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庄子: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虚度

庄子《知北游》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看,也很好理解,就是说古时候的人,他们面对外界通达顺应,但是内心中是有一个核心,一个纯粹、自在、流通、超绝的灵性,永远不会改变的。

而现在的人呢,他的内在却很容易被欲望同化,被世俗的追求、热点这些东西所分化,

如此一来,我们所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就被固定化了,行为模式也被流程化了,甚至连善恶评判都被标准化了,我们逐渐接受了一种世俗的、统一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


庄子: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虚度

但是,我们的内心却是一直如波涛汹涌、就像那暗流一般、变来变去、没有一个根本的“心锚”来定住心神。

所以,我们必定会很浮躁,经常呈现出一种迷茫的状态,没有方向感、缺乏定力,不像古人一般沉静、有智慧。

这种情况其实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时代变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更加严重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讲过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根源,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句话是说,古时候的人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修养,而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

实际上,中国的学问从宋朝以后,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我们的这个文化精神,逐渐偏离了正轨。


庄子: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虚度

在唐以前,我们中国人所设定的社会文明和文化系统,都指向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作“觉悟”。

觉悟本体,或者叫觉悟那个道,觉悟那个生命的本源,净化这个本源,圆熟这个本源,氤氲这个本源,这个我们文化精神的那个核心所在。

那么按照这样的生命价值取向,我们中国人所设定的文明结构,全是服务于这个人如何成就的,所以《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成道的过程,也就是走向觉悟的过程。

所以我们国家的文明制度,或者说我们的行为模式,都是按照成圣、成君子、成贤达,最后成圣人,这个价值指向所设定的文明结构。

但是,这个文明结构从宋朝开始,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当然,宋朝也不是个起始,实际上我们从唐朝开始科举以后,或者说从隋炀帝建立文官制度,然后以科举取士。

从这个文明结构发生变化以后,我们这个文化体系就有了转变,就不再是指向圣学了,而是指向了王官之学,指向了治世之学,指向了做学问是为了考官这样的变化。

由“外化而内不化”变为了“内化而外不化”,由“为己之学”变成了“为人之学”,这个价值指向的彻底变化,如此一来,我们的这个文化精神也就被阉割了。


庄子: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虚度

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能有一朝金榜题名,这样算是“为己之学”吗?一辈子只为了考取功名,这只能算是为了名利而读书。

不仅仅古人如此,现今的人也一样。从小学读书,就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中学读书,则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而高中读书,只是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大学读书,也不过只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份好工作。

总之,真正“为己而学”的人真的太少了,在很多人眼里,读书和文凭只不过是他们在社会上竞争的筹码,赚钱发财的资本。

求学的目的本来应该是为了追求真知,提升自己的气质、品格与修养,达成生命的觉悟与绽放,而现在的人读书只不过是应和招聘单位的要求,只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或者随大流,只读一些社会上流行的书。

的确,学习一些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是失去了学习本身的乐趣与意义,只将升学、考试、升官、发财等作为自己读书学习的目标,岂不是在舍本逐末吗?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在虚度光阴吗?

当然,很多人其实在心底里也是,抵触与抗拒这种“为人而学”,这种“内化而外不化”的标准化模式的,强行的改变自己摧残个性而适应外在,这是一种煎熬,对于人生来讲,也是一种苦难。


庄子:一个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虚度

实际上,人生应该是很精彩的,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无聊,会迷茫没有方向,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那个精彩的门路,找到愉悦自己的一种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成长,是“为己而学”的,是要达成一种“外化而内不化”的生命状态的。

因为只有你在慢慢的学习之中,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你真正明理了,你才会知道什么东西最重要,你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升华自己,那样你的人生才不会虚度。

@仙翁泄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