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16《传习录》上014

16《传习录》上014

【原文】

        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爱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将萌否?”

        先生曰:“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

        爱又问:“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独于《诗》而不删《郑》《卫》?先儒谓‘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然否?”

        先生曰:“《诗》非孔门之旧本矣。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此是孔门家法。”

        “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宣畅和平、涵泳德性、移风易俗,安得有此?是长淫导奸矣。”

        “此必秦火之后,世儒附会,以足三百篇之数。盖淫泆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注释】

1、恶者可以惩创人之志,见朱子《论语集注》,《诗》言,保存善者可以感发人的善心,不好的可以惩戒人的贪图安逸的思想,其功用是要使人保持自己的性情之正。

2、放郑声、郑声淫,出自《论语·卫灵公》,要禁绝郑地的音乐,要远离奸佞小人。郑音淫秽,奸佞小人危险。

3、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中《乐记》佚失,故宋明后称五经。

4、恶郑声之乱雅乐,厌恶郑国的音乐扰乱高雅正统的音乐。

5、郑卫之音,亡国之音,郑卫的音乐淫靡放荡,足以亡国。

【大意】

        先生又说:“五经也都是史书。史书的目的是辨明善恶,将经验教训告诉世人。那些可以作为示范的善行,就把它详细地记录,供人效法。那些可以作为教训的劣迹,就记录它的教训,而删去具体的细节,以免人们跟着学坏。”

        徐爱问:“保存善行的具体事迹让后世效法,这是存养天理之当然。删削恶行的细节以防止人模仿,这是为了将人欲遏制在将要萌芽的时候吗?”

        王阳明回答说:“孔子删削编辑六经,当然就是这个用意。但是,你也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某句话。”

        徐爱又问:“既然对于作为教训的恶行,要保留教训而删去具体行为细节,以杜绝后世的模仿。那《诗经》里面为什么不把《郑风》《卫风》删除呢?是不是因为先儒说的‘把恶行示众,可以让人引以为戒,不要放荡了散漫放逸的心志’呢?”

        先生说:“我们今天的《诗经》,肯定已经不是孔子定稿的旧本了。”

        孔子说过:‘要远离郑国的音乐,因为郑国音乐太淫糜。’又说:‘我很厌恶郑国的音乐扰乱了雅乐。'‘郑国、卫国的音乐,都是亡国之音。’”

        “这是孔子一门的家法。孔子所定的三百篇,都是雅乐,都是可以在祭祖的时候,或者在乡村演奏的。都可以让人心志平和,涵养德性,移风易俗。”

        “孔子又怎么会保留郑卫之风在《诗经》里呢?这不是滋长淫糜,倡导奸邪吗?”

        “这一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以前孔子定的版本被烧掉了。世间的宿儒,为了补足三百篇之数而穿凿附会填补进去的。那淫逸之词,民间本来就喜欢传唱,所以街头巷尾都是。朱熹说保留坏的,可以让人引以为戒,只是因此事没法解释清楚,生拉硬扯这么说罢了。”

【浅见】

1、王老师已经发觉,徐爱同学太能钻牛角尖了。但是徐爱还要接着钻。真的吗?对吗?你我明辨!

2、“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这句话是朱熹在注解《论语·为政篇》时说的。《论语》的原文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朱熹注解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意思是,诗经里的诗句,好的,可以感发人的善心;坏的,可以让人引以为戒,不要放逸了自己的心志。总之都是要人归于性情之正。

3、《诗经》里郑风、卫风有多淫呢?现在来看,也没什么淫,就是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类,讲男女情爱的歌曲。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存其迹、削其事:古人引人向善之法,以善事教做人道理,以恶事为训杜绝奸佞,尤其不详叙其恶。今天下所谓言论自由,其实是繁文日盛,公知妖言惑众,民众谣言四起。

5、言论自由是对的,但切记不要乱讲,要多事、少说话,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