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观自在菩萨

现在开始讲解经文:

观自在菩萨

本经开头的“观自在菩萨”中的“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意译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情”有情就是有知觉、有心识的众生。菩提萨埵合译为“觉有情”,即追求觉悟的有情觉悟到彼岸,叫菩提。菩提是佛教专用语,因为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所以菩提代表智慧。菩提萨埵为一类具有智慧的有情,为利益众生上求佛道,不惜牺性,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坚毅的长远心完成圆满的佛果,其事业包括觉悟真理、利济人群、净化自己等。

发心要成佛的菩萨,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

(1)出离心初学菩萨自已也漂泊在苦海中,一心想出离而不贪恋世间,所以初发心菩萨,必须先觉悟到世间多苦楚而想出离

(2)慈悲心菩萨要出离这世间,然而却看到众生还在迷惑于生死流转之中,而生起慈悲心,怜悯众生而入世间,发心成佛,以救度众生离生死流转之苦

(3)菩提心要成佛就必须修学很多利益众生的法门,具有无穷的智慧,修集无量的福德等等,这样才能广度众生。菩萨真正的目的是要救度众生,而不是成佛;成佛是为了实现救度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正确的如果有人听闻佛法,觉得佛很殊胜、很伟大,发心想成佛,这个人只是生起欢喜心,并非发菩提心

(4)无厌足心,亦称为长远心菩萨修世间善法及出世间道法心无厌足,多多益善展转增上,决不半途颓废。有前三种心就是菩萨,可是,若无第四种心则此菩萨难成佛果

依佛法说,菩萨首先要观察到世间多苦楚,因此而生起出离心;之后生起救度众生苦的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发起要成佛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推动,就无惧于三界六道里流转生死,累劫往来世间度众生。所以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必然有很强烈出离世间的心,但为了利益众生,再回到世间来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因此以“倒驾慈航”来形容菩萨。如果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就称为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

初发心菩萨只是凡夫一个,能力与凡夫一模一样,当他做利生的事业时,每每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一位真正发心的菩萨,以利益众生为大前提,无怨无求地为众生服务,广修福德,他的某些烦恼就会很快地减轻初学菩萨不具备果位菩萨的种种殊胜能力,那些能力是要通过修学,慢慢地熏习成就的。所以初发心菩萨要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信、解、行、证,修六度万行

菩萨尚未证悟果位前,其发心是不稳定的,可能会退心。当他遇到违缘逆境,觉得做菩萨很难、很辛苦,就会后悔、退心,结果只为自己修行解脱,不愿再救度众生,即所谓的退失菩提心。以上所说的发心只能称为世俗菩提心若菩萨深心信解自己与佛一样本具智慧,信解生死流转是虚幻生灭的,凡夫所见虚幻的真相是“一切皆是智慧的圆满显现”。有此深心信解的菩萨就不会退心了,如此信解后发心是更殊胜的胜义菩提心

《华严经》中菩萨的分类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不同。其中菩萨证悟的果位为十个等次,即初地、二地、三地……十地菩萨。完成第一个果位的菩萨称为初地菩萨,经典里形容他出生在法王之家。什么是法王?佛于法自在,称为法王。初地菩萨出生于法王之家,所以亦称为法王子初地或以上的菩萨亦称为登地菩萨,不再退转,将来必定成佛,如出生在国王之家的王子,将来准备做国王一样

因此发菩提心想成佛的菩萨,一定要觉悟到世间多苦楚,不迷恋世间而一心想出离。如果菩萨也和众生一样迷恋世间,哪里有资格度化他们呢?所以菩萨来世间是因愿力,肯定不是迷恋世间而来的

不退转菩萨称为“阿鞞跋致菩萨”,具有五件胜事,这是初发心菩萨所欠缺的

(1)舍诸恶趣,恒生善趣初发心菩萨虽有慈悲心,但仍有烦恼,还会因烦恼造恶而堕落恶道。阿鞞跋致菩萨久远劫修无量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虽然他所修的六波罗蜜尚未圆满,然而此功德将使他不再堕入三恶道。

(2)舍下劣家,恒生贵家。阿鞞跋致菩萨无量劫布施利益众生,福报非常大,使他生生世世为王,做贵族,生长在富贵之家。

(3)恒得男身。阿鞞跋致菩萨必是男身,不是女身,因为女身多障碍,不自在

(4)恒具诸根。阿鞞跋致菩萨无量劫修忍辱,得圆满相好、不会有种种缺陷,诸根具足

(5)恒不失正念。阿鞞跋致菩萨定、慧具足,时常保持正念,恶念不起。经典记载,此菩萨甚至在梦中都不起恶念

现在让我们来看经文中的“观自在菩萨”是指怎样的菩萨观是观察,是用智慧之眼,不是用肉眼去观察,其中以慧眼观出世间的一切法,以法眼观察出入世间的一切法。“自在”是指修行者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内心没有执著。

“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这主要是指菩萨以慧眼及法眼观察万法的真相,心不再迷惑,身心自由自在。若顺经文来解释,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观,度一切苦厄就是得自在,所以凡是能观察真理,觉悟身心幻相本空相,因此解脱痛苦者,皆称为观自在菩萨如此的观自在则包括罗汉,因为罗汉亦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菩萨都应当修得罗汉那种“智慧上的观自在”,观自在菩萨还要修得以下的十种自在。

大乘经论里举出大菩萨有十种自在

(1)寿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在入灭前,能够随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大菩萨的寿命要长可长,要短可短,不但随自己安排,而且是随机示现的,已无生死寿天之相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这就是寿自在释迦牟尼佛也是寿自在,只要众生请佛住世,佛能够住世间一劫来度化众生

(2)财自在大菩萨要一切所需之物,不用经营,自然可得到,这并不是以神通力得到,而是过去世所修的果报殊胜,所需之物应有尽有,这就是财自在。天人心想要进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现前,这也是财自在,只是其自在力有限。

(3)业自在众生随业力所转,随业力去投胎,随烦恼业习去造业,但佛和菩萨摩诃萨就不被业力所转,他们能知道过去世的某些业因缘,跟某地区的众生有缘,可应机设化,利济自如。这与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称为无生,这一生了结了生死,就进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4)受生自在大菩萨能随愿入胎,在六道中随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缘的众生,但其受生并不像众生愚痴般地入胎只有不退转的大菩萨是入胎、住胎,甚至出胎后都不迷惑,如悉达多太子(其前生依南传佛教说是净幢菩萨Svetaketus,依《佛本行集经》记载是护明菩萨)就是如此受生自在,从兜率天观机缘,一直到众生见佛的因缘成熟,才决定到净饭王家中受生

(5)愿自在。凡夫有愿,难得自在做到,就成虚愿;而大菩萨要做的事情,必得圆满完成,随心想而做,随愿而成,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6)心自在凡夫通常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心随境转,没有办法给予切实的控制大菩萨则能掌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转,不被贪、瞋、痴等烦恼所迷惑,于任何境界,内心自由自在

(7)如意自在(神力自在)大菩萨具大神通,威力难量,要变化什么都能,要到哪里都可,无障无碍

(8)法自在大菩萨能修行一切法,亦能演说一切法,普令众生,受法圆满。

(9)胜解自在大菩萨于佛法中自得胜解,了彻胜义;亦为他说,令他普得胜解,了彻胜义

(10)智自在大菩萨具大智慧,随众生根机而善说法要,辩才无碍;众生爱乐,欢喜受化

观自在菩萨可以泛指一切菩萨修到以上十种自在者,比如,佛又称为观自在王。观自在菩萨也可以是某位菩萨的圣号,若是指圣号,则应当是指观世音菩萨了。依《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提到:“有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菩萨像(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而言,即阿缚卢枳多译曰,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云光世音,或观世音,或观世音自在,皆讹也。)”其中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音译,阿缚卢枳多伊是观,湿伐罗是自在。所说的旧译是指唐朝以前所译,然而,唐朝时期有些译师还是译为观世音菩萨。

由于本经是《大般若经》的精要,而在《大般若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只是“为听法故来诣佛所”,并非讲法者,若《心经》是从《大般若经》浓缩而成的,其所指的观自在菩萨若是某位菩萨,应该只是来听法的菩萨。那么,此观自在菩萨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菩萨,我们可以理解成是指一切菩萨修到以上十种自在的菩萨。正如《大般若经》中说:“复次善现,是诸菩萨,若欲调心入四静虑,随意能入游观自在。为度有情还生欲界,虽生欲界而不染欲,亦不退失所修静虑。”即在本经里的观自在菩萨是指能入游三界而观自在的诸菩萨,也就是具足十种自在的菩萨若《心经》不是从《大般若经》浓缩而成,是观音菩萨开示的《心经》,那么,经文里的“观自在菩萨”依然是指修到以上十种自在的菩萨,不只是观音菩萨本身。

(广超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