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而度一切苦

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而度一切苦

一、观自在菩萨

现在开始讲解经文:

观自在菩萨

本经开头的“观自在菩萨”中的“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意译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情”有情就是有知觉、有心识的众生。菩提萨埵合译为“觉有情”,即追求觉悟的有情觉悟到彼岸,叫菩提。菩提是佛教专用语,因为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所以菩提代表智慧。菩提萨埵为一类具有智慧的有情,为利益众生上求佛道,不惜牺性,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坚毅的长远心完成圆满的佛果,其事业包括觉悟真理、利济人群、净化自己等。

发心要成佛的菩萨,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

(1)出离心初学菩萨自已也漂泊在苦海中,一心想出离而不贪恋世间,所以初发心菩萨,必须先觉悟到世间多苦楚而想出离

(2)慈悲心菩萨要出离这世间,然而却看到众生还在迷惑于生死流转之中,而生起慈悲心,怜悯众生而入世间,发心成佛,以救度众生离生死流转之苦

(3)菩提心要成佛就必须修学很多利益众生的法门,具有无穷的智慧,修集无量的福德等等,这样才能广度众生。菩萨真正的目的是要救度众生,而不是成佛;成佛是为了实现救度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正确的如果有人听闻佛法,觉得佛很殊胜、很伟大,发心想成佛,这个人只是生起欢喜心,并非发菩提心

(4)无厌足心,亦称为长远心菩萨修世间善法及出世间道法心无厌足,多多益善展转增上,决不半途颓废。有前三种心就是菩萨,可是,若无第四种心则此菩萨难成佛果

依佛法说,菩萨首先要观察到世间多苦楚,因此而生起出离心;之后生起救度众生苦的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发起要成佛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推动,就无惧于三界六道里流转生死,累劫往来世间度众生。所以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必然有很强烈出离世间的心,但为了利益众生,再回到世间来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因此以“倒驾慈航”来形容菩萨。如果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就称为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

初发心菩萨只是凡夫一个,能力与凡夫一模一样,当他做利生的事业时,每每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一位真正发心的菩萨,以利益众生为大前提,无怨无求地为众生服务,广修福德,他的某些烦恼就会很快地减轻初学菩萨不具备果位菩萨的种种殊胜能力,那些能力是要通过修学,慢慢地熏习成就的。所以初发心菩萨要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信、解、行、证,修六度万行

菩萨尚未证悟果位前,其发心是不稳定的,可能会退心。当他遇到违缘逆境,觉得做菩萨很难、很辛苦,就会后悔、退心,结果只为自己修行解脱,不愿再救度众生,即所谓的退失菩提心。以上所说的发心只能称为世俗菩提心若菩萨深心信解自己与佛一样本具智慧,信解生死流转是虚幻生灭的,凡夫所见虚幻的真相是“一切皆是智慧的圆满显现”。有此深心信解的菩萨就不会退心了,如此信解后发心是更殊胜的胜义菩提心

《华严经》中菩萨的分类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不同。其中菩萨证悟的果位为十个等次,即初地、二地、三地……十地菩萨。完成第一个果位的菩萨称为初地菩萨,经典里形容他出生在法王之家。什么是法王?佛于法自在,称为法王。初地菩萨出生于法王之家,所以亦称为法王子初地或以上的菩萨亦称为登地菩萨,不再退转,将来必定成佛,如出生在国王之家的王子,将来准备做国王一样

因此发菩提心想成佛的菩萨,一定要觉悟到世间多苦楚,不迷恋世间而一心想出离。如果菩萨也和众生一样迷恋世间,哪里有资格度化他们呢?所以菩萨来世间是因愿力,肯定不是迷恋世间而来的

不退转菩萨称为“阿鞞跋致菩萨”,具有五件胜事,这是初发心菩萨所欠缺的

(1)舍诸恶趣,恒生善趣初发心菩萨虽有慈悲心,但仍有烦恼,还会因烦恼造恶而堕落恶道。阿鞞跋致菩萨久远劫修无量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虽然他所修的六波罗蜜尚未圆满,然而此功德将使他不再堕入三恶道。

(2)舍下劣家,恒生贵家。阿鞞跋致菩萨无量劫布施利益众生,福报非常大,使他生生世世为王,做贵族,生长在富贵之家。

(3)恒得男身。阿鞞跋致菩萨必是男身,不是女身,因为女身多障碍,不自在

(4)恒具诸根。阿鞞跋致菩萨无量劫修忍辱,得圆满相好、不会有种种缺陷,诸根具足

(5)恒不失正念。阿鞞跋致菩萨定、慧具足,时常保持正念,恶念不起。经典记载,此菩萨甚至在梦中都不起恶念

现在让我们来看经文中的“观自在菩萨”是指怎样的菩萨观是观察,是用智慧之眼,不是用肉眼去观察,其中以慧眼观出世间的一切法,以法眼观察出入世间的一切法。“自在”是指修行者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内心没有执著。

“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这主要是指菩萨以慧眼及法眼观察万法的真相,心不再迷惑,身心自由自在。若顺经文来解释,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观,度一切苦厄就是得自在,所以凡是能观察真理,觉悟身心幻相本空相,因此解脱痛苦者,皆称为观自在菩萨如此的观自在则包括罗汉,因为罗汉亦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菩萨都应当修得罗汉那种“智慧上的观自在”,观自在菩萨还要修得以下的十种自在。

大乘经论里举出大菩萨有十种自在

(1)寿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在入灭前,能够随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大菩萨的寿命要长可长,要短可短,不但随自己安排,而且是随机示现的,已无生死寿天之相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这就是寿自在释迦牟尼佛也是寿自在,只要众生请佛住世,佛能够住世间一劫来度化众生

(2)财自在大菩萨要一切所需之物,不用经营,自然可得到,这并不是以神通力得到,而是过去世所修的果报殊胜,所需之物应有尽有,这就是财自在。天人心想要进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现前,这也是财自在,只是其自在力有限。

(3)业自在众生随业力所转,随业力去投胎,随烦恼业习去造业,但佛和菩萨摩诃萨就不被业力所转,他们能知道过去世的某些业因缘,跟某地区的众生有缘,可应机设化,利济自如。这与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称为无生,这一生了结了生死,就进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4)受生自在大菩萨能随愿入胎,在六道中随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缘的众生,但其受生并不像众生愚痴般地入胎只有不退转的大菩萨是入胎、住胎,甚至出胎后都不迷惑,如悉达多太子(其前生依南传佛教说是净幢菩萨Svetaketus,依《佛本行集经》记载是护明菩萨)就是如此受生自在,从兜率天观机缘,一直到众生见佛的因缘成熟,才决定到净饭王家中受生

(5)愿自在。凡夫有愿,难得自在做到,就成虚愿;而大菩萨要做的事情,必得圆满完成,随心想而做,随愿而成,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6)心自在凡夫通常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心随境转,没有办法给予切实的控制大菩萨则能掌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转,不被贪、瞋、痴等烦恼所迷惑,于任何境界,内心自由自在

(7)如意自在(神力自在)大菩萨具大神通,威力难量,要变化什么都能,要到哪里都可,无障无碍

(8)法自在大菩萨能修行一切法,亦能演说一切法,普令众生,受法圆满。

(9)胜解自在大菩萨于佛法中自得胜解,了彻胜义;亦为他说,令他普得胜解,了彻胜义

(10)智自在大菩萨具大智慧,随众生根机而善说法要,辩才无碍;众生爱乐,欢喜受化

观自在菩萨可以泛指一切菩萨修到以上十种自在者,比如,佛又称为观自在王。观自在菩萨也可以是某位菩萨的圣号,若是指圣号,则应当是指观世音菩萨了。依《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提到:“有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菩萨像(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而言,即阿缚卢枳多译曰,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云光世音,或观世音,或观世音自在,皆讹也。)”其中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音译,阿缚卢枳多伊是观,湿伐罗是自在。所说的旧译是指唐朝以前所译,然而,唐朝时期有些译师还是译为观世音菩萨。

由于本经是《大般若经》的精要,而在《大般若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只是“为听法故来诣佛所”,并非讲法者,若《心经》是从《大般若经》浓缩而成的,其所指的观自在菩萨若是某位菩萨,应该只是来听法的菩萨。那么,此观自在菩萨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菩萨,我们可以理解成是指一切菩萨修到以上十种自在的菩萨。正如《大般若经》中说:“复次善现,是诸菩萨,若欲调心入四静虑,随意能入游观自在。为度有情还生欲界,虽生欲界而不染欲,亦不退失所修静虑。”即在本经里的观自在菩萨是指能入游三界而观自在的诸菩萨,也就是具足十种自在的菩萨若《心经》不是从《大般若经》浓缩而成,是观音菩萨开示的《心经》,那么,经文里的“观自在菩萨”依然是指修到以上十种自在的菩萨,不只是观音菩萨本身。

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大乘佛法说,菩萨行者要修六度万行;南传佛教则说,菩萨要修十波罗蜜:

1. 布施波罗蜜

布施有三:

(1)财施:以己财物施予他人,使他人安乐。

(2)法施:以佛法为众生演说,使他们开悟。

(3)无畏施:慈心不杀,使众生心无怖畏。

一般人布施是为求福报;小乘人是为了解脱生死;菩萨布施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将来得到大福报,才能以无量无边的财富布施给众生,更能利益众生。

一般人布施时,执著“我”在布施,“他”接受布施,以及布施之“物”,即所谓的三轮不空。如此布施就不能得清净无漏的功德。因为执著布施的善业,而在善道中轮转不已,不能解脱菩萨没有上述的执著,布施时三轮体空,不著相,才能使他解脱到没生死的彼岸,称为布施波罗蜜。

初地菩萨已了达我、法皆空不可得,一切都不执著,但是还需继续圆满修布施波罗蜜。已圆满修布施波罗蜜的三地以上的菩萨更配合忍辱力,能布施生命中的一切,如手足、头目、髓脑……甚至于连妻子儿女等皆能施。

2. 持戒波罗蜜

即受持戒律,不应该做的绝对不做,应该做的努力去做,即所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持戒有三:

(1)摄律仪戒:受持佛所制定戒律,具众威仪。

(2)摄善法戒:身、口、意所作,皆具足善法。

(3)饶益有情戒:以无缘大慈平等度众生,拔苦予乐。

凡夫持戒的目的是怕堕落和为了能生天道;小乘人则为了解脱生死;菩萨除了为戒除贪、瞋、痴等业习,不堕恶道而持戒外,主要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菩萨戒里有饶益有情戒,即一切对众生有益的事情,菩萨都要做,不做就是犯戒,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执著,所以称为持戒波罗蜜。

3. 出离心波罗蜜

菩萨观察这三界如幻如化都是苦报,所以念念都想要出离,修解脱道以解脱生死。但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其出离心是身入世而心不入世,不先取证涅槃,而罗汉的出离心是为求证涅槃

很多人以为只有修解脱道是出世间,修菩萨道则是入世间。其实菩萨的心也是出世间的,为了众生以大悲心而入世间,所以说菩萨倒驾慈航

4. 智慧波罗蜜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解脱生死,除了要学习一切佛法和世间法,还要遍学一切解脱的智慧法门菩萨不只观察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苦、空、无我,更要觉悟一切法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即无生的涅槃菩萨觉悟心的本性就是无相的涅槃,于是,虽在三界六道中度化众生,心却不执著于生死,不执著于涅槃,这就是菩萨的智慧,与执著要入涅槃的二乘人不一样。

佛法特别强调由智慧得解脱,因为只有智慧才能觉悟实相而除去一切苦经中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并以种种功德称扬赞叹智慧。有些人不知佛经赞叹智慧的用意,于是以为只要有般若,其余的波罗蜜就可以不要了,若菩萨只修慧不修福德是错误的。智慧是六度的领导者,使菩萨所修所行的一切都不致发生错误,但它需要与布施、持戒、忍辱等行为配合,即智慧如眼,其他五度如手脚,有眼无手脚则一事无成,圆满修六度才能成就佛果

5. 精进波罗蜜

勤劳不懒惰就是精进,如世间人要完成学业很努力读书;为了要财富很努力地工作赚钱。虽然菩萨觉悟无生的涅槃,然而,菩萨见到众生备受各种生死流转的苦楚,努力修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给予众生种种利乐,精进度化众生不懈怠如果菩萨的精进心只为自己解脱生死及证入涅槃,这就是菩萨的堕落与懈怠所以菩萨要精进地做度化众生的事业,不能在个人的证入涅槃解脱上精进

6. 忍辱波罗蜜

菩萨必须能忍受众生对他所做的一切行为,不论好恶其心平等,称为忍辱波罗蜜。忍辱有三:

(1)耐怨害忍(生忍):遇恶劣众生的怨憎毒害,安然忍耐,绝无报复的心。

(2)安受苦忍(法忍):若遇天灾人祸,贫病寒热,众苦所逼,恬然忍受。

(3)谛察法忍(无生法忍):闻说诸法实相本来不生不灭,内心喜悦,安然信受无疑

菩萨时时觉悟一切法的实相本来不生不灭,于是觉悟身、心、世间都是因缘幻化不真实,所以遇到怨憎毒害就不会执著有人加害于自己,或我在受苦,不执著有一个人在忍辱,因为菩萨已悟无我,亦无实法可得。另一方面,菩萨的本愿是要度化一切众生,现在众生在闹苦恼,理应去度化,怎么对他起瞋心呢因为有慈悲心而不起瞋心,自然就能够忍。凡夫的忍是瞋后才来忍;菩萨是有正定、正念、正知现前,生起智慧,使他不起瞋心,不了解的人以为他在忍。可是菩萨心中无所谓的忍辱,只不过是这无忍之忍,名称叫做忍辱波罗蜜罢了。如《金刚经》说:“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金刚经》记载:佛在过去世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支解身体,他都没有生起一念瞋心,还发愿成佛时第一个要度化的人是支解他的歌利王——憍陈如的前生当菩萨修到没有瞋心,就不必忍了,而凡夫则是在忍初发心菩萨一开始就应如是学习忍辱:观想毒害我的人可能是前世父母,对我有恩,则应该忍;或观想他为自己的儿子,做出一些傻事儿,也应该忍等等。

7. 真心波罗蜜

菩萨行者的内心必须纯真不假,没有虚妄。有时凡夫讲话不算数,菩萨则言出必行,甚至于牺性性命也要完成他所承诺的事情,这就是菩萨的真心,绝对没有虚情假意。

8. 决心波罗蜜

菩萨行者必须有坚固的菩提心,不畏千艰万难都要成佛,任何天魔外道都不能改变其决心。甚至于有人向他说佛是魔,他都不会动摇,深信修菩萨道成佛是绝不虚假的,这就是菩萨的决心。

9. 慈心波罗蜜

慈是给予众生乐。菩萨行者要有大慈悲心,才会不忍众生受苦,一心为了使众生离苦而发慈无量心,很精进地度化众生

10. 舍心波罗蜜

舍是平等的意思。众生对我们好,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对他有好感;众生对我们不好,我们就会生起厌恶心,认为此人不可度化而远离,这是凡夫俗子的正常心理。菩萨就不是这样,他对好人或坏人都保持平等心,即所谓的舍无量心不执著某众生罪恶深重使人讨厌,某众生心地善良而心生喜欢;所以菩萨能在三界六道一切处度化有缘的众生

讲完了南传佛教的菩萨十波罗蜜,我们会发现其中缺少了“禅定波罗蜜”,原因是南传佛教依据释迦牟尼佛过去世在人间的本生因缘来看菩萨道,似乎菩萨是不修禅定的,但这是不合理的。若依北传佛教大小乘经典记载,菩萨必须修禅定,乃至菩萨成佛前,如弥勒菩萨已能入无量百千三昧。北传大小乘佛教所讲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其中多了禅定波罗蜜,少了出离心、真心、决心、慈心、舍心波罗蜜,然而,菩萨发菩提心时,此心已具足这五个波罗蜜,一个也不少

禅定波罗蜜禅定又译为静虑、定、三昧,即心的寂静达到心境合一的境界。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即由于禅定的力量,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有了禅定才会生起智慧,依佛法说,没有禅定而生起的智慧是狂慧,很容易自我意识由禅定生起的智慧才是真实,因为在定中以微细心观察所得智慧才能看清真相,散乱心观察所得智慧是烦恼的知见,所以说,修禅定所建立的正念正知(正念正智),是生起智慧体验真相的基础。同时,有了禅定就能发起神通,这才能广利众生,菩萨的三昧力超越阿罗汉,不但于众生境界里能示现无量身,还能游历诸佛国。

大乘佛教说六波罗蜜是罗汉与菩萨皆应修学的,但菩萨要更进一步修学以下四波罗蜜

1. 方便波罗蜜

菩萨为利益众生愿学一切法门,以便能以各种善巧方法拔济众生苦恼;随顺众生所乐,以种种方便示现说法以教化之。

2. 愿波罗蜜

愿就是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尽未来际,成就行愿。菩萨愿成就一切众生,愿供养一切诸佛,愿尽未来劫证如来智。

3. 力波罗蜜

行满功成,万境无动,善办众事。菩萨具深心力,无有杂染,乃至具加持力,使众生信解领受,这是力波罗蜜。比如菩萨父母所生身,力量超越一般人。除此之外,具力波罗蜜的菩萨神通力能成办一切度生事业,一切世间的天龙鬼神都不能比拟

4. 智波罗蜜

菩萨行者除了要像阿罗汉那样具足三明,知道世间一切因果来去、众生的宿命等,其智慧波罗蜜,还要懂得一切世间的工巧、技术、医术等世间智慧。菩萨的智波罗蜜,如《华严经》说:“即得十种智波罗蜜。何等为十?一者于念念中令身遍满一切佛刹智波罗蜜,二者于念念中悉能往诣一切佛所智波罗蜜,三者于念念中悉能供养一切如来智波罗蜜,四者于念念中普于一切诸如来所闻法受持智波罗蜜,五者于念念中微细观察一切如来所有法轮智波罗蜜,六者于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议大神通事智波罗蜜,七者于念念中说一句法,尽未来际辩才无尽智波罗蜜,八者于念念中智海现前观一切法智波罗蜜,九者于念念中得一切法界教海智波罗蜜,十者于念念中得知一切众生离众生想智波罗蜜。

之前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共六个波罗蜜,加上方便、愿、力、智四个波罗蜜,合称为十波罗蜜具足这十波罗蜜的菩萨,叫做不退转菩萨。初发心菩萨一时只能选修一个波罗蜜,甚至于一生中只修一个波罗蜜。

《解深密经》说:方便波罗蜜为施、戒、忍三波罗蜜之助伴,愿波罗蜜为精进波罗蜜之助伴,力波罗蜜为禅波罗蜜之助伴,智波罗蜜为般若波罗蜜之助伴。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就是观自在菩萨用来观照五蕴皆空的法门“行深”是指什么?佛法说,凡夫被烦恼遮盖了本具智慧,所以被世间种种事物所迷惑。我们不知道也不想去看看内心烦恼有多深,只想看心外的花花世界,有什么让我们争取得到。这就好像行色匆忙的新加坡人到马来西亚的乡村,发现那儿的人连冲一杯咖啡都慢吞吞,等啊等,要等上半天才有咖啡喝,真受不了。而马来西亚人却发现新加坡人来去匆匆,一喝完咖啡就一溜烟似地看世界去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已经接受匆忙的生活步伐,不知道新加坡人有多么匆忙。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很强,已经接受当下的生活情景。同样的,我们生活在种种贪、瞋、痴等烦恼里而不觉察,心只往外看世间是如此真实

因贪、瞋、痴等烦恼遮盖住,使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经典形容烦恼好像天上的云,智慧就像天上的阳光,云层很厚,阳光就透不过去;智慧就如光明,光明不能照耀,是因为被烦恼盖住了修行者要在没烦恼底下,才能智慧现前而观自在,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定力的清净心,不是散乱的心;(2)心要细,不可粗心大意;(3)贪、瞋、痴等烦恼的因缘不现前所以观自在菩萨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即菩萨要修到很深的智慧,为什么深?因为烦恼垢厚,智慧就被盖到很深的底下;如果烦恼很轻薄,就不觉得智慧埋藏在内心深处,发现原来智慧就在眼前。因此佛经说,当修行者修到心很清净,烦恼很少的时候,佛法就现前,即佛所开示的道理当下就观察到真相,不用百般思惟地推敲。换句话说,必须在烦恼很浅的时候,才能达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在烦恼未断除前的根尘识境界里,由于智慧与烦恼的深浅是刚好相反的,所以此时的智慧是有深浅差别的一旦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烦恼不再现前时,在无烦恼的涅槃智境里,智慧无深浅之差别,是一心全体皆智慧的无二智

三、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

众生执著五蕴身心是我,即执著有一个我在知觉、感受、思想、烦恼、动身,因此佛开示五蕴的教法,一个个地破除这五种“我执”的对象蕴,是积聚、蕴藏的意思,佛以五蕴来解释我们的身心即这五种类的法之聚集,所谓色、受、想、行、识一切物质现象总摄为色,精神的现象则分为受、想、行、识四种,总称五蕴。五蕴也译为五阴或五众

“照见五蕴皆空”,即照见身心皆空的意思能照见五蕴皆空的,就是甚深般若慧。五蕴是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活动,般若慧能洞见其空相,即见到一切法空。在修行过程中,只要能证悟五蕴无我,很快就能证悟一切法空。

1. 观五蕴非我

怎样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呢这是唯证方知的境界,但为了方便初学者的修学,先略说五蕴如下:

(1)色蕴。色蕴的色,非男女之色,亦非青黄等颜色,主要是指物质的活动色有两种意义:一是质碍义。凡占有空间位置有体积的物体,其他的东西就不能放在其位置,比如麦克风摆放在这里,它就阻碍其他的东西与它同在。二是变坏义。物质依无数原子聚集而成,终归会离散变坏。五蕴中的色蕴主要是指身体,因为凡夫执著身体是我,佛为破除此执而开示色蕴,阐述身体是物质的组合罢了。其实身体是由吃下去的食物,长成肌肉、骨骼、血液等物质所组合而成。

(2)受蕴我们接触外境时,内心生起领纳的作用。如接触到可爱的境界时,内心生起快乐的感觉,称为乐受;接触到不适意的境界时,内心生起不适意的感觉,称为苦受;另一种中性的境界,使人生起不苦不乐的感觉,称为舍受

我们各种各样的心念,都是由过去的种种习气为主因、加上当前境界(外缘)使它生起的。比方喜欢吃榴莲的人闻到榴莲的味道说香,不喜欢吃的人说臭;有些东西人闻其味说很臭,但是某些动物或昆虫闻到则觉得很香。这是因为众生有不同的需要而形成感觉器官有所不同。就好比人的体味是臭的,但贪爱执著时却说是香的。这种种很多不同的感受叫做受心所。因为有些人不明白,佛就再作深人的分析:受有很多种,眼睛所生的受、耳朵所生的受、鼻子所生的受……有些人认为这些受都是一样的,认为有个“唯一”及“不变”的我在受。佛说不是。比如牙痛时,你会说是牙痛,没有人会说我痛,因为不是有一个我在痛,是牙痛如果你执著,认为牙痛就是我在痛。那么,当脚被玻璃碎片割伤时,脚很痛,脚痛不是头痛,很明显这两者是不同的感受。再者,当灯光照着眼睛时,眼睛很辛苦的那种感受,绝对不是牙痛的感受。佛为了破除人们执著受是我,就开示受蕴,好让他们明白受不是我

(3)想蕴想是在内心接触外境时,所生起的认识作用,举凡思想上的概念,以及对外境的了解、联想、分析、归纳等皆是有些人认为会想的就是我,觉得眼睛和耳朵的感受虽然不一样,而会想的是同一个,这个会想的是谁?于是他认为有个“唯一”及“不变”的我在想。佛说事实并非如此,想有很多种:眼识所生的想、耳识所生的想……它们是不一样的想。你们想一下公鸡的叫声,再想一下公鸡的样子,这两种想是不一样的。公鸡的叫声是耳识所生的想,公鸡的样子是眼识所生的想,是两种绝然不同的想。这是因为我们的耳朵接触到声音时,意识将它记下来;眼睛接触到光色时,意识将它的形象记下来;佛法称这些记忆为“法尘”碰到有因缘的时候,脑袋就会思考,所谓思考是无数法尘重显于心识前

你们当中,有些人是学会计的,有些人是学音乐的,有些人是学电子的等等。现在我问你们懂不懂什么叫做“CPU”?懂的人举手。其他人呢?没办法想吧!其实CPU是电脑的中央处理器。我再问“昆次阿来”是什么?哈哈!会的人才有得想!这是泰语,意思是“你叫什么名字”。这是耳识所生想,你现在记下它,将来就能想它眼睛、耳朵、鼻子……是我们接触外境的窗户,能想的事物都是先从这六根产生,还有从意念里记忆或创造出来,由此佛说由六根产生六识,再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所以六根是一切心念及境界的根各种想念是在不同的因缘下产生的,并非“我”在想。一旦执著有“我”,必定执著“我”是唯一的,不可以有两个。昨天的我是我,今天的我还是我,这才可以叫做我。可是,真有这样的“我”吗?佛说没有,那只是一念“我”之想而已。因为你每一念的想都是不同的心念,现在想的内容与刚才想的不一样,昨天想的与今天想的也不一样。小时候想吃妈妈的奶,整天想要妈妈抱,现在不再想了。念念不同的想都有其不同因缘使它生起,小时想要妈妈抱,以为是我想的,现在再也不想了。若当时想的那个是我,目前的想已经不同,当时那个我不是不在了吗过去、现在及未来各种各样的法尘记忆,目前拿来用就是当下一念的想,所有的想集合起来总称为想蕴,此集合不是一个我,所以想根本不是一个我在想

(4)行蕴“行”是造作的意思,即我们的心知觉境界后,进一步对境界造作反应,所采取的反应有身的动作和心的执取,其中动身是色蕴,动心是行蕴。比如你看到一样东西,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都是行。初学佛者会问:“如果没有我,谁在造业?谁在生死流转?必然有我在造作——行,是我造种种因,所以我受果报。”众生认为行是“我”在主宰

佛说行与受、想一样,不过是各种不同的心念罢了行蕴有所谓的贪心、瞋心、善心、恶心……这些都是有造作的心行,这些随外境而生的内心反应,不是单一不变的心在造作,所以行蕴不是我如果行是我,那你就能自在控制:即要想什么就想什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我要你立刻对眼前某一个人生起瞋心。你能吗?不可能。如果瞋心是“我”瞋,那么我就能够作主;我要瞋就能瞋,不要就不瞋,这才是我作主,不然就不是我作主如果有我在主宰,应能主宰我的一切,若不能就非我。可见是各种原因产生造作,并非有个我在(造作)行。再举个例子:我叫你想吃鸡肉想到流口水,怎样?无法办到是吗?或叫你现在心想吃冰淇淋想到流口水,能吗?如果眼前有你喜欢吃的冰淇淋,你看着诱人的冰淇淋,生起食欲,口水轻而易举就流出来。由此可见,行的造作并非有我在控制,它是随着因缘、随境而产生的,佛说这不过是行蕴而已,其中无我

(5)识蕴识是能够知觉的心,识知觉外境能知觉的心分为很多层次,当心接触外境时的第一念,先生起知道的心——识,识只知道外境未加任何语言思惟,如此的知道称为了别,比如眼识见、耳识听等等识之后的心念再分别、思惟、分析称为想,接着烦恼心对境界造作反应称为行有人执著未加任何语言思惟时的了别是“我”知,但佛说不是我知,是不同的“识蕴”在知。

佛说,识蕴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六种识。即依眼根对色尘(光线)生起眼识(颜色、亮度、衬度等视觉);依耳根对声尘(声音)生起耳识(音调高低、音量大小等的听觉);依鼻根对香尘(气味)生起鼻识(香、臭等嗅觉);依舌根对味尘(味道)生起舌识(甜、酸、苦、辣、麻等味觉);依身根对触尘(温度、拉力、压力、摩擦、湿度等)生起身识(触觉);依意根对法尘(记忆)生起意识。

一般大小乘经典都只说六识,不过大乘唯识宗说共有八个识,即六识再加上储存业力种子的“阿赖耶识”,以及执取阿赖耶识为我的“末那识”唯识宗说,众生造业后,业的种子在阿赖耶识内继续活动;南传佛教认为,众生的业之相续不断,是因为有个周遍三界都存在的“有分识”,其实有分识的功能即阿赖耶识的部分功能。由于般若经典不说八识,本经也只说六识,所以我在此只依六识解释。

个别众生的六识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瞎子,就没有眼识,蚯蚓也没有眼识,只有皮肤感官可见识蕴是随着众生过去不同的业形成今生有不同的根(器官),根接触外境(尘)产生知觉的心比如眼睛看东西,并不是一个能知的心在看,而是眼根与外境接触时,(无量的识蕴中)生起的一念与此境相应的眼识。如果关掉电灯只见一片漆黑,就什么都看不见,那是因缘不具足,无缘生起眼识,于是就无法看。我们称此为看见黑暗,其实是无眼识而无法看,应称为看不见,不应称为看见黑暗佛说光线(色尘)照射到眼睛,色尘与眼根接触才能生起一念知觉的眼识。所以必须要有眼根与光线(色尘)接触,加上心在注意,才可能生起眼识,睡觉时就全无眼识可见眼根接触不同色尘就生不同的眼识,并非只有一个眼识在看现在你看周围的东西,就生起现前念念的眼识,待会儿你再看其他的事物,又再次生起另一系列的眼识佛说眼识的知觉是念念不同的眼识,不是有一个独立的“我”在知觉

刚才说众生从色、受、想、行、识中执著有一个我,因此佛说众生对身、心与世间的真相迷惑,认为身心里有个我,和我所拥有的东西——我所为了破除这些执著,佛就阐述五蕴来说明我们身心的活动是无我的说到我执,有人执身心就是我——身心主宰身心,有人执身心里另有一个我——灵魂主宰身心,有人执身心以外有我——梵我主宰世间万物执著身心是我者,认为今生死了就一切结束,所以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态度,这些人只信眼前所见事物,即信“科学教”,不信古老宗教执著灵魂是我者,信灵魂不死者,认为身体、心念不是我,是我的灵魂从过去流转到现在,是灵魂在使用我们的身心,这些人必定会信仰有鬼神,如拜图腾、拜祖宗、拜天地大力鬼神执著梵我者,必信天帝,信天帝创造并主宰生命,信徒们只是它的从属,所以他们期望死后回归天国到天帝身边,如回教、婆罗门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道教和日本神道等皆是佛教则认为无我也无主宰者,佛说身、心与世间只是迷惑者的虚幻境界,众生迷惑时,每一生的身心不过是不同的五蕴在作用,梦幻般的五蕴身心里并没有我觉悟时见到并无真实的身、心与世间,也就是觉悟无我的空性。所以观察五蕴就能破除我执,所以本经的第一个课题是教导我们观五蕴,这是非常重要的

2. 观身心不自在

如果问那些执著另有我主宰身心的人:“我在哪里?我在身体外?”他肯定说我不在身体外“若不在身外,在身内?在手上、鼻子或肚子里?在尿里或血液里?”如果你去身内寻找,肯定找不到我。于是古人认为有个灵魂住在身内,它才是真正的主人一一我,灵魂拥有我的身心为什么会有灵魂是我的见解?原来心有时能够脱离身体独立活动,当时心还是贪念执取身相,所以心离肉身独立活动时会变化出一个形体即我们的心念能够另外创造一个身体(意象),由心暂时化生,称为“意生身”,道家把它叫做“出阴神”。另外,当人死时身体坏了,当时未悟的心依然执取身相,因此也形成意生身,此时的意生身舍肉身而成化身,即所谓的“中阴身”,由于中阴身有我执而想要去投胎人们不了解,把暂时的中阴现象,当成是死后有不变的灵魂。其实不然,投胎后原有的中阴身就死了,不了解的人以为中阴现象是灵魂在投胎、再生。然而,刚死时中阴身的相貌、身材、男女性别与活在世时一样,到了投胎时,去入胎的中阴身已经变成出世时的形象了,男女性别也可能改变——今生是男人,来世可能是女人;死时是个老头子,出世时却是个小女婴。到底哪个身才是亡者?所以没有不变的灵魂,只不过人们误解把暂时化生的中阴身当成灵魂

现代南传佛教学者说没有中阴身,北传佛教不论大小乘都认为有不固定的中阴身刚死的中阴身叫“死有”,它保持死前那一刻的相貌,所以有时亲人会看到死者的中阴身以为是他的鬼魂投胎时的中阴身称为“生有”,在死有与生有之间的中阴身称为“中有”中有之中阴身也有生死,一般说法是中阴身最多生死七次就去投胎转世,因此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灵魂,是因为执著有我的心化出那些身形若你这一生死了堕落投胎为狗,刚死时你会先化生成人形的中阴身,到投胎时,此人形的中阴身死了再化生成狗形的中阴身,然后才以狗形去投胎若没有我执,则死时不会执取我而继续存在,就不会化为中阴身,于是就不再流转生死佛讲五蕴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破除我执,为了达到这重要的目的而教导我们怎样观察五蕴,这就是本经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即观察五蕴身心的行为,因无知的烦恼执著而造作无常,不自在造作所以苦、无主比如你看一个人,依容貌、穿着等生起各种心,然后更进一步对身体产生执著,执著我是永恒的吗?要如何保持这个“我”?我要如何享受快乐?吃什么食物?怎样洗澡?用什么香水、洗澡液……都是从身体而生起种种的迷惑行为。更进一步执著这个身体是我的,我所用的东西,如衣服、睡床等,一切执著就接踵而来了。在一生过程中,我们执著身体行为、所使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由于对身心运作的真相无知,产生“我”的见解、“我的”执著、我的爱,执著某东西是“我的”而拥有我的东西,爱我的国家、我的家庭等

佛说应该观察五蕴不只是物质与心识的集合罢了,它是由过去的业习推动造成如今如此这般,不但是暂时的,而且非我的。现代医学常识说:过去所吃的食物变成的血肉、骨骼……血液和细胞活不过一年,血肉一年后都要换新的,我们身上的物质一直都在慢慢地新陈代谢,从没停止过。我们要这样观察身,然后进一步观察心念如何生起,从(六根)身体接触外境(六尘)而生起的种种心念,其中先生起六识的知觉,接着生起受、想、行观察在受之后想什么?所想的都是追求的种种快乐,不过是感觉器官告诉你的。如果我用手在你腋下搔搔,你会觉得很痒;在你手掌上摸摸,你说不痒,可见苦乐受只是不同的感觉神经造成不同的感觉。甚至于觉得食物好吃,男女之间淫欲的快乐等,都是感觉器官靠无数细胞得来的感受。你生下来有了这样的感觉器官,就得到如此的感受,所以苦、乐感觉是随业报身而不同,心感受时一点儿都不自在。因为不自在,所以佛说:有受皆苦

除了感官的乐受,我们还追求心灵的乐受,比如喜欢被人欣赏、尊重、爱护,追求情与爱,甚至为情而死,这些只是累劫以来熏习的习气当你与某人一见如故或一见钟情,都是过去爱念的习气,呼唤你重新并继续迷惑,重演心随境转地满足烦恼的需求而已

我们一直在满足身心对外境在感受上的需求,因为需求让我们充满希望,这股力量推动我们活下去,所以我们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只好千方百计地设法安顿未来的生活,驱使我们一天一天地活下去,这一切都不自在——苦!所以佛说你要好好观察,五蕴身心一切活动都不自在,都是无可奈何的,都是苦的果报啊!有人不以为然,总觉得乐在其中,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个行动不便的病人,你必须天天为他打理大小便、吃饭、洗澡等等,你就感受到这是很苦的。但是你照顾自己几十年,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因为有我爱、我贪、我执,使你越照顾越看越满意。佛说这是凡夫不懂得如何观察五蕴身心,所以不知道它的真相是无常的、不自在、苦、无我。佛说五蕴身心无我,只不过是因缘在配合、在变化,空无自性,也就是本经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

何谓空无自性?佛法说世间万事万物的出现都有原因,都是因因果果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种种过程是真实的,但是佛说五蕴身心,乃至万法都没有本体——空无自性。现在让我为诸位简略阐释空:“空”不是没有,也不是有,有无皆非,那是指什么?佛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无量的事物组合形成,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独立存在,必定是因缘和合而形成的。以这次《心经》的讲座来说,现在我坐在这里讲佛法,你们听佛法,有我来讲法的因缘,有你们来听法的因缘,就组合这次讲座的因缘。如果不幸发生地震,喔!通通跑到街上去了。再者,我不能讲得太久,时间一到就必须结束。由于另外一段已知的因缘,即大家要回去睡觉,所以今晚几点开讲、几点结束都有原因的。从开始讲法到结束期间,我们认为真的有“佛理讲座”这件事在进行。其实在这段因缘变化中,无法指定某一法为“佛理讲座”。

再比如你们执著有一个实在的人——广超法师,他真的坐在这里讲法。但《金刚经》说:如果有人说佛在说法,那是谤佛,佛都说佛没有说法,当然也没有真实的广超法师在讲经及大家在听经,甚至也没有真实的你正在看此书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原来我们都执著身心境界实有。现在说“照见五蕴皆空”,我——广超法师也是五蕴的和合,你们所看到的我是过去和现在所吃的食物,再配合我过去所造的种种业,才变成这样的身材与相貌;再加上我的脑袋熏习了很多世间与佛教的道理,所以今晚我有机会在这里为你们讲解《心经》。这些都是暂时的众缘组合,若按本经的空义来说,此刻的我不是某一个实在物,此刻的你也一样。这比较难理解。

所以当你在看我,或看自己的时候,要很肯定那不过是一段暂时的人生过程。其实那不过是种种业力因果在演变,形成过去与现在不同的样子,接下来还会继续不断地演变,而我们就是不看前,不看后,只看你所定下的开始后与结束前的中间,认为有一样东西存在,佛法称之为法——某事件,执著有一个法生起即所谓的自性见自性见认为这个世间万物都有其实体性,但佛法说万物没有实性、本体,它只是暂时的众缘组合的过程而已,此过程必然继续变化,不久将来它又变成另外一个组合了。

今天的我不曾留驻,只是我这一生系列因果过程中的小插曲。同理,受心念也不是我,而是“我的”心念。现在的心念将来也会舍弃的,如此身、心都不是我。凡夫一向迷惑执著五蕴身心,没看清真相。所以本经为你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真相本性是空的,即五蕴中没有一个实在的“人”或“众生”,也没有实在的“受报者”在受苦,或在流转。当他觉悟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四、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

1. 所度之苦相

佛法说这个世间一切存在之法(有)皆是苦的存在,简单地说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1)生苦。经上说:“处胎如坐牢狱,出胎似剥牛皮。”子宫是世上最小的牢狱,胎儿在里边十个月,动弹不得。婴儿出世时好不容易才从小小的阴道中挤出来,离开了温暖安全的子宫,细嫩的皮肤接触到风吹、冷热的空气,身体如针刺般受苦。

(2)老苦。人老身心衰损,力弱行步龙钟,智力衰退做不了事情,加上怕老的精神负担,拼命运动、化妆、吃补品。人到中年就知道“老”是怎么回事儿,腰酸骨痛,尤其是女性,生儿育女后,如不好好照顾,过了四十岁大关后,就会感受到种种痛苦。

(3)病苦。病苦人人都有,但多少是因人而异的。病魔真可怕,使病者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甚至有些人承受不了病苦而自杀身亡。

(4)死苦。“四大违和分离,气喘抽筋拆骨”是“死”的最好写照。死是苦,怕死更加苦。我曾经到监狱里做辅导,某个死囚,当他得知三天后要被处死时,立刻昏倒。有些死囚在早上六点行刑之前竟泄青粪,脚软走不动。有些病重的人,临命终时全身抽筋,卷缩起来,这些都是怕死的现象。

(5)爱别离苦。生平恩爱眷属,如今生离死别。在新加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都要服役,儿子去当兵,做母亲的苦死。虽说小别胜新婚,但夫妻间的爱别离苦不需我多加解释,在你们当中想必有人尝过见过。再者是男女间的恋爱,当一方突然变心,另一方必然深受痛苦,甚至跳楼。

一般来说若夫妻有一方死了,另一半还不至于会自杀,因为还有儿女可以依靠,即使失去夫妻的恩爱,儿女的爱让他觉得值得活下去。如果恋爱中的男女发生情变,被抛弃的一方可能寻死,这是贪爱而又得不到时所感受到的苦,因为忘了还有父母之恩;当时若重视父母亲情就不会自杀了。可见世人觉得父母之爱比不上男女之情,所以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句话,而非“母爱价更高”。 除了感情外,当我们失去贪爱的东西也会感觉到苦,如搬家后,想念旧家。更奇怪的是更换了枕头就睡不着觉,这都是执著的缘故。

(6)怨憎会苦冤家狭路相逢分外眼红,你所不喜欢的人,偏偏跟你见面,就是怨憎会苦刚结婚的人暂时小别,多数是爱别离苦;结婚久了难忍对方缺点,则怨憎会苦比较严重。有句话:“因不了解而结婚,因了解而离婚。”婚前彼此都将不好的缺点掩饰,戴着面具做人,婚后就暴露无遗而讨厌其缺点。很多结婚已久的夫妇,都是为了孩子,才勉为其难地维持婚姻的生活。伙计给老板做工,老板整天盯着工人,怕他们偷懒,伙计讨厌老板,但天天又要见面,也是怨憎会苦。所以佛法说,如果你对某人起瞋心,就设想他的优点,想他曾经善待过你,那瞋心自然会减轻。

(7)求不得苦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却得不到,抑或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如单恋。又如父母亲望子成龙,偏偏孩子不长进,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完成大学教育,可是孩子的智力又不行,苦死。读书很苦,为了那张文凭,得到了自然很高兴,得不到时就生起求不得苦

(8)五蕴炽盛苦我们五蕴身心——色、受、想、行、识,一直在活动,使我们没有一点儿自由,但我们却不觉得,意然输快地生活,忍受若种种痛苦的煎熬。所以佛说我们所居住的世间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堪忍世界”,能忍受着种种痛苦的逼迫

先从身体说起,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保护、喂养,希望身体苗壮成长,体力一天天地增强,所以时间到了要吃,为了生活与吃饭就必须做工,终日劳劳碌碌。为了满足食欲,到处寻找美食佳肴;每天吃同样的食物会腻,吃饱了要抹嘴、漱口……过后又要如厕。身体站久脚酸,坐久腰酸骨痛,所以站久不行,坐久也不行;坐久要走,走久要坐。整天要服侍这个臭皮囊,久了习以为常,照单全收,所以不觉得苦。但是,佛说这太苦了。天人没有这些苦事儿

有些女孩子很爱漂亮,整天买化妆品,涂了这个不满意,又涂另外品牌的,你们说苦不苦?在我看来是很苦的,何必这样子呢?我是卷发的,在家时每天上班前都要梳头发,怎样梳都不整齐,真讨厌!很多人每天都把身体服侍得妥妥当当,很乐意为身体服务,并不感受到苦。所谓牦牛爱尾,苦也

谈了身苦,现在来看我们的心,心想要睡觉,频频打呵欠,眼泪欲流,只好上床睡去,睡得不舒服也不行。一觉醒来,心就要活动,搞东搞西,心搞那么一天,你就得奉陪到底。你们有没有想过,苦吗?

以上是表面上的解释,其实五蕴炽盛苦并不止如此而已。佛说五蕴是刹那刹那地生灭,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修行人观察自己的心念时,将发现心念一念接着一念,没有一念是你要的,越看越厌倦。现在你不知道观察,一味随顺及满足心的需求,就不觉得苦我们的身心就是如此活动,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比如当我拿起桌面的红手巾让你们看,大家一看,立刻知道那是红手巾,并且马上猜想是不是要做什么事发生一系列不由自主且生灭神速的五蕴活动:当手巾的光刺激眼睛,眼睛是色蕴;感受到光的不苦不乐受是受蕴;心里想那是什么是想蕴;想后反应是行蕴;确知光影中的红手巾是识蕴。另外,耳朵听我说话,由耳朵也引起一系列的五蕴活动。试想,这些活动你能作主吗?是你要的吗?我们的身心活动,随着境界一个接着一个生起,念念生灭不已,我们天天就随着它不由自主地活着,即佛所谓的五蕴炽盛苦

除了明白了以上的种种苦,我们还要明白有受皆苦。感受苦时是苦,感受到快乐时也是苦,因为快乐最终也会变成坏苦。甚至乐受太多也是苦,比如喜欢打篮球的人强逼他一天打个不停,他准苦死!除了有受皆苦,无常的身心非我能作主,这就是苦。既然有如此众多的苦,那么“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要怎么样“度”的呢?这可分几方面来谈。

凡夫执取五蕴身心,生起种种烦恼见解行为,自我束缚而生起种种苦。当一个人修行觉悟苦、无常、无我,放下一切烦恼执著,遇违缘逆境不再生起烦恼,无烦恼束缚就不会感受到心苦,心解脱而证得阿罗汉果。然而,阿罗汉虽然没有烦恼,然而身体有生,必然会老、病、死,此类苦报犹不能免。所以当天气炎热流了满身大汗而发痒,阿罗汉也会难受而擦一擦汗,牙痛或给蚊子叮了,也会感受到痛。只要阿罗汉还有身心活动,身心依然因缘生灭无常,犹未摆脱“行苦”。所谓“行”是随因缘变化无主。因缘所作无主,所以不自在,这是行苦

2. 度苦依智慧

阿罗汉心已解脱,然而身犹受苦报,就是有余涅槃阿罗汉今生死后,不再执著要受生,身心活动不再延续,不再受将来生死之苦,无业报身的行苦才真正了断一切苦,叫做无余涅槃。所以阿罗汉度苦的次第是,先断尽烦恼,然后尽最后业报身。但一旦度尽烦恼,必定不再贪爱我及业报身,命终时若无我执烦恼,不再执取将来身心,就不会再来这世间受生

以上是阿罗汉证入涅槃的情形。菩萨不像阿罗汉那样进入涅槃,他要觉悟无住涅槃,所以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行深”是指菩萨的心深入甚深、无相的般若智慧,无相的智慧是一种还是多种呢按小乘说证涅槃的智慧只有一种——涅槃智,大乘说圆满佛果的佛智是无二智;虽然两者皆说真相只有一个,但是,事实上有两种——小乘的偏空智、大乘的圆满智

由于各人发心的不同,就有不同的智慧:

(1)凡夫的世间智慧是有烦恼的智慧,心念比较粗。凡夫做事情时,心清清楚楚,如:我要考上大学,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我要努力赚钱等等。这一类的智慧是在烦恼驱使下去思惟、去做,只观察及处理世间事物,但不观察身、心之真相,不知六根幻象非实,所以此智慧,称为世间智慧

(2)阿罗汉的出世间智慧阿罗汉觉悟有为世间的身心是苦、无常、无我的,于是放下种种烦恼,念念正念正知万法本无生及身心非我。另外,阿罗汉已见到诸法实相本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心不再贪染世间法,死时不执取虚妄境界而不再来受生。佛法把此智慧,称为出世间智慧

(3)菩萨的入世间智慧登地菩萨的般若智慧观烦恼性空,心已无执而能自在幻化,就能生死自在地来去世间。其智慧能自在地随缘应化,继续来这世间修成佛果。所以菩萨的智慧不但要与阿罗汉一样放下烦恼,还要能随机应化,出入世间度化众生

(4)佛的圆满智慧佛已觉悟圆满,对一切法无所不知,所以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这圆满的觉悟是心的本具智慧,大乘佛法说一切皆是心的显现,心能如此圆满显现就是智慧如此智慧圆遍十方,不是从修行造作而有,所以说众生亦有之,只是未证知

以上是以众生不同根性来区别智慧,然而,法无人、我,智慧亦无众生、圣人之相。智慧是人人有之,佛说乃至人人可修得佛的一切智,只是众生迷惑颠倒,心被烦恼遮盖而显现出智慧有高低的差别。

3. 智慧依清净心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智慧还可以深浅来区别,我们的心念有粗有细,智慧的高低与心的粗细有关,以下是以个人的心来解说智慧

(1)散心散乱没有定力的心。在散心下观察这世间,多数落入思惟里,有时生起善念,有时生起恶念其所观察的多数是外在境界,无法观察清楚自己的内心。散心下的智慧足够用于如何应付世间的生活、满足个人的需求,以及烦恼心所需要的事情等

(2)定心有定力的心比散心细微,所观察的多数是善法。修行人有了定心就能掌握自心而少造恶业此时观察少用思惟,多是直觉的观察,即定力强时没有贪欲、瞋、睡眠、掉悔、疑等五盖。此时的心微细,因此对自己的身心真相能观察入微。然而,不同深浅的定,其细心与清净度不同

(3)清净心修行人有了定心,继续修行到四禅时,欲界贪、瞋、痴等烦恼轻微到暂时不现前,心最清净,更加细微、明晰、平等无造作,即所谓舍念清净的心——定心清净佛经常说一个人不能明白佛法,是因为他的智慧被烦恼遮盖住,有了清净心,他就有机会看清楚佛法所讲的实相当定心已不贪外境,就有力量转向专注观察自己的内心;所以定力越强的人,越有能力观察自己的内心;反之则会花很多心思在观察外界的事物所以心念的粗、细影响观察的境界,影响智慧观察的深浅程度。四禅以上的(清净心)细心只是无造作心不是智慧,有些外道误以为那就是“无为”了

(4)智慧心修行人有定力的心之后,进一步更依佛法的指导修观。所谓“观自在”的“观”,并不是在那边想,也不是毫无目的地看,而是根据佛法的道理去观察世间的真相观不是思惟,是直觉的观察。当心念很微细时,念头很少,观察事物比较直觉,当微细到清净心生起时,就不再落入道理的思惟,而是直接观到真相就如佛法所讲的“观”的智慧并非分析、思考,是一种直觉的心(心本具智慧、不需思惟分析,反而是妄想的思惟蒙蔽心智);观是不加上任何见解,是正念正知之观察当修观修到心念非常微细时,就会达到无心舍觉支,此时他清清楚楚地观一切法的真相,于是当时的心不执著一切,也不会对外境作无谓的反应,即他对境无心,禅宗称他为无心道人佛经说,供养千百亿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所谓无心是有知觉的,只是无世俗之妄想分别,并非像睡觉那样的一无所知。

现在大家已明白智慧的高低与深浅跟心有关系,其中在散心、定心、清净心、舍觉支下产生的智慧都不一样,唯有清净心中的舍觉支才能无造作地直接观察佛法很多外道也可修得心清净,但是不知道以清净心直接观察佛法的道理,就没有办法建立平等舍的心去觉悟更深的智慧。因此当心清净之后,不要执取此清净心而只是维护着正念,应当以清净心缘一切境界,进一步依佛法去观察身心的真相,看心最后是否与佛所说的那样——平等不动因为佛已清楚开示如何观察世间的真相,我们不必从头盲修瞎练地观察,只要按照佛所讲的实相去观察,这将节省很多时间。

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利生时,专门度有定力的外道,经典记载佛最先度化的一千二百五十众即是因为他们在遇见佛之前已有定力,已修到心清净,只是不知如何从清净心生起智慧观察世间的真相;佛只要讲几句佛法,他们以清净心观察,很快就观到真相,智慧现前而证果了你的心越清净,就能越深入观察佛法,就能行深智慧。所以,观察佛法所生起的智慧高低,与修观时心的粗细有关当修行者的定心清净不随外境转,就有能力看清及放下内心种种知见的烦恼,才能使心更清净——知见清净四禅的清净心是没有造作的舍心清净及念清净,心不造作时才能放下各种迷惑(造作)的知见所以定心清净后,再修观以达到知见清净,觉悟中第一个悟便是知见清净他更进一步用这种心继续观察佛法,就证悟佛所讲的真理,即世间的真相,最终证悟空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并不只是深入智慧而已,智慧要依靠定心来生起清净心,心有多深多细,就能生起多深多细的智慧。

五、能照见的智慧

1. 解空的法住智与证空的涅槃智

开始时以智慧深入观有为法相是无常、苦、无我,最后照见无为法性——“空”的真理空是被证知的真理、当时必然有知道真理的心——智慧。空不是“空”自空,是智慧觉知“法性本空”,所以空与智慧有关,智慧又与心念的染净有关大乘佛法说,智慧是人人本有,无法证悟的原因是智慧被烦恼遮盖,烦恼不现前则智慧现前,要烦恼不现前,这必须靠定力和念力生起清净心了。所以说,觉悟的先决条件是心清净,然后生起智慧觉悟真相——空。

由于人们对空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我举出九种:

(1)生前空一些人只读几部佛经,基本佛法没弄清楚,以学来的浅薄认识,认为人本来就空手而来,本来就是空,什么也没有。这样的空是前世空,今世有,因为今世手不空也

(2)死后空有些人不听闻佛法,看《心经》说空,就以为空是人死了空手而去,什么也带不了,最后归空

第一种误解空是认为本无今有,即以为我生前什么都没有,所以本来就是空的。第二种误解空以为我死后什么都带不走,而说死了最终归空,这是一些文盲听经或诵经后常说的空,他们不识经典文字的真义,自认为人生苦短,最后无奈归空无,从有变无是有无见,并非空

(3)灭坏空有些人认为万物最后一切都灭坏空无,把无常灭坏当成空,这是一般知识分子与外道的断见。然而,空跟过去、现在、未来都无关,而且空不是从有变坏后才空,这是生灭见,并非空。灭环空跟死后空是事异义同

(4)分析空有些人靠理智分析,发现万物没有一个整体、独立、实在性的东西,就认为自己明白空是怎么一回事儿。这种从分析而空又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有很大的邪见,以自己的智力分析后,分解所得到的结论是:万物都无本体,什么都不存在,空无一物。自认也看得懂本经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意思是找不到眼睛、耳朵……这样的误解空最糟糕,明明有眼睛、耳朵……他却说没有!这些人是在寻找本体,找不到本体就说是空,这是把有无见的“无见”当空佛是离有无而阐述空,但这些人每样东西逐个地分解,最后发现万物无本体,其“空见”就是“一切皆无见”,即他先去分析某甲的(有)是他物组成,认为只有他物并无某甲,以为这就是空把“无”见当空,佛法把它叫做恶取空

第二种人从思惟分析某甲只是一段因缘过程,在过程中找不到其本体,就说某甲是因缘而有,但其本体是空的。这其实跟第一种人差不多,但比较好一点儿,认为因缘聚合时有某甲、因缘散了就无某甲。如此他说某甲本性是空的、只是在因缘作用下组成的。这样的“空见”是万法随因缘有,但法的自性空,在佛教里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这样的空只是有无见

(5)当下空有些佛教徒爱讲当下即空、“当前一念就是空”,整天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即他不想知道你是谁,总之你也是空的,以“空”为原则套在一切事物上。比如你问他:“孔子是谁?”“噢!我知道他是人嘛!”“甘地是谁?”“哎呀!何必多问,他也是人嘛!”什么都用“人”套下去,不管他是何方神圣。这些人讲空就是“目空一切”。这样执著空的见解,也是属于恶取空

(6)境界空有些人认真修行,很专注观察自心而不观察外境,最后觉得外境没有了。比如有些人静坐时感觉身体没有了,乃至进入无色界定时一切内在的身心及外境都没了,就认为这是空。这是修行过程中产生外境空无的觉受,他的确修到这种感受,于是把外境空无的感觉当成空了。这不过是当时他专注内心,不管外境,慢慢地心觉得与外境脱节,他就认为他证悟“空”了。然而证空不是境界有无,是智慧现前

(7)心空有些修行人在修行时不仅将外境空掉,连心也空掉,连自己是什么也不知不觉,比如入空无边处定,以为那是证空了在这种情形下,他感受到世间的一切都不存在,其实这不过是在修行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心境现象,是当心向内观察法尘幽静少变化时的舍觉受,此时他觉得意识与法尘合一他的心很清楚感觉平静、不动、不思惟的心境合,把心境合一的定境当成是空境(人天),并且认为这是证空,人天合一的空不是空,只是清净心的一种境界

(8)证空定有些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入了空定,从定中出来认为一切都是空的。

入空定有真假两种情况:

假者其实是进入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定”或“非想非非想处定”,由于入此二定时想心太微细而觉得什么都没了,于是把空无的觉受当成是证悟空性,实际上此空境是六根未切断的意识境界。

真正证空性之定,南传佛教称为果定,北传佛教称为金刚喻定。此时六根境界灭而觉悟智慧本不动,此智在小乘称为涅槃智如经中佛对须尸摩说:“先为法住智、后为涅槃智。”大乘称为根本智,此时体验到寂静的空性,出定后生起后得智而觉悟一切“无生”。如何判定真的觉悟无生?是从定出来后看其智慧是否与定中的一样,真证悟者,其后得智观察世间时与果定时的空性觉悟是一样的

入果定当时所证悟的空性——相似涅槃,是有条件的证空,其条件就是七觉支现前比如看电影时已知境界是虚假的,心能不被欺骗吗?若此时心能不被境转而不生喜怒哀乐,也不过是在电影院的情况下能够掌握自心;一旦走出电影院,在日常生活中又喜怒哀乐,打回原形。那就是说,你能掌握心念是有条件的,没有了那些条件就不行了。那么,真正证悟空性者,不可以在七觉支现前入果定时是空,出果定后无七觉支时却不空,必须出果定后也很肯定眼前一切也是空性,那才是真正智慧证空

打个比方:有个地方闹鬼,你去看个究竟,本来你怕得要命,但最后发现原来是有人在扮鬼吓人。以后你再来,就知道不用怕了。你确定不管怎么样的情况,都很肯定那个地方没有鬼,不用再去调查了。同样的,当修行人证悟空性时,其观察空性时所体验到的智慧,回到平常心时,是否能肯定修行时与平时所观察的都没差别,绝对一样吗?还有,后来生起一些烦恼时,是否烦恼时还是空呢?他就怀疑了。但佛法说贪、瞋、痴本身也是空的,即没有贪、瞋、痴时看清心本性是空的,即使烦恼生起时心还是空的。就是说,修行人在细心下观察而生起的智慧,必须在平时粗心下所见还是一样的。已证得的智慧不会因心境改变而疑惑,所证悟的空性并不是在某个境界——果定时才空

(9)证悟空佛的声闻弟子破除一分执著,就证得一分空性,得相应的果位。佛法说,破除执著不是一跃即成,而是逐步成就的。首先是破除我见,证悟初果时对佛所讲的空见就有一分的体悟了。如果继续修下去,最后证阿罗汉果,不但我见破除,行为上的我执、我慢也破,这时候才真正深刻地证悟空性

唯识宗把空的觉悟分为两种:一种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叫做“我空”;一种是从法的方面来说,叫做“法空”其实两者都是同一回事情一一“性空”当修行人证悟空后,其心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对一切法都不执著,禅宗把这种证悟称为空心及第,把证悟者称为无心道人为什么讲空跟心有关系呢?因为修行人执著心、境实有,则无法证空。

体悟空的智慧次第有:闻慧、思慧、修慧三种,就是先信解,后行证信解必须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即从听闻方面获知空的道理。不同的宗派对空有不同的解释,有南传小乘佛教的讲法,有北传大乘佛教的讲法,各宗各派经典对空都有很多的描述,你到底同意哪一种说法?那要好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惟方法是否正确。

昨天我乘搭计程车,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说了一个笑话:老师问学生什么叫做水?学生说水是透明的,把手放下去水就变黑了。小孩子的意思是,他把肮脏的手放进水中,水就被他弄脏了。在明白那个小孩子对水的描述前,要弄清楚“透明”是什么意思,这还不够,更要明白“手放下去水就变黑了”,以如此形容来描述水,听者到底对水懂得多少?

我再举个例子:你们知道王水吗?王水是盐酸(HCI)加硫酸(H2SO4),HCl是氯跟氢合在一起,这还不够,要有水,形成氯化氢的水溶液。这样讲述,你听得懂吗?如果不懂,我只好再解释:它的腐蚀力很强,能破坏肌肉,手指放下去会烂。经过我这么多的解释,你对王水到底了解多少?

同理,我们靠语言来诠释空义,如果有十个人讲解空,就有十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你不是在了解空,而是在学习十种描述与形容空的观点,结果越学越辛苦,所以你要用佛法中的三法印、缘起性空等道理当思惟的工具,观察因果、流转等你要了解空,首先要了解基本佛法,不是脑袋空空地去了解,如果基本佛法都弄不清楚,是没有资格谈论空的

信解后必须行证。以思惟分析空的思慧是不足够的,接着要修法生起修慧修法不能是只修一门,即不能只念一佛号、抱一话头或持一咒语,最基本就是要修好戒、修好定、再修观,即定中起观生慧必须把散乱心修到有定心,再把定心修成清净心,接下来以清净心依佛法观察世间的真相,最后达到心对境无造作,对一切法都不执著后,才可能证悟空性。所以修行证空的关键是心要清净无造作,而不是整天研究或找寻看看空是怎么一回事情从修慧的观点来看,研究空只会落入思慧而染污心修观时是要观察自己的身心作用,即本经所阐述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等法,以达到了解空的目的这些法就是我们对身心迷惑所在,要解开生死迷惑,就是觉悟这些法的真相——空相

本经的第一句经文是教导我们修行要证悟“五蕴皆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从中才了解到什么是智慧证果,也就是先了解为什么无眼、耳、鼻、舌、身、意?进步了解为什么无色、声、香、味、触,乃至无法?最后了解为什么无四圣谛?怎么样证得无智、无得?这样才能够慢慢地体验空、了解空并不是去寻找空是怎么一回事儿,而是只要看清楚自己的身心,自然能够了解空要如何观察身心才正确?医院里的医生检查我们的身心,结论可能是:身体某处不正常、心劳神过度……这样的方式观察身心是无法解脱的。本经教导我们观察五蕴身心的重点是:观察身心的变化过程、前因后果,即观察佛法中的缘起。佛经说:一个人见到缘起,就见到法;见到法,就见到佛。最简单最扼要的缘起法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意思是:因为有这个东西,造成有那个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没有了,使得那个东西也跟着没有观缘起法则时不许思考,而是观察是否是真的如此比如现在讲堂里有很多人,原因是有人在讲经,有人来听经而造成的,这样观外境的前因后果。然而,观这些外境的因果对生死解脱、证空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证悟空性,首先是要破除见的迷惑——我见,这要从自己的身心观起,并非看周遭的事物所以当观察缘起的时候,不应观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类外境的因果,一点儿用处也没有,这些农民都懂,观察这样的因果只有浪费时间

2、观察身心如何起迷惑行为——四念处

前面我说过般若智慧证悟性空的真理,是智慧观察到真理,观察就与心念有关心念多深多细,智慧就多深多细,所以要解决根本问题,还需回头来观察自己的身心,即修行是在我们的六尺身躯里用功夫。因此佛阐述了一个对凡夫普遍有效的次第修法——“四念处”:首先观身,接着观受,再来观心,最后观法如此次第作观,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很容易看到,最后才观最细的法执

(1)观身我们爱染执著自身,也爱染执著他人的身体,所以有淫欲之念。因为众生颠倒执著身是干净的,所以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2)观受凡夫的心被贪、瞋所主宰,主要是从受引发的:在顺境时染著乐受而生贪,在逆境时憎恶苦受而生瞋。要清理这些烦恼,就要看清楚受,因为执著瞋生起苦的感受,执著贪生起乐的感受,都是执著受的缘故,所以佛说观一切受都是苦。

(3)观心受观察清楚后,贪瞋减轻,才有能力观心。因为当心不再被苦、乐影响时,心才能安定下来内观,即观察自心。如果心整天在苦、乐、贪、瞋里打转,就没有能力看清楚心在干什么。所以观心无常,才能够进一步破除执著

也许有不少学佛者以为自己早就明白了“心念无常”,何必白费心机去观心无常呢?这种修学态度是不明了闻、思、修三慧的差别。原来明白心无常只是闻慧及思慧、观心无常才是修慧。散心与清净心观到的“无常”,所生起的修慧也有差别观自在菩萨是观照五蕴而证悟空,不是明白五蕴就证悟空,还要“行深般若智慧”。即观心无常时,心要行深定心——心清净,及心要行深慧心——达到知见清净,才能观(照见)心是无常的

(4)观法法有心法、色法、善恶法等等万法,到底观哪些法?主要是观法的无我、无自性,即观外在的法一一境界无自性,观内在的法一一身心无我有些人嫌从观身、观受、观心到观法,如此次第的作观太麻烦,自认对身体的活动太清楚了,不必从观身开始,直接观法无我。如果你过去世多生曾经修过此法门,是可以这样作观的,但是,如果你善根不足是做不到的,还是依此次第修观比较容易。

3. 观察心如何起迷惑知见——假名有

要从所观的境中觉悟诸法实相——空相,必须先从闻思了解一切法存在的前因后果——缘起法则,即依佛法观身心,观其缘起法则,最重要的是观察为什么“法有”,即为什么有此法佛法把世间的一切事物称为“法”,在本经只是如此描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指法的实相,实相没有所谓的前后、生灭,也没有一定的样子。但是,万法是怎样出现与存在呢?我们说“有”手,“有”头, “有”脉,“有”声音……细心观察“万法之有”是如何有?举个简单的例子:眼睛安在鼻子的上方,鼻子安在嘴巴的上方,你说它们合起来形成头。你们眼前的桌子、椅子安在讲台上,这支麦克风安在桌子上,我坐在椅子上,形成讲经的样子。这些有合成讲经的样子这件事情吗?它们有合起来吗?我从来没有想跟椅子合呀!桌子也没说要跟椅子配合,是我们的心在分别,认为东西是由因缘和合而成

既然世间的一切事物——法的出现与存在,不是本来就有,那么,法的(存)有从何处生起?在解释诸法空相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法如何生起。要探讨法如何生起,这就要先了解我是如何知道这一切法,即观察自己的心跟外境的关系,从观察它的前因后果来觉悟“有”从何来。

当心接触外境时,心本不认为有法存在,但是在因缘变化的过程里,某一段因缘一直重复出现,你的心就产生执着“有”某事物,而生起“法”见;之后,你生起有法生了、有法灭了爱讲理的人更研究这些法怎么从因缘完成果报的道理,而忘了是自己执著而生起的法见。这就是你认识法的心理过程你要先看清楚心如何接触境,接触后心又怎么记忆。当你逐一看清楚心认识法的前因后果,确定只是心境互相因缘的一段过程而已,就不会生起“法”存在的见解

再比方说,你要知道“走路”是一个法;现在我坐在这边,“坐”也是一个法;待会儿我站起来,“站”也是一个法我把这几个动作重复做几次,你们就会说我刚才站着,现在是坐着,这就是我们对“法”的认识。所以法的形成是心去分别、执著,生起法的见,再给法安立名称,亦称为名相因缘变化过程本无定法,安立名称之后才见到有法,佛法称之为假名有,意思是,在名称底下才有此法可得,所有法都是假名安立而有,把因缘过程的某阶段称为某甲,不是实在有某甲。所以每一个法的存在都是假名的存在,它没有实体性

因此,在观察一切法的空相之前,先弄清楚,是心取境后才见到有法,理是假名安立而得来之道理。因为假名安立之后才生起“有”,可以这么说:一切有都是假名有。比如我将衣服的左边拉了一下,假名有“左拉”。请问左拉几时开始?现在没有了,再拉一下,左拉又开始了。你慢慢地观察,一切法皆是如此这般地开始,明明白白观察它确实如此地发生当左拉发生时,你说有左拉,现在没有了,“没有”是假名无。假名有说明法的存在,非实有;假名无说明法不存在,亦非实无执有法才见法的存在,法是假名有,所以存在是假名存在,不是真有;不存在是假名无,不是真的无,因假名有法而说存在,法并不是自成之法,存在不是自己存在,万物皆如此

4. 观察因缘非今有,无始无终——只是过程

当我说将衣服的左边拉一下的“左拉”(法)没有它的自体,意思是,因缘变化过程里唯是众缘并没有左拉的本性——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性“左拉”是假名有法,所以左拉是空性的,左拉里面实在没有左拉这个东西。它只是一段因缘变化过程里把其前后各截去不理会,只取中间那段因缘而安立的。所以空并非没有因缘过程,空是所安立的法没有本体而说其自性空。但是,语言上的假名安立用惯了就形成法实有见,于是我们忘记它是一个没有本体的因缘过程

明白了内心如何先建立假名有法,然后分别所假名之法有何体性,就会明白佛说假名之法其性本空。然而,这是佛的方便说,其实性空对圣者而言,是因缘事件本身非实,只有因缘过程而无事件本身,既无法可得也无性可得,所以性空圣者见法之实相——性空时,心已离言说相,所以空不是假名有某法而言其性空,空是无实法可得之空,性是法界真如之法性一一无法可得之性此空非建立的道理,所以佛称之为毕竟空。然而,如此之真空非凡夫境界

性空对凡夫而言,则是心中先认为有此因缘事件,于是假名之为有某个法,然后求此假名之法一一事件之本体,发现其本体唯是众缘和合,因为求法之自性不可得而说无自性,如此而说此法性空如此之空是假名之法,唯是众缘,所以无本体,是有法,但无自性之性空,如此之性是缘聚缘散之性——有因缘与法可得此空性是在凡夫境界里观察思维来理解佛说的空,属于假名空。是因为先假名安立有那样东西,然后寻求其真理,结果发现:离开假名安立则本来没有什么好说的,所以说那样东西性空

大乘经典为了破除我们的见惑,开示万法皆空无自性。所以空无自性并不是没有东西在发生,也不是有东西在发生,我们要远离有无等见解来观察那个东西空无自性。事实上,不曾有某物存在,这只是无前后际的众因缘过程而已,凡夫在因缘过程里截取一段来说是某物,并且认定现前此物真的存在,于是那些因缘当然成为此物之因缘(假名有法下才有因缘和合)了。所以观察者所谓的某段因缘,其实是分别心分别“它”是某法(不知不觉而假名)下而见“有”此段因缘

空也是这么来的?难道空也是假名空?是的。依法尘言说所建立的一切法皆是假名有之法

因为众生执著有法,执它真实的存在,佛开示空而破之;如果有人执著空,佛说“诸佛所不化”。意思是:一切佛都没办法度化他了你们千万不要执著,以为有“空”让你证悟;认识空就是认识那些法本身是怎么一回事儿,并非在法以外有另外一个“空”即从观察的过程中会觉悟: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因缘变化,我们的生死流转是如此,贪、瞋、痴等烦恼也是这样有因缘嘛,你就笑一笑;有因缘嘛,你就瞋一瞋,里面没有实在的我在瞋,瞋不过是种种因缘在作用。那因缘可能是今生得来的,也可能是过去世累积的

所以,所谓法,是心在其中分别其相、安立其名,认为这是某甲,那是某乙。佛告诉我们要看清楚诸法的总相:即一切法都是性空的、无自性、无本体的,只是众缘在作用法不是有,也不是没有,因为你对某过程生起法的见,才有所谓有与没有此法的见,乃至因见法才见性空一个东西(法)的存在是某种因缘条件底下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不看头,不看尾,只看那过程就认为有那件事情存在执取有那件事情之后,才依佛法研究它是不是空的,这是多余的当修行人证悟一切法本性本空时,他不会执取法是空是有,更不是非空非有,空有皆不可得,因为空、有本来是假名安立的。因此经典里说,证悟空者其心空了,其心、智慧已经远离了语言建立的思惟分别,佛法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形容这种悟境。言语道断,即用语言无法表达。心行处灭,即生灭的心行所不能到之处

以上是初步以缘起的假名来讲解空。听完后,你们不再认为“空是某境界或真理”,它绝对不是某个境界可让你证悟,因为一切法本身只不过是暂时过程,没有某一个实体存在,没有一个法(只是过程,不是某个因缘、法)曾停留过过程无开始及结束可言,因为法的存在都不可得,哪来它的始终?本经中“无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这样,因为眼睛、耳朵、鼻子……都只不过是种种暂时的过程。同样的,一切法皆是如此。当修行者观察清楚,他不会认为真有某某法,他知道法只是语言安立某一个过程罢了,最后达到对一切法心中都无所得,其心就自在了所以对空的了解,就是了解自心如何生起法见,观空就是观缘起真相一一观自心的显现。千万别以为有“空”可取证,只是智慧证知心及法皆不可得,亦无智慧可得、可证、能证,此时假名“证空”

本经所说“证悟五蕴皆空而度一切苦厄”,是菩萨证悟五蕴皆空后,必然达到心无所执,不执著这世间的一切,不再执著于生死,心无挂碍而身心自在当一切业都不能约束他的心时,他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以佛法来说,人生是苦只讲对了一半,没执著就不会生起苦的感受

前面讲到菩萨有十种自在,其中一项是业自在,即菩萨能因过去所做的种种福德因缘,随其所欲以及依其因缘去度化众生,如此的业自在,心能幻化一切诸行,就没有凡夫的“行苦”了阿罗汉度一切苦厄的方式须先断除烦恼后,不再来受生,才度尽一切苦厄菩萨与阿罗汉不一样,是证悟一切法本来皆空,本来就不生不灭的涅槃相;众生所见之虚幻的五蕴苦本不生不灭,其本质即是空相,空相中没有所谓的苦,那他就度尽了一切苦厄

佛处处说诸行无常,菩萨度尽了一切苦厄,若还来世间度众生,不是还要受苦吗?是啊!虽然一切法本来皆空,若再度受生,就有老病死。《放光般若经》说:“行是深般若波罗蜜者,诸世间所有厄难勤苦之事,了无复有。须菩提,是为行般若波罗蜜者现世功德之报。”一切世间皆有四病,一事动者,身中诸根无不受痛,以受痛故意便受恼,是诸病恼不复著是菩萨身,用行深般若波罗蜜故,是为现世功德之报

也就是说,行深般若波罗蜜的菩萨度尽一切苦厄,不只是证悟空相而没有心受的苦,其功德力所得之果报,使到菩萨身无诸病苦,即没有身受的苦,这就是菩萨的寿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的功德力。为什么如此?因为菩萨已觉悟,诸行皆由心所幻现,而菩萨已觉悟到如何幻化显现各种境界——心于诸行自在显现

(广超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