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王阳明:心妄动,行不专,事不成!

王阳明:心妄动,行不专,事不成!

王阳明认为,世人的心与心之间往往隔着一堵墙,想要真正的沟通融汇是很难的。尤其是我们由于沉入俗世太久太深,弄得我们一直带着偏见和小我过活。虽然我们不停地在行动,但是很多都是妄动,因为我们的杂念太多,妄想太多,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都想据为己有。

为此,我们很少去考虑心灵的地位,很少为心灵留出一片纯净的空地。如果心灵不安定,欲望无尽,我们就看不清世界的本真,回归不到事物的本来。在王阳明看来,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心不动。以不动,应万变。因为只有心灵安定下来,才能生出智慧,才能活出通达人生。

王的心学指出,如果我们的心灵总是妄念不断,一个欲望接着一个,我们会活得很痛苦,更做不到专注专业,其结果就是做什么都没长性,不能抵达最终的成功。

妄动的心往往充斥着矛盾、顽固与偏执,当心灵被妄动妄想所腐蚀,人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观念想法会充满偏见。这样的人会固执地以为自己所说所做的是正确的,而他人的是错误的。当我们偏执地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世界,我们就不会听取他人真诚的建议,改进的意见,这样我们的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封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我们只能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兜兜转转,无法提升。

现代人忙忙碌碌,总也不停歇,我们几乎没有时间给自己的心灵放假,更不会花费心思去充实内在心灵。其实人生的根本不在于外在的财富地位名利得失,而在于心灵内在的充实与丰盈,当我们的精神获得滋润,那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带来的快乐源泉。

而在现实生活中呢?更多的人把自己的心灵弄得疲惫不堪,甚至污浊淫秽,充斥着金钱的铜臭味。

充斥心灵,充实精神生活,不是什么都往心里装,更不是欲望杂多的做事对人,充实心灵的实质是给心灵腾出空地,留出空隙,让它能在精神的观照下自由地呼吸,畅快地翱翔。如果我们什么都往心里装,那些不好的也被我们牢牢地铭记,我们就会把自己逼向认知的死胡同,无法看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人活着,本身已经很不易了,我们又往自己身上加上了一层完全不必要的重担,这是何必呢?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我们每日接触的是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当我们不加选择地什么信息都看,什么人都接触,这在无形当中就慢慢地改变了我们的认知结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智商和削减着我们对世界的整体看法、理性判断以及价值审美。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念头出现,无论这念头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都被我们全部装进了本应该纯净而美好的心里。

到处都是欲望和竞争,处于这样的环境,我们的人生如何不焦虑和疲乏呢?不给心灵留住空地,所谓的自由就无法实现,我们也就无法看到世界的真实存在。当一个人的心被杂念所包围,被物质欲望名利得失所捆绑,他是无论如何感受不到生命的乐趣的,这点从他空洞的眼神、平庸且糜烂的生活以及虚假虚荣的外在即可看出。

人的心灵应该如何呢?王阳明指出,好的心灵是趋同于圣人之心,向智者看齐。圣人的心如同明镜,明净澄清,照见外物,同时去时不留痕迹,这就如同佛家所提倡的“万法皆空,不住心相”。对此,慧能大师有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心是一条河流,自然地奔流。只有做到心里不住任何事物,万物才能顺畅流动,否则,一旦我们被外界名相所束缚所蒙蔽,心之河流就会遇阻凝滞。

其实,真正的智者在应对外界时,都是富于思辨智慧的。比如苏格拉底,他在几千年前就提出,要认识自己,其背后就是要认识人的本心本性。而我国的庄子也提出不将不迎,不喜不悲,让心之河流自然地来去。做到了心中无碍,过去现代将来,都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照见,我们就可以跳出时间。跳出自我小圈子看问题。

现代社会中,人的一大弊病就是私欲心太重,很多事情还没做呢就先考虑利益得失。如果没利可图,立马就躲得远远地。反之,就算违背良知道德,有人也会去做。人性问题很多是隐性的,不容易被我们觉察。比如私欲问题,人一旦私欲心过重,就会很自我,很小气,不考虑大局,只看重自我得失,在此种心境下,他只会变得更加自私更加冷漠,而且对事物对问题的判断往往带有很深的成见和偏执,他的心灵认知和精神境界就无法提升。心的自然流动受到阻碍时,人是无法看到事物和世界的全貌的。

心妄动,行不专,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