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德经》帛书版第十四章: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帛书版: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①。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②,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传世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版本差异:

① 微、夷:传世版把“微”和“夷”调换了位置。包括“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也被颠倒语序。

② 执今之道:传世版改成“执古之道”,严重破坏了《道德经》文意和道家主旨。结合本章上下文来看,正是因为道“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无法看到其首尾,而只能看到其经过当下的样子,所以才要“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直译:

看也看不到,称它为“微”;听也听不见,称它为“希”;摸也摸不着,称它为“夷”。这三者的区别很难界定,所以把它们混同为一来看。这个“一”,它上面不显光明,下面也不觉暗昧,延绵不绝而莫可名状,所以只能把它归结为“无”的存在。“无”,并不是说它什么也没有,而是具备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恍惚不明。跟随着它,看不到它的末尾;面向着它,看不到它的前端。把握住它着落在当下的样貌,用来驾驭当下的现实,由此得知其间的规律,进而窥见它本始的面貌。这就是认知“道”的纲领。


《道德经》帛书版第十四章: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解读: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这是老子在试图对道进行描述。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首先,看是看不见的,可以称它为“微”;然后,听也是听不见的,可以称它为“希”;还有,摸也是摸不着的,可以称它为“夷”。

要说这三者有什么区别,这是很难界定的。因为看不见的,一般也听不到;听不到的,一般也摸不着;摸不着的,一般也看不到。所以“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微、希、夷三者,也就不要去深究它们有什么区别了,直接混同为一来看。

一者,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这个“一”,它的上面不显光明,它的下面也不觉暗昧,延绵不绝而莫可名状,所以只能把它归结为“无”的存在。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在我们的意识中会以什么样的形象而存在呢?恍恍惚惚,昏昏默默,既不光明,也不昏暗,因为它是超脱了物质世界二元对立的存在。

在物质世界中,万物无非可分为两种,要么大要么小;要么长要么短;要么上要么下;要么明要么暗,都是可以一分为二来看的。但这个“一”之所以为“一”,却正是因为不能分割为“二”来看,用明和暗、上和下都不能形容得了它,故而“一者,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道德经》帛书版第十四章: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绳”的本义,是指“可以无限接续延长的索带”,“绳绳”这里读mǐn mǐn,形容连绵不绝的样子。可以无限延长而不断绝,也就意味着无法知道它的头和尾在哪里,看不到它的头和尾,不然它就不是无限的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对一个事物进行认知、下定义,首先就要知道它的边界。《管子》说“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只有知道了它的边界,才能知道它的形,进而对它去“名”。你不能说有个东西,我连它长什么样子都没有概念,就开始对它下定义了。

所以“绳绳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这个东西连绵不绝,看不到它的边界,也就无法对它进行定义,而只能把它归结为“无”的存在。因为只要是“有”,必定是有边界的。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无”,并不是说它什么都没有,而是具备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是一种恍惚不明的存在。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跟随着它,看不到它的末尾;面向着它,看不到它的前端。因为它是无限延绵而不断绝的,所以看不到它的头和尾。

看不到它的头和尾,也就意味着只能看到它行走在当下的样子,所以“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把握住它着落在当下而显现出来的样貌,用来驾驭当下的现实,就可以得知其间的规律,进而得以窥见它本始的面貌。这就是认知“道”的纲领。


《道德经》帛书版第十四章: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帛书版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传世版只改动了一个字,把“执今之道”改成了“执古之道”,一下就把道家从“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顺应自然,变成了“拘泥古法,复古为用”的固执守旧。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出自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评价。

与时迁移,是说道家之术随着天下时势的变化而发生迁移。

应物变化,是说道家之术应对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方法。

立俗施事,是说道家之术根据现有的风俗习惯而制定措施。

无所不宜,是说道家之术因为其“顺势变迁”的核心而无所不为。

这便是古人对道家思想的总结,十分贴切。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凡是固定下形迹,有了成法的所谓“道”,都不是那个真道。因此当孔子怀揣上古圣贤的六艺之术前来向老子讨教的时候,老子善意地劝说道:“你看重的‘六艺’,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你现在的学习,不过是在承袭他们留下来的成品,就好像研究人的脚印而忽略了他的脚一样。”(《庄子•外篇•天运》)


《道德经》帛书版第十四章: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同样的脚,踩出来的脚印却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踩到的地方不一样。拿踩在泥地里的脚印去驾驭沙地,这不是自取其辱么?所以要“执今之道”,来“御今之有”。时过境迁,则法术也要随之而变,用一成不变的古法来Z国,非道家之道。

而在《庄子》中,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尊古卑今”。《外物》篇中有云:“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稀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意思是说:得道的人是能随世而行不固执的人,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是学者之流的短见。况且用古时狶韦氏的观点来观察当今的时代,又怎么能不偏颇呢?

既然道家认为用古代的观点来观察当今的时代,尚且是很不合时宜的,又怎么会“执古之道”,来“御今之有”呢?

道家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