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1、《诗经·小雅·鹿鸣》

1、《诗经·小雅·鹿鸣》

【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赏析】

1、这首《鹿鸣》本是朝堂上君主宴请臣工时的乐曲。曲调虽已遗失,但从全诗三章的内容看,都表现出和乐且湛的热烈情绪,节奏欢快,一片和平,尽善尽美。后亦成为乡人宴饮时的保留曲目。

2、开篇以鹿鸣起兴,展现轻松愉悦、和谐宁静的氛围。麋鹿成群结伴,在原野上悠闲地吃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叫,相互应和。可以想像,宴会上如此乐曲奏起,是多么幸福美好。

3、宴席上相互太拘谨和礼数太周到,人与人便会生疏。而此时音乐响起,鼓瑟吹笙,如此庄重又欢快,大家便能放松下来。周时《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前三首《小雅》一直是通常的礼仪。

4、首章在乐曲声中君王安排馈赠,感谢众臣子一起治国安邦;二章君王致辞,一方面是感情的进一步沟通,同时表明自己虚心请教、清正廉明;末章在宴会的气氛高涨中,君王和大臣举杯畅饮、上下同乐,宴请不是为口腹之欲,而使君臣一心,天下归心。

【注释】

1、呦(yō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2、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3、簧:笙上的片。笙是用几根有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4、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

5、将:送,献。

6、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7、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8、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9、孔:很。

10、视:同“示”。

11、恌:同“佻”。

12、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13、旨:甘美。

14、式:语助词。

15、燕:同“宴”。

16、敖:同“遨”,嬉游。

17、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18、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嘉宾畅饮乐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嘉宾心中乐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