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曾仕强:为什么中国人说话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有人批评说,中国人说话做事不像西方人那么精确量化,人人都是含含糊糊的“差不多先生”。就好像中国人的对话,经常出现“说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的问题。

比如两个人见面,一个问:“近来如何?”另一个答:“马马虎虎。” 别人听起来,这两个人一问一答,含含糊糊,简直就是说废话浪费时间。

“吃饱了没?”“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好命!”听的人更是含含糊糊,莫名其妙。

“这一件事,我并不放在心里。不过我十分怀疑,怎么有人会这么清楚,显然是我们自己人捣的鬼。可是我们这些人自始至终都聚集在一起,根本没有捣鬼的机会,可见并没有内贼。但是,越想越不对劲,到底是什么人搞的鬼?”说来说去,显得含含糊糊,不明所以。

……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司空见惯。其实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含含糊糊,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里面有很多高明的智慧。

1

曾经有一位长辈,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社会,什么时候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弄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

当时我年纪轻,实在摸不着底细,不知道他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四十岁以后,我逐渐领悟到“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和“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各有其说不出来的奥妙。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含含糊糊是中国人清清楚楚的一种态度。我们觉得他含含糊糊,事实上他已经表达得清清楚楚。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天下事有的追根究底才能彻底弄清楚,有些事却应该含含糊糊,不了了之,大家更愉快。

一般人挨骂,其实不是由于含含糊糊的态度,而是在不应该含含糊糊的地方,居然含含糊糊。可见,我们并不认为凡含含糊糊都是错的,只是强调应该含含糊糊的地方,当然可以含含糊糊;不应该含含糊糊的时候,当然不可以含含糊糊。

这种答案,究竟是清楚的,还是含糊的呢?

有功力的人,肯定地说:“十分清楚。”

功力不够的人,一头雾水,当然会说:“这种答案,说了跟没有说一样,本身就是含含糊糊,叫人怎么能够分辨得清楚?”

实际上,应不应该含含糊糊,标准相当清楚。

中国社会基本上追求“最大的和谐”,大家必须努力把伤害减到最低限度。为了追求最大的和谐,有些事有时候非含含糊糊不可。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和时间、空间脱不了关系。

此时此地的是,很可能是彼时彼地的非;而此时此地的非,也可能成为彼时彼地的是。时机未到,说出来有害无利;不说出来容易引起误解,这时候最好的态度便是说得含含糊糊,既不隐瞒事实,又预留出回旋的空间。同时听的人也谅解这种态度,十分清楚含含糊糊的用意。彼此互谅,就能获致最大的和谐。

2

但是,一谈起“和谐”,有些人马上联想到“和稀泥”。一提起“含含糊糊”,立即有人会嘲笑“糊里糊涂”。什么时候弄清楚“和谐”与“和稀泥”的区别,什么时候明辨“含含糊糊”和“糊里糊涂”的差异,我们古圣先哲的智慧就会重放光芒,再度为世人所喜爱。

含含糊糊是实在相当清楚,只是不想伤害别人,在最大和谐的目标下,表现得含含糊糊。简单地说,正是中国人常说的我心里有数。

心里有数,口中未明言;心里相当清楚,却不愿意说得露骨,以免伤人。糊里糊涂则是根本搞不清楚,包括没有能力弄明白,没有兴趣专心投入,以成见、偏见来论断,或道听途说便信以为真。

有些人痛骂中国人含含糊糊,其实是在骂中国人糊里糊涂。中国人十分厌恶糊里糊涂,因为它会误事,甚至会害人。多少人死于自己的糊里糊涂,多少人因他人的糊里糊涂而受害?

但是,我们不应该反对“含含糊糊”,因为合理的含含糊糊能带来最大的和谐,也能减少很多伤害。身为中国人,必须明辨含含糊糊,绝对不是糊里糊涂。

拿所谓的“差不多先生”来说,其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含含糊糊型的,凡事差不多,究竟差多少却心里有数。另一种则是糊里糊涂型的,凡事差不多,根本不知道到底差多少。

前者大家颇为喜爱,后者却让众人皆厌恶。一句“差不多先生”,就要概括所有中国人,这种人应该明白,自己就是属于糊里糊涂的“差不多先生”,哪里够资格嘲笑其他的中国人?

听见“差不多”,马上警觉是真的差不多,还是客气的、给人面子?这种人大概不至于随便嘲笑差不多先生,是属于喜欢含含糊糊的君子。

3

中国人喜欢含含糊糊,如果在不同情况下正当而合理地运用这种技巧,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我们见面时,问人家:“吃了没有?”“要到哪里去?”“近来如何?”实际上大多和字面上的意义没有绝对的关系。

换句话说,吃饱了没有和吃饭无关,到哪里去和地点无关,而近来如何,也和近况没有什么关系。那么,这样的寒暄语完全没有作用吗?我们中国人向来重实际、讲求实用,当然不可能如此。

这些问候语除了有“问候”的用意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企图了解对方此时的心情究竟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沟通的好时机,以便进一步研判,应该怎样和他打交道才适合。

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们不喜欢开门见山、有话直说,唯恐对方心情刚巧不好,碰到的时机不对,徒然招惹不必要的困扰,害苦了自己不要紧,还要让人家背地里取笑,更加难过。

于是投石探路,产生这些不疼不痒的问候语。问的人用“近来好吗”代替“你此刻心情好不好”。答的人用“马马虎虎”来说明自己现在的心情。

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似含含糊糊,问的人却可以清楚地判断在目前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才能够顺利地沟通下去。“吃饱了没有”相当于“”你心情好吗。“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命好”表示心情并不好。

说“这一件事不放在心里”的人,大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用“显然是自己人捣鬼”与“没有内贼”来作对比,看大家的反应,证明他心中已有所怀疑。

……

对中国人来说,“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其实并无不同,可以说几乎完全一样。含含糊糊的事大家都清清楚楚,而清清楚楚的事大家也常常含含糊糊。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讲求“应该含含糊糊的,必须含含糊糊。应该清清楚楚的,就要清清楚楚”呢?中国人不但喜欢打听,而且精于此道。

自古以来,有正史便有野史。正史可以放心地褒贬,而野史也能够巧妙地说出另一番道理。各人听各人的,各人相信各人的,不正符合多元化的需求吗?实在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总之,为人处事,不可以糊里糊涂地含含糊糊,不能够矫枉过正地极端厌恶含含糊糊。而是应该合理地欢迎别人的含含糊糊,也培养自己适度的含含糊糊。

最基本的思考点,应该是摆脱二分法,不要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当作两个对立的名词看待。再采取二合一的观点,体认“含含糊糊中含有清清楚楚的部分,而清清楚楚之中,同样包容含含糊糊的概念”。

这样一来,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相辅相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彼此排斥和抗拒。比较有意思的是,某些痛骂和怒斥含含糊糊的人,紧要关头,自己也含含糊糊,其实这才是中国人的本色。

所以,遇到含含糊糊的时候,首先问自己:我有什么不妥,才使他如此含含糊糊?若是并无不妥,再问自己:他如此含含糊糊,究竟有什么用意?明白对方含含糊糊的用意,以互信互谅的心情来合理因应,社会更和谐,大家更愉快。

传播知名学者曾仕强教授的国学智慧,本文内容源自曾仕强教授著述汇编,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助益,不妨离开之前双击屏幕点个赞,我会为你整理更多曾仕强教授人生语录的好文章!

最后,欢迎关注公众号【曾仕强】,目前输出了数千篇曾教授智慧文章,还有数千节曾教授智慧讲座视频音频,关于修养、为人处事、教育家庭方方面面的人生智慧,助你获得自我提升,期待你的到来和蜕变!

另外,本号也专注分享曾仕强教授的国学智慧,下面推荐几篇知乎比较高赞的文章,强烈推荐你看看,与你一起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