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女子回娘家,归来只有休书迎接她(端午女子回娘家)

女子回娘家,归来只有休书迎接她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明末清初时期,有一对夫妻,住在一个小乡村里面,男的叫李万全,女的叫杨阿彩,两口子在村里风评都很不好。

村里的人都不喜欢和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俩都是蛮横无理的人,而且还喜欢胡搅蛮缠,你家的东西,放在外面被他俩看上了,就会说是他们的,一股子不要脸皮的浑劲,让村里人很是无奈。

要说他俩年纪也不大,但却养成了大爷大娘的秉性,脸皮很厚。虽然成亲已经好几年,也没见杨阿彩的肚子有动静。

这事村里的人是不敢在外面议论的,关起门来,都说是他俩口子品行太差,而小孩子都是很有灵性的,所以不敢托生到他家。

李万全没想这么多,他高兴的时候对杨阿彩还是不错的,一旦不高兴了,他就会打杨阿彩一顿,说她白吃了他家这么几年的饭,却连个孩子都生不出。

杨阿彩虽然泼辣,但对李万全她还是很怕的,觉得没生孩子确实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在这一点上,她挨了多重的打,都不会吭声。

不过李万全是不会休她的,因为李万全本就不是个勤快人,能娶到杨阿彩,还是因为杨阿彩也是个好吃懒做,没人敢娶的。

最后还是媒婆一拍大腿,干脆将他俩凑成了一对,得了一点谢媒钱,还帮着两个村里解决了两个祸害,不然他俩总想着祸害本村清白的人。

这天,李万全不知道从哪里受了气,回来看到躺在床上睡懒觉的杨阿彩,气不打一处来,提溜起她,就是一顿胖揍。

可这回杨阿彩却没捂着头任他打,而是将他一把推倒了。李万全见她居然敢反抗,气更甚了,一边挽袖子,一边恶狠狠的说:“好啊,你个不会生孩子的人,居然还反过来推我了,真是反了天了,今天不让你知道这家是谁做主,就算我李万全是个孬种。”

杨阿彩听了,没害怕,反而挺着个肚子,冲到李万全跟前,指着自己的肚子喊道:“你打啊,你朝这打,反正这里面可是你的种,你要是把他打坏了,可别后悔。”

听了这话,李万全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他高举着的手一时也忘了放下来,就愣在了那里。

杨阿彩见他那样,一手捂着嘴,一手扶着腰,大笑了起来,道:“你个傻子,见天的就知道骂我,打我,这回我可算是怀上了,也该是我杨阿彩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李万全听到她说怀上了,才彻底反应过来,气一下就烟消云散了,大笑着跑过去,把脸贴在了李阿彩的肚子上,道:“我要当爹了,我终于要当爹了。”

杨阿彩见他那样,又是一阵笑,道:“说你是个傻子,还真就没错,这会才刚刚发现,怎么可能听到动静。”

李万全听她说完,想了想,忽然直起身,盯着杨阿彩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之前又没怀过?”

杨阿彩得意洋洋的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我知道我现在的状态绝对是怀上无疑了,而且我月事都推后好久了,肯定是怀上了。”

李万全担心自己白欢喜一场,硬让杨阿彩去郎中那确定了之后,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十月怀胎后,杨阿彩还好命的一举得男,两口子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李万全觉得这个孩子是老天送给他们的孩子,肯定是文曲星投胎转世的,所以直接取名叫李状元,想着以后他儿子中了状元后,村里人都叫着“李状元中了状元”的样子,他看着尚在襁褓的幼儿笑出了声。

李状元慢慢长大后,却没能如李万全的意,在读书一事上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每天在村里招猫逗狗的,因为他有一对蛮横的爹娘,所以村里的小朋友也都不愿意和他玩。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李状元,他觉得村里人人都怕他,那么他肯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还沾沾自喜。

李万全两口子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李状元是他们的掌中宝,村里没人欺负他是好事,而且他们本身也是没有道德可言的人,所以同类看同类,都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

成年后的李状元跟他爹一样,是个老大难,根本说不到媳妇。这个时候李万全两口子才着急了起来。

李万全是运气还不错,碰到了杨阿彩,可李状元说了,他才不要像他爹那样,娶个谁都不要的媳妇回来,他要娶就娶一个很受男子欢迎的出色女子为妻。

这可愁坏了李万全两口子,他家条件不怎么样,风评又差,哪里有好女子愿意入他家的门呢,李状元这样说,是把自己的后路给堵死了,虽然他长得很不错,不说话也算是个翩翩公子,可好女子估计不会只看这点吧。

想当初李万全两口子那么想生个孩子,不就是想传宗接代,让李家的香火延续下去嘛,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么个李状元,可在他这又愁上香火的事了。

这天镇上赶集,李状元出去玩,看到一个姑娘在角落里卖草药,模样生得很是俊俏,李状元一眼便相中了她,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长得像她那么好看的女子呢。

可那姑娘看到他的眼神后,赶紧躲到一个年纪像她爹的人身后了。李状元感觉出那姑娘对自己的不喜,但他根本不是那脸皮薄的人啊,还是上前搭讪了。

刚看到他时,那姑娘的爹以为他是一个正人君子,看上他家的药材了,还笑脸相迎。

等到李状元一开口,他便明白了,这哪是一个君子,这根本就是一个轻浮的好色之徒,也不是看上了他家的药材,而是奔着调戏他女儿来的。

他哪能让女儿受这份侮辱,瞬间没了耐心,虽然李状元的外衣看起来还不错,但是他一伸手,里面的旧衣露了出来。

那姑娘的爹眼睛很毒辣,看出他定是农家孩子,想来是家里的独子,宠的很,所以才让他穿了一件上好的外衣。

这样的人不怕得罪,所以他也没给李状元好脸色了,甚至一直轰他走,还说要是他还不走,影响了人家买他的药材,不管李状元是谁,他都要好好收拾他一顿。

李状元跟他爹娘一样,是个窝里横的人,在外面还是不敢蛮横,听了此话,也不敢再逗留,一双眼睛贼溜溜了瞄了几眼那姑娘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再说那姑娘,她名叫王秀娘,今次过来,也是跟着她爹老王头一起到镇上卖她的绣品的。因着她的手艺很不错,所以早就跟成衣铺的老板谈好了,绣好拿过来就行了,所以她这会才跟着她爹在这里卖药材了。

以往她的绣品都是她爹送去那个成衣铺的,这次她想要一些不一样的线,还听说成衣铺里有很多时兴的花样,她也想着来学学,等爹卖完药材后,她还想一起出去逛逛,所以才跟着一起来看看,没想到碰上了李状元这号孟浪的人,她也没了再逛逛的想法,等她爹卖完药材后,便拉着他回家了。

本以为李状元已经走远了,没成想,他在娶妻这件事上还特别上心,为了娶个好妻子,他一直在人群中等着,等到王秀娘父女俩卖完药材往家赶时,跟着他们一起去了他们村子,认下路后,才回了自己家。

之后的每天,他都往王秀娘她们村子跑,也不进村,就在村口转悠,就想找个机会跟王秀娘亲近一下。

也是王秀娘命里有这一劫,有天,她落单了,被李状元碰了个正着,他冲上去不管不顾的抱着王秀娘又搂又亲。

王秀娘是一个很传统的女子,她已经定下了一门亲事,双方都很满意,就等着到了约定的日期成亲了。

可被李状元这样一抱,她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个清白的女子了,再配不上准夫婿,便让爹娘退了亲。

爹娘不明所以,听到她说了李状元的事后,她爹打死李状元的心都有,但老王头也跟王秀娘一样,是个很传统的人,不想以后这件事被王秀娘准夫婿知道后,心里不舒服,觉得王秀娘不洁,便只能痛心的退亲了。

而那与王秀娘定亲的人叫刘凡,早就对王秀娘情根深种了,得知此事后,亲自上门找了王秀娘,想与她说个明白,让她知道自己的真心,从而打消退亲的想法。

可王秀娘却觉得自己已经不洁了,就连见他一面,都是侮辱了他,便没跟他见面。刘凡不知道情况,失魂落魄的回了家。

王秀娘整日以泪洗面,只道李状元可能上辈子于自己有大恩,所以这辈子自己一定要还清了他的恩情,才能互不相欠。

想到此,她也想通了,既然事已至此,那便听天由命吧。

李状元得知王秀娘愿意嫁他后,欣喜若狂,忙把此事告诉了李万全两口子。

李万全两口子得知此事后,比李状元还要高兴。李万全甚至想,李状元果然是老天送给他们的,所以才如此关照他,知道他娶妻难,还给他送来了这么好一个女子为妻。

三书六礼李万全一样不敢少,唯恐王秀娘家反悔,不嫁了,到时候事情可就难办了。

老王头见李状元家还懂些礼数,到底还是允了这门亲事。

刚成亲那会,李状元对王秀娘确实很好,可以用捧在手心来形容。没多久,王秀娘便怀上了孩子。

李万全知道儿媳有了身孕了,生怕李状元胡闹,把孩子给折腾掉了,便再不允他与王秀娘同房。

他宠李状元是因为子嗣的延续,这会对李状元的哀求充耳不闻,也是因为子嗣的延续,他觉得这是大事,关系他颜面的大问题。

李状元见爹态度如此坚决,便也歇了这个心思。

王秀娘觉得公公待她属实不错,之前还以为自己是过来还恩情的,没想到,这日子也还过得,虽然平时公婆是懒了些,但对她也还可以,她虽做事多,但心里却不苦。

这天晚上,月亮很圆,照得黑夜如同白昼一样,王秀娘起夜,看到一个黄皮子像个人一样,在屋顶上对着月亮跪拜。

她觉得很神奇,脱口而出:“这黄皮子真是成精了,像个人一样。”

话音一落,黄皮子浑身冒起了金光,一会后,更是幻化成了一个男子的模样。

他从屋顶跳落到王秀娘跟前,对她道谢:“多谢姑娘口吐金言,让我得道,本来此番下山也是为了讨封,见月光如此好,便干脆修炼一番,没成想居然让我碰到此番机遇。姑娘对我有大恩,我定会在适当的时机助姑娘一臂之力。”

说完,他当着王秀娘的面消失了。

王秀娘一时愣住了,但她很快便反应过来,这是黄大仙因她一句话得道了,她觉得这也是件好事,对于黄大仙说要报恩于她的事,也不甚挂心。

几月后王秀娘生下了一个闺女,从此在李家的待遇便截然不同了。

李万全两口子对她也没了往日的和气,时常拿话羞辱她,虽说她还可以再生,但李万全家一直是独子,从他爷爷那辈就是如此,他总担心王秀娘自此之后再也生不出孩子,现在只一个孙女,可如何是好?

李状元倒是不甚在意这个,但他对王秀娘也没了往日那样的腻歪,出了月子也没再碰她,说是嫌他姑娘晚间总是啼哭,太吵了,还是与王秀娘分房睡。

王秀娘没想太多,觉得等姑娘大些就好了,到时候再帮李家生个儿子,公婆还是会待她好的,没想到,事情却往她不敢想象的方向发展了。

王秀娘觉察出最近李家三人看她的眼神很不友善,而且还总三人呆一块小声地说着什么,她一出现,便立马不再说话。她总以为是她生了个闺女,对不起李家,所以他们时常在背后说她一些不好的话也是应该的,每每看到他们三人在一起时,还总是匆忙离开,给他们空间。

她娘过来看了她一次,也看出李家的人对王秀娘不太好,还劝说她回娘家呆一段时间,可王秀娘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刚生完孩子就回娘家,那别人肯定会说是李家看不上她的闺女,所以对她们娘俩不好,才让她回了娘家,对李家的名声不好。

她娘也知王秀娘的秉性,是个单纯而又善良的人,所以也不好再多说,只让她自己小心些,如若李家依然对她不好,那她们老王家的大门永远向她敞开着。

这天晚上,因着闺女吵闹,王秀娘便抱了她到院中走动纳凉。一个男子忽然出现在她面前。

王秀娘吓了一跳,回过神来认真一看,这不就是那天说要报答她的黄皮子大仙嘛。

还没等王秀娘开口,那黄大仙便道:“这个家你不能在呆下去了,你夫家不是人,明天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吧,你的福报来了,一定要抓紧时间离开,不然你们母女性命难保。”

他不好多呆,说完这句话便离开了,也没仔细地跟王秀娘说说怎么个性命不保,夫家怎么个不是人。

好在王秀娘相信黄大仙应该不会骗她,而且这还关系到她闺女的性命,便听了黄大仙的话,第二天抱上闺女,带了一点行礼,向李家人告辞后,就匆匆回了娘家。

李家三口子听说她要回娘家,好像都松了一口气一样,二话不说便答应了,还特别热情的送她们母女到了村口,看着她们离开。

王秀娘心里有些疑惑,李家的人好像已经迫不及待想让她走了,因为她生了个闺女,就不想要她了吗?她总觉得李状元不是那样人,想当初刚成亲时,她俩也是蜜里调油的,李状元还常对她说,会一辈子对她好的。

过了一段时间后,王秀娘见李状元一直不去接她,而且时间也过了那么久了,想来黄大仙所说有性命之忧的事应该也避过去了,便想着回李家了,毕竟她已是李家妇了。

老王头虽然心里不满女婿这么久都不来接人,但也不好过多参与她们两口子的事,便说他要亲自送闺女回李家,看看李家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想要他闺女了,那便和离,他老王头又不是养不起女儿和外孙女。

两人刚走到村口,就被村里的大娘拦住了去路,还一脸同情的看着王秀娘道:“秀娘啊,那李万全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刚走没多久,来了一辆马车,他们一家三口都坐着马车走了,不知道那李状元傍上哪家有钱的小娘子了。

走的时候那耀武扬威的样哦,村里人见了都想揍他们了。我还以为你跟李状元已经和离了呢,没成想你又回来了,想必是不知道这个情况的。”

王秀娘听完都懵了,她爹也是气红了眼,道:“李家真太不是人了,没人阻拦你去傍有钱人,好歹和离了再去啊,以为谁稀罕他家一样呢。”

王秀娘跟了李状元一场,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含着泪对老王头道:“爹,我还是想回去看看。”

老王头对这个倔强的闺女也是没辙,只能依了她。

两人来到老李家,发现大门并没锁,想来真如那大娘所说,李状元被有钱人家的闺女看上了,所以对自己家这破烂的屋子也不怎么在意了。

来到堂屋后,发现堂屋那张破烂的桌上,摆着一封信,用个石头压着。

老王头是识字的,赶紧拿起来看。

看着抬头那休书二字,他暴跳如雷,嘴里直骂着李状元不是人,当初用那样的手段才让王秀娘嫁给了他,他居然敢如此羞辱他女儿。

气过之后,又想,还好有这封休书,以后两人便各自过活,再无瓜葛了。

王秀娘听她爹说这是一封休书后,含着的泪终究还是掉了下来,她问道:“爹,你再看看里面是怎么写的。”

老王头这才想起来,赶忙又看了起来。

那李状元本就是个草包,能认几个字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哪能写出什么长篇大论来,所以信上只几句话,大意就是,王秀娘生不出儿子,断了他李家的香火,所以他要重新再娶一个妻子。

而王秀娘生的闺女,不能占了他孩子的名分,他与她断绝父女关系,从此便是陌路人,今后不管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不要找他,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此信够决绝的,也断了王秀娘对李状元的最后一点情分,她可以容忍李家对她的态度不好,却不能忍受李家对待她的闺女这样的无情。

自那之后,王秀娘就带着闺女回了娘家过活。

那刘凡自从被她退亲后,就一直郁郁寡欢,也没再说亲。听到王秀娘的情况后,又跑来找她。

可王秀娘之前被李状元亲了之后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刘凡了,更别说现在已经生了别人的孩子了。所以根本不愿意见他。

好在刘凡对她是真心的,不管她如何拒绝他,他还是风雨无阻的每天去找她,站在她家屋檐下叙说对她的情意,说以后一定会待她们娘俩好,会把她的闺女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老王头两口子看不过眼,便将刘凡请进了家,与他说了事情的始末。刘凡没想到王秀娘是这样一个传统的好女子,更重视与她的缘分了。

久而久之,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王秀娘也不例外,她不再排斥刘凡。

每每看着刘凡逗笑孩子的场面,她就觉得心里很暖,那被李状元挖空了的心,在那一刻也被填的满满的。于是两人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亲。

成亲之后的刘凡,确实待王秀娘母女俩极好,从没有嫌弃她们母女。

没多久王秀娘就怀上了他的孩子,是个男孩,但是刘凡有了自己的儿子后,也没有冷待了王秀娘的闺女,待她依然很好。

王秀娘觉得她要感谢那位黄大仙,之前还不理解他说的福报来了是怎么回事,想来就是说自己的第二次姻缘,会很幸福美好吧。

又过了一年,那消失的李家三口子,忽然上老王头家来了。

老王头看着三个蓬头垢面的人,还以为是哪里逃荒的人到了他家,要不是李状元厚颜无耻的喊了一声“岳父”,他是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三人就是那为了去傍有钱人,而无情抛弃他闺女的李家三口子。

这时老王头才知道,原来王秀娘坐月子期间,这李状元在镇上结识了一个寡妇,那寡妇不是本地人,是来这边进货的,她家做了些小生意。

她看上了李状元的相貌,李状元看上她的钱,两人一拍即合,没几天便混到了一起。

那寡妇是个好颜之人,一时被李状元哄得五迷三道的,居然真想着跟李状元成亲。

李状元回到家,跟爹娘一商量,便有了之前那三人在一起密谋的场景。

李万全两口子觉得这是李家飞黄腾达的时机,不可错过,可王秀娘却成了最大的绊脚石,他是好面子的人,不能在明面上,让人知道他家做下了这等,为了富贵抛妻弃女的事。

之前见王秀娘的娘让她回家,他们心里还高兴了一下,想着就这样抛下她,也省得走的时候她哭哭啼啼的难看,没成想,死脑筋的王秀娘却没跟着回去,那便不能怪他们了。

他们居然想出了让她们母女消失的恶毒法子,到时候就说王秀娘自己不小心掉进了哪条河里,连累他们的孙女一起没的性命,再好好哭一场,里子面子就都有了。

幸好被那黄大仙知道了他们的计划,王秀娘母女才逃过一劫。

后来那寡妇来接他们时,又说李状元的嫡妻之位不能被人占着,李状元才写了那封休书,不然他才不会管他走之后,王秀娘要怎么过呢,她还能不能再嫁,跟他好像也没多大关系。

李状元以为他跟着那寡妇走了后,一定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没想到那寡妇只是图他的样貌和他年轻。

虽然两人确实成了亲,但李状元在一次跟人打架中脸被划了一刀,毁了容。即使他是为了救那寡妇才打的架,但那寡妇还是无情的休了他,把他们一家子都赶了出来。

李家三口子奈何不了她,只要他们敢闹,她便喊了人揍他们一顿,他们只能灰溜溜的回了老家。可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而他们身上也没半分钱,只能去乞讨。

之后,他们居然又想起了王秀娘和她的闺女,想着夫妻一场,她肯定不会不管他的,便寻到了老王头的家里。

老王头被李家人的无耻气笑了,他根本不想跟他们多说什么,拿着扫把,像扫什么垃圾一样,把三人扫了出去。

从此他们那镇上,便又多了三个流浪人。

而王秀娘的福报远不止刘凡对她的好,她的闺女和儿子长大后,都很优秀,女儿嫁给了县令的儿子,做起了官家少夫人,儿子更是中了状元,将她们两口子接去了京城生活。