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入道:返照得旨,息见勿守(《信心铭讲记》)

见觉性——入道:返照得旨,息见勿守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信心铭》)

本节是见性入道。过程是:1. 对境无念当下反照空心;2. 于前空的胜境息见;3. 勿追是非住二见;4. 不守一心则“万法无咎”

1 返照空心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信心铭》)

当无住、无改、无求、无念的平常心修到一心无二念时,进一步心空无念到无心境之想时,就是心归根了。在心空清澈归根期间,忽然(无造作的)返观自心空无一物却清晰明彻通透,这就是得旨了。即心空无念时还未得旨,而是无念当下返照此空心(清净意)一向朗朗通透常显常照,只见唯是一心空觉明彻无物。其实是在不动意识下(即意识无念),发现清净意现前照见自家心光常照。三祖把第一次返照空心的唯一空觉称为“归根得旨”——发现清净心(即意的觉性)[0]本现前。

[0] 清净意常在,有六识无六识时意都在觉知,就如有云无云日光常照耀。

在心空得旨的那一刹那,空心处在三昧而不生知见,上上根者能在当下,认识此空心三昧即本元自性清净心。至于中下根人,其分别习气会立刻分别此即觉性现前了,因而造成无念的(意之)空觉转为有念的(意识之)空见,于是空的三昧隐没了——“随照失宗”

“随照失宗”是修道过程常有的第二个疑——此刻是不是又失宗旨了?此疑来自意识以空见确认空觉。即得旨之前先是意识归根——无念空心,然后(空心)无意识照见心境是一体的空觉——返照得旨(发现一空觉性),意虽然觉悟心的本性是唯一空觉性[1],然而,意识的分别习气爱求真——以空见确认空觉,于是舍空心而失宗旨。此时若无善知识指点则无法觉悟此空心即心的本性,反而会觉得空心只是暂时的、是会失去的三昧境。

[1] 当意识心空无念时,对所觉不分别心意识,只见全体是一心。

“随照失宗”之后,不可求真——即希望空觉再度出现,而是让意识回到对境清澈无念的空心,无念片刻后再“须臾返照”空心(清净意),就会再度出现空心自照的空觉。所谓照,不是心照见境,是心照见自心(唯是一心而无心境对立)本具觉性——诸识本具之识知性,论典称此为无分别慧证悟唯一空相。至于照见空心之后接着生起的“随照”已落入分别的妄见,即意识妄见自心(清净意)的觉性慧光是空相而生空见。再次返照就是意识再次离空见而返照空觉。空觉如此的重复隐没与出现,每次返照空心的觉照力都会比前一次更殊胜——“胜却前空”。此时寻道者还会感受到身心轻安,即空心三昧随伴三昧觉受,甚至退出空觉之后身心依然轻安。

关于空心无念下,返照空心得旨,意识立刻随照动念而失宗,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六祖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惠明(静心)良久。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六祖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五祖道场),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六祖先开示勿生一念即指示无念而归根,当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无念空心归根时,六祖立刻直指宗旨——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返照空心得旨——言下大悟。可是他又立刻问:更有密意否?这就是意识求真的习气“随照失宗”了。六祖说:密在汝边。惠明才确定: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许多人期望一经高人指点就能空心得旨,却忘了惠明已经从五祖那里信解返照空心的道理,另外还须对六祖有信心,才能在无念当下接受指点而“归根得旨”

2 胜境息见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信心铭》)

空本无胜劣,为何“前空转变”却一次比一次殊胜——“胜却前空”?原因是意识分别觉受而有胜劣——“皆由妄见”。既然空心不再违顺相争,为何还有妄见?原来,三乘是灭六识后入智境而证空心,即清净意是在意识灭之后才觉醒,所以不会被意识的妄见干扰;而禅宗是在不灭六识的当下返照“意”的心性本空,因此意识有机会动妄见求胜求真,即以空见审定觉受的胜劣。三祖说:“不用求真,惟须息见”,即应知觉性并非空觉、本无胜劣,是空见的妄想(见闻觉知的知识)执取空觉,认为空觉有胜劣。所以须息空见,不可再把(空的)觉受当觉性。

何谓(六祖对惠明说的)“勿生一念”?在此要先解说心、念、见三者的差别。心属识知了别的六个识,即心知是当前触境的知;念是意识连续忆念法尘的知,念知是习惯性地动念想(比如看见咖啡不加考虑就动念想喝);见知是依道理知,是念知后再依所学来的概念道理来推论(比如认为咖啡对我有无益处)。六个识都是动心触境当下而知,但是意识还能动念回忆法尘,然后思维建立法尘知见。简而言之,心知是心刹那触境,念知是后起相续的回忆念,知见是法尘的概念道理。一般人分不清心、念和见,在此更以形象化来说明:情绪(贪嗔)是意识动心,动心会影响心脏;思考(法尘)是动念,动念会消耗脑力;思考后获得知见,知见会固执道理。

“勿生一念”的无念时有两种心知,其中有心有境时是意识不生分别念——识心知,心境皆忘时是意知自心——空心知。在无念下返照空心的空知,此事若无人指点则难信难入,若有人指点则易如反掌。前面提到人人天天都在无念的刹那间昏昏入睡,可见要做到无念并不难,难在相信“无分别念当下不离智慧”,以及不晓得如何无念却清醒不昏睡,因而无法“返照空心”。

空心是无次第造作的,然而放下造作却是有次第的,即:乱心取境、定心取境、舍心离境、空心忘境。

第一阶段是乱心取境:心持续取境有物想而随境相转,比如分别景物后生是非取舍——正见;意识生正见必生是非等见而心乱,此时是以持戒——正业为主。

第二阶段是定心取境:心持续取境却不生物想,心依然分别物相但不随物转,比如分别花草却不生是非心——意识有分别念但不生知见,此时是以修定——正念为主。(注意:许多人误把意识念念分明的正念当成是智慧。)

第三阶段是舍心离境:此时取心不取境,一般人心不取境时会昏昏入睡去,修道人心不取境时心知前景但不生物相(花草),即眼识知道前景色彩,但意识不分别色彩是花草,此时以修慧——正知为主。此时意识转为观法(无常、无我等)义,心虽不取境却正知境合法义。以上的三个阶段的心境是分离的——心不是境。

第四阶段是空心忘境:是在忘境心空当下豁然返照自家空心,洞然明白——知心境无二、唯一空知,一般修道人形容如此境界为心境一体、心境皆空,此时是以无作修——正智为主。三祖形容为“一心不生”,如此才是第四阶段的空心无相,即心本具智慧觉知自心体本空,此时唯有一空觉,不觉有心境可得。

我如此剖析心、念、见以及无念的层次,是为了说明如何次第进入空心无念,以及无念后为何还须息见。不思善、不思恶是无念不是无心,无念虽然不是道,却是悟道最重要的条件。不过若在修持时还去检视空心无念的层次,则离空心远之又远。

3 勿住二见

修道人都知道:越压制淫欲念,淫欲念会越强,若心专注在修法上,则淫欲念自然消失。同理,若期望无念而压制意识的分别念,则会越压制越动意识,反被分别念所害——以为失去觉性了。若认清在失宗旨当下,不过是“意识也来凑热闹”,而意识(分别的习性)也是本空的心性,不必压制意识的妄分别,就不会因压制意识而更添妄念,即明了即使动意识,心性依然在觉中。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信心铭》)

如何息见?一般人不是入定,就是头上安头——以后见灭前见。此处说“二见不住,慎莫追寻”,即“随照失宗”者应知,空见从来不曾留住,自然会灭;处理二见反而会加强二见的习性——求空灭有、求真离假。于是三祖说:“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忘失本心(清净意)。所以,息见就是不再求空求真,甚至正见也不立。

“归根得旨”时掺杂进来“胜却前空”的觉受,源自求胜及求真之心,皆因求空求真习气在此时还未断,总是分别觉受的胜劣,以为觉性有胜劣而起疑;然而,周遍的觉性是不可以用非周遍的觉受来确认的。此时老师应该告诉他:“不可求证觉性,一旦求证必落二见,即不可判别觉性是否现前?只能无念静观本空的心性,心才能自然进入无念状态。”若动(意识)念分别空的觉受,则“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于是必定陷入修道者的第三个疑——疑“胜却前空”,疑“空性的觉悟”竟然能进步。

另一类修道者虽不疑,但却执取此空“胜却前空”——空觉比以前更明朗了,于是确认我的证悟更加进步了。二者都是被意识的空见蒙骗了。

4 勿守一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信心铭》)

寻道者明白了空心的觉受确实会增长,意识就不再以觉受来判断觉性现前与否,如此在没有二见的干扰下空心进入稳定阶段——不再“胜却前空”。此时心虽无二见却有意与意识二心[2]在运作,即心(其实是意)明白“一心不生”——智相本是一空觉性,心(其实是意识)还明白“万法无咎”——识相心境万法皆空无自性[3]。为何无二见却有二心?原来意识无二见后不再喧宾夺主而不遮盖意,意就显露出来了。其实意一向都在,只是迷时的意识不知道它,因为意识从心境观察识相,而意的所知纯是一心的空觉。此时,意识会认取空觉之智相而舍心境之识相——意识守空心。换句话说,放下空见后“归根得旨”的意识会转向执取空心。

[2] 二心是指在识境里意和意识都存在,“一心不生”是指意识不起分别。

[3] 空无自性是意识见个个法(非一体)皆无自他性而空,一空觉性是意只见到全体(无个个法可得)是一觉性本空。

二即空见,一即空心,三祖警告说“二由一有”,即放下二(空见)后“一亦莫守”。因为守空心久了就会舍识境入智境而证寂灭了,甚至进入无想定。守空心的原因是无念守太久而造成意识不爱动念,其实识相本无咎,有念也无过。然而,无念舍弃识相的习气容易造成坐禅时会入无想定,话头禅把这种舍弃识相的修行形容为误入(《碧岩录》所说的)黑山鬼窟。

非上根人初觉悟空心无念时,无法完全达到念性本空、“万法无咎”,总会觉得空心无念才是无咎,认为动意识分别则心不空而见万法有咎。如此的空有二见类似于二乘人,认为六识有咎而求六识寂灭。此时,禅修者必须发现自己再度落入空见的习气,并且确定即使动意识也不曾远离觉性——心性离念本具觉性,即起分别念时觉性依然不失,因而不取心相或法相,于是见“万法无咎”。下根人要做到如此,初见觉性时就必须不住二见、不守一心,才能做到在识境里“万法无咎”“一心不生”

一旦能在念念中都见到一心离念的觉性时,寻道者才真正见到念念本无住的空心,空心不再是灵光一现了。不过,“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只是通过了参禅第一关——破本参,打破觉性为何不遍的疑情,此时意识依然爱分别,但是已知觉性本现前。《信心铭》的下一节就是指导如何澄净意识爱分别的习气。中、下根人意识澄净后,才能做到像永嘉禅师所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即不论心动或心静都见(自心本具)觉性一向安然不曾离去。

早期禅宗证空心的方式,都是老师在与学员言语当下直指心性——有念无念皆本具觉性,并无固定的方法指导如何进入空心,即无固定禅法可传。后来的禅师由于弟子太多了,开始指导固定的方法,于是禅门逐渐发展出了种种禅法。到了宋朝,这些禅法只剩下从曹洞宗发展出的默照禅和从临济宗发展出的话头禅。这两者都要求达到无念。然而,默照禅是一路不用意识,默照自心达到清净为止,在清净心现前无念时返照空心而觉悟;话头禅是一路逼迫意识,参究疑情达到无疑为止,疑情破时自然无意识——无念返照空心而觉悟。前者的弊病是清净境可能被当成觉悟,后者的弊病是参话头的疑情转变成打机锋了。

本节要点:返照空心

本节主要修无念归根,返照空心,息见勿住,要点如下:

初次“归根得旨”时,因定力不足而立刻“随照失宗”

每次返照都会觉得“胜却前空”,不可执此觉受为殊胜。息二见就是不处理分别心,以免生空见而失宗旨。

不弃见闻才能悟“万法无咎”,不守觉性才能悟“一心不生”

(广超法师《信心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