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空寂中无能证智,亦无所证法

空寂中无能证智,亦无所证法

缘觉乘人观十二因缘悟道,声闻乘人观四谛悟道,虽然修法不一样,但其心转迷成悟的过程,关键上是一样的,即生起智慧、舍弃识境、证得智境,即舍弃迷时所执取虚妄之生灭识境,才能照见悟者非生灭(涅槃)之真如智境。其中能证之智非迷惑时的生灭识心,是不生不灭的本具涅槃心智;所证之境非迷惑时的生灭识境,是本来不生不灭的平等法界(亦称涅槃界)。以下开示能证智心、所证智境皆空,不但缘觉、声闻所悟空相如此,乃至菩萨亦证此智境。然而,智、境皆空并非性空,因为智境中无二法,无所证境——涅槃界非境界相,也无能证智——涅槃智非智相,无法可得则无涅槃的自性,所以,可以说诸法是性空的,但不可以说涅槃是性空的,因为涅槃离言说性,本来不可以说,而方便说涅槃毕竟空

无智亦无得。

“智”是智慧,“得”是所证的果位,这句经文在《大般若经》里是“无得,无现观”,现观是指证悟之智慧以智慧证悟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果;菩萨初地、二地……十地,甚至于佛果。本经说空相中,无能证的智慧以及所证的果位。所以在《金刚经》里须菩提说:“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阿罗汉是个名称而已,须菩提不作是念:有我是阿罗汉。当修行者在修道过程中,智慧觉悟到某程度,我们就说他完成了某个果位,但是他有没有得到那个果位呢?他是得与其智慧相应的果位,但其心无所得犹如你想去五台山,当你到达五台山时并没有得到五台山,乃至钱到你袋子里并非是你的,只是暂时经过你身边,可是人们认为是你的证果也是如此,修成果位但心无所得。实际上,应该是丢掉了一些烦恼;所证悟的果位越高,就丢掉越多的烦恼,而不是得到更多凡是可以得到的东西,最终都会失去,因为无常嘛!所以在修道过程中,智慧证悟是放下烦恼执著,并不是证悟得到任何东西。但是,当他达到如此智慧的时候,他就证悟如此层次,语言上说他得到如此果位

当你听到本经说无智亦无得时,千万别以为修行是什么都没有得到。不是的,证悟者就是得到那个果位。如释迦牟尼佛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没有一个法能够得到佛果。但是,你不能说释迦牟尼佛还未成佛。本经有九个版本,如果你参考其他译本,有些版本在“无智亦无得”的后面,多加了“亦无不得”,这是提醒“有无见”者认为佛没有得到佛果是不对的。比如你不能说衣服是空的,何必穿呢虽然一切皆空,但在语言上你不能说一切再也不必区别,因为凡有言说皆世俗谛。前面我说过佛依世俗、胜义二谛说法,世俗谛是依世间的智慧、语言来做解释如在世间分别有无的智慧、语言上,你应说这是某甲的屋子,那是某乙的屋子;你不能说,每间屋子都是性空的,是谁的都一样嘛!行得通吗?依世人的行为与观念是行不通的,原因是世人分别心的烦恼认为: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认为我及我的事物等,皆是真实存在学习性空的道理后,在世间的语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认知一切事物,即万法是性空的因缘假合而有,都不过是一段暂时的因缘过程而已,心中不去执取它实有或实无,但不可因听闻不应执取“实有”而落入“实无见”很多人听说性空的道理后,依然执著有、无见而把性空的道理变成空无的邪见

就以天上漂浮不定、变化多端的云朵作比喻:有时天上的云朵看来很像马的形像,但是你应该知道,云是瞬息万变的,马的形像还可能变成狗、变成羊……事实上,所有这些不过是暂时的因缘,它最终会灭坏。

觉悟诸法实相即涅槃空相时,必定证得无智亦无得,此时心智不执取有无相,则空相亦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心行灭,不是断灭,那么,不断灭的心就是无行心,在此称它为无行心智,此心智非心行,所以不生不灭此智既然不生不灭,则此心智即涅槃,涅槃即心智;心即是空,空即是心;智即是空,空即是智是涅槃智(即涅槃心)证知此智(自己)本是一片光明心一一涅槃界,涅槃智与涅槃界无二无别、全体一心之智境佛为解释此时此景而说是智慧证得涅槃,然而,涅槃之智与境无二,所以说无能证智可得,亦无所证涅槃可得,不可得不是无智境,若认为涅槃智境皆无,则是最严重的断灭见。前面提到心离外境而觉得心灵统一、天人合一、万法归一、空灵境界,若还有全体归一的觉受,则犹未脱离舍多取一的习气,已落人心行处——心灵统一就是心行生死之处

当你听到证涅槃时无能证智,亦无涅槃可得,你可以理解为涅槃是空无相的,但不可说涅槃无自性,因为涅槃全体无二相,不见有自他,无他(缘)所以自亦无,所以不能以他缘安立涅槃之自性是有是无,只能说涅槃就是空本身。因此,涅槃不异空,空不异涅槃,涅槃即是空,空即是涅槃“无智亦无得”的“智”是指涅槃智(大乘称为根本智),“得”是指涅槃(境)界(大乘称为真如法界),此时智境无二无别,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前面说到安立“性空”时,必定是识境中见到有法而安立其自性是空性。然而,觉悟者证悟“涅槃即是空,空即是涅槃”,并非安立涅槃缘起性空。本经说在涅槃空相中“处处皆无相”,即涅槃之空寂非缘起性空,不再依有无自性的观点来说性空,而是识境里有无诸法之性空非实相之空,所以空不是指识境里诸法无自性空,空是指无相的涅槃心智本来空寂,却被妄分别成有识有境如果以天上像马的云来解释空,那么,不是虚幻的马无自性所以空,是无相的云本空寂;并非马无定形说云空无相,而是见到全体皆云,所以无相,就是见(喻智慧)本身也是云了

听到这儿,不要像那位小沙弥问他的师父:“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为什么《心经》里说没有?”再度提醒大家,学习般若空义时,小心别又落入识境的有无见而误解空千万不要认为既然没有真正的智慧证悟佛果,那么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成佛啦

(广超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