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般若波罗蜜心经讲记:无智亦无得

缘觉依十二因缘,证诸缘空寂而入涅槃

十二因缘,是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佛以这十二支的因果关系,为众生解释生死流转的现象及解脱的历程。此处佛开示,缘觉(又称“辟支佛”)所证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皆不可得,因为诸法空相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按十二因缘的顺序,经文应该拆开来讲成“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若按经文的顺序略释,诸法空相中,无烦恼可得亦无烦恼可断,无生死可得亦无生死可断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修道时,具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后,才开始观十二因缘。因为他有神通,才有能力弄清楚众生的生死流转过程而成佛道。佛观察众生为什么会生死流转?

佛从“老死”开始观察,寻找导致死的原因。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人老了、病了,以及各种天灾人祸等因素造成人的死亡。佛说不是,是因为有“生”,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

为什么会生?佛发现生是因为过去造了很多业,即业“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存在很多业,当这些业力因果要兑现时,众生就来投胎转世

为什么会有?佛观察发现业有是因为过去造这些业,即“取”,亦即执著,所做的行为形成果报,就有

为什么他会去执著、去取?佛发现因为有“爱”,即贪爱,可分为两种:一是我爱:对自我产生贪爱;二是境界爱:对我以外的东西产生贪爱。因为有爱,所以就造业。佛说取是因为爱

为什么会爱呢?佛说因为有“受”,即感受,可分为苦受、乐受等等众生追求自己喜欢的感受就生起种种贪爱,而对不喜欢的感受就生起瞋恨

为什么有感受?佛发现因为有“触”,即心与境接触。如果心没有与境接触,就没有感受,佛说因为有触,所以有受

心与境为什么会接触?佛发现因为有“六入”,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那么六根怎么来?佛进一步观察六根是在母体里由胚胎发展而形成的,它叫做“名色”(名指识、色指根)

胚胎从哪里来?佛观察原来有个精神——“识”入胎(此识即大乘所说的中阴身)当与他有缘的父母在交配时,由于我爱、境界爱的影响,他就投胎转世

识为什么会入母体中呢?因为过去造种种业,使他跟他父母有缘,识执著他们就来入胎,即“行”

为什么过去会造种种业行呢?因为过去有种种贪、瞋、痴等烦恼,即“无明”

佛观察众生的业力因果是如此流转的,这叫做逆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这十二因缘的道理,也叫做十二缘起支,即“无明”缘“行”,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 “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 “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讲明了三件事情,即迷惑、造业、受苦的轮转,亦即烦恼、爱、取在迷惑,然后造业受果报受果报时又迷惑执著造业,又再受果报,如环无端地流转生死过程,称为顺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即本经提到的无明乃至老死

佛在菩提树下观察十二因缘后,反问自己:众生这十二因缘生死轮转能不能停止?结论是:如果没有“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没有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入”,没有六入就没有触”,没有触就没有“受”,没有受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此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即本经提到的“无明尽”乃至“老死尽”,尽是灭的意思,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关于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与还灭门的次序,南传经典记载流转门唯是顺观,还灭门唯是逆观,即佛在菩提树下是先顺观十二因缘流转门,后逆观还灭门。但北传《阿含经》则记载佛在菩提树下,先逆观后顺观十二因缘流转门,接着逆观后顺观十二因缘还灭门

十二因缘的每个法都是暂时的,一个引起另外一个的生起,其中没有任何一法能独立完成生死流转此生是某段相关的业力因果所完成,另外的业力因果完成另一段生死,这两段是不同的业力因果从此生到下一生,是一系列个别的却相续相关的因果,并非有独立的我在流转生死

佛讲述十二因缘是要我们认识在生死流转的过程中,如何截断流转以达到证悟解脱。但是本经的“无无明,乃至无老死”说明空相中无十二因缘法在轮转;“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说明空相中无十二因缘法的解脱,即空中无因缘法在流转及还灭为什么本经所说的与一般的十二因缘轮转与还灭互相矛盾呢从十二因缘的道理可以明白生死流转是无我的,流转只不过是十二因缘的一系列暂时因果过程,并非证悟后才无我,即不论你在流转还是已解脱,诸法本来无我。但是,有些小乘学者认为真的有十二因缘之缘生缘灭,就认为虽然无人我在流转生死,但实有十二因缘的轮转与还灭

我们学习《心经》的十二因缘道理,应分三个步骤:

(1)明白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与解脱的原理。

(2)明了于识境迷惑时,本来无我在生死中流转。这十二因缘性空,所以流转非有,只是众生迷惑而堕入有无见,执著有我在生死流转而殷求解脱。

(3)于智境觉悟后,后得智明了各别的因缘空不可得,乃至因缘轮转及还灭非实。

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法则,其中有法流转,有法还灭,这是佛为凡夫而说的世俗谛本经依胜义谛说:“空中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即空相中不但无十二因缘等法,亦无流转与还灭相空相中无二法的缘故,所以缘觉(辟支佛)证悟时,先于智境证真如智与法界无二相,然后于识境的后得的无分别智悟诸法空相时,必定觉悟“空中无生死流转,也无解脱生死可得”,这才是照见十二因缘本无相的空寂。如此观十二因缘而解脱的道路,称为缘觉乘,这是佛未出世时,利根者依此观察而得解脱者

声闻依四圣谛,证诸谛空寂而入涅槃

此处佛教导观“四圣谛”空相,即苦、集、灭、道皆空“谛”是真实不颠倒之义,“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是四种圣人所知的绝对正确的真理,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又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略称四谛。佛曾强调:只有佛的智慧才有能力建立四圣谛及宣说,依四圣谛修行达到解脱的道路,称为声闻乘在佛出世之前也有人修行解脱,观因缘证得缘觉,但是缘觉的智慧没有能力开演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若按本经的开示,诸法空相中,无苦集灭道可得,原来四圣谛是佛为迷惑者所需要而建立的世俗道理

无苦、集、灭、道。

四圣谛的次序:

(1)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佛来世间主要是教导众生应当出离因迷惑造成苦果的世间,不是来教你修成更快乐的人天善报,也不是叫你往生极乐世界去享受极乐佛教第一个圣谛的教导是要你觉悟无常的世间是有为的苦果。依苦圣谛来看,极乐世界也是有为之无常苦果,为什么?原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无常的生灭法,生灭法必然是无常且不自在的,都是造作而有之有为苦果无常的感官所感觉的快乐也是无常的,无常的感官里没有纯乐世间,因此佛说有为世间是苦果,只有感官的反应罢了。另外,由于没有苦受就无法分别乐受是乐的,因此佛说:有受皆苦。但是,因为你执著感觉器官给予你的苦乐受,你就贪爱乐受,所以说,在极乐世界的乐受还是行苦的有为苦果。因此,认为在极乐世界“很快乐就是解脱”,那是邪见。

(2)集谛。佛说起烦恼习气造业是集,即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众生过去造种种业、种种烦恼习气,集成了现在的苦报,集是苦的因佛阐明苦和集是要告诉你这世间是苦的果报及苦的原因,所以说四谛的苦和集是世间的因果一般人学佛法只环绕在世俗因果观,即尽量修福集德以备将来享受荣华富贵。然而从苦谛及集谛来看,求荣华富贵是无止尽的烦恼在驱动——苦之集当你了解世间是苦果,了解生死流转的原因,就是烦恼与业之集聚,必然会生起厌离心想要出离这世间。因此,集谛是第二圣谛

(3)灭谛。说明生死流转的解脱与涅槃的证悟。灭谛告诉我们:解脱不同层次的烦恼,就能灭相应的业有,即证不同层次的圣果,乃至证得涅槃依四谛修行而达到解脱的佛弟子,称为声闻弟子,所证果位有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其中预流果破我见,还剩下七次生死;一来果破我见,还剩下一次生死;不还果破我见,且断瞋及淫欲,不再回到下界而最终涅槃;阿罗汉果则此生证得涅槃,不再生死流转

(4)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及方法欲得苦灭,须知道灭苦之道,所以佛开示第四圣谛——道谛道就是道路,由此道可以脱苦,即修八正道、六波罗蜜等可以解脱生死修道主要是修戒定慧三学,觉悟则是从智慧观苦、空、无常、无我,从心中生起七觉支等的三十七道品

佛为声闻弟子开示四谛,是依人类的迷惑与理智而建立从迷转悟的四个真理。但是后来部派佛教的论师认为实有四谛,而且认定证初果前的最后几刹那,必须生起四谛十六行观,即观四谛各有四行相:观苦谛是无常、苦、空、非我;观集谛是因、集、生、缘;观灭谛是灭、静、妙、离;观道谛是道、如、行、出

然而在佛还未出世之前的修行人,是观因缘而证悟缘觉果,有些声闻弟子只听闻诸法因缘生灭即证初果,可见修四谛证悟不一定要经过这十六行观说一切有部认为前十五心现观属见道,此见道即为预流向,最后之第十六心现观属预流果,这十六心称为圣谛现观,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以上是北传佛教小乘部派的观点,南传佛教《无碍解道》所列出的四谛十六行观有:观苦的害、有为、烦热、变坏;观集的存续、因缘、合、障碍;观灭的出离、离、无为、不死:观道的出离、因、见、增上

一般凡夫不知四谛,所以对四谛无执。唯有那些未悟的声闻学者,才执四谛是真实有在部派佛教,分别四谛的道理是有为还是无为,并且认为四谛中有为属于世俗,无为属于胜义有人说,苦、集是有为,灭、道是无为。也有说,苦、集、道是有为,灭是无为。至于证涅槃空寂的阿罗汉,必然觉悟空相中四谛不可得。

若依大乘般若性空的见解,凡有言说皆是世俗谛,胜义谛无相则语言道断,所以空相中无四谛可得当修行人证入金刚喻定,无识境有为诸法,所以无苦谛的无常、苦、空、非我,亦无集谛的因、集、生、缘,亦无道谛的道、如、行、出,唯有灭谛的灭、静、妙、离。但是,修四谛证涅槃时言语道断,智境无二法,有为相的灭、静、妙、离已不可得,所以亦无灭谛可得。只能在出定后回到识境里,依后得智说涅槃是灭、静、妙、离,说涅槃前之道是道、如、行、出

空寂中无能证智,亦无所证法

缘觉乘人观十二因缘悟道,声闻乘人观四谛悟道,虽然修法不一样,但其心转迷成悟的过程,关键上是一样的,即生起智慧、舍弃识境、证得智境,即舍弃迷时所执取虚妄之生灭识境,才能照见悟者非生灭(涅槃)之真如智境。其中能证之智非迷惑时的生灭识心,是不生不灭的本具涅槃心智;所证之境非迷惑时的生灭识境,是本来不生不灭的平等法界(亦称涅槃界)。以下开示能证智心、所证智境皆空,不但缘觉、声闻所悟空相如此,乃至菩萨亦证此智境。然而,智、境皆空并非性空,因为智境中无二法,无所证境——涅槃界非境界相,也无能证智——涅槃智非智相,无法可得则无涅槃的自性,所以,可以说诸法是性空的,但不可以说涅槃是性空的,因为涅槃离言说性,本来不可以说,而方便说涅槃毕竟空

无智亦无得。

“智”是智慧,“得”是所证的果位,这句经文在《大般若经》里是“无得,无现观”,现观是指证悟之智慧以智慧证悟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果;菩萨初地、二地……十地,甚至于佛果。本经说空相中,无能证的智慧以及所证的果位。所以在《金刚经》里须菩提说:“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阿罗汉是个名称而已,须菩提不作是念:有我是阿罗汉。当修行者在修道过程中,智慧觉悟到某程度,我们就说他完成了某个果位,但是他有没有得到那个果位呢?他是得与其智慧相应的果位,但其心无所得犹如你想去五台山,当你到达五台山时并没有得到五台山,乃至钱到你袋子里并非是你的,只是暂时经过你身边,可是人们认为是你的证果也是如此,修成果位但心无所得。实际上,应该是丢掉了一些烦恼;所证悟的果位越高,就丢掉越多的烦恼,而不是得到更多凡是可以得到的东西,最终都会失去,因为无常嘛!所以在修道过程中,智慧证悟是放下烦恼执著,并不是证悟得到任何东西。但是,当他达到如此智慧的时候,他就证悟如此层次,语言上说他得到如此果位

当你听到本经说无智亦无得时,千万别以为修行是什么都没有得到。不是的,证悟者就是得到那个果位。如释迦牟尼佛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没有一个法能够得到佛果。但是,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还未成佛。本经有九个版本,如果你参考其他译本,有些版本在“无智亦无得”的后面,多加了“亦无不得”,这是提醒“有无见”者认为佛没有得到佛果是不对的。比如你不能说衣服是空的,何必穿呢虽然一切皆空,但在语言上你不能说一切再也不必区别,因为凡有言说皆世俗谛。前面我说过佛依世俗、胜义二谛说法,世俗谛是依世间的智慧、语言来做解释如在世间分别有无的智慧、语言上,你应说这是某甲的屋子,那是某乙的屋子;你不能说,每间屋子都是性空的,是谁的都一样嘛!行得通吗?依世人的行为与观念是行不通的,原因是世人分别心的烦恼认为: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认为我及我的事物等,皆是真实存在学习性空的道理后,在世间的语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认知一切事物,即万法是性空的因缘假合而有,都不过是一段暂时的因缘过程而已,心中不去执取它实有或实无,但不可因听闻不应执取“实有”而落入“实无见”很多人听说性空的道理后,依然执著有、无见而把性空的道理变成空无的邪见

就以天上漂浮不定、变化多端的云朵作比喻:有时天上的云朵看来很像马的形像,但是你应该知道,云是瞬息万变的,马的形像还可能变成狗、变成羊……事实上,所有这些不过是暂时的因缘,它最终会灭坏。

觉悟诸法实相即涅槃空相时,必定证得无智亦无得,此时心智不执取有无相,则空相亦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心行灭,不是断灭,那么,不断灭的心就是无行心,在此称它为无行心智,此心智非心行,所以不生不灭此智既然不生不灭,则此心智即涅槃,涅槃即心智;心即是空,空即是心;智即是空,空即是智是涅槃智(即涅槃心)证知此智(自己)本是一片光明心一一涅槃界,涅槃智与涅槃界无二无别、全体一心之智境佛为解释此时此景而说是智慧证得涅槃,然而,涅槃之智与境无二,所以说无能证智可得,亦无所证涅槃可得,不可得不是无智境,若认为涅槃智境皆无,则是最严重的断灭见。前面提到心离外境而觉得心灵统一、天人合一、万法归一、空灵境界,若还有全体归一的觉受,则犹未脱离舍多取一的习气,已落人心行处——心灵统一就是心行生死之处

当你听到证涅槃时无能证智,亦无涅槃可得,你可以理解为涅槃是空无相的,但不可说涅槃无自性,因为涅槃全体无二相,不见有自他,无他(缘)所以自亦无,所以不能以他缘安立涅槃之自性是有是无,只能说涅槃就是空本身。因此,涅槃不异空,空不异涅槃,涅槃即是空,空即是涅槃“无智亦无得”的“智”是指涅槃智(大乘称为根本智),“得”是指涅槃(境)界(大乘称为真如法界),此时智境无二无别,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前面说到安立“性空”时,必定是识境中见到有法而安立其自性是空性。然而,觉悟者证悟“涅槃即是空,空即是涅槃”,并非安立涅槃缘起性空。本经说在涅槃空相中“处处皆无相”,即涅槃之空寂非缘起性空,不再依有无自性的观点来说性空,而是识境里有无诸法之性空非实相之空,所以空不是指识境里诸法无自性空,空是指无相的涅槃心智本来空寂,却被妄分别成有识有境如果以天上像马的云来解释空,那么,不是虚幻的马无自性所以空,是无相的云本空寂;并非马无定形说云空无相,而是见到全体皆云,所以无相,就是见(喻智慧)本身也是云了

听到这儿,不要像那位小沙弥问他的师父:“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为什么《心经》里说没有?”再度提醒大家,学习般若空义时,小心别又落入识境的有无见而误解空千万不要认为既然没有真正的智慧证悟佛果,那么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成佛啦

(广超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