分别心,渐令意识的分别心减弱。此时主要以坐姿(不动身和不动境)来灭境沉心。因此,见性后还到禅堂里面壁观心,不是为了入禅定,而是为了澄净意识执取六识心境的习气。

澄净意识的心法不是压制意识或远离外境,而是利用心随境转的习性——能(心)随境灭,既不造作、不修改其习气而让心沉淀。境灭的最佳方法就是静坐面壁——不动身和不动境。因此,禅悟虽然不在坐,禅堂里依然天天打坐。

至于三乘圣者觉悟“不生不心”后,其所修的“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则是继续修九次第定,最终朝向空定或灭尽定。在灭尽定里意也灭了,属于无智的定;至于证涅槃的空定虽灭六识却尚有清净意在,此时是清净意(无我执,已非第七识)的觉性证涅槃。换句话说,三乘教无法在识境里肯定识相本无生——自性涅槃,必须灭六识进入智境时才证智相无生

——寂静涅槃。

3. 直觉境性(心境一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信心铭》)

此句是澄净六识的第二步——直觉境性是智慧起用。意识的分别心澄净之后便能长时处在微细心的状态,在无意识干扰下便能观察到“境由能境”——(境本非)境由知心成境,“能由境能”——(心本非)心由知境成心,所谓见色即见心,见心即见色。原因是心法同源,即一心与法界本无二,能知心性和所知法性,同是具有觉性的识性。因此,佛乘说缘起是觉的缘起,并非心境分离而互相为缘之迷的缘起,可是意识妄见心境二法,把本是一体作用的识性分离成种种识相来观察。就有如水、冰、蒸汽、雾气、云、雨同是一水性,因为取相而见水变蒸汽、蒸汽变雾气、雾气变云、云变雨、雨变水、水变冰、冰变水、水变蒸汽。对单一水分子而言,不过是水分子远动量大小产生的错觉而已。对万有引力而言,这些水之间的引力一向都在互相作用,每一个都不曾离开任何一个。

那么,静坐面壁修“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时,不可用意识观心境对立的缘起性空,而是用六识时直觉全体心境是觉性起用,于是意识常生智慧——见觉性起用而空无自性,一旦分别心境对立的习气全转为直觉,意识自然念念无住地直觉心境一体无自无他——无分别智。六祖对五祖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即此无分别智。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时不是已觉悟到心境无二了吗?为何这里还要再次修直觉心境无二呢?原来心境对立有两个层面,即六识爱取境的习气和意识爱取见的习气。觉悟心境无二的是智慧,意识取见的分别习气可以智慧顿破,但六识取境的习气却无法顿除。即心的不良习惯与行为只能渐净,比如淫欲心重者,觉悟后不会因淫欲心而生二见,可是淫欲的习气行为依然会生起,此时一念觉之则放下淫欲心,如此每一次放下就是渐渐净化习气。然而定力不足的觉悟者,则会失念而觉迟,所以说觉悟后必须修“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来渐渐净化六识有咎的习气。

三乘道人如何观“境由能境、能由境能”,世尊教导阿罗汉证果后要继续修八正道,因为有习气而觉得不自在,所以要修八正道灭有咎的习气,此即阿罗汉证悟后在生灭识境里还要继续观四念处修八正道。

4. 两段一空(三乘心空)

此处应当先认清禅宗与三乘觉悟空的不同之处。三乘从两种境证空,即在缘灭无生的智境里意证寂灭心空,以及在缘起生灭的识境里意识证缘起性空。至于禅宗,则是在识境里觉悟智相和识相同是一自心空——凡圣心境皆是觉性的无二显现。此时意直觉自己是一空觉性——智相空;意识也直觉(无分别智)到见闻觉知同是一体觉性——识相空。即禅宗的觉悟既非智境空寂无生,也非识境生灭性空,而是智相和识相同是一心空觉。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信心铭》)

此句是批评三乘先入寂灭智境证智相空,然后回到生灭识境观识相也空,所以三祖说:“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原来三乘人是先灭六识而证(智境)寂灭智空——智相空,之后才在六识里(识境)以正念正知(幻相非有的)梦幻识空——识相空。比如阿罗汉是先在智境(圣境界)里证智相空寂无生,而后回到识境(凡境界)里观生灭的识相性空。即智境的智相空和识境的识相空是两段不同的空,其中境的差别是无生智境和生灭识境、识的差别是无六识和有六识、心的差别是清净意和染污意、所证空的差别是缘灭空寂和缘起性空。阿罗汉从智境回到识境后,生活中必须再用回六识,还是避免不了分别念的习性,所以佛强调证阿罗汉果之后必须过八正道的生活,维持正念正知,看清意识而不被其习气所转。可是,对阿罗汉而言,意识的正念正知太粗了,于是不愿动太多意识而造成无法过世俗生活。

那么,三祖说二这两段的本质同是一空——心性自空,即空不分寂灭空或缘起空两段,而是心性本自空。至于染污的识境和清净的智境,是佛对执心外有境的愚者的方便开示。对信解自心幻现的智者,则开示心识幻现不分彼此何来心境,心智本觉不曾迷何来开悟,所以说两段“元是一空”

5. 空含万象(佛乘遍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信心铭》)

此句是佛乘修澄净六识的第三步——直觉空心含万象。此句和前一句的“欲知两段,元是一空”,是三乘和佛乘(即一乘)的分界岭。

三乘分两段证空,佛乘直接证空,即三乘是先证缘灭心空——智相空,而后观缘起性空——识相空;佛乘直接觉悟(空知的觉性)智相与(空现的万法)识相同是一心自空,即识相和智相皆空,所以三祖说“一空同两”。即一空是指觉性无二之空心。同两的两不是指三乘所证悟的两段境(识境和智境),而是指佛乘所觉悟的识相和智相同一空心,即识现力和识知力同是一空心。其中识现力形成识相,识知力形成智相,此二者皆是同一空心而非心外有境。其实,识境或智境都是一心展现三种相——心集起藏识为心相、意思量诸识为智相、六个识所知尘境为识相;迷时,意识迷识相成心境,染污意迷智相成七识;悟时,意识证识相性空,清净意证智相自空。即智相与识相同一空心相,只是三乘把意和意识之智分开取证而看成是两段境。

大乘经都说万法唯心现——万法本性是一空心,空心现万法并且知万法,说明心具有显现力和觉知力,所以识相和智相同是无二觉性觉知自心相。所以对佛乘而言,证空不分智境和识境两段,因为识知力觉知识现力本是一觉相——空心“齐含万象”。二段境所证空本是识相空与智相空,因此在识境也能证智相空;所以,佛乘不但认为识境含万象——凡境界的识相空含万象,还认为智境也是含万象——菩萨所见诸佛圣境界的智相含万象。可是,迷者执取六识所见而觉识境有碍,罗汉灭识境而见智境唯是空心寂灭,不过,菩萨见智境与识境同是一空心现无量庄严境,至于禅师则是在识境里就同时觉悟识相空与智相空,同是一空心自性能含万法[0]。

[0] 出自《六祖坛经》: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既然佛乘和三乘都能无念达到空心,为何三乘把识相和智相看成是“欲知两段,元是一空”而佛乘看成是“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原来三乘见心外有境可出离,因此佛陀教导观识相是缘起的流转有境,智相是离缘的涅槃空境;佛乘信心境本一觉性,佛陀教导观识相与智相同是本来无生的觉性显现。所以说三乘的觉悟是从缘起性空进入离缘空寂两段境,佛乘的觉悟是从识现力和识知力同时发现一心空觉。即三乘证清净智境真如不虚,染污识境幻化虚妄;佛乘证智境和识境皆一空心“齐含万象”,即识相与智相同是一空觉性本无染净。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信心铭》)

此句是澄净六识的第四步——直觉一心无染净。

既然佛乘观一空心性本觉,这一心空觉必然“齐含万象”,因此,禅宗认为无是非、无造作的平常心,当下就是“齐含万象”的空心。所以在平常心下也明了识性常显识相(万象)而觉性常照智相(空心)——空心含万象而“不见精粗”。不像三乘那样观智相空的清净境是精,而识相空的染污境是粗。那么,禅宗直觉一心本无染净的觉悟,对智相空和识相空“宁有偏党”

换句话说,禅师证一心“齐含万象”时已无偏党,即其意识不再依世俗妄见,也不偏于佛法正见,心性完全恢复自然无造作的平常心,不再以自我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并以平常心融入生活而逐渐达到忘我的境界。忘我则不会再抗拒(自心所显)世俗境界,一切行为也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此时意识觉悟到生活本是自然心性的流露,于是喜悦的投入生活。如此境界修圆满时,已经是第七节的忘觉性了。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信心铭》)

当意识不再被世俗妄见干扰,就能觉悟到一切相皆是一平等觉性,意识转为依智不依识——无分别慧。无分别慧对识境不再生善恶、是非、好丑、高低等分别心,只见此觉性是平等周遍法界的,是人人皆具有的自然心性。由于意识也觉悟了觉性周遍众生与佛,所以说“大道体宽”——觉性平等周遍一切,一切真俗的显现(智相和识相)皆是本觉大道,人人(不论善恶)本具而“无易无难”。那么,谁说大道有难易?是意识分别难易。然而当意识恢复为识的自然心性时,其无分别慧只见心性的真相是本具觉性,“无易无难”

三乘修行人听到“喜悦的投入生活万象中”会疑问:“齐含万象的生死境界怎会是空性的大道”,即还在生死怎会是大道?因此三祖说“小见狐疑”。又有人认为:如果人人皆一平等觉,恶人也具觉性,大家干脆放纵恶心而胡作非为了,胡作非为也是大道吗?而且如果大道人人本具,凡夫不必修行也自然成佛了。三祖说这类人是小见,无法忍受大道平等周遍众生与佛的道理,也不信大道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告诉他:“平常心就是大道。”他会觉得这违背了他所信仰的善恶、是非等(二见的)正理,于是心急躁而迟疑——“转急转迟”,最后骂这是魔说而远离大道。

禅师们一向指示大道就在当前生活中——当前的一切正是一心法界的显现,可是许多学员总以为大道是生活之外超凡入圣的佛法。这里举个例子:崇信禅师跟随道悟禅师出家,道悟禅师在数年中不曾为他开示法要。一天他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跟您出家多

年,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法要!”道悟禅师回答:“冤枉啊!师父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崇信警异地问:“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我什么?”道悟禅师说:“你端茶给我,我喝;你捧饭给我,我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不都在指示(不离觉性的)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小见狐疑”者更认为恶法里无大道,而事实并非如此。佛说万法皆由心造,心可造善恶,也可觉悟解脱,说明心性本具善、恶、觉等诸法。心能造善恶必然也在觉知善恶,而且包含善恶,因此说“大道体宽”——觉性周遍善恶等法。所以《六祖坛经》说:“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清净法身佛的)自性中。”大道本心性,心性所现诸法本具觉性本无善恶对错,而是意识(分别心)分别心性有善恶对错。那么,对执二见者,只能说心性本具觉、善、恶等法。对已信解当前生活即一心法界者则说“大道体宽”,善恶对错等皆不可得,包括觉与觉者都不可得,连凡夫、菩萨与佛也不可得,何况觉、善、恶等法。德山禅师常呵佛骂祖,就是为了扫尽参学者的凡圣、对错等知见。其语录记载:“有僧问:如何是菩萨?德山打曰:出去!别在这里拉大便!”即此僧执凡执圣,妄认有我,我之外另有菩萨与佛,因而被祖师呵责。

当意识了悟一切是觉的缘起,必见觉性周遍善恶心,见一切(善恶心本非善恶)皆符合大道,一切心境万法皆是自然心性无作的流露。此时再也不求改造习气或改变环境了,修心到此,才开始恢复本无作的心性。此处也是修大道的难易关键。“小见狐疑”者不信心性本无作、非善非恶,认定必须改恶修善。而觉悟心性本无作者虽不灭恶,但也不是放纵恶念,而是清楚地看着习气的念起念落,不再生起第二念;倘若失念而心生恶念时,依然要回来看着它起落而不再生起第二念,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所以,动善恶念之后不再起念,就是最直接修“无造作”的方法;若对善恶念加以改造,只会继续加强造作心,最终造作了善业道,却远离了本自解脱的至道。

本节要点:齐含空有

本节主要修澄净意识的执心取境习气,即转意识的分别念为不再造作的,要点如下:

以静境沉心,心沉后观心境互缘本是觉的缘起。

不学三乘证寂灭境,觉悟智识皆空“齐含万象”

确定念念皆是智慧起用,无分别智不随识转。

肯定大道周遍,即人人本具心性光明。

(广超法师《信心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