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圆觉经讲记:渐悟顿修三法门

威德自在菩萨——渐悟顿修三法门

一、满功德菩萨成就念定慧力,圆证三法成佛果

威德自在菩萨因威德自在降伏一切而称名,即菩萨种种威德方便显现令众生朝向觉悟威德显现有愤怒或寂静相貌,愤怒相能降伏众魔军,寂静相令众生欣然受教。本章是威德自在菩萨问佛:随顺觉性方便有何渐次?

佛回答:有“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法门,即:(1)修定力的奢摩他是以清净心,观净觉心离幻而入寂静智境;(2)修念力的毗婆舍那是以观幻心,观净觉心自在幻化显现识境;(3)修慧力的禅那是以无依心,观净觉心无作,灭幻而悟寂灭境。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圆觉经》)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起座,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对佛说:大悲世尊,广为我们分别开示,教导众生如何一步步地悟入圆觉,令诸菩萨觉悟到心本来是智慧光明。“承佛圆音”,由于听到了佛圆满的言教,“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不必修习就能得到佛法的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圆觉经》)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人们可从东、南、西、北各方进城,并非只能从一条路来。同样的,一切菩萨庄严佛国以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并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有很多条。唯愿世尊广为我们宣说一切方便渐进的次第,以及修行人总共有几种?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圆觉经》)

希望佛开示,使来参与此法会的菩萨及末世求大乘的众生,速得悟佛圆觉,证佛圆觉,“游戏如来大寂灭海”指圆觉妙心的幻化,觉悟者看来犹如游戏,也是形容诸佛是何等如意自在地幻化,幻化世间的一切,就有如在玩游戏一样“大寂灭海”,即指在如来净圆觉性所幻化当下无生灭相可得,此无生灭的寂灭相,如海一般无边无际。

在本经中的每一章的开头,每一位菩萨为不同根机的菩萨请法。本章的当机者主要是此会菩萨,其次是末世众生求大乘者,并且是能速得开悟者,可见本章是为非圆顿菩萨中是能速得开悟者开示渐悟顿修法门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圆觉经》)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这些方便法门!”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圆觉经》)

“无上妙觉遍诸十方”,此微妙圆觉周遍十方世界,所以称为无上妙觉,即圆觉妙心没有不觉的地方,每一法都是圆觉妙心,而且一切法都互相影响地妙觉遍诸十方。换句话说,每一个因缘法的影响力遍诸十方,都是具有觉性的。这无上妙觉“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即圆觉妙心出生一切佛的微妙法与一切凡夫的世间法,都是“同体平等”圆满觉性的流露。凡夫认为觉悟的佛已超脱如幻如化的世间,但是,涅槃寂静中的佛与世间幻化中的凡夫,是同体平等,皆是无上妙觉所(出生)显现,万法、佛、众生皆一妙觉,都是圆觉妙心不二显现

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于诸修行实无有二”,即种种修行法门,实际上并没有差别。“方便随顺,其数无量”,但是为了引导迷惑的众生,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性,佛建立了无量无边的教导方法。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不过圆觉修法,循众生根性差别的归类,可分为三种。由此可见,菩萨道虽有无量法门,在圆觉法门则可归纳成三种类,即:奢摩他、毗婆舍那和禅那,其中有定也有慧

我们先来了解修定慧时,对境的领受状态,可分成三摩地(即“等持”)与三摩钵提(即“等至”)。(1)三摩地译为“等持”,简称三昧,意思是持心趣向于一境,达到心一境性入定(三摩钵提)时必定达到心一境性,但不一定有持心,比如无心定。达到心一境性不一定是入定,比如平时散心短暂专注一物无杂念,也是三摩地。(2)三摩钵提(或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意思是持续地维持心一境性,并且入根本定三摩钵提所入根本定有:八胜处三摩钵提、十遍处三摩钵提、四无色三摩钵提、无想三摩钵提、灭尽定三摩钵提等

“等持”(心一境性)与“等至”(入了定)的差别是:(1)有的等至并非等持,比如入无想定、灭尽定是入了定,但是无心在定境,所以非心一境性。

(2)有的等持并非等至,比如平时心专注一境,但还未入定。

(3)有的等至亦是等持,比如入一切有心定(四禅八定),此时心一境性(三摩地、等持)且入了定(三摩钵提、等至)。

论典所说修定慧时用心的方法,可分成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奢摩他是心对任何境界,不观察只管令心寂静,即专修定,在天台宗称为止毗婆舍那是心对何境界,依佛法观察其实相,即专修慧,在天台宗称为观修行时,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用心方式,三摩地和三摩钵提是定心的状态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都必须进入三摩地才算得其味,然后从三摩地进入各种三摩钵提才算得其神。

禅那(Jhana,Dhyana),译为“静虑”。《大毗婆沙论》说:“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意思是静即定,虑即慧,禅那在小乘中是禅坐的姿势,修禅那时可能是修奢摩他,可能是修毗婆舍那,也可能是两者同时修,即定慧双运

修圆觉法门的菩萨在此先要信解本经所说的“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即在生灭幻化万象的识境(根尘识的境界)里,圆觉妙心本不曾丢失,识境的实相本是寂灭无二的智境(根本智与涅槃界不二),在修持时确信只要在识境里依智不依识,智境的实相就自然现前。然后以三种方法修行,即本经所说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禅那,这三种方法都有定有慧,并非一般所说的止、观、止观双运三类,可以那么说:奢摩他是依定力为主,在定中证智境寂静涅槃;毗婆舍那是依念力为主,在幻中证识境无碍显现;禅那是依慧力为主,心无所依证寂幻皆妙行无二

二、奢摩他修定力,清净心离幻内寂静智境法门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

菩萨奢摩他,不依识境的妄心入定,而是依智境的圆觉妙心来修定菩萨已先确定圆觉妙心本来清净,于是“以净觉心,取静为行”,进入清净定境里观心性本来清净不动的方式来修奢摩他“由澄诸念,觉识烦动”,由澄清一切妄念,息诸杂念,渐渐观察入微,最后只见心识烦恼在跳动,这是由于心未离识境,所以觉识烦动。

“静慧发生”,静即静定,慧即观慧,此菩萨已发大乘清净心,已悟净圆觉心,知道当前这一念就是圆觉妙心的显现。因此不学小乘人取识境的生灭相而觉悟法相无常,是直接以净觉心取寂静行来观法性本涅槃。此奢摩他依净觉心就以澄诸妄念来舍弃识境,由于离妄念之识境而静慧(净觉心)发生,即智境现前,于是“身心客尘从此永灭”,轮转身心来去如客,有来去就不是主人,所以称为身心客尘,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就是识境已灭。此静慧(净觉心)最终引发本有的智境(从未改变所以称本有)现前,于是幻化的身心客尘从此永远息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识境的身心客尘皆圆觉妙心所幻化有,所以为外,真如智境的寂静不动本具足,所以为内,当心不再执迷外在识境,就能体验到内在智境的妙圆觉心本寂静,而产生寂静轻安快乐的觉受

此处提到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其实是指证悟真如智境,此时能证悟阿罗汉果,但于智境能断烦恼障却无法断所知障对菩萨道而言,虽人智境犹全未断烦恼习气,原因是菩萨不以出离心修奢摩他,所证真如智境只能称为寂静慧

另依本经的说法,阿罗汉未证佛的大寂灭海,非真正完全寂灭,所以涅槃智境只能称为寂静。阿那含无修行至身心客尘灭了,但未永灭便入灭尽定而无法生智意;阿罗汉修行至此,便进入金刚喻定而证悟无生,算是大事已毕菩萨修行至此,知是罗汉境界,犹未见诸佛,所以知未入佛境界虽然证悟真如智境平等无二相,然而,声闻人智境见无生无灭,于是厌离生灭识境;菩萨入智境见无作无住,却无尽作用;佛证智境识境无二,不离识境不住真如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圆觉经》)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菩萨进一步于觉悟寂静智境之真如法界,如镜中显像般显现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是觉悟圆觉妙心本具智慧光明显现庄严法界,即(内之真如法界本)智与(外如来藏识所显现)识无二无别,即如来藏识智慧显现万法、诸佛心、自心迷时执取的阿赖耶识都是出生自圆觉妙心。智境宛如镜子,看回镜中缤纷万象的藏识境界,无量显现皆源自镜子“此方便者,名奢摩他”,由于此方便坚持不理会一切识境的幻化相,一心观察净圆觉心的寂静相,一心所以寂静,称为奢摩他。

此菩萨不观识境只观圆觉妙心之智境界,慢慢澄清妄念,起初未离识境而觉识烦动。然而圆觉法门的奢摩他之行是定中有慧,心离无常识境是定,澄净觉心的觉就是慧净觉心渐离烦动识境,转入观照寂静智境,在智境见到圆觉妙心无二显现,即寂静无相光明境界,证知十方世界的识境,原来都与智境无二之显现,所显现全体无二即法界一心圆觉周遍

三、三摩钵提修念力,观幻心开幻众的识境法门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圆觉经》)

菩萨三摩钵提,不依识境观妄心因缘来修慧,而是依圆觉妙心观根尘的识境幻化而修念力此菩萨信解圆觉妙心本来清净觉遍十方,于是以此净觉心修三摩钵提“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知觉心性是指六识,即虚幻的六根(器官)、六尘(外境)、六识(心)都是从圆觉妙心幻化而有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于是菩萨依圆觉妙心幻化出种种神通来除去幻化的烦恼,比如修不净观来除淫欲心,两者皆是幻化,这是迷于幻化却以幻化对治幻化的修行当菩萨进一步见到一切修法都是心的幻化,于是能以念力、咒力来开发众幻,其实所谓菩萨的幻化,就是在各种境界里显现声音及形象,这就是念力、咒力,或称为法力开始时是以幻除幻,最后幻化自在来达到觉悟,因此经文接着说“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开发众幻不是对治众幻,此时不但不迷于幻化,所以无对治,而且觉悟到直接以圆觉妙心,开发念力、咒力等等幻化从此不必对治烦恼,自在变化一切诸幻来开导幻众,此时菩萨不但能够以幻化来转变过去迷感而有的业,还能够进一步以幻化来开导众生修道。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圆觉经》)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当菩萨知道如何运用咒力、念力开发幻化时,反观众生执取幻化,于是从自心所幻化的内心识境里生起大悲及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一切修圆觉的菩萨从此起行观照,逐渐依次增进。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圆觉经》)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当时能观幻化的心一觉悟的心已不随着境生心了。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已经能自在幻化自心,已善用圆觉妙心,观幻的心已不是随逐幻化的妄想心。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菩萨修行达到非同幻观的自在变化的心,进一步观这非同幻观的心自在幻化的心也是幻,修到“幻相永离”,即永离有个能幻化的心之心相“是诸菩萨所圆妙行”,此时才是诸菩萨所圆满成就的微妙修行,就是自在幻化自心却不见幻化相,即见到幻化自心原来就是无相的法界一心显现。菩萨修到如此地步,幻化自在不迷是慧,幻相永离则不动是定,在幻化中生起定力与智慧,犹如泥土中长出幼苗,有希望见到它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菩萨知道世间是圆觉妙心的幻化,就在识境前观幻化而修,幻化中有三界九地各种境界,自在幻化这些境界犹如出入不同的定境,所以称为三摩钵提。

三摩钵提的净觉心观法是:学习幻化识境,先以幻除幻(幻心幻境),然后开发众幻(即咒力和念力),到心境幻化自在时,先觉知所观由心幻,进一步观能幻之心亦幻(观察幻心就是观意,但无定力是无法幻化的),最后幻相永离而觉悟智境寂静,是用幻化来庄严圆满菩萨道的三摩钵提之行。

四、禅那修慧力,无依心超碍无碍境证无生法门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圆觉经》)

菩萨禅那,不依识境之心思惟修禅那,而是直接依圆觉妙心观身心幻相即涅槃妙心,即不是有定有慧的等持,是定慧无二相、生灭与涅槃无二的无依等持修圆觉法门的菩萨信解本来清净圆觉的道理之后,以此净觉心修禅那,不似修三摩钵提者以开发幻化的心达到幻化自在,也不似修奢摩他者偏取于寂静的心中修止观,所以说“不取幻化及诸静相”

是以净觉心直接观察“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等碍。其中,知是六个识的了别境界,觉是意识的觉观分别名相,明是思慧分析明了真相由于身心的因缘造成我们先了别、再分别、最后明白道理——知觉明,菩萨了知由身心产生的知觉明只有增加迷惑障碍,亦了知实际本无身心可得,即本无知觉明可得于是“不依诸碍”,不再依靠有挂碍的知觉明来修行

“永得超过碍无碍境”,永远超越有碍境和无碍境有碍境是指有身心的生死识境,无碍境是指没有身心的真如智境很多修行人都觉得身心的障碍给他增添很多麻烦,期望达到没有身心的境界,即无碍境——涅槃境界,如此修行是从有碍转向无碍修禅那的菩萨不依知觉明,直接就在当下领悟圆觉妙心的真如智境,永得超过有碍生死境界和无碍涅槃这犹如阿难尊者在下座时脚落地那一刻证阿罗汉果,既不是入定也不是作观行,所谓不在行住坐卧中觉悟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圆觉经》)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菩萨觉悟超过碍无碍境后,于是无碍地受用现前的世界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有如器中锽(乐器中的钟)之韵(钟发声的共振频率),此锽之韵虽在器中,其声已出于器外;比喻此菩萨示现有烦恼相行于世间,从外相(表面)来看好像流落根尘境界,其实此菩萨是在觉悟中受用身心世界

“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了知烦恼识境与涅槃智境本无差别,证悟内心本寂灭而生起轻安的感觉烦恼有生死的留碍,涅槃无生死为何有留碍?原来是指凡夫因烦恼被识境留碍而无法入智境,罗汉因涅槃被智境留碍而无法自在幻化识境

“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此时便觉悟到心的自性——微妙的圆觉心,与佛的大寂灭境界相应,不是动乱的自他身心所能触及(这有如禅宗的开悟),即觉悟到佛的寂灭真如智境与凡夫动乱身心的识境无二无别。原来凡夫身心的识境是动乱的,罗汉觉悟寂灭不动的智境,是舍离识境的智境——是智境不容识境。然而,此菩萨在受用烦恼身心时,觉悟到圆觉妙心的轻安寂灭与烦恼身心的动乱毫不相干此智慧不是依无常的知觉明修出来的正念正知,而是内心与寂灭的圆觉妙心相应,于是菩萨受用身心时,只见“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禅那即思惟修,可以是修定,也可以是修慧,也可以是定慧双修,即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或者定慧一体圆觉法门中的禅那修法是定慧不二的等持,其所思惟即不思有碍的识境亦不思无碍的智境,直接思维圆觉妙心之显现无二觉悟受用现前的世界与身心的当下,就是受用圆觉寂灭境界,这样的禅那,是以净觉心离寂、离幻,直接观当下即圆觉妙心,达到定慧无二的等持而证悟烦恼涅槃不相留碍,如此智慧称为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五、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圆觉经》)

此三种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亲近”是接近,“随顺”是朝向总结三种法门,随顺修习都能够直证圆觉,所以说“皆是圆觉亲近随顺”,意思是,修此三法者已经离佛果不远了,这唯有登地菩萨才可能有的事,因此说此三法是佛为登地菩萨开示的圆觉法门。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因地修行的十方菩萨所修种种方便,或同或异,也都不出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如果此三法都达到圆满的证悟,即成圆觉

在小乘教法中,修观又称为毗婆舍那,如果观中有定就是由毗婆舍那的观行而入三摩钵提,主要观法是观苦、空、无常、无我为实相

修圆觉法门的修观有三种:(1)观智境的寂静即圆觉妙心——奢摩他;(2)观识境本是圆觉妙心之幻化——三摩钵提;(3)观一切境本寂灭不离圆觉妙心——禅那。

按本经的讲法,菩萨道不出这三种法门,其中最主要是先建立清净圆觉知见,然后用圆觉知见依定力的清净心、念力的观幻心、慧力的无依心起修。

(1)主修定力以清净心观寂静智境,以净觉心入寂静,清净心入定后自然离识境,慧观净觉心的寂静智境而证悟寂灭,所以奢摩他是依定力起修的圆觉法门,其定力所成就是令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见佛报身

(2)主修念力以观幻心观幻化识境,以净觉心先修(神通)幻化力,修到心能自在幻化无碍,进一步观心自在显现的识境而悟此即圆觉妙心显现,其念力所成就是诸菩萨所圆妙行之种种幻化波罗蜜一见佛化身。

(3)主修慧力以灭幻心观寂灭境,不依寂止或幻观,以净觉心直接观一切本是圆觉妙心,体验幻化识境当下即本来涅槃的圆觉妙心,其慧力所成就是于识境中证悟诸佛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见佛法身。

这三种法门是成佛必须圆满的法报化事业,即于智境成就清净心中显现十方世界诸如来、于识境幻化诸菩萨所圆妙行之种种波罗蜜、证悟识境智境皆是妙觉随顺寂灭境界入清净智境只能悟诸佛报身境界,智境却无法累积波罗蜜之识境化身功德;幻化识境能累积化身功德,识境却无法见智境的诸佛报身境界;入无二之寂灭境虽证悟诸佛法身境界,却缺少前二者的功德。所以必须三法皆圆满修正,才达到慧力、定力、念力皆圆满的法、报、化三身的觉悟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圆觉经》)

假使有人修于圣道,即八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

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

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

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建。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

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

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圆觉经》)

威德自在菩萨你应当知道,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本来没有种种差别相;但是随顺众生而方便教导无量修行法门,所以说“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

“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如来总结圆觉教法,开示成为三种类(1)奢摩他:寂静修止,住心一境,于悟智境不动如镜子映显种种像;(2)三摩提:如幻三昧以幻开众幻,幻化力如幼苗逐渐增长而开花结果;(3)禅那:识境观寂灭,犹如器中镣然之韵,虽然心寂灭,于识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这三种妙法门,都是菩萨朝向觉悟必须完成的事业。所以说,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如果圆满证悟这三种事业,才是究竟圆满涅槃。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